踝关节骨折(骨科)_第1页
踝关节骨折(骨科)_第2页
踝关节骨折(骨科)_第3页
踝关节骨折(骨科)_第4页
踝关节骨折(骨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踝关节骨折前言

踝关节骨折是关节内骨折,主要是由于间接暴力引起,常发生在体育锻炼、剧烈劳动等情况。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负重关节之一,可以承受约为体重5倍的重量,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其稳定性和灵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治疗不当将会对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踝关节骨折的复位要求也很高。2踝关节解剖踝关节由踝穴(胫骨下端关节面与内、外踝构成)、距骨及其周围的韧带组成。3踝关节4踝关节周围的韧带下胫腓韧带,又称胫腓横韧带,有两条,分别与胫腓骨下端的前方和后方将胫骨、腓骨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加深踝穴的前、后方,稳定踝关节骨间膜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5踝关节周围的韧带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带,是踝关节最坚强的韧带。主要功能是防止踝关节外翻,起自内踝,呈扇形向下,分束止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后距腓韧带前距腓韧带腓跟韧带三角韧带6腓骨在踝关节中的生理功能:以往认为腓骨骨主要提供腓骨长短肌的附着点,Lambert认为腓骨承受体重的1/6。

外踝比内踝长1cm,外踝向外移位2mm,距骨亦之向外移位1—2mm,且伴距骨外旋1—2度,胫距关节接触面减少51%,造成踝关节后期损伤性关节炎。术中注意外踝具有向外倾斜的弧度,平均25度。外踝骨折必需做到解剖复位7踝关节的运动轴背伸跖屈:围绕横轴内旋外旋:围绕垂直轴旋前旋后:围绕足矢状轴内翻——旋后外翻——旋前踝关节跖屈时,足底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足趾尖朝向内,称之为旋后;踝关节背伸时,足底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足趾尖朝向外,称之为旋前。8踝关节在矢状跖屈伸运动的运动轴不是水平的而是倾斜的,运动轴与胫骨干纵轴相交成68~88°(平均79°)。而且在踝关节屈伸运动的同时还存在距骨在水平方向的旋转运动,踝关节跖屈时距骨有内旋活动,而背伸时距骨有外旋活动。踝关节的运动与距下关节和足的运动是联合发生的。9跖屈——内旋(距骨)——旋后(足)背伸——外旋(距骨)——旋前(足)10为什么踝关节易在跖屈位发生扭伤胫骨下关节面,内、外踝和后踝共同组成关节窝(又称踝穴),容纳距骨滑车,构成屈戊关节。与内、外踝的关节面相接。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踝关节背屈时,其宽部进入踝穴,能防止踝关节向后脱位;当跖屈时,其窄部进入踝穴,则关节不稳,易向侧方活动。11对下胫腓韧带是否损伤的推断依据

a:如果外踝为横形骨折且位于胫腓关节面水平或低于此水平,下胫腓韧带则保持完整

b:如果腓骨远端骨折为斜形且自踝关节水平斜向后上方,一般下胫腓前韧带有一定程度损伤

c:如果腓骨干骨折位于下胫腓联合上方则伴有下胫腓联合的损伤,或为韧带断裂或为骨附丽点的撕脱骨折,也可以二者并存。

d:小腿内旋20度踝关节正位片,如其宽度在踝穴位大于3mm,应诊断为下胫腓韧带联合分离

踝关节内侧间隙增大可能是内侧三角韧带断裂的线索,前后位很少超过3mm

1213踝关节骨折分型Danis-Weber分型Lange-Hansen分型14Danis-Weber分型A型:胫腓联合韧带下方损伤B型:经胫腓联合韧带部损伤C型:胫腓联合韧带上损伤忽略内侧结构损伤的生物力学重要性,不能根据生物力学原则对骨折进行区别。

根据腓骨骨折的水平而分为A、B、C型。踝穴的稳定性依次下降。15腓骨:踝关节水平以下的横形撕脱性骨折或外踝韧带断裂;

内踝:保持完整或骨折,骨折线位于水平间隙与与垂直间隙之间,有时内侧关节面还有局限性压缩骨折;

胫骨后缘:一般保持完整,偶可见后内侧骨折片,有时此骨折片与内踝骨折相连。

下胫腓韧带:保持完整。Danis-Weber分型A型16腓骨:骨折线自踝关节水平向后上方呈斜形,依外力不同,骨折线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

内踝:大小不同的撕脱骨折,或者是三角韧带断裂;

胫骨后缘:保持完整可后外侧骨折片,对撕脱骨折片也可称之为Volkmann三角;

下胫腓韧带:骨间膜保持完整。下胫腓后韧带完整或胫骨后缘撕脱骨折(Volkmann三角)。Danis-Weber分型B型17腓骨:腓骨干骨折发生在下胫腓联合以上任何部位;

内踝:撕脱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胫骨后缘:保持完整或撕脱骨折;

下胫腓韧带:发生损伤!断裂或自附着部撕脱。骨间膜的损伤可自踝关节向近端至少达到腓骨骨折的水平。Danis-Weber分型C型18Lange-Hansen分型旋后内收型旋前外展型旋前外旋型旋后外旋型旋前外展19Lange-Hansen分型旋后-内收型⒈腓骨在踝关节平面以下横形撕脱骨折或者外侧副韧带撕裂;⒉内踝垂直骨折。

20Lan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⒈前胫腓韧带断裂;⒉腓骨远端螺旋斜形骨折;⒊后胫腓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⒋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21Dupuytren骨折脱位:腓骨高位骨折、胫骨下切迹部位撕脱骨折、三角韧带断裂,同时有下胫腓骨分离。⒈内踝横形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⒉联合韧带断裂或其附着点撕脱骨折;⒊踝关节平面以上腓骨短、水平、斜形骨折。旋前-外展型Lan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22在Ⅲº骨折中,腓骨骨折位于上1/4并呈螺旋型,骨筋膜损伤可达腓骨骨折水平,称Masionneuve骨折旋前-外旋型Lange-Hansen分型⒈内踝横形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⒉前胫腓韧带断裂;⒊踝关节面以上腓骨短斜形骨折;⒋后胫腓韧带撕裂或胫骨后外侧撕脱骨折。23一般原则为:a.踝穴要求解剖对位;b.内固定必须坚强,以便早期功能锻炼c.须彻底清除关节内骨与软骨碎片;d.手术应尽早施行

24

手术适应证

a.手法复位失败者;b.内翻骨折,内踝骨折块较大,波及胫骨下关节面1/2以上者;c.外翻外旋型内踝撕脱骨折,尤其内踝有软组织嵌入;d.胫骨下关节面前缘大骨折块;e.后踝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e.三踝骨折;f.陈旧性骨折,继发创伤关节炎,影响功能者。

25手术原则

对不同部位骨折采用的方法

a.内踝撕脱骨折:用螺丝钉固定即可,如螺丝钉达不到固定要求,可用克氏针与钢丝行“

8”字张力带加压固定。

b.外踝骨折:可用螺丝钉固定,如腓骨骨折面高于下胫腓联合以及骨折面呈斜行者,可用钢板或加压钢板固定。

c.后踝骨折波及胫骨下端关节面的1/4或1/3,手法复位较为困难且不稳定,一般应开放复位,螺丝钉内固定。

d.Dupuytren骨折:可用骨栓横行固定下胫腓关节,并同时修补三角韧带26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分型27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A型断裂的外侧副韧带与关节囊可作为一层缝合28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A型外踝撕脱性骨折以张力带钢丝固定,如果骨的质量较好,对外踝骨折可用塑形良好的1/3环形钢板固定。29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A型内踝大的剪切骨折用1枚克氏针和1枚4mm的松质螺钉固定。30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A型A型骨折合并后内侧骨片少见,常靠近内踝骨折,可自后内侧以小松质骨螺钉作复位后内固定。31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B型腓骨短斜形骨折用3.5mm皮质骨拉力螺钉固定,用1/3环形钢板,相当于中和钢板作辅助固定。32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B型腓骨骨折不同类型的不同固定方法。33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B型内踝骨折的不同内固定方法。34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B型胫骨后外侧大的骨折片用4mm的松质骨螺钉自前后方向固定。后外侧Volkmann三角以拉力螺钉固定,从侧面、后面和横断面观察。35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B型36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B型37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C型用1/3环形钢板固定腓骨干骨折,用小钩检查下胫腓前韧带的损伤,内踝小的骨折以2枚克氏针和张力带作钢丝作固定。38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C型腓骨干骨折以钢板固定。下胫腓前韧带损伤表现为自腓骨附丽部撕脱,则以小松质骨螺钉或以穿过骨质的钢丝固定,缝合断裂之三角韧带,大的松质骨螺钉固定前踝骨折,如此使踝穴恢复稳定。39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C型腓骨干之腓骨头下骨折常不发生短缩,不需切开复位。极为重要的是必须十分仔细地在踝关节正位像上检查有无短缩。如果有则必须纠正。由于这类损伤几乎均有骨间膜损伤.下胫腓前韧带附丽部的固定对踝穴不能起到充分稳定的作用.因而维持下胫腓联合稳定的定位螺钉是需要的。40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C型精确的腓骨解剖复位至胫骨的腓骨切迹内可以保证踝穴正常。腓骨短缩移位可以导致踝穴增宽,距骨在踝穴内外翻倾斜,即使轻度的复位不良也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41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C型42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C型43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Danis-WeberC型44外踝单纯性外踝骨折是踝关节骨折中临床常见的类型Ramsy等的早期实验发现,外踝少许移位即可造成胫距关节接触面积显著减少,从而使单位接触面积所受负荷增加。而腓骨的内侧面与矢状面有一个约10°~15°的外翻角,腓骨骨折后容易发生短缩上移,踝穴变窄,畸形愈合后,距骨外踝侧压力减轻,内踝侧压力加大,距骨在踝穴中失去了稳定性,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这是患者感觉疼痛及影响踝关节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45大于2cm的外踝移位必须手术以达到解剖复位。复位要求:a)恢复腓骨的正常长度避免上移;b)恢复腓骨干轴线与外踝轴线的10°~15°的夹角。46

对于无位移的和无胫腓下关节分离的单纯外踝骨折,可以在外翻位石膏固定6~8周,固定期可以行功能锻炼。47下胫腓联合损伤48有学者认为,如果能保证内外踝的牢固固定且三角韧带结构完整,则不必再固定下胫腓联合。治疗伴有外踝骨折的下胫腓联合分离时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只固定下胫腓联合而不需特别固定腓骨,固定时在下胫腓联合的近侧,距关节水平2~3cm处穿入2枚螺钉,螺钉穿过三层皮质,起到同时固定外踝和下胫腓联合的作用;另一种是先以螺钉和中和接骨板固定腓骨,使其恢复原有的长度及达到解剖复位,再以1根贯穿四层皮质的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于十周后将螺钉取出。49后踝50单纯性的后踝骨折临床上较少见,通常出现在双踝或是三踝骨折中,由于其位置在跟腱的深面同时受周围韧带和软组织的牵拉,往往比较难以复位固定。一个广为接受的观点是,超过1/3胫距关节面积的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