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诗词五首-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24-诗词五首-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24-诗词五首-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24-诗词五首-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24-诗词五首-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1/38主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对劳感人民残酷奴役和迫害。2/381、解释词语意思始,累累,窦;旅葵;旅谷;贻;

舂2、给加点字注音累(

)

冢(

)

雉(

)

羹(

)松柏(

)

窦(

)

贻(

)

舂(

)3/383、这是一首(

),诗中主人公是()

,介绍了他一生经历句子是(

),此时,他最渴望,最期望是什么?()

4、80岁老兵满怀希望返回故乡,他是多么希望亲人早已路旁迎接,可他向乡里人探询“家中有阿谁?”乡里人是怎么告诉他?

4/385、80岁老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由远及近,走进自家小院,看到是什么呢?远:近:6、他生活怎样,吃起来什么滋味?7、失去了亲人,无依无靠老兵面对着一切,他又能怎样?5/388.“十五”“八十”是____手法,这么写目标是什么?9.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心情?经过哪句诗表达出来?6/3810、本文利用了哪些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7/38本诗描写手法及其作用:语言描写,经过过路人说出哀景来写出哀情;环境描写,写出了家中荒凉景象;动作、神态描写,写出老兵举目无亲孤身一人而又悲痛欲绝茫然之情。8/38《十五从军征》了解性默写1愈加深刻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处境和心情句子是2揭露(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封建兵役制度句子是3表示凄凉破败景色句子是

远景描写)

。(近景描写)4描写主人公征战回家看到景象句子是5表现作者家破人亡、孤独悲伤句子是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9/386诗中和贺之章“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诗句是7从他人口中得知亲故凋零句子是8描写家国破败,控诉当初繁重兵役给人民带来痛苦句子是9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诗句是10描写归乡老兵现在境况(老人孤独处境和心情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10/38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诉衷情

---陆游

shùdiāoqiúbìn11/38

这是一支抒写回顾作者当年慷慨从军英雄气概,表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悲愤之情。3、理想和现实对比.理想是赶走金侵略者,收复中原,自己也在这壮丽事业中建功立业,流芳后世;现实是当朝统治者自甘偏安一隅,而自己废弃荒村.利用对比手法:(鲜明)

1、过去和现在对比.过去反抗敌报国充满信心,雄心勃勃;现在年纪老大,壮志成空.2、梦境与实际对比.梦中驰骋沙场,精神抖擞,英勇杀敌;现实是身老沧州,投闲置散.12/38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

著名诗人,字

,号

。写下了大量以爱国为主题诗词,而且他词多以豪迈悲壮感情基调为主。

13/381、“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当年”二字说明什么?“觅封侯”这一典故,用意何在?

2、“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体会“梦断”与“暗”中蕴含词人情感。

“当年”引出对军旅生活回想,再现往日戍守边关勃勃英姿。说明过去反抗敌报国充满信心,雄心勃勃。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壮志。“梦断”一转,将过去和现在对比,化自信为失落。“暗”字写出了岁月流逝,人事消磨,和词人心中悲凉。14/38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一句中“未”“先”“空”蕴含了怎样情感?

4、“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抒发了作者怎样感情?

写出壮志难酬,韶华不再悲愤,也表示了对南宋统治阶级不满和愤慨。“心”与“身”写理想和现实对比,表示了报效祖国炽热情怀和英雄失意概叹。感叹自己被迫隐退,流露出对统治阶级不满情绪15/381、《诉衷情》作者是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人名)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句词,两句写过去,两句写现在,大开大合,感叹无限。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这几句词,表现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4、词中表示回想当年军旅生活句子是?5、尘暗旧貂裘。一句表明诗人怎样内心感受?6、说说你对于“胡未灭,鬓先秋”了解7、诗中“当年万里觅封侯”说明作者年青时候愿望是()A、为国家建功立业B、取得侯爵位C、获取高官厚禄8、这首词题目是《诉衷情》,你认为作者所要诉“衷情”是什么?国仇未报,壮志难酬悲愤之情,以及对统治者不满之情16/38《诉衷情》了解性默写

(1)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壮志句子是

写作者悲凉沉痛句子是(2)既写出了内心痛苦和失望也表示了对南宋统治阶级不满和愤慨句子是作者理想与现实矛盾句子是(3)词人回想当年军旅生活语句是(4)利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典故词句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当年万里觅封侯。17/3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18/38

辛弃疾,______著名词人,字_____,号________。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

辛弃疾坟墓19/38问江山问兴亡壮丽河山,风景仍再,山河变色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悠悠”指时间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利用设问,自问自答

上片(触景生情)20/38赞美孙权讽刺当朝借对青年孙权英雄有为,不惧强敌盛赞,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偏安江南不满。同时也表示自己忧国忧民情怀。用典、设问

下片(借古讽今)21/381、依据题目,登上京口北固亭,词人在思念谁?“怀”些什么呢?2、上阕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描绘了怎样画面,表示了怎样感情?思念有雄才、有胆略皇帝。思念被金兵占领广大中原地域。何处望神州?千古兴亡多少事。美好神州风光,滚滚东逝长江水。对国家兴衰,千古兴亡慨叹。22/383、下阕作者由现实回顾历史,主要以谁为主角?为何以他为主角?4、这首词利用借古讽今手法,表示了作者怎样感情?

表示了作者对被金兵占领广大中原地域思念,并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雄才有胆略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原。孙权,借对青年孙权英雄有为,不惧强敌盛赞,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偏安江南不满。同时也表示自己忧国忧民情怀。23/381、对以下加粗词注音或释义正确一项是()A.兜鍪(dōu

móu):作战戴头盔。B.悠悠:长久、遥远之意。C.坐断:占据。

战未休:指魏、蜀两军交战不息。D.年少(shǎo):年轻。

曹刘:指曹操和刘备。2、以下对“神州”解释正确一项是()A.指全中国B.指长江以北国土C.指全国各族人民D.指汉族人民CB24/383、对“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句深刻含意了解正确一项是()A.赞扬孙仲谋这么英雄人物B.对敌人轻蔑C.作者希望自己后辈成材D.感叹当初统治者无能4、此词即兴抒怀,借古讽今,经过历史上什么人物暗讽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情怀?D25/38《南乡子》了解性默写

(1)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时代呼声句子是(2)化用《登高》中句子是(3)作者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句(4)下阕中写了历史人物句子是(5)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大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英姿句子是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天下英雄谁敌手?26/38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27/38满江红1、了解《满江红秋瑾》中典故: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

”和李清照“

”诗句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故事,来比喻说明()

③“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出自

《琵琶行》中“

”,极言作者(

)。2、概括文章内容(4分)上片:下片:

28/383、秋瑾这首《满江红》词,首先写出自己摆脱家庭束缚,另首先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志向,又恐知音难觅担忧,即便无奈为“峨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男儿心”,高尚志向指导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决心。(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心情?(3分)(2)“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中“娥眉”指什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心情?(3分)

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冲破家庭牢笼后怡然自得心情。“女子”不能做男儿遗憾之情。29/38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水尽鹅飞罢!

shénnǎ30/38

王磐

字鸿渐,号西楼,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从年轻时起即藐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同情人民疾苦、讥讽时政佳作。有《王西楼乐府》。

31/38《朝天子·咏喇叭》,说说这首散曲可分为几层了解?分三层第一层(1、2句)明写喇叭、唢呐特点,暗喻宦官身为奴仆而虚张声势。第二层(3-7句)讽刺宦官依仗权势,作威作福。喇叭到则官船到则民遭殃。第三层(最终三句)写宦官压迫、掠夺人民,致使千家万户家破人亡。32/38讨论:1、这首散曲以一个什么字贯通一直,分别写了哪些内容?吹之声:吹之功用:吹之恶果:2、全曲表面上句句是在咏喇叭,实际上作者要表示是什么?你能作简明分析吗?吹腔儿大全仗你抬声价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水尽鹅飞33/38借物咏怀

喇叭和宦官不一样类,但喇叭“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本事小来头大”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作者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嘴脸“咏”喇叭:以吹(虚张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帮凶,处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讽刺揭露了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丑恶嘴脸。宦官本是宫廷中供使唤奴才,地位原来低下,却依仗皇帝宠幸大摆威风,横行霸道。所以说这首小令思想内涵是丰富而深刻。34/38主题:

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罪恶行径,表示了人民痛恨之情。35/38《朝天子·咏喇叭》了解性默写

(1)写出喇叭“吹”之声音句子是(2)写出喇叭“吹”之功用句子是(3)写出喇叭“吹”之恶果句子(4)形象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百姓搜刮倾家荡产句子是(5)用抒情点名主旨句子是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眼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水尽鹅飞罢。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水尽鹅飞罢!

眼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水尽鹅飞罢。36/38课堂练习:1、给以下字注音:(6分)侬()拭()莽()磐()锁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