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师承脉法_第1页
民间中医师承脉法_第2页
民间中医师承脉法_第3页
民间中医师承脉法_第4页
民间中医师承脉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间中医师承脉法---菩提医灯脉象二十七种,先来说说浮脉。历代名医名著所记载的都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进行描述的。如《内经》说:“浮脉,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循榆荚。”《脉经》说:“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决》说:“如水漂木。”《脉决精要》说:“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四言举要》说:“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这些要如何体会呢?有用榆荚、鸟背上毛来形容的,有用枯木浮水来形容的,有直接用举按的有余和不足来形容的,要真正意义上体会浮脉的精髓,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综合这些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所谓浮脉,就是指脉象应指的体象出现在肌表的浅层,手指不须用力便可触到脉搏的跳动,就像轻轻地摩抚着舒缓的羽毛一样柔软,一样轻清,又像漂浮在水中的枯木,向表面浮动的力量较大,向下沉降的力量较弱。我们先逐一从二十多种脉的体象来说,上面讲述了浮脉的体象,现在说说沉脉的体象。先来瞧瞧古人是如何描述沉脉的?王叔和说:“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杨氏说:“如绵裹砂,内刚外柔。”李时珍说:“如石投水,必极其底。”李延是说:“沉行筋骨,如石投水,按至有余,举之不足。”从这几点来看,大多以如石投水作为形态的象征。我们如果玩过石沉水底的游戏,就能体会到石头在水中下落的哪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就是沉脉的体象。用书面语描述,沉脉的体象就是一一必须加重手指的力量直按到筋骨之间才能触得到它的搏动,外表好象柔和,里面却刚劲有力,犹如石居绵中,又因脉搏出现在软滑的部位,就像水里的石头一样,必须摸到水底,才能摸到。学脉中,最难的是脉象。为什么“胸中了了,指下难明”呢?就是因为对脉象掌握的不到位,又加上指下的脉搏跳动,不知道是什么脉,二十多种脉要在脑海中翻滚,指下的脉搏感觉要与脑海中的脉象描述相结合,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迟脉的体象历代医家大体都说的一致,如王叔和说:“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意思是说,脉以一息四至为平,迟则以息三至,且脉来迟滞而不能中和,这就是气不振发,行不如度的征象。又如李延是说:“迟脉属阴,象为不及。”迟脉的出现,体现“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所以属阴。从这个角度分析,迟脉的体象主要在于至数,一息三至偶尔一息四至(每分钟64次)便是迟脉。然而迟脉并没有这么简单,其脉体应该是脉小而衰,有怠惰的感觉。综合这几种形象,才可以说了解了迟脉的真谛。单纯说一息三至就是迟脉是不全面的。对于数脉的形态,《素问》的形容是:“脉流薄疾。”就是略有躁疾之象。《脉经》则认为:“数脉,一息六至。”明确指出一呼一吸六至为数脉。这二点并不能完全赅括数脉。而《脉决汇辨》则形容的比较到位:“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从脉象来讲,数脉在指下的感觉有那么一点猴急猴急的感觉,这种躁疾已经打破了缓和的气势,所以认为是太过,一呼一吸脉来六至,往来比较急迫、越度,但整个脉流后还是畅快流利的。现在来说说滑脉,对于滑脉,其形态比较复杂。王叔和认为滑脉的形态是“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李时珍认为滑脉的形态为“漉漉如欲脱”。李延是说的概念则更为准确,即“盘珠之形,荷露之义”。也就是说,滑脉的体状是:往来流利而不涩滞,犹如盘中之走珠,荷叶上的露珠,旋转轻脱,一往无前,其形象反复旋转,圆活自如,一来一往,一前一后,总是持续不断,极其流利。滑脉的体状并不好掌握,如果要体会到滑脉的体状真相,建议找一个比较好的实践对象,即女子怀胎三月左右,身体健康而没有任何疾患的,多体验一下此时孕妇的脉象,便能准确的洞悉滑脉的真谛。我们现在来看看涩脉的体状。我们打开历代脉学大师留下来的典籍,我们不难发现,涩脉,的确不一般呐!《黄帝内经》中对涩脉的描述是“三五不调”,意思就是规律性不太强。《脉经》对涩脉的描述是:“涩脉,细而迟,往来难,短且散,或一止复来。”意思是说涩脉的体象兼有细脉、迟脉、短脉、散脉的特点,脉流的来去比较艰难滞涩,而且至至似乎有歇止的形态。《脉诀》对涩脉的形态描述为“如轻刀刮竹”,以刮竹刀轻轻地刮着竹子,哪种感觉是什么?蔑匠最清楚,哪种涩滞的感觉显现的比较明显。通真子(刘玄宾)说:“如雨沾沙。”这个是形容涩脉有一盘散沙之意。李时珍对涩脉的形容是“如病蚕食叶”,这可谓是比较传神的说法,把涩脉所包含的形态全都包含进去了。李延是对涩脉的形态描述为:“迟细而短,三象俱足。”他认为涩脉具有迟脉、细脉和短脉三种脉象的形态。综合起来,涩脉的形态为五种形象的综合,所谓五种形象,即“如病蚕食叶”,“如轻刀刮竹”,“如细雨沾沙”,“如杨花散漫”,“似止非止、三五不调”。现在来说说虚脉。虚脉从字面意义上看,似乎就是脉搏力度不够,这在王叔和的《脉经》中可以找到佐证:——“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王叔和将虚脉的形态概定为迟脉、大脉与软脉三种形态的结合,并描述了这种脉象的指下感觉——隐指豁豁然空。而李时珍则进一步指出:“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意思是说虚脉是属于浮取迟大,按之无力,没有边际。而李延是则是将他们的观点进行了一个综合,即:“虚合四形,浮大迟软;乃乎寻按,几不可见。”意思是说虚脉兼有四种脉象的特征,属于复合脉。事实上,虚脉并不止兼有四种形态,而是兼有虚弱之象的全部特征,表面上看,虚脉的体状有中空不足之象,专以软而无力而得名,其来浮大迟软,稍重按,便全然无力,在手指下有一种隐隐蠕动,豁然空虚的感觉,这只是虚脉的躯壳。而其灵魂尚在体状中仍然显着一种不足的形态。现在来说说实脉的脉象特征。实脉与虚脉有着一些对应关系,虚脉的脉象所体现的是一种虚弱之象,而实脉则与之相对,所表现的是一种脉体强壮之象。王叔和认为实脉的体状为:“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应指帽帽然。”意思是说,实脉的体状无论是浮取还是沉取,脉象都是力度较大,阔度很大,指下搏坚感较强。这一点基本上后世医家都不出叔和规矩。如李时珍所说的“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幅幅强”,李中梓与李延是所说的“实脉有力,长大而坚;应指帽帽,三候皆然”。事实上,实脉的体状中尚且缺乏一个很重要却隐藏的很深的元素一那就是脉来太过。这一点恰好与虚脉相对,虚脉是脉来不及。对于实脉蕴含着脉来太过的这一观点并非笔者所创,其实早在《脉经》中就有相似的论述,如“血实脉实,气来实强,是谓太过,。这一点对于理解实脉十分重要,但后世医家皆忽略了这个环节。包括脉学领域颇具影响力的李氏三医家(李时珍、李中梓、李延是)都只是蜻蜓点水般论述,并非深入研究实脉的这一体象特征。总而言之,实脉的体象真谛在于:脉象有力、脉体阔大,浮沉上下内外力度均较强,且有搏指之感,在细心体察实脉时,会有一种脉来太过的感觉。归纳一下便有十六字真言:脉象有力、脉体阔大、浮沉搏指,脉来太过。前面讲述了浮沉迟数滑涩虚实八种脉象,此八种脉象在民间又称为八大纲脉。脉象之中的经纬、纲日于此八脉中可见一斑。然而,仅仅掌握八种脉象,显然于临床中仍是难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于是,二十七脉的重要性犹如张艺谋先生导演的电影之名——《一个都不能少》。我们接下来讨论洪脉的体状。从字面意义上看,洪脉有如洪水奔涌之状方是真谛。究竟能否顾名思义,我们不妨把镜头移回古代圣贤名医。王叔和对洪脉的形态描述为“指下极大”;《素问》对洪脉的形态概定为“来盛去衰七通真子认为洪脉的体状为“来大去长七李延是认为洪脉的形态为“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综合而言,便可知洪脉(又叫钩、大脉),脉体阔大,如洪水之奔,有盛满之象,来时势极充盛,去时缓缓减弱,要较长的时间内才能消退,洪脉的形象,犹如万物的生长,繁茂萋萋,在季节与夏天相应。如果在春温春生,秋凉秋收,冬寒冬藏的时令见到洪脉,这便是阳热亢盛的征兆。特别是寒邪遏抑阳气,火热内郁的时候,就应该升阳散火,这是勿庸置疑的。也就是说,洪脉的脉象真身当是犹如洪水奔涌,又如潮汐之盛衰;二者相合,当是洪脉真谛。民间中医师承的脉法就是要求一步一个脚印。不能舍近求远,也不能好高骛远。首先得把基本功扎牢。只有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的基础上,一切创新才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来谈谈微脉的形态。顾名思义,微脉,当是微弱之脉。但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微弱呢?这便是学习微脉时所需要搞明白的地方。先看看圣贤大医们如何诠释。王叔和认为:“微脉,极细而软,按之如欲绝,若有若无。”点出了微脉的形态是极细而软,就是很细很细又有点软弱,那究竟软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若有若无。王叔和的论述基本上对微脉的描述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概定。元代医家戴同父认为微脉兼有“细而稍长”的形态,这一点的确补充了王叔和对微脉的论述。然而仍有一点没有点名。清代医家李延是综合前贤的说法,创造性地他提出“微脉极细,而又极软;似有若无,欲绝非绝疽'张仲景以“瞥瞥如羹上肥”形容微脉的软而无力,又以“萦萦如蚕丝”形容微脉的细而难见,王叔和认为微脉隐隐约约,似有似无。戴氏认为微脉隐约可见不曾断绝,李时珍用“滋滋”形容微脉的轻软无力,稍加重按则似有似无,极其细弱,这就是微脉的真言。特别是李延是用“似有若无,欲绝非绝'八个字来形容微脉,如此描述,最为传神,妙不可言。脉象似有似无,欲绝非绝,纤细柔弱,不绝如缕,便是微脉的核心体状。现在来说说弦脉。在众多脉象中,弦脉属于不好掌握的脉象之一。古代人常常称弦脉为玄脉。为什么玄呢?是因为弦脉所需要的抽象思维更为强烈。先还是来看看古人对弦脉的认识吧。古代元典《素问》对弦脉的形态炊轻虚而滑,端直以长”八字作为赅括,而我国第一本脉学专著《脉经》则更为形象,指出“如张弓弦”为弦脉的真谛。而《诸病源候论》在王叔和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这也算得上是一大进步。《脉诀》认为弦脉“状若筝弦”,我想弹过古筝和古琴的人们可能更容易感知手指在琴弦上的感觉。《脉诀刊误》说则认为弦脉具有“从中直过,挺然指下”的形态,点明了弦脉的长而硬,具有一定的守位范畴。无论是弓弦还是琴弦,弦脉的形态都兼有紧张感,也兼有一定的张弛度。也就是说,弦脉就像琴弦一样挺直而且略带长象,且有两个特点:一是挺直而长,具有极稳重的搏动,而不会轻易的变换(即“端直以长”、“按之不移”、“从中直过,挺然指下”);二是张力较大,具有两端绷紧,而紧张度大大增加(即“如张弓弦”、“状如筝弦”、“绰绰如按琴瑟弦”)。结合这两大特点,细细推求,那么弦脉的形象真谛也就呼之欲出了。要说难以掌握的脉象中,要数缓脉最让人难以直窥真谛,也许有人会说,缓脉不就是一呼一吸脉搏跳动四次吗?非也!为什么会有人认为缓脉就是脉搏一息四至呢?那是因为王叔和与戴同父的言论让他们深信不疑的缘故。王叔和认为缓脉“去来小驶于迟”,比迟脉稍微快一点的就是缓脉,似乎一息四至或者五至比较妥帖,这在戴同父的言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戴同父直截了当的说缓脉“一息四至”。但事实上,历代医家都以为缓脉为胃气的脉象,岂能以一息四至来赅括胃气的有无?对于这一点,蔡西山一语捅破蒙在缓脉玄机上的那层窗户纸,即:“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长不短,不滑不涩,不疾不迟,应手中和,意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笔者仿佛研究,发现这一句话竟无一字可以删减,简直是一字千金啊!然而,缓脉的形态描述后世医家仍在继续探索,如滑伯仁说:“如微风轻飐柳梢。”杨玄操说:“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滑伯仁与杨玄操皆以微风摆柳来形容缓脉,笔者曾经常到河岸边观察和感受微风拂柳的体象,发现缓脉作为胃气脉的时候,还真有哪种犹如微风吹动柳枝哪种飘然之感,那是一种“意思欣欣,悠悠扬扬”的感觉。而一向以太素脉见长的张太素却独辟蹊径,认为缓脉的真谛应该包含“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应指和缓,往来甚匀,在内,那种从容不迫的感觉被勾勒地惟妙惟肖。纵观历代医家对缓脉的描述,可谓是语语自肺腑出,字字从实践中来,但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几类,如王叔和与戴同父意在说明缓脉的至数;张太素把它比作排列在织机上还没有把机轴转紧时的经线,说明缓脉的从客不迫;而“初春杨柳”和“柳梢”说明缓脉搏动的柔和,“舞风”和“微风轻飐”说明缓脉的和缓以及应指浮沉;然而蔡西山则综合他们的宗旨,把缓脉形容的惟妙惟肖,它一息四至,恰似春风里摇曳不停、翩翩起舞的柳梢,有一种轻盈柔软,宽舒和缓,悠悠扬扬的形象。这也是胃气充盈的反映,也是中医学中的“神,,的真实见证。倘若将古人对缓脉的认识能够融为一炉,那么掌握胃气脉就如同吹糠见谷了。现在来说说长脉的形态。对于长脉而言,需要了解正常的长脉与异常的长脉。《黄帝内经》所说的“如揭长竿末梢,为平;如引绳,如循长竿,为病,,基本上对长脉的平脉和病脉作了简要的概括。也就是说,正常的长脉的脉象是:不大不小,过于本位,柔和、安定、条达、应指柔软,有如手持长竿的末梢的感觉。异常的长脉的脉象是:不大不小,过于本位,应指硬直不柔和,虽然首尾相称,但是没有柔软感,犹如拉直的绳索一般,往来硬而端直。对于长脉的形态,李延是所言极为传神,即:“长脉迢迢,首尾俱端,百上直下,如循长竿。”要分辨正常与异常的长脉,唯在应指柔和与不柔和上作文章了。现在来说说短脉的形态吧。很显然,一提到短脉,大家都会与长脉对比起来。事实上,二者也的确是一对对举之脉。长脉过于本位,短脉不及本位。然而,短脉与长脉虽是对举之脉,但其独特的脉韵却又与长脉不同,正如王叔和所说:“应指而回,不能满部。”意思是脉搏比较文静,才会出现应指而回的现象,这就犹如一些女孩子一看到电视剧中热恋男女亲吻的镜头就立刻扭头一般,而不能满部,显然是气机缺少,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正如一个十分饥饿的人叫他去负重,他肯定是力不从心的。当然,王叔和此说还不能完全赅括短脉的形态,李时珍所说“两头缩缩名为短”,点明了短脉是两头底下、中间隆起的。李延是则综合了他们的观点,指出:“短脉涩小,首尾俱俯;中间突起,不能满部。”这样,短脉的形态就呼之欲出了:短脉的体象就是两头沉下,中间独浮,尺寸部位显得不满足,其博动比较短暂,刚一应指,便立即回避。现在来说说紧脉吧。紧脉的形态,主要在“紧”字上做文章。怎么个紧法呢?《素问》指出:“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意思是说紧脉有刚劲的形象。张仲景则用“如转索无常”来形容紧脉,意思是犹如绳索的转动一般,具有绷紧的感觉;王叔和则说“数如切绳”,意思是犹如手指按在绳索上的哪种感觉,与仲景的意思一脉相承;但二人却终究不肯说破,朱丹溪则是一语捅破玄机,则说“如纫箪线,譬如以二股三股纠和为绳,始得紧而成绳,,就这样,紧脉的形态就更加惟妙惟肖了,也就是说,紧脉除了刚劲有力之外,更主要的是:它在指下的搏动,令人有一种左右旋转而紧急的感觉,好像摸到无数次转动的绳索,又好像是在按切绳索;又好像摸到联缀竹木筏的绳索那样地紧急有劲。换句话说,紧脉不仅来往有力,还有绷急、绞转,枭动夭矫的形态。这个在民间更容易理解,因为民间有不少自己制作绳索的经历,但凡见过的,自然不会忘记。倘若城镇之人未曾见过如何制作绳索,不妨去买一根较粗的绳子来,看看制作过程中那股绞动的劲儿,那紧脉的形态就跃然纸上了。前面已经讲到了紧脉的体象。现在来讲讲芤脉的体象。芤脉的体象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还是从古典医籍中进行梳理吧。王叔和给芤脉的体状所下的定义是——“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意思是脉象的部位在浮分,轻手可得,且脉搏的力度不足,若稍微重按,指下的感觉就变成了中空外实。这一点基本上是对芤脉的体状有了一个奠基性的概定。刘三点进一步补充道:“芤脉何似?绝类慈葱,指下成窟,有边无中。”用慈葱(分葱)来类比芤脉,主要是说重手按之的那种“中央空、两边实”的感觉,并用“指下成窟”来形容“有边无中”,恰到好处,李时珍也对此持相同意见。然而李延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如说“芤乃草名,绝类慈葱,浮沉俱有,中候独空”,他不仅强调用如按慈葱来形容芤脉的正确性,又提出从另一个角度对芤脉体象的思考,即是“浮沉俱有,中侯独空',这样一来,芤脉的形态就有点立体感了。综合言之,芤脉的体象是两边都有,中央独空,像慈葱(分葱)一样,手指刚接触它的是上面的葱皮;稍用力按,正当葱的空心之处,重力下按,又触到它下面的葱皮,与此同时,在重手按脉的时候,芤脉还有指目的两边感觉充实,而指目的中央感觉空虚。如此,一个具有3D立体感的芤脉就栩栩如生了。前面讲了芤脉的体状,现在来讲革脉的体状。对于革脉的体状,朱丹溪以“如按鼓皮”来形容,把革脉的中空外急的形象描述的较为妥帖。李时珍认为“革脉芤弦自浮起”,传承了张仲景对于革脉的认识(“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也就是说革脉为芤脉与弦脉的结合体,而李延是则认为“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乃空,浑如鼓革',恰如其分的勾画了革脉的形象,如鼓皮外而绷急,内而空虚。李延是的这一说法宗法于《甲乙经》的“浑浑革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绰绰其去如弦绝者死”(脉来浑浊革变,急如涌泉,出而不返的意思),但仔细考察“涌泉”一词,就得出了结论:浮取之不止于弦大,而且数,且滑且搏(这是有病之革脉);再看“弦绝”,则重按之不止于豁然,而且绝无根蒂(这是无根之革脉)。这便是革脉的一体两面,需要认真对待。回顾一下,前面已经讲到了革脉。现在来讲述牢脉的形态。牢脉的形态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先看看王叔和脉经中是怎么说的?“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王叔和首先是从部位立论,“似沉似伏”,将脉动应指的深度概定在沉与伏之间,也就是说牢脉只会在沉候出现,不见于浮分,紧接着用实大而长,微弦”来形容脉搏的力度,既有点搏指,又有点弦急。再看看清代大医李延是如何说,“牢在沉分,大而弦实;浮中二候,了不可得。”这几乎是秉承叔和之学,其意已是十分明确。要想洞察牢脉脉象之真谛,就得对牢脉之牢字,有深刻的认识,牢脉有深居在内的体象,就好比树木以根深为牢,因深入于下方显蒂固根深;监狱似禁囚为牢,因深藏于内才能牢不可破;张仲景说“寒则牢固”,说明牢脉又有坚固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牢脉实际上是兼顾了三种含义,根深为牢,内伏为牢,坚固为牢。综合而言,牢脉在极沉的部位出现,颇近于伏,有实大而长,而且弦急的样子,体状深在而且坚实,牢不可破。前面已经讲到了牢脉的形态,现在来说说濡脉的形态。早在西晋时期的王叔和就对濡脉的形态概定为“极软而浮细,如绵在水中,轻手相得,按之无有”。翻译过来就是:濡脉在浮部出现,极其细软无力,就像绵絮那样飘浮在水面上一样,只能用手轻轻地接角它,稍稍重按,便摸不着了。后来,李时珍进一步补充了濡脉的形态,即“如水上浮沤”,这个比喻更为形象,把濡脉比作飘浮在水上的水泡一般,是那样轻巧,细软,重按则破了。王叔和和李时珍的说法已经基本赅括了濡脉的形态特征,后世李中梓、李延是叔侄继续对此作了补充,即“濡脉细软,见于浮分,举之乃见,按之即空,,也就是说濡脉只能在浮候可见细软之象,中、沉候都不可见。总之,濡脉的体象是浮细无力,极其软弱,必须轻手细审,才能摸到它,真好像飘浮在水面上的绵絮或水泡,稍微重一点的力量就无法承受,指下感觉就显得模糊了。前面讲了濡脉的形态,现在来讲讲弱脉的形态。从字面意思来看,弱,必然是弱小之意。那么,弱小的脉又该如何定义呢?从形体的角度来看,显然是脉搏应指的力度衰小,这在王叔和的《脉经》里已有明证:“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翻译一下,就是:弱脉沉细而极其软弱,须用力重按才能接触到,若在浮部轻取,是摸不着它的。后世医家皆没有超出叔和范围,也就是说,弱脉的真谛便是:沉而且细、且小、体不充、势不鼓。相对于有力的脉象,弱脉的力度真是弱爆了如果看过电视剧《大长今》的人,或许会看到长今诊察散脉的情景。剧中说散脉不容易把出来,实际上也是如此,散脉的确不容易识别。不信的话,我们就跟着中医历代经典的脚步去看看。王叔和评价道:“大而散,有表无里';崔氏认为散脉具有“涣散不收”的特性;柳氏说得更为详细,如:“无统计,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涣之象七李延是综合各家学说,认为散脉的形象是“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则绝矣'。我们仔细来分析,就会明白:叔和的话倒是字字斟酌,崔氏所说表明散脉为浮大而无根,只得大义,但未能讲得透彻;柳氏用“杨花散漫”形容散脉轻飘而无根,用“至数不齐”形容多少不一,散乱而不能整齐严肃,补充了叔和未发明的旨意,深得散脉之神。总而言之,散脉的形象不外乎两大特点:一是脉的搏动极不整齐,毫无规则,不是来多和(或)快去少和(或)慢就是去多和(或)快来少和(或)慢,也就是脉搏至数不齐,一来一去,不十分清楚;二是浮而虚大,好似杨花的飘散无根,渐轻渐有,渐重渐无,毫无根蒂,散漫到了极点。这样的脉,得多在临床中摸索,并不断地取象比类,以求最佳感触,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接上文,上文讲了散脉的形态。接着讲细脉的形态。从字面意思来看,细脉似乎就是脉体很细的脉。究竟这样理解对不对呢?我们首先还是不妨来回归经典。从王叔和的《脉经》中了解到,所谓细脉,就是:“小大于微而常有,细直而软,若丝线之应指。”翻译一下,就是说,细脉的形象,比微脉稍大一点,在指下感觉到只象一根丝线那么小,而且软弱无力。这里需要注意一下,“小大于微”,意思是比微脉稍微大或者粗一点,也就是说要了解细脉的脉象,先必须了解微脉。微脉的形态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不妨复习一下,微脉的真谛是:纤细柔弱,无力之极,不绝如缕。细脉比微脉略大,不仅是从力度上的,而且从指感上也是有区别的。细脉与微脉虽似而却有不同之处:细脉尽管细小,却始终都可明显的摸着它,不象微脉那样模糊不清。李延是在《脉诀汇辨》中说:“细直而软,累累萦萦,状如丝线,较显于微。”与叔和之意一脉相承,点明细脉的形态不仅是像象丝线那样细,而且软弱无力,显得十分困乏(累累)的样子,虽然极其细软,但是在深沉部位却是不断的搏动着,指下始终可以明显的摸到它,绝没有中断的时候,所以不致于举按模糊,这样细脉的形象与微微的形象的区别就显而易见了。二十七脉,讲到细脉了,后面也就没有几个了。现在来说说伏脉吧。大家可能能够从字面上看出点什么端倪来。想必大家对埋伏、潜伏等词是比较熟悉的吧。那么伏脉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呢?事实上,伏脉就是脉位埋藏的比较深,至于它的体状,王叔和是以“重按着骨,指下裁动”来形容的;戴同父却是以“脉行筋下”来描述的;而李延是则是更为明确,即:“伏为隐伏,更下于沉;推筋着骨,始得其形'。也就是说,伏脉的伏,就是深藏的意思,由此可以推测出伏脉的体象,伏脉在浮中沉三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推筋至骨,才能盛觉到脉搏在深处隐隐约约的脉动。接上回。前面已经讲到了细脉。现在来说说伏脉。对于伏脉,我们先从字面上看,就应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所谓伏,就是潜藏的意思。那么这种脉象是不是一如其名呢?我们先来看看脉学的开山祖师王叔和怎么说?王叔和说“重按着骨,指下裁动”,意思是需要用力往下按,比沉脉的力度还要大,才能感觉脉搏在指下隐约跳动。元代医学家戴同父继续补充道:“脉行筋下。”意思是说脉的跳动在筋膜之下,可见其深藏的程度。清代医学家李延是说“伏为隐伏,更下于沉;推筋着骨,始得其形',基本上与王叔和、戴同父的保持一致,只是更加具体、更加形象了。由此可见,伏脉的体象就是,伏脉在浮中沉三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推筋至骨,才能盛觉到脉搏在深处隐隐约约的脉动。真真切切的“深藏不露”啊!前面已经把伏脉的形态描述讲明白了。现在来讲动脉。这个动脉不是西医所说的动脉与静脉的概念,而是一种脉象。那么动脉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可以说,动脉有点不好把握。我们先来看看《濒湖脉学》是怎么说的?李时珍说:“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也就是说动脉为数、紧、滑、短四脉相合的一种脉象,脉搏鼓击有力,无头无尾,如豆大陇然高起,摇动不休。这从指感上就有一定的难度,且与短脉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区别,但总之一条,动脉有摇动不安之状。我们再看看《脉诀汇辨》怎么说?李延是说:“动无头尾,其形如豆;厥厥动摇,必兼滑数。”意思是说,动脉厥厥动摇,急数有力,两头俯下,中间突起,极与短脉相类,但短脉为阴,不兼滑数。这里把动脉与短脉做了一个比较,动脉的摇动不安,再兼滑数,便是真谛。王宇泰又说“阳生阴降,两者交通,上下往来尺寸之内,方且冲合安静,焉睹所谓动者哉!惟夫阳欲降而阴逆之,阴欲生而阳降之,两者两博,不得上下,击鼓之势,陇然高起,而动脉之形著矣”,这也是动脉的真实写照啊。观上述三家之言,基本上对动脉的形态就能把握了!二十七脉的脉象基本上快要到尾声了,现在还有三个与众不同的脉象,但这三个之间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三脉就是促结代三脉。我们先来说促脉的脉象。我们先从字面来看,促,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