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解度、选择题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濬濬解度82(T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TC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20%TOC\o"1-5"\h\ztC时,向一支盛有0.15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tC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 0.3g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 50.15g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0.3%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卤面”制作时,加入氯化钠当调味剂大脖子病是人体缺乏铁元素引起的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水受热膨胀是由于水分子间的距离变大TC时,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至原温度,得到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物理量前后不变的是( )①溶质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质量④溶质的质量分数⑤溶解度.①③⑤B.②④⑤ C.②④D.④⑤IJ生石灰质里2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生气的量生气的量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固体的质量固体的质量g0 反应时间勺向一定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沉淀质量呂沉淀质量呂°稀硫釀的质量E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下表是KCI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c020406080溶解度/g27.634.040.045.551.1KCI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80C时,KCI固体的溶解度是51.1g60C的KCI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20C时,KCI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的溶解度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蔗糖水属于溶液
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证明气体的溶解度和压强有关&小张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加入10g固体巨降漏化学变化)溥液dIDtlOOs水濬液a 濬港b溥液d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液d中溶质质量一定大于溶液 e中的溶质质量D.溶液d和溶液e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9.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c10203040溶解度/g20.931.645.863.9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加SOgKXO-3)0£KXO=
f①①②③中溶液都为不饱和溶液②③中都含有末溶解的固体①②③中溶液的质量相等③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10•在化学知识中有许多规律,下列具体物质的性质符合对应规律的是(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二氧化碳和三氧化硫—般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氢氧化钙和氯化钠常温下金属一般为固态;例如:汞和金某些非金属单质可以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例如:氢气和一氧化碳11.如表是NaCI、KNO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c102030405060溶解度/gNaCl35.836.036.336.637.037.3KNO20.931.645.863.985.5110据此数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在40C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NO63.9g
KNO和NaCI的溶解度曲线在20C〜40C温度范围内相交在60C时,KNQ饱和溶液210g加入1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50%在20C时KNG和NaCI的混合溶液100g,恒温蒸发,先析出的晶体一定是 NaCI12.KCI与KNO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c1020304050KCI30g33g35g38g41gKNO21g31g45g65g88gKNO比KCI的溶解度大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20〜30C之间在20C时,10g水中加入5gKCI可得到33.3%的KCI溶液在50C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13.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c020406080溶解度/g0.180.160.140.110.09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C时,Ca(OH2的溶解度为0.16g40C时,降低Ca(OH2饱和溶液温度会析出溶质60C时,向100g水中加入0.20gCa(OH2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14.物质M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C)020406080溶解度(g)12.615.320.025.038.20C时,15.9gM溶于1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20C时,M形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5.3%若要配制200.0g20.0%的M的饱和溶液,对应温度必须是 60C80C时,M的饱和溶液138.2g降温至40C,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 20.0g15.硝酸钾在不同的溶解度数据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c02040608010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246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B.60C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之比为 11:215g水,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20C时,10g水中加入5g5g水,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硝酸钾溶液从60C降温至20C,没有晶体析出16.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0氧化钙的质量.2滚解度-'g滚解度-'gtc时,向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0 E潟廊上溶液质量最小的是丙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0 时间s成气量g成气量g生氢质,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稀盐酸的质量.217•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 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间压变得直观明了•在某温度下•将少量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小阳同学要依据观察和思考,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此图象反映了该过程中(7,此图象反映了该过程中(7,溶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溶剂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溶质的溶解度与时间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二、填空题下表是NaCI、KNO在不同温度(C)时溶解度(g)温度(t)0102030405060708090100溶解度(s)NaCI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39.039.8KNO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202246分析上表,回答问题TOC\o"1-5"\h\z60C时,KNO的溶解度为 g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20C时,NaCI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g).温度为tC时,NaCI和KNO的溶解度相等且为S克,贝US的取值范围是 .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P点的含义是 .t2C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将t2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11C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 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 .溶解度恒溶解度恒温度/C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KCI34.040.045.651.156.7KNO31.663.9110169246(1)20C时KCI的溶解度是20C时将20gKCI与50g水混合,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上表两种物质中,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21.下表是KNQNaCI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 g/100g水)温度(C)0102030405060708090100KNO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NaCI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30C时,KNO的溶解度是 g/100g水.KNO溶液中含有少量NaCI时,可通过 的方法提纯.对③析出的晶体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填写编号)I、剩余溶液--定是KN(OB和溶液II、剩余溶液--定是NaCI不饱和溶液III、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开 IV、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 KNO.22.下表是固体A和固体B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C020406080溶解度/g固体A35.736.036.637.338.4固体B13.331.663.9110169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固体 A和固体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填“增大”或“减小”)20C时,把50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g.40C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若B饱和溶液中有少量的A,可用下列 法提纯B(填序号).趁热过滤 ②蒸发结晶 ③冷却热饱和溶液.23•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C020406080100溶解度/NaCI35.736.036.637.338.439.8KNO13.331.663.9110169246(1)40C时,NaCI的溶解度是20C时,称取31.6gKNO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称取31.6gKNO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__当KNQ中混有少量NaCI时,提纯KNO所采用的方法为 .将等质量KNO的饱和溶液和NaC1的饱和溶液从60C降温到20C,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A、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KNO>NaCIC、溶液质量:KN头NaCI.24.下表是NaCI,KCI,KNO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c020406080100溶解度/gNaCI35.736.036.637.338.439.8KCI27.634.040.045.551.156.7KNO13.331.663.9110169246(1)20C时,NaCI的溶解度是g;若NaCI和KCI的溶解度相等,对应表中最小温度范围应在 C之间;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最大的是 ,在一定温度下,要将该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最好的办法是_.25.下表是KN@NaCI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C)0102030405060708090100KNO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NaCI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_:50C时,KNO的溶解度是 g/100g水;KNO溶液中含有少量NaCI时,可通过 的方法提纯;对(3)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填写编号)剩余溶液一定是KN(OB和溶液B.剩余溶液一定不含有NaCI剩余的溶液一定是纯净物 D.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下表是KNO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请回答问题:40C时,将70gKNO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为 g.60C时,KNO的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的一种方法是 .依据表中数据,请在如图坐标图中画出 KNO溶解度曲线的草图.温度/c0204060
溶解度/g13.331.663.91102011溶解度/g13.331.663.91102011滚解度gso40133 0 20 40 60三、解答题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1)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温度/c1020304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036.336.6碳酸钠12.221.839.753.2①4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在 20C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 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C,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10C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 _.(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如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填标号).ARC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 .(2) 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加入?CQ B.CaCOC.Fe(OH3D.CuSQ.29.下表是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C0102030405060溶解度/g27.631.034.037.0x42.645.5小明为测定x的值,取4份40C的水各50g,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KCl质量/g5152535溶液质量/g55657070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只写一种).要使实验2的溶液达到饱和,可采取的方法是 .由实验可知,40C时KCl的溶解度x为 g.小明现要配制质量分数为 30%的KCl溶液100g,为达实验目的其主要操作是30.下表是NaCI和KNO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C02040608010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39.8KNO13.331.663.9110169246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NaCI和KN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若将KNO的不饱和溶液变为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其方法为 (填一种).若KNO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提纯的方法是 (填一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40C时,KNO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NaCI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KNO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 NaCI固体从表中数据可以判断NaCl和KNO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40C之间.溶解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T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TC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20%【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即可.【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在T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B、 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液的组成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明显, 故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正确;20sDTC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错误.100g+20g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tC时,向一支盛有0.15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tC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g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0.3%【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解决此题时用到的知识点有:①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低;②溶液与溶质共存说明溶液是饱和状态;③溶质的质量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的质量;④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溶质的量应该是溶解在水中的物质的质量.【解答】解: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低,升温会使溶解在水中的氢氧化钙析出,所剩溶液仍饱和,故A错误.B、tC时,向一支盛有0.15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所以tC时100g水中溶解熟石灰的质量小于 0.3g,所以tC时,熟石灰的溶解度小于0.3g,故B错误.C、 0.15g熟石灰的烧杯内加入50g水,烧杯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说明氢氧化钙未全溶,溶质的质量应该小于0.15g,所以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 50.15g,故C正确.D溶质的量小于0.15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3%,故D错误.故选C.【点评】一般情况下,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氢氧化钙特殊,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卤面”制作时,加入氯化钠当调味剂大脖子病是人体缺乏铁元素引起的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水受热膨胀是由于水分子间的距离变大【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食盐有咸味分析;B、 根据碘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C、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规律分析;D根据分子间有间隔的特性分析.【解答】解:A、由于食盐有咸味,“卤面”制作时,加入氯化钠当调味剂.故 A说法合理;B、大脖子病是人体缺乏碘元素引起的•故 B说法不合理;C、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 C说法合理;D分子间有间隔,水受热膨胀是由于水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故 D说法合理.故选B.【点评】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TC时,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至原温度,得到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物理量前后不变的是( )①溶质的质量②溶剂的质量③溶液的质量④溶质的质量分数⑤溶解度.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D.④⑤【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温度不变饱和石灰水不能再继续溶解氢氧化钙的特点,判断对于此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解答】解:由于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水减少,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会造成溶质析出,因此溶液的溶质、溶剂都在减少,溶液的质量也减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由于溶液的温度不变,因此,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变.根据相同温度下的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④⑤正确.答案:D.【点评】生石灰遇水生成的氢氧化钙因溶液已为饱和溶液,所以不能继续溶解,溶液中溶质质量不会增大.IJ生石灰质里2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生气的量生气的量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固体的质量固体的质量g0 反应时间勺向一定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0稀硫酸的质量E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氧化钙能够和水反应分析;B、 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多少分析;C、 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D根据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立即产生硫酸钡分析.【解答】解:A、生石灰和饱和石灰水中的水反应,因此会使饱和溶液中的水减少,则会析出部分溶质,因此溶质的质量会减少,故坐标错误;B、横坐标代表稀盐酸,相等质量的酸提供的氢元素质量相等,则产生的氢气相等,因此是同一条斜
率;向等质量的铁和锌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则铁和锌全部参加反应,Fe+2HCI—FeCl2+H456 2Zn+2HCI—ZnCI2+H2T65 2通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可以看出,铁生成的氢气大于锌,故坐标正确;C、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会减少但不会减少为 0,故坐标错误;D硫酸应该和氯化钡立即产生硫酸钡沉淀,因此起点应该是 0,故坐标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6.下表是KCI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c020406080溶解度/g27.634.040.045.551.1KCI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80C时,KCI固体的溶解度是51.1g60C的KCI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20C时,KCI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4.0%【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KCI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由表格,可查出80C时KCI的溶解度;C、 根据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是否析出固体;D20C时,100g水最多溶解KCI34.0g,34.0克为此温度下的溶解度.■-IJi:-解:AKCI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IJi:-解:AKCI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解答】100g+34gB、 80C时,KCI固体的溶解度是51.1g,正确;C、KCI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 60C的KCI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正确;D20C时,KCI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 --•.严25.3%,错误;100gf34g丄0故选D.【点评】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的溶解度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蔗糖水属于溶液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证明气体的溶解度和压强有关【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和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比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B、 蔗糖水属于溶液,正确;C、 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正确;D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是因为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证明气体的溶解度和压强有关,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小张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操作M操作M *(未发生化学变化〉濬液dWtlOOg水濬液㈢濬液d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溶液d中溶质质量一定大于溶液e中的溶质质量溶液d和溶液e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的转化以及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对溶质质量分数的改变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从溶液c和溶液d可以看出,降低温度则溶液中会析出晶体,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溶液b中加入20g固体得到的溶液c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说明加入的物质全部溶解,故溶液 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正确;C、溶液d变成溶液e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说明溶液 d中的固体除掉,可能是升高温度使固体溶解,则溶液d中溶质质量可能大于溶液e中的溶质质量,错误;D若是溶液d中的固体是经过过滤除去,则溶液d和溶液e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的变化特点以及溶液的转化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9.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c10203040溶解度/g20.931.645.863.9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H加式歌KX6c加丹升温到3江炸•①汎■②「—'2(TCKC27K【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判断.【解答】解: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将3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再加入5g时得到的溶液②为饱和溶液且有硝酸钾剩余 30g+5g-31.6g=3.4g,将②溶液升温到30C,因3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因此得到的溶液③为不饱和溶液.A、①、③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②为饱和溶液,故 A错误;B、②中含有末溶解的固体,而③中不含有末溶解的固体,故 B错误;C、①②③中溶质的质量不相等,所以溶液的质量也不相等,故 C错误;D③中溶质质量最大,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 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溶剂的判断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析出晶体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需认真分析图示中溶剂溶质的质量与溶解度的关系.10.在化学知识中有许多规律,下列具体物质的性质符合对应规律的是(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二氧化碳和三氧化硫—般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氢氧化钙和氯化钠常温下金属一般为固态;例如:汞和金某些非金属单质可以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例如:氢气和一氧化碳【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 根据常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判断;C、 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女口:二氧化碳和三氧化硫等,故A正确;B、一般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故B错误;C、常温下金属一般为固态,如金等,汞在常温下为液态,故 C错误;D某些非金属单质可以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这些非金属单质具有还原性,如:氢气,氧化碳也具有还原性,但属于化合物,故 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的变化趋势、金属的物理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如表是NaCI、KNO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C102030405060溶解度/gNaCI35.836.036.336.637.037.3KNO20.931.645.863.985.5110据此数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在40C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NG63.9gKNO和NaCI的溶解度曲线在20C〜40C温度范围内相交在60C时,KNO饱和溶液210g加入1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50%在20C时KNO和NaCI的混合溶液100g,恒温蒸发,先析出的晶体一定是 NaCI【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表格可以查出不同温度下各物质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在4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63.9g,故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NO63.9g,正确;B、分析图表,KNO和NaCI的溶解度曲线在20C〜40C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时候,所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此范围内相交,正确;C、在60C时,KNO饱和溶液210g,含有硝酸钾的质量是110g,加入1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 '':=50%正确;D在20C时KNO和NaCI的混合溶液100g,恒温蒸发,由于没有指明所含溶质量的多少,无法判断哪种物质首先达到饱和,先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是 NaCI,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相关知识,重点是抓住溶解度的实质进行分析,结合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即可解决.12.KCI与KNO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c1020304050KCI30g33g35g38g41gKNO21g31g45g65g88gKNO比KCI的溶解度大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20〜30C之间在20C时,10g水中加入5gKCI可得到33.3%的KCI溶液在50C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B、 分析图表,KNO和KCI的溶解度曲线在20C〜30C温度范围内相交;C、 依据20C时KCI的溶解度是33g分析解答;D根据50C时KCI和KNO的溶解度及溶解度的定义分析解答.【解答】解: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 A错误;B、 分析图表,KNO和NaCI的溶解度曲线在20C〜30C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时候,所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此范围内相交,故 B正确;C、 20C时KCI的溶解度是33g,相当于100g水最多溶解氯化钾33g;0g水中加入5gKCI,溶解3.3gKCI,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4.8%,故C错误;3.3g+10gD50C时KCI溶解度是41g,相当于100g水最多溶解氯化钾41g,1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钾4.1g,有固体剩余;50C时硝酸钾溶解度是88g,相当于100g水最多溶解硝酸钾88g,1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8.8g,无固体剩余,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某一温度时,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若没有指明饱和溶液,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不一定相等.13.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C020406080溶解度/g0.180.160.140.110.09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C时,Ca(OH2的溶解度为0.16g40C时,降低Ca(OH2饱和溶液温度会析出溶质60C时,向100g水中加入0.20gCa(OH2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表中信息解答;B、 根据20C时,Ca(OH2的溶解度解答;C、 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解答;D根据60C时,Ca(OH2的溶解度解答.【解答】解:A、 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错;B、 20C时,Ca(OH2的溶解度0.16g,故对;C、 40C时,降低Ca(OH2饱和溶液温度,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不会析出溶质,故错;D60C时,Ca(OH2的溶解度是0.11g,100g水中最多溶解0.11g,向100g水中加入0.20gCa(OH2充分搅拌,固体不能完全溶解,故错.答案: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14.(2013?遵义)物质M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C)020406080溶解度(g)12.615.320.025.038.2A.0C时,15.9gM溶于15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20C时,M形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5.3%若要配制200.0g20.0%的M的饱和溶液,对应温度必须是 60C80C时,M的饱和溶液138.2g降温至40C,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 20.0g【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溶解度的概念进行分析,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 某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得质量,据此解答.【解答】解:A、0C时,M物质的溶解度是12.6g,则150g水中最多溶解M的质量为:卞八二「七=18.9g,故加入15.9gM不能形成饱和溶液,故 A错误;B、20C时,M形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 故B错误;115.3gC、 配制200.0g20.0%的M的饱和溶液,60C时M的溶解度是25.0g,其溶质质量分数为..一「-.•,温度高于60C则溶液不是饱和溶液,故 C正确;100g+25gD80C时,M的饱和溶液138.2g含有溶质是38.2g,降温至40C,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38.2g-20.0g=18.2gv20.0g,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解度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数据结合溶解度的概念进行.15•硝酸钾在不同的溶解度数据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C02040608010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246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60C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之比为 11:2120C时,10g水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再加入5g水,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硝酸钾溶液从60C降温至20C,没有晶体析出【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表格分析硝酸钾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B、根据60C时,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解度分析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关系;C、根据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判断溶解情况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D根据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溶解的影响.溶解度
D根据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溶解的影响.溶解度
溶解度+100吕x100%十算溶解度对应的温度分析降温对溶质【解答】解:A、从表格可以看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说法正确;B、6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g,因此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为 110g,对应的溶剂就是100g,则溶液为210g,因此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110g:210g=11:21,故说法正确;C、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31.6g,因此10g水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溶解只能溶解 3.16g,再力口入5g水,可以继续溶解1.58g的硝酸钾,形成的溶液仍然是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说法正确;D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溶解度D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吕x100%因此20C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2磁28%因此会有晶体的析出,故选项错误;量分数为: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溶解度及溶质质量分数的问题,要求同学们要牢牢把握住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6.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滚解度g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滚解度g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tc时,向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分别加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小的是丙水的质量g水的质量g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Fe\Ig 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稀盐酸的质量2【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B、 据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分析解答;C、根据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开始水的质量不为 0,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水的质量不再增加进行解答;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但由于盐酸过量,等质量的镁放出的气体大于铁放出的气体.【解答】解:A、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错误;B、 tC时甲的溶解度>乙>丙,则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物质加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丙需要水的质量多,故丙所得溶液的质量最大,故错误;C、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开始水的质量不为 0,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水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正确;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但由于盐酸过量,等质量的镁放出的气体大于铁放出的气体,所以图象错误.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和所代表的反应的反应原理和相关物质的定量反应关系.17•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 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间压变得直观明了.在某温度下.将少量氧化钙加入到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图甲表示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乙表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小阳同学要依据观察和思考,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此图象反映了该过程中(此图象反映了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溶剂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溶质的溶解度与时间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据此解答.【解答】解: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把氧化钙加入到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时候,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开始溶液温度升高,则溶液中氢氧化钙会析出导致溶质减小,当温度降低时,氢氧化钙会继续溶解在水中,溶质质量增大,但是由于一部分水参加了反应,导致溶质质量比开始时溶质质量减少,故丙图象反映了该过程中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观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二、填空题(共9小题)下表是NaCI、KNO在不同温度(C)时溶解度(g)温度(t)0102030405060708090100溶解度(s)NaCI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39.039.8TOC\o"1-5"\h\zKNG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分析上表,回答问题60C时,KNO的溶解度为 110g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氯化钠.20C时,NaCI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26.5%(精确到0.1g).温度为tC时,NaCI和KNO的溶解度相等且为S克,贝US的取值范围是 36.0〜36.3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结合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60C时,KNO的溶解度为110g,故填:110;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填:氯化钠;20C时,NaCI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八 ■:-26.5%,故填:26.5%;100g4-36g温度为tC时,NaCI和KNO的溶解度相等且为S克,根据表格可以看出,在 20〜30C范围内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其取值为: 36.0〜36.3,故填:36.0〜36.3.【点评】根据已有的溶解度的知识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要善于从题干提供的内容发现有用的信息.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P点的含义是t1C时,a与c的溶解度相同 .t2°C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75g.将t2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11C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NaOH溶于水放热,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 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解答即可.【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P点时ac相交于一点,表示在tiC时,a与c的溶解度相同,故填:tiC时,a与c的溶解度相同;t2C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5g,得到溶液的质量为75g,故填:75;将t2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iC,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且在此温度下b的溶解度大于a,故b的质量分数大于a,而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 t2C时相同,据图可以看出小于a,是最小,故填:b>a>c;tiC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说明有固体析出,原因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缘故,故填: NaOH溶于水放热,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20•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C20406080100溶解度/gKCI34.040.045.651.156.7KNO31.663.9110169246(1)20C时KCI的溶解度是 34.0g(2)20C时将20gKCI与50g水混合,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3)上表两种物质中, KNQ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运用溶解性表中的数据读出 20C时KCI的溶解度;(2) 根据20C时KCI的溶解度的概念分析溶液的状态;(3) 根据表格得出结论.【解答】解:(1)从溶解性表中的数据可知 20C时,KCI的溶解度是34.0g,故填:34.0g;(2)20C时,KCI的溶解度是34.0g,表示100g水中溶解34g氯化钾达到饱和,所以将20gKCI固体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17g氯化钾,形成溶液为饱和溶液;故填:饱和;(3)由表格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较大,故填: KNO.【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溶解度的问题,解答这类题目关键是熟练和灵活应用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1.下表是KN@NaCI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 g/100g水)温度(C)0102030405060708090100KNO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NaCI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NaCI.30C时,KNO的溶解度是 45.8g/100g水.KNO溶液中含有少量NaCI时,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的方法提纯.对③析出的晶体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填写编号).I、剩余溶液--定是KNOB和溶液II、剩余溶液-1定是NaCI不饱和溶液III、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开 IV、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①根据图表中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进行解答;从图中可知30C时KNO的溶解度;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进行解答;根据饱和溶液的含义进行解答.【解答】解:①从图表中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从图中可知30C时KNG的溶解度45.8g;从图中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若KNO溶液中含有少量NaCI时,可通过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KNO;I、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既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剩余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I正确;n、由于不知道温度和氯化钠的含量,所以不能判断剩余溶液是否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n错误;川、低温下硝酸钾依然能够溶解,所以该方法不能将两者完全分开,故川错误;W、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相等的时候,所以在硝酸钾晶体中可能混有氯化钠,故W错误.故选I故答案为:①NaCI;45.8;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I.【点评】此题是对固体溶解度知识的考查, 解题时借助图表的信息对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探讨即可,熟记常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22.下表是固体A和固体B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C020406080溶解度/g固体A35.736.036.637.338.4固体B13.331.663.9110169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固体A和固体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填“增大”或“减小”)20C时,把50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136.0g.40C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B.若B饱和溶液中有少量的A,可用下列 ③法提纯B(填序号).①趁热过滤 ②蒸发结晶 ③冷却热饱和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固体 A的溶解度由35.7g〜38.4g,固体B的溶解度由13.3g〜169g,去分析解答;从在20C时,固体A的溶解度为36.0g,其含义为:在20C时,100水是最多可溶解固体A的质量为36.0;20C时,把50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固体A有剩余去分析解答;(3)从由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里:溶质量质量分数宀吕尹(3)从由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里:溶质量质量分数宀吕尹100%=加「X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去分析解答;B去分析从由于A、BB去分析解答.13.3g【解答】解:(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固体 A的溶解度由35.7g〜38.4g,固体B的溶解度由13.3g169g,二者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答案为:增大;由表中可以看出在20C时,固体A的溶解度为36.0g,其含义为:在20C时,100水是最多可溶解固体A的质量为36.0;20C时,把50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固体A有剩余,剩余的质量为:50g-36.0g=14.0g,所以溶液的质量为: 100g+36.0g=136.0g;故答案为:136.0;(3)由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里:溶质量质量分数(3)由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里:溶质量质量分数溶解度 7— -rX100%=巧X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由于 40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由于 40C时,A的溶解度为36.6g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63.9g,所以此时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B;所以此时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B;故答案为:B;由于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冷却 B的热饱和溶液,有B晶体析出,少量的A留在滤液中,可达到提纯B的目的;故答案为:③.【点评】计算溶液的质量时,没有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23•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c020406080100溶解度/NaCl35.736.036.637.338.439.8KNO13.331.663.911016924640C时,NaCI的溶解度是36.6g .20C时,称取31.6gKNO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是 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称取31.6gKNO3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继续加KNO固体至天平平衡当KNQ中混有少量NaCI时,提纯KNQ所采用的方法为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将等质量KNO的饱和溶液和NaC1的饱和溶液从60C降温到20C,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C.A、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KNO>NaCIC、溶液质量:KN头NaCI.【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称量器-托盘天平;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根据表格即可查出硝酸钾在 10C时的溶解度;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确定硝酸钾能否全部溶解,再计算其溶液的质量;要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溶解度判断其温度范围;根据图示结合具体的数据判断溶液的状态,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表格即可查出40C时,NaCI的溶解度为36.6g,根据表格即可查出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故称取31.6gKNQ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称取 31.6gKNQ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说明KNO偏少,故接下来的操作是继续加KNO固体至天平平衡;当KNO的溶液中含有少量NaCI,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提纯KNO所采用的方法为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60C时,NaCI和KNO的溶解的分别是37.3g和110g,因此等质量的饱和溶液, KNO溶液中的溶剂质量较小,将等质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20C,都是饱和溶液,由图表格中的数据判知,析出晶体的质量KNO>NaCI,而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 KNORNaCI;故选AC.故答案为:36.6g;饱和;继续加KNO固体至天平平衡;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A,C.【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解度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溶解度的概念进行.24.下表是NaCI,KCI,KNO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c020406080100溶解度/gNaCI35.736.036.637.338.439.8KCI27.634.040.045.551.156.7KNO13.331.663.911016924620C时,NaCI的溶解度是36.0g;若NaCI和KCI的溶解度相等,对应表中最小温度范围应在 20〜40C之间;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最大的是 KNO,在一定温度下,要将该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最好的办法是 降温结晶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表中的信息可确定 20C时NaCI的溶解度;NaCI和KCI溶解度相同的温度既是判断该段中溶解度的数值是否存在相等的可能.观察三种物质的溶解度表不难看出,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KNG,适合降温结晶.【解答】解:(1)根据表中的信息可确定 20C时NaCI的溶解度为36.0g;故答案为36.0gNaCI和KCI溶解度相同的温度既是判断该段中溶解度的数值是否存在相等的可能,经分析知在20〜40C时这两种物质存在溶解度相同的可能.故答案为: 20〜40C;观察三种物质的溶解度表不难看出,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KNQ,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物质适合于降温结晶•故答案为: KNO,降温结晶.【点评】此题是溶解度知识的具体应用,对学生深入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有一定帮助,同时也复习了有关混合物分离的一些常识性的基础知识.25.下表是KNQNaCI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C)0102030405060708090100KNO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NaCI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1)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NaCI50C时,KNO的溶解度是 85.5 g/100g水;KNO溶液中含有少量NaCI时,可通过 降温结晶 的方法提纯;对(3)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A(填写编号)KNOB和溶液 BKNOB和溶液 B.剩余溶液一定不含有NaCIC.剩余的溶液一定是纯净物 D .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Q.【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图表中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进行解答;从图中可知30C时KNO的溶解度;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进行解答;根据饱和溶液的含义进行解答.【解答】解:(1)从图表中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从图中可知50C时KNQ的溶解度85.5g;从图中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若KNO溶液中含有少量NaCI时,可通过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KNO;A、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既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剩余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 A正确;B、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通过降温结晶,硝酸钾结晶析出,大部分氯化钠仍留在溶液中,剩余溶液一定含有 NaCI,故B错误;C、 低温下硝酸钾依然能够溶解,故剩余的溶液中既含有硝酸钾,又含有氯化钠,故 C错误;D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相等的时候,所以在硝酸钾晶体中可能混有氯化钠,故D错误.故选A.故答案为:(1)NaCI;85.5;降温结晶;A.【点评】此题是对固体溶解度知识的考查, 解题时借助图表的信息对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探讨即可,熟记常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下表是KNO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请回答问题:40C时,将70gKNQ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为 163.9g.
60C时,KNO的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的一种方法是 降温.依据表中数据,请在如图坐标图中画出 KNQ溶解度曲线的草图.2011so2011so>§解度呂温度/C0204060溶解度/g13.331.663.911040133 0 20 40 60【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分析】(1)根据溶解度的含义分析;根据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做法,由 KNO的部分溶解度数据画出KNO溶解度曲线.【解答】解:(1)由KNO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可知,在40C时,KNO的部分溶解度是63.9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将7OgKNO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63.9g,形成的溶液质量为163.9g;(2)由KNO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可知, KNO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 KNO的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的一种方法是降温;(3)根据KNO的部分溶解度,画出KNO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故答为:(1(3)根据KNO的部分溶解度,画出KNO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故答为:(1)163.9; (2)降温;见上图.【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从图表中读取信息,>§解度呂1330 20 40 60潟度匕并依据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并会根三、解答题(共4小题)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1)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温度/C1020304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036.336.6碳酸钠12.221.839.753.24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6g.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填"增大”或"减小”).在 20C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 饱和溶液(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C,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3.1%(计算结果精确到0.1%).10C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 碳酸钠饱和溶(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I=FeCl2+Hf .如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 其中表A R【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表格中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来分析解答;(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反应过程来分析.【解答】解:(1)由表格可知,①4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6g;故填:36.6;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 20C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21.8g,也就是在该温度下的100g水中最多溶解碳酸钠21.8g,此时加入30g不能完全溶解,形成了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30C3fig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39.7g,完全溶解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酱香酒代理知识培训课件
- 癸卯兔年工作总结与新年展望
- 2025年春幼儿园教学工作方案
- 2025年班主任工作方案目标
- 酒的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工作方案怎么写参考演讲稿
- 2025年教育工作方案总结
- 少儿创意美术课程介绍
- 班级管理学年报告
- 提供人情味的服务
-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 2025年湖北漳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健康体检科(中心)规章制度汇编
- 2013矿井反风演习总结报告
- 新建物业承接查验备案表
- 炒股一招先100全集精华笔记-陈浩
- 惠州市单位申领生育津贴承诺书
- REVIT建模步骤
- APACHE-II-评分表-新
- 风机水泵压缩机变频调速节能技术讲座六第二讲水泵的并联运行分析
- 失落的一角《绘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