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美术高级中学高三语文阅读练习题苏教版题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题。卷)美国时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显示,史学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观者。就拿鸦片战争来说,作者谈到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难以展开时写道:“在马戛尔尼大使扩大英国与中国贸易行动失败的情况下,该公司只好自己想办法来维持贸易平衡。但东印度公司能用什么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呢?答案就是鸦片。”看来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很明显的:因为英方一系列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减低税率、设立租界等)未获应允,东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鸦片。其实,即使清政府当初一切照英方的安排行事,不法鸦片贸易仍无法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方的要求悉数满足,鸦片交易还是不能禁绝,这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证。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清朝政府早在1729就颁布了禁烟诏令,嘉庆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烟,但在“十八世纪末”,每年仍有大约一千二百箱的鸦片运销中国,其中大部分来自孟加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十八世纪末”这一表述方式比较模糊。实际上,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初,东印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岌岌可危。黑斯廷斯在1774年担任英属印度总督之后就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政策:130伯克在弹劾黑斯廷斯时称东印度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堕落的公共机构”,其成员系“人类的垃圾、渣滓”。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伯克即使有所听闻大概也不会就此问罪。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1.下面不属于《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观点的一项是()A.清朝政府禁烟的诏令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B.历史学家不可能只是历史的旁观者。C.鸦片贸易应该由清朝政府负主要责任。D.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偷运鸦片是不得已的选择。2.下面关于黑斯廷斯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黑斯廷斯采取的鸦片贸易政策是具有历史远见的。B.黑斯廷斯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让东印度公司把鸦片销售给印度农民。C.黑斯廷斯因为推行以邻为壑的政策,而遭受弹劾。D.最晚从黑斯廷斯担任英属印度总督时起,鸦片就已经销往中国。3.下面关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当初如果在印度本地大量销售鸦片,最终将使东印度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B.东印度公司被看做“最堕落的公共机构”的主要原因是向中国偷运鸦片。C.在孟加拉的鸦片生产和向中国销售鸦片两方面,东印度公司都占有垄断地位。D.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东印度公司因把鸦片大量销售给印度农民而一度岌岌可危。4.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马戛尔尼使华时对鸦片贸易的存在并不知情。B.《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是在为英国方面推卸责任。C.本文反驳了《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的观点。D.本文证明,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即使历史学家也会有偏见。答案与精析1.B就本文开头两句可知,B项是本文作者的观点,而不是《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的观点。A项是该书的观点,第三段中“而且,《人类文明史图鉴》一书并不讳言……”可证;c项是该书的观点,首段的引用文字可证。D项是该书的观点,第二段可以证明。2.D所谓“符合文意”,就本题而言,是符合作者的观点态度。A项所谓“远见”,其实是二十世纪英国史学家的观点,文中的“远见”是加引号的。B项正与作者的观点相反,原文中“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所产鸦片销往中国。从末段看,黑斯廷斯“遭受弹劾”是因为“当时鸦片问题尚未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否则伯克不会“问罪”。3.c文中有“东印度公司垄断了那里的鸦片生产”和“东印度公司垄断的鸦片销往中国”之说,可见c项符合文意。A项“最终……”之说不符文意,文中是说在印度本地销售鸦片,“最终受到损害”的是东印度公司的利益,即失去健壮的劳动力。B项所说正与文意相反,文中说伯克弹劾黑斯廷斯时还没有注意到“鸦片问题”。D项也与文意不符,东印度公司当时“岌岌可危”是“因经营不善”,而不是向印度农民销售鸦片。4.AA项之错有两条证据:一、第四段说,“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1793年)之前,鸦片走私已很猖獗”;二、文章末句说,“至于马戛尔尼,使华前曾任东印度公司的要职,他不知道清廷明令禁止的鸦片贸易一直在进行吗?”其他三项可以比较容易地在文中找到依据。题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夜雨诗意几年前我在庐山旅行的时候,常常能在荒岭草径边看到房屋的废墟,断壁残垣显示出它们曾经是一座座精雅别墅的所在,而不是当地山民的居舍。不知是哪些富有的雅士诗兴突发,要在这儿离群索居,独享自然。然而,最终他们都没有久住,我想多半是因为无法消受荒山夜雨时恐怖的氛围。但毫无疑问,此间的诗意却是无与伦比的充沛。去年我遇到一位美国教授,闲谈间竞也提到了夜雨。教授说,他也深深迷恋着这种诗意,所以特意在城郊的山顶造了一间考究的白木房子,只要有夜雨袭来,他就立即驾车上山。他邀请我到他的白木房子里住几天,我至今未去,但完全能想像,他对夜雨的领受与我的感悟大为逆反。苦旅的狼狈不见了.荒寂的恐怖不见了,只是在紧张生活的空闲,读一首诗,亲抚一下自然,一切是那样的轻松和潇洒。在这里,我们显然遇到了一个美学上的麻烦。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当现代交主蕈工具和营造手段使夜雨完全失去了苦涩味,其间的诗意也就走向浮薄。我至今还无法适应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加上火.131车、汽车和高压电线,尽管我对这种文明本身毫无推拒之意。去一趟四川恨不得能买到当天的飞机票,但家里挂的却要一幅描尽山道奇险、步履维艰的“蜀山行旅图”。在灯光灿烂的现代都市街道上驾车遇雨,实在是谈不上多少诗意的,只有一次在一个海滨,天色已晚,瓢泼大雨就像把我们的车摔进了大瀑布的中心,司机完全认不得路了,一路慌乱地在水帘和夜幕间转悠,事后倒觉得有了点诗意,原因也许正是碰到了自然所给予的艰难。在与自然周旋的漫漫长途中,有时自然的暴力会把人完全吞没,如地震,如海啸,如泥石流,人一时还很难从中提取出美。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美。在这种对峙中,有时人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例如汽车、电灯、柏油路的出现,产生了一种松快愉悦的美;有时人与自然较量得十分吃力,两相憋劲,势均力敌,那就会产生峻厉、庄严、扣人心弦的悲剧美。由于这种美衬托了人类严峻的生存状态,考验了人类终极性的生命力,因此显得格外动人心魄。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曰新月异,但这种终极性的体验却有永久价值。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吧,历史上一切真正懂艺术的人总会着迷于这种美学形态,而希腊悲剧乃至种种原始艺术总是成为人类不衰的审美热点。过于整饬、圆熟的审美格局反射了人对自然的战胜状态和凌驾状态,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方便感和舒坦感,却无法对应出一种生命考验。因此,欧洲启蒙主义的大师们不赞成法国古典主义的大一统,不赞成把人类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生活都处理成凡尔赛宫园林一般的规整。他们呼唤危崖、怒海、莽林,呼唤与之相对应的生命状态。这便是他们心中的诗意,狄德罗甚至直捷地说,人类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难道是他们在抵拒现代吗?不,他们是启蒙者,分明启蒙出一个活生生的现代。现代,本不是一种文质彬彬的搭建,而是人类的原始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再现代的人也愿意一再地在“蜀山行旅图”中把延绵千年的生命力重温一遍,愿意一再地品味苦涩的夜雨,然后踩着泥泞走向未来。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A.开头通过对比作者与教授对夜雨诗意的不同体会,引出本文的题旨。B.所谓“美学上的麻烦”指的是容易使人产生困惑的美学难题。C.作者欣赏“蜀山行旅图”的诗意并不意味着对现代交通工具的推拒。D.作者认为人们对方便和舒适的追求是与审美体验背道而驰的。E.欧洲的启蒙主义大师们对凡尔赛宫园林的规整并不持肯定的态度。2.阅读原文,回答下面问题。(1)第一段中“富有的雅士”与文章题目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文章要从“富有的雅士”说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三段中的“领受”与“感悟”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四段中哪两个字是作者强调的“诗意”所由产生的关键7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阐述了哪两种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人认为,“现代”是没有诗意的文明阶段。本文作者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请加以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精析4.不同意。因为作者认为现代是人类的生命力和原始创造力的发展;人类仍然会在与自然的较量中产生具有诗意的体验。题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内有个“普希金之家”,是珍藏俄国古典文学大师们遗物的小型博物馆。在只承认你一种最突出的才能,其他才能只作为附属品。作家的绘画,只被当做研究作家心理与性格的一种素材,而不132作为艺术品对待。这实在有些不公平!文学大师的这些丹青妙笔,能否从专业角度来欣赏呢?就说普希金的自画像吧,这是他最热衷的题材。他几乎随手一个线条,就能把自己突起的额骨与眉骨、坡度很大而前伸的尖鼻子以及略略发紧的嘴巴画出来。他画自己的鬈发和络腮胡须更是得心应手,只用鹅毛笔的鹅毛一端蘸上墨汁轻快地抹几下,便神采飞扬。普希金的自画像大都出自诗人的自我意识,正如诗人写诗大都以“第一人称”为出发点一样。仔细去看,普希金这些自画像的神态并不相同,有的凝重,有的轻盈,有的阴郁,有的活泼,它们是诗人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和不同心态中的自己。绘画是普希金的一种表达方式。他大量的画,是绘在他诗作的手稿上。每当他诗情洋溢时,形象便在脑海里缤纷涌现。这是他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所以普希金的画大多画得很快,是他瞬间形象想像的灵性记录。他最爱画人物——各种面孔和各种表情。这些人物有的是虚构的,有的是现实中的人;他对这些人有爱有恨有讽刺有愤怒,这些人物是诗人在诗之外的一种表达。而且他从来不用画笔作画,只用写作工具——鹅毛笔和墨水来画。这表明他作画的欲望是被诗唤起的。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普希金为他的《别多金小说集》中一个短篇《棺材商人》画有两幅插图。虽然也还算不上专业插图,但那种轻松的幽默中搅拌着辛辣的讽刺的味道,也许任何画家都难以表现出来。没有人统计过普希金总共在诗稿上画了多少图画,我想数量一定相当可观。这种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只有那种有着大段大段题跋的中国文人画才能相比。我想,这种“诗画相生”的画,中国之外惟普希金一人!文人画在中国文坛很普遍。但在西方就不同了,写字与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全然两样,绘画的基础又是素描与速写,讲究解剖学与透视学,若要从事绘画必须先经过一整套专业训练。很难!中国人讲究触类旁通,崇尚琴棋书画兼能的通才,即使纯画l家也要“诗书画印”样样精通。但西方强调的是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因而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就很难逾越。我忽然想起俄罗斯作家协会主席尼古拉耶维奇说过的一句话:“上帝给你一种才能,一定还会给你所有的才能。”这是俄罗斯谚语,很耐人寻味。我想,才能应包括人的灵性与悟性。人对各种艺术是有通感的,从通感到“通才”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1.下列对原文理解准确的两项是()A.文学大师擅长绘画,应视为一种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B.俄罗斯古典文学大师们的绘画作品受到歧视,反映了一种文化偏见。C.普希金作画从来不用画笔,说明普希金的绘画出自他的自我意识。D.普希金和托尔斯泰一样,都是既“用诗歌思想”也“用画思想”。E.普希金妙笔作画,虽不够专业,却逾越了不同艺术之间的壁垒。2.第一段末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①生命气息的载体②心灵欲望的载体3.简答。(1)普希金“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工工具采购合同
- 校园专线接送服务合同
- 阿坝职业学院《地学英语阅读与翻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陇东学院《中国特色美食文化鉴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中医药大学《二维动画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园林规划设计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井巷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五校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物理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2)含解析
-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中学2025年高三质量检测试题英语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课件
- 19《牧场之国》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 思念混声合唱简谱
- 中和热的测定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社会心理学(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行政管理学#-形考任务4-国开(ZJ)-参考资料
- 2024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ccfax美团-202404
- 国测省测四年级劳动质量检测试卷
- 行政村两委干部测评表样本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