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作业第六单元第1课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2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作业第六单元第1课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2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作业第六单元第1课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2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作业第六单元第1课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2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作业第六单元第1课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钱钟书指出:“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这里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A.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B.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C.应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触历史 D.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2、以下有关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编纂《本草纲目》历时27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方法C.对各种药材的形状、产地的描述具有较高的文学色彩D.严谨治学,《本草纲目》正式出版后他又亲自修订三次3、李时珍选择从医的最主要原因是()A.当时社会上重视医学,医生地位高B.不愿参加科举考试C.受家庭环境影响和个人志向影响D.为求生计被迫从医4、下列属于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客观条件的是()A.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B.执着坚定的信念C.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献身精神D.个人的兴趣和爱好5、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历代医学家在药物学研究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明朝中叶的李时珍仍决定重新编纂一部重要医药学书籍的原因是()A.以前书籍中记载的药材已大多不存在B.以前书籍中对药物的分类不够科学C.以前书籍中没有药物的形态图D.以前药书有不少错误6、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将中国称做“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甘石星经》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B.毕昇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C.张衡制作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预测地震的仪器D.《本草纲目》明显含有生物进化的思想7、西方某位科学家在编写著作时,曾将《本草纲目》作为重要参考书,并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这位科学家是()8、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方法是()①替人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②到南洋与其他医生交流③博览群书④搜集药物、标本和验方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中药方面的书籍,如《神农本草经》《唐本草》等。下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古代中药全部由草木类植物组成,故将中药称为本草B.本草学就是关于中药方面的学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C.《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药物学著作D.由于古代医学家的不断努力和实践,中药药材不断增加10、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医学名著,如《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等。其中“本草”的正确含义是()A.中药主要由草木类植物组成,故称中药为“本草”B.“本草”是中药的一种,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C.古代医生多来自草根阶层,故称医生为“本草”D.古代医生治病多草率敷衍,故称医生为“本草”11、李时珍是中国明代伟大的中医药学家,但他的从医之路异常艰难,他从医的直接原因是()A.当时社会重视医学,学医地位高B.几次科举都名落孙山C.家庭影响及个人爱好D.为谋生存被迫从医12、李时珍曾经对父言诗明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诗中表达的李时珍的志向是()。 A.科考做官 B.读书应试C.编修本草 D.终生行医13、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从中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姓名生卒年代著作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徐光启15621633《农政全书》宋应星1587?《天工开物》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②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③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④当时中国科学家缺乏勤奋研究精神,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14、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这一切说明()A.善于抓住时机是取得成功的关键B.善于写书能促使人取得卓越成就C.坚持不懈是人们通向成功的阶梯D.善于实践是成功的关键15、《明史》记载:“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上述材料不能显示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A.针对时弊 B.虚心求教C.查漏补缺 D.旁征博引16、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李时珍曾亲自去江河湖泽,终于弄清了、莼、杏三种水生植物的区别。为了弄清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他不顾危险,亲口尝服曼陀罗酒,亲笔记下感受。这说明李时珍()A.性格比较执拗 B.只信自身所见C.治学态度严谨 D.轻视前人经验17、李时珍曾经对父言诗明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诗中表达的李时珍的志向是()A.科考做官 B.读书应试C.编修本草 D.终生行医18、下列关于李时珍编纂《本草纲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编纂《本草纲目》历时27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方法C.对各种药材的形状、产地的描述具有较高的文学色彩D.严谨治学,《本草纲目》正式出版后他又亲自修订了三次19、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人们体验了传统中医的神威。以下被称为药学百科全书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 D.《本草纲目》20、2011年04月15日嘉兴在线讯上午,在海宁东郊的一个生态农庄里,一座栩栩如生的李时珍雕像正式落成,吸引了不少人们的眼球。李时珍祖籍()A.山东 B.山西C.湖南 D.湖北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计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时珍,字东壁,蕲州人,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王侯重之,……年十四,补诸生(秀才);三举于乡不第,发愤读书,十年不出户阈,经传子史声律农圃星卜佛老稗说,莫不倍究。──光绪《蕲州志》卷三十七《艺文志·李时珍传》材料二《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材料三至顺治间,钱塘吴毓昌重订付梓,于是,业医者无不家有一编,《明史·方伎传》亟称之盍集本草者,无过于此矣!──光绪《蕲州志》卷十《著述志·〈本草纲目〉》材料四一些本草书中曾记载服食“金丹”可以长生不老;服食黄连、芫花等可以成仙不死。李时珍严肃地批评说这是“方士谬言”……大豆,古方称之能解百毒,但临床用之如何,并不十分清楚,李氏意欲通过自己的试验,判断其是否能解百毒。于是他先用大豆解毒,但“每试之大不然”,说明大豆解毒功能不确切,后来加入甘草,结果“其验乃奇”。——齐志勇《李时珍作科研的大师风范》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影响李时珍走上从医之路的主要因素。(2)据材料二,概括《本草纲目》的特点(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本草纲目》在中国古代医药学发展上的重要地位。(4)据材料四,说明李时珍的“大师风范”。22、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时珍的科学创造,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刺激,更受到明代中后期文化领域掀起的革新思潮的鼓舞。他以毕生的精力研究历代医学、药物学,博览群书,批判地汲取历代医药学成果,从而完成了《本草纲目》。他把1892种药物分为16部,依次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最后是“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这种排列次序,富有实用科学价值。——据唐明邦《李时珍评传》材料二曼陀罗花的特性当时无人知晓,而且名称不一。李时珍按照古籍的描写,到武当山访问药农,并亲身进行了种种尝试。“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予尝试之,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说明笑或舞不是来自采花者,而是麻醉后的表现。另外,经过多次尝试,李时珍还准确弄清了曼陀罗花同火麻子花合药的方法,服药的剂量,知道了“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摘编自赵坤《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述《本草纲目》反映的李时珍的科学成就。材料一同时指出了李时珍取得成就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2)据材料二,李时珍在药物学方面取得了什么具体成果?他采用了怎样的科学探究方法?(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学到李时珍的哪些优秀品质?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钱钟书认为研究历史应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景出发,设身处地的体会历史上的人和事发生发展的情理,要尊重历史原貌,不可以后人的主观臆想取代历史原本现状,答案选D,AB两项说法错误,C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2、【答案】D【解析】《本草纲目》正式出版时,李时珍已去世三年。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A、D两项不符合史实,说法是错误的,B项也是由C项决定的。4、【答案】A【解析】注意题于限制词“客观条件”,四项中只有A项为客观条件,其他三项均为李时珍的主观条件。5、D6、【答案】D【解析】A是春秋时期天文学家的发现;B应为活字印刷;C错在“预测地震”。7、A8、【答案】C【解析】李时珍花了大约10年时间,阅读了3800多种参考书,对以往本草书进行鉴别和考证,还行遍大江南北,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等请教。因此①③④正确。9、【答案】A【解析】中药以草木类植物占多数,另外还包括矿物类和动物类。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古代中药以草木类植物占多数,另外还包括矿物类和动物类,所以人把中药称为“本草”。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可以依据李时珍的生平判定选B。12、【答案】D【解析】这是李时珍三次科考落第后,向父亲写的表明学医决心的诗,而编修本草则应是医学实践的升华。13、C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强调李时珍、达尔文、马克思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终成大业。15、【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综合判断能力。虚心求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6、【答案】C【解析】亲自了解药物的形状和药效,说明李时珍对待医学研究的态度比较严谨。1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题干中的诗是李时珍向父亲写的表明学医决心的诗,体现了其终生行医的志向。18、【答案】D【解析】《本草纲目》正式出版时,李时珍已去世三年。1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集大成之作。20、【答案】D【解析】李时珍是当时湖广蕲州人,也就是今天的湖北蕲春县人,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21、(1)主要因素:出身医学世家,家学渊源;科举受挫,发奋图强;饱读诗书,兼收并蓄。(2)特点:种类丰富;图文并茂;科学分类。(3)地位:《本草纲目》是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著作,被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对中国乃至世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4)“风范”:批判迷信;献身科学;注重试验。22、(1)成就:全面总结了我国历代药物学成就;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时代背景: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工商业繁荣;王阳明心学促进人们思想解放。(2)成果:了解了曼陀罗花的药性;掌握了曼陀罗花的使用方法。方法:文献研究;观察实践。(3)品质:献身科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