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1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1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1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1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2025版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11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分层作业(十一)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建议用时:45分钟)[合格基础练]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1m2草地类型面积/104土壤有机碳储量(1982~1988年)土壤有机碳储量(2011~2012年)土壤有机碳密度/kgC·m-2碳储量/PgC土壤有机碳密度/kgC·m-2碳储量/PgC草甸草原17.255.801.006.651.15典型草原28.963.310.963.410.99荒漠草原12.560.700.090.270.03总计58.773.482.053.692.17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内蒙古 B.新疆C.贵州 D.西藏2.草甸草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是因为()A.年均温相对较高B.降水量最少C.植被覆盖率低D.有机质分解慢1.A2.D[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自东北到西南依次分布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结合中国区域地理推断,该地应位于内蒙古地区。第2题,读材料结合上题分析,草甸草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速度慢,所以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碳密度高。]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削减到使植物叶片起先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汲取的土壤水的最低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读图,完成3~4题。3.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气温凹凸 B.土质颗粒C.基岩性质 D.降水多少4.图中树种抗旱实力最强的是()A.富士苹果 B.山丁子C.久保桃 D.山桃3.C4.D[第3题,依据材料,土壤凋萎湿度是一种特殊的土壤湿度,所以此题的实质是推断对土壤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气温凹凸影响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影响土壤湿度,A项错误;土质颗粒影响土壤含蓄水源的实力,影响土壤湿度,B项错误;基岩性质对土壤的属性没有影响,不会影响土壤的含水量,故C项正确;降水越多,土壤湿度越大,D项错误。第4题,依据材料,土壤凋萎湿度越低,树种抗旱实力越强,读图可知,图中四种树种中山桃的土壤凋萎湿度最低,抗旱实力最强。]有机质含量凹凸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记,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2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图1图25.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D.气候干旱植被稀有,有机质含量低6.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纳的农业技术是()A.免耕直播 B.深耕改土C.大棚温室 D.砾石压土5.C6.B[第5题,从图2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厘米旁边)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少;假如人工增施有机肥一般会分布在表层旁边;表层土壤有机质较低,说明受外力作用影响,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多流水侵蚀作用。第6题,免耕直播即不耕状况下干脆在土地上种植,可以削减水土流失,特殊是在气候较为干旱地区作用显著,而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较深地区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大棚温室是变更热量条件,不会影响有机质含量;砾石压土主要变更土壤水热条件,不能变更土壤有机质含量。]7.下列各种气候类型下的土壤中,风化壳最深厚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A[各种气候类型下的土壤中,风化壳最深厚的是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的环境,淋溶作用强,利于岩层的风化发育,风化壳深厚。]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关系图,回答8~9题。8.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亲密D.树木根系很深,供应土壤表层有机质多9.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及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有机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B.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确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D.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8.C9.C[第8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与土壤肥力的产生亲密相关。第9题,成土母质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硅的含量明显低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10.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①表示绿色植物的________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从土壤中汲取________。(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实现的。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答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解析]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以干脆得出正确结论。第(2)题,气候是通过气温柔降水对土壤的形成产生作用的;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缘由主要从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少的角度来分析。第(3)题,成土母质的作用可从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来源,以及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等方面来分析;而生物作用可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等方面来分析。[答案](1)光合矿物质(2)气温降水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机质积累较多(3)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等级过关练]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状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非常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下图为某湖泊沼泽地的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图。读图,回答11~12题。11.该湖泊沼泽地()A.有机土厚度甲大于乙B.有机土厚度甲乙可能相同C.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D.有机土厚度与水域的深度无关12.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是()①气温②湿度③成土母质④人类活动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11.C12.A[第11题,结合图中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可读出,甲处厚度为2.0~2.5m,乙处厚度为2.5~3.0m,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C正确。第12题,由材料可知,有机土是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状况下形成的,说明影响因素是湿度;由材料可知因有机质分解非常缓慢,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影响有机质分解速度的因素是气温,A正确。]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有相对稳定的灌丛草甸植被,在此植被下而形成肥沃的土壤类型出现适应新环境并具高山灌丛草向土是在高山针叶林带垂直范围内,因森林遭破坏,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探讨站(37°37′N,101°19′E,海拔3250m,下称海北站)地处祁连山东段北支南麓,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一年仅有冷暖两季,冷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小于600mm,暖季草类植被茂密。土壤CO2的释放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地表生态源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作用的结果。图1为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更图,图2为海北站牧草不同物候期(5~6月为牧草返青期、7~8月为草盛期、9月为草枯黄期)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土壤中释放的CO2量)的日变更图。图1图2(1)分析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壤肥沃的自然缘由。(2)说明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更特征及原理。(3)结合图2推想过度放牧对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影响。[解析]第(1)题,海北站冷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小于600mm,暖季草类植被茂密。该地暖季草类茂密,为土壤供应有机质多。海拔高,约3200米,食草动物较少,对草原破坏小。冷季漫长寒冷,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缓慢。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与保存。所以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壤肥沃。第(2)题,图中横轴是时间,左纵轴是释放速率,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更特征是CO2释放速率与气温变更呈正相关。从6:00起先渐渐增加,14:00后渐渐下降。一天中释放速度最大值出现在14:00,最低值出现在6:00。依据CO2释放速率变更曲线、气温变更曲线形态,日出后随太阳辐射增加,表层地温上升,地面辐射增加,气温渐渐上升,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CO2释放速率增大。太阳辐射减弱后,地温气温均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CO2释放速率渐渐降低。一天中最高气温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约6时左右。第(3)题,图2曲线草盛期释放量大,返青期、枯黄期释放量小,说明产草量与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呈正相关。过度放牧造成草地退化,地表植物生物量和地下根系生物量削减,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草地退化,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也下降,导致土壤中CO2释放速率降低。[答案](1)该地暖季草类茂密,为土壤供应有机质多;海拔高,食草动物较少,对草原破坏小;冷季漫长,气温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质分解缓慢;降水较少,淋溶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与保存。(2)特征:CO2释放速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