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河流 第二课时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_第1页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 第二课时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_第2页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 第二课时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_第3页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 第二课时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_第4页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 第二课时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二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

教材分析: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的第二课时,前两节中国地形和地势,气候的学习是这一课时的知识铺垫,反过来这一课是对前几节内容的实践与运用,是接前几节内容更直观动态地反映中国自然环境的一课时内容同时是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的自学指导,又与第三章自然资源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已掌握了地理基础的知识的八年级学生,可以做到联系地理与生活实际的能力,归纳整合知识点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通过自主合作绘图、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堂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长江各河段的特点,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

运用地图和资料,根据长江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初步提出治理措施。

通过长江开发的案例,帮助学生形成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的思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探究长江“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原因。

教学方法:图像导学、问题启发、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视频《赞美长江》,用时3分钟。注意板书标题

新课教学

学习主题一、《源流概况》

师:同学们,视频中赞美了我们身边的母亲河—长江。长江的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长江有什么资源可以开发呢?开发过程又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今天的学习。

生:打开教材书44页—《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师:首先请同学们利用教材书44页结合所学完成学案第一部分—长江的基础知识回顾。

生:完成学案,用时2分钟。注意板书画长江

师:请学生订正答案。

师:总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因此被称为我国“第一大河”。

(过渡)同学们知道吗?在长江的不同河段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景观。请同学们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属于长江哪一河段?

生:第一幅属于长江上游河段。

师:为什么呢?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水流短急、河道狭窄。(教师补充:上游河段山多、峡谷多)

生:第二幅属于长江中游河段。(教师补充:长江出宜昌后,河道变得弯曲,江面变宽,流速变缓。)

生:第三幅属于长江下游河段。江面宽阔,水流平稳。

学习主题二、《长江的综合开发》

(过渡)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长江上游水流湍急,拥有什么资源?(水能)那水能可以做什么呢?(观看水电站图片)长江中下游江面变宽,水流平缓,又可以发展什么交通呢?(运输业、水运、航运)(观看长江航运图)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长江上游侧重水能开发,中下游侧重发展水运交通呢?

生:水流速度不同。

师:回答不错,那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请同学们打开学案,结合教材书、地图完成小组探究。

生:四人一小组,积极探讨,用时5分钟。

长江的综合开发——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

小组探究:(5min)

探究一:长江上游侧重开发水能资源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教材书45、46页,地势图、年降水量图)

探究二:长江中下游侧重发展水运交通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教材书46页,长江航运图、年降水量图、1月气温图)

师:请学生代表发言。

探究一:长江上游侧重开发水能资源的原因有哪些?

生1:水流短急,水量大。(你怎么知道的呀?有没有谁帮帮他?)(教师注意点评:从中国地势图看出长江上游地处一二阶梯,源头到宜昌至少存在6000米以上的落差,所以水流湍急。从年降水量图看出长江上游大部分地区400-800mm,降水量较多,所以水量大。)

师:正因为长江拥有巨大的落差和充足的水量,水能资源才丰富,占全中国1/3,开发的水电站站全国2/3。因此我们称呼长江上游为“水能宝库”。注意板书水能宝库

师:长江上有一项世界级水电站——三峡大坝。(观看图片)

师:请学生代表发言。

探究二:长江中下游侧重发展水运交通的原因有哪些?

生1:地处平原,水流速度平缓。

生2:年降水量多,江阔水深,不易搁浅。

生3:没有结冰期。

生4:与南北交通干线交汇。(教师注意点评:没有结冰期,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航行。与南北交通干线交汇,既沟通的东西城市,又可以与南北地区联系起来。所以长江中下游航运能力强。除此之外还有⑤长江支流众多,支流也有通航能力,所以长江整个水运航程特别长。学生还可能提到长江中下游人口密集,运输需求大。)

师:正因为长江中下游有平坦地形、充足的水量、不存在结冰期、加上干支流与铁路交汇,所以形成了纵横广阔的水运网,其通航里程占全国2/3。一条大河占2/3,所以我们称呼长江中下游为“黄金水道”。注意板书黄金水道

学习主题二、《长江的治理》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无论是水能宝库,还是黄金水道,都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所以长江才值得我们不断开发,那在开发过程中会遇到问题吗?(显然会的)你知道长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观看视频)

生:洪涝。

师:没错,长江一生之忧就是洪涝,那洪涝什么季节什么河段容易爆发呢?为什么容易发生洪涝呢?

生:夏季降水多水量大,长江中下游。注意板书长江的治理—洪涝

师:很好,看来你们把前面的知识用上了。除开降水量的问题,还有其他引起洪涝的原因吗?请阅读教材47、48页。找寻相关答案。

生:阅读勾画教材书47、48页,用时2分钟。

师:请学生发言。

生1:教材书47页,荆江治理旁边“河道弯曲、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生2:教材书48页,退田还湖,“围垦切断了大多数江湖湖泊和长江的直接联系”

师:同学们找的都相当正确。(展示PPT总结)长江出宜昌以后,地形变得平坦,水流速度变慢,来自上游泥沙也开始沉积,导致河道也越来越弯曲,这里被称为“九曲回肠”—荆江,也是我国最容易爆发洪水、最难治理的一段。其实长江爱发洪水还有人为原因,正如同学们找到的退田还湖一段,由于长江中下游人口密集,耕地不足,人们把湖泊围成田地,减少了湖泊存蓄洪水的作用。

(过渡)针对以上引起洪涝的原因,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在学案上写一写措施。

生:动笔写治理洪水措施,用时1分钟。

师:请学生展示所写,用时1分钟。同学们,写得都不错,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缓解长江的洪涝灾害,但是但对“九曲回肠”的荆江还远远不够,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荆江的治理。

生:观看视频,用时2分钟。

师:帮老师总结一下,治理我国荆江可以从那两个方面入手。

生:拦(上游修大坝、修荆江大堤)、疏(分泄洪区、裁弯取直)

师:除了洪涝灾害,你知道长江其他河段还有哪些生态问题吗?观看图片回答。

生: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水污染。(教师点评关系上游砍伐森林,水土流失,进入中游泥沙淤积、洪涝爆发,到达下游河流水质变差,水污染严重。)

师:那上游、下游该怎么做呢?

生:上游植树造林,禁止滥伐;下游不乱扔垃圾,清理河道。

学习主题四、课堂检测

(过渡)结合板书,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江的开发,上游开发水能,被称为水能宝库;下游发展水运,被称为黄金水道。同时还遇到了长江不同河段的治理难题,并提出了相关措施。保护长江,人人有责!现在请同学们打开学案第二页,完成知识检测。

【小试牛刀】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a处有一项世界级水利工程,它是()

三峡B、小浪底

二滩D、葛洲坝

2、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这是因为它()

A.航运价值巨大B.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C.地理位置重要D.水能资源丰富,建设了许多大型水电站

【步步高升】

3、长江上游水能特别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①流经中国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②支流少,水流集中

③流域内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多,流量大④湖泊众多,提供大量水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勇夺桂冠】

4: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甲分析,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_________(上或中)游河段,干流主要建有

___________和葛洲坝等水利枢纽工程。

(2)据图乙分析,20世纪90年代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湖泊面积比50年代_________(增大或减小),而水土流失面积在__________(增大或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完成作业,用时3分钟。

师:齐声订正答案。

师:学习完这节课,老师这里有一首诗想送给长江,也想送给你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致敬长江》。

板书设计:

《致敬长江》

长江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