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题十八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6c12197747849cb331f01f41ab8500/f36c12197747849cb331f01f41ab85001.gif)
![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题十八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6c12197747849cb331f01f41ab8500/f36c12197747849cb331f01f41ab85002.gif)
![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题十八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6c12197747849cb331f01f41ab8500/f36c12197747849cb331f01f41ab85003.gif)
![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题十八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6c12197747849cb331f01f41ab8500/f36c12197747849cb331f01f41ab85004.gif)
![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题十八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6c12197747849cb331f01f41ab8500/f36c12197747849cb331f01f41ab850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语文卷01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I.默写。(10分)
(1)当窗理云鬓,o(北朝民歌《木兰诗》)
(2),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北冥有鱼》中描写大鹏展翅南飞情态的句子是:“,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的茅屋因秋风而破,他却心念贫寒读书人,有着
“,”的崇高理想。
(7)《游山西村》中,陆游用“,”两句诗写出了村民在丰年热情待
客的欢乐场景。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3分)
严贡生道:“后来倒也不常进去。实不相Ra小弟只是一个为人shuAi真,在乡里之间,
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汤父母容易不大喜会客,却也
凡事心照。就如前月县考,把二小儿取在第十名,叫了进去,细细问他从的先生是那个,又
问他可曾定过亲事,着实关切。”范举人道:“我这老师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赏军令郎,一
定是英才。可贺!”严贡生道:“岂敢,岂敢!"又道:"我这高要,是广东出名县分,-
年之中,钱粮耗羡,花、布、牛,驴,渔、船、田、房税,不下万金。”又自拿手在桌上画
着,低声说道:“像汤父母这个做法,不过八千金。前任潘父母做的时节,实有万金。他还
有些枝叶,还用着我们几个要紧的人。”说着,恐怕有人听见,把头别转来望着门外。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相晒()赏筝()shuai()真
(2)下列词语的词性与“晓得”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关切B.英才C.门外D.细细
(3)明清时期对中试者称呼“举人”的考试是()(3分)
A.会试B.乡试C.殿试D.院试
(4)上文段节选自吴敬梓的《》,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是,书中“隐
括全文”的"名流”指的是(人名),“暮年登上第”的老童生是(人名)。
(4分)
3.学校开展“天下家国’’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2分)
【家国•说文解字】
⑴请结合“家”的图文解析和“国”字的图片资料,探究“国''的含义。(2分)
扇[•或
国
家[国]从口从或,
[家]从…从豕,图为屋下蓄养着一头猪,本义为屋内、
住所(居住的地方)。本义为
【家国•故乡情结】
(2)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表格。(3分)
花木兰征战回朝,盼望与家人团聚,______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0(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填成
语)
古人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树木的合称代指故
戴乡,故乡又称:________
万水千山“粽”是情,适合于________(填传
谐音也时常寄托着人们对故乡的思念。
统节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家国•冬奥颂歌】
(3)我省某中学的音乐老师为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创作了一首歌曲,小包记不全歌词了,
请你帮他选择最恰当的一项()(3分)
_____圣火记住北京
燃情万里万岁友谊
天下本一家冰雪的盛宴
四海皆兄弟人类的一
A.感谢相拥B.熊熊节日C.熊熊相拥D.感谢节日
【家国・涵养清冽】
(4)小包在微信朋友圈中表达了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请你帮助他修改。(4分)
有一种深情表白,叫做“清澈的爱,只为中国”——"00后’’成边烈士陈祥榕曾写下的一句
话,令无数人为之泪目。清澈的爱,如此纯粹,又如此炽热;如此柔软,又如此坚韧!
这份深沉的爱,是成边战士寸土不让的守护,也是医务人员逆行出征的勇毅;是科研新
秀披星带月的攻关,也是年轻扶贫干部日复一日的坚守。他们是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
标,我们要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崇尚英雄、关爱英雄,传承英雄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
上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2分)
□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2分)
窗子开花
李皓
①只有在寒冷的冬天,窗子才会开出美轮美奂的花。如今,冬季不再那么寒冷,窗玻璃
也不断升级换代,还有了双层玻璃,窗上难得见到水蒸气凝结成的冰花了。
②小时候,我家是两扇木板门,门是关不严的,四边透风。为了避免夜里冻脑袋,大人
不得不让孩子戴着棉帽睡觉。一觉醒来,窗上已布满冰花。冰花阻隔了光线,屋内是昏暗的,
而外面已是亮堂堂的清晨。倘若不是母亲早早起来生火做饭,孩子们依然在梦中。[甲]
③院门外有人在呼喊,是邻居来借农具。[乙]我爬到窗前,哈出嘴里的热气,在冰花中
间哈出一个圆圆的“小洞”——它似洞而非洞,只是玻璃上的冰凌化掉了。我远远看清了院门
外的人,对灶间的母亲大喊:“妈,是俺二大爷家三叔,你快去开门吧……”[丙]
④窗上的冰花多种多样,但我见到的多是有序排列的阔叶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在
是令人叹为观止。年少的我,一直觉得身边有一个看不见的画家,或许就是神笔马良,他是
神一样的存在,不动声色,无影无形。冬夜夜深人静,我蒙头大睡之时,"马良'’走东家串西
家,挥舞着他的神笔,一夜之间,画满了所有的窗玻璃。[丁]
⑤冰花如叶子挤满一个又一个窗口,然后在窗框处断开。窗子像田畴,田里挤满了禾苗,
窗框就是横平竖直的田埃。在冬天四野调敝的日子里,"马良'’把叶子画到了每户农家的窗上。
小伙伴们在一起时,大家的心思已经不在冰花的样式上了,更热衷于伸出舌头去舔。舌尖在
玻璃上停顿的时间稍微一长,就会被冰花“粘”住了,便慌忙使劲儿往下拽,结果舌尖被粘掉
小一块皮,疼得直掉眼泪。不禁想,在这叶子与叶子之间,在这茂密的丛林里,大概是藏着
什么神秘的小兽,在守株待兔地等着我们这些小孩子上钩呢。太阳越升越高,阳光直射到窗
玻璃上,森林模糊了,树叶变成了水,顺着窗框流下来。这些冬天的花朵,就这么谢落了。
但我并不伤感,因为今晚等我进入梦乡,“马良''还会留下窗花,且极有可能变换花样,细小
的树叶变成大写意的白菜叶,或许是一片白雪皑皑的村庄。
⑥后来,我爱上了画画。在缺少美术老师的东北乡下,这窗上的冰花,或许是我最初的
启蒙老师。我画得比谁都快,比谁都好,老师还把我的画推荐到县里展览。我把画粘在我家
糊满报纸的墙上,逢邻居来闲坐,母亲便不失时机地炫耀儿子的作品,邻居频频点头,啧啧
称赞。因了那些冰花,冬天的窗子变得无比美丽,我的童年也有了斑斓的色彩……
⑦如今,窗上的冰花渐行渐远,阳光总是肆无忌惮地穿过玻璃,照出屋内的窗明几净、
暖意融融,丰衣足食的日子一览无余。然而,我仍时常想起那开着花的窗子,那是我记忆中
最美的画框。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02月25日,有删改)
4.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3分)
三叔的造访,毁了我心爱的一片“森林
A.【甲】B.【乙】C.【丙】D.【丁】
5.请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3分)
一觉醒来,-,冰花被“我”哈的热气融化一蒙头大睡,
冰花布满所有玻璃一太阳升高,。
6.请根据表格中的批注提示,完成赏析。(6分)
词语句子标点
逢邻居来闲坐,母亲便不
例冰花如叶子挤满一个又一个窗口,我的童年也有了
失时机地炫耀.儿子的作
句然后在窗框处断开。斑斓的色彩……
品。
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形象地写出
“炫耀”一词用得好!“好”
了句末的省略号用
批在
得妙!"妙"在_____
注
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冰花的
赞叹。
7.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窗子开花”有哪些含义?(4分)
8.小包将这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中,并引用链接材料中的古诗作为感慨。小合认为,语言
风格相似,但情感却大不相同。请你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替小合陈述理由。(6分)
【链接材料】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17分)
【材料一】
青年京剧演员王梦婷、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表演专业2017级的梁颖、“95后”彭静旋
等年轻人凭借出众的传统艺术功底,在海内外获得广泛关注,推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一方
面证明传统艺术在当代依然具有超凡魅力,具备浸润人心、凝聚共情的力量;一方面也表明,
互联网为传统艺术创新表达提供了全新空间,为经典艺术穿越时空打通了新的路径,进一步
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审美与价值。
从文化节目《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创新表达让“中国节日”火遍全网、走向世界,
到文化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助力世界遗产“活起来”;从一座充满烟火气
的城市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到河南博物院的
考古盲盒受网友热捧,再到逛博物馆成为中国社会“新风尚”……当下,内容精彩、形式多
样、创意十足的各类文化遗产传播方式,日益得到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发自内心的喜爱和亲近。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1年11月15日,有删改)
【材料二】
传统艺术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与时俱进。
“上戏416女团”的成功就并非仅是展现京剧国粹,而是选择跨界的方式,将京剧与国
风歌曲进行混搭演绎,呈现出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也以此证明传统艺术并非曲高和寡,同
样可以以大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碰撞出新的火花,为传统艺术赋予新的生命力。
传统艺术不仅需要创新演绎,而且需要创新传播。借助于短视频等平台优势,可以打破
时空限制和地域局限,让传统艺术走向五湖四海。大众透过传统艺术类短视频,既可以获得
欣赏艺术所带来的视觉美感与精神愉悦,还可以学到很多传统文化知识,对数千年中华文明
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知,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拉近历史与现实、文化
与生活的距离。传统艺术凝聚着我们共同的记忆,我们也期待有更多年轻的传承者、艺术家
在“双创”中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传统艺术生生不息。
(摘编自人民网2021年12月15日,有删改)
【材料三】
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涧泽百姓之功。应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文化
如涓涓细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着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优秀传统文化蕴
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有利于塑造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挖掘
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寻找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结合点,赋予新的时代气息,是新
时代加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摘编自《中国文化报》2017年10月25日,有删改)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文化节目的创意表达,极大推动了艺术传承。
B.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C.艺术类短视频打破了时空限制和地域局限,同时也破坏了传统艺术的魅力。
D.传统艺术如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
10.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材料二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首先提出观点:传统艺术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
性发展中与时俱进;接着通过列举的事例,论证“”这一分论点;然后论
证了另一分论点““:最后予以总结,呼吁传统艺术通过“双创”得到更好发展。
11.材料三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5分)
12.根据三则材料,说说传统艺术和文化创新发展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6分)
[三](16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
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②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③,悠然有遗世
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
④不定。
——王士稹《渔洋山人文略》(节选)
【注释】□米家父子:指宋代书法家、画家米芾(先)、米友仁父子。口太虚:指天空。n梵
声:诵经声。松杪(miWo):松树梢。口演漾:荡漾。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沙鸥翔集集:______
(2)郁郁青青郁郁:
(3)旭酒临风把:______
(4)无复微云点缀无复:______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2)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15.【甲】【乙】两文均描写了之景,均表达出作者之情(用原文词语填空)。
(2分)
16.两选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什么不同之处?(4分)
三、写作(55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2021年11月15日,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推广歌曲《一起向未来》全新
MV在全平台正式上线。歌曲积极正能量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与全新MV中充满烟火
气的冬奥故事相互映衬,将奥运精神与百姓相连,也将中国声音与世界相连。请以“一起向
未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
字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安徽语文卷01答案
1.【答案】
对镜帖花黄乡书何处达赢得生前身后名晓镜但愁云鬓改水击三千里
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莫笑农家腊酒浑丰
年留客足鸡豚
【解析】
【详解】
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本题易错字有:帖、赢、
赢、拎、拎、庇、豚。
2.【答案】
(1)manjian率
⑵A
⑶B
(4)儒林外史科举制王冕周进
【解析】
(1)
相瞒(xiangman):欺瞒、瞒骗;
赏鉴(shangjian):赏识鉴别,欣赏评价;
率真(shuQzhln):直爽而诚恳。
(2)
本题考查词语的词性。“晓得''是动词。
A.动词;
B.名词;
C.名词
D.形容词。
故选Ao
(3)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州县级考试,考中者叫“秀才”;省级考试
叫“乡试”,考中者叫“举人”;中央级考试叫"会试”,考中者再通过“殿试”,可得“进士”称号。
故选B。
(4)
本题考查名著积累。《儒林外史》清代吴敬梓所著,是一部揭露和讽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
毒害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不仅有对儒林丑类的揭露和讽刺,而且有对正面人物的肯
定和歌颂。作者肯定的最多的是那些不慕功名利禄的知识分子,王冕和杜少卿是其中的典型
代表。作者在第一回中塑造了元末诗人王冕的形象来“敷陈大义”,“隐括全文”,并作为自己
理想的楷模和臧否人物的标准。作者在第二、三回中分别着力塑造的两个年纪老大,到了暮
年才考中的周进、范进两个腐儒的典型。据此作答。
3.【答案】
(1)一把武器在城墙之外用武器守卫城土
⑵A:归心似箭B:桑梓C:端午节
⑶D
(4)披星带月披星戴月我们要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解析】
(1)
本题考查探究汉字的含义。
作答时,仿照所给示例,从“国”字的图片资料入手探究整个字的意义。
示例:一把利刃在国门之外;用锐利的兵器守住国门。
(2)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与成语。
□由“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可知,该成语为“归心似箭”,形容回家心切。
□所示的图片,一个为桑树,一个为梓树,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故故乡又称“桑
梓”。
□由“粽''联系"粽子”,再结合“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可知,这个传统节日是端午节,又被称作
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
民俗大节。习俗有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吃粽子等。
(3)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燃情万里”是“圣火”带来的结果,故第一空用“感谢”一词。歌词讲究押韵,“里”“弟”“谊”
都押在韵母"i”上,而"节日”的"日”也押在韵母"i”上,同时,北京冬奥会是全人类的节日,
与前面“天下本一家”“万岁友谊”相呼应。
故选D。
(4)
本题考查常见易错字和病句修改。
口披星戴月:读音是pixTngdaiyue,意思是指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
晚归,十分辛苦。
□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先“崇尚”,然后"捍卫”,再"学习”,最后"关爱”,故正确句子为:
我们要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答案】
4.C
5.冰花已布满窗子爬到窗前冰花谢落了
6.(1)“炫耀”本义是从各方面特意强调自己,句中贬义褒用,形象地写出母亲的兴奋与为“我”
感到骄傲自豪的心理,从侧面烘托出“我”的画画得好。
(2)冰花的形状和数量的密集。
(3)语意未尽,让读者有更广阔的空间去想象冰花带给童年作者的美妙经历和无限快乐。
(意思对即可)
7.冬天寒冷的天气让水蒸气凝结成的冰花;色彩斑澜的童年趣事和温馨的故乡回忆之花:
冰花启迪了作者童年时的绘画爱好,并在县里取得了好成绩的成果绽放之花。
8.语言风格:质朴无华,浅显易懂:情感:文章是通过今昔对比表达对童年往事的回忆和
怀想,白诗写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郸驿舍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
【解析】
4.
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可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断。
结合第□段“我爬到窗前,哈出嘴里的热气,在冰花中间哈出一个圆圆的‘小洞’——它似洞而
非洞,只是玻璃上的冰凌化掉了。我远远看清了院门外的人,对灶间的母亲大喊:’妈,是
俺二大爷家三叔,你快去开门吧……,”可知,玻璃上的冰凌化掉了,我看清了院门外的人是
三叔;"三叔的造访''承接这里的“开门”,同时“毁了我心爱的一片‘森林也与"是玻璃上的
冰凌化掉了”相照应;所以这个句子要放在“妈,是俺二大爷家三叔,你快去开门吧……”之
后,即【丙】处。
故选C。
5.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内容。
结合题干中的“一觉醒来”可定位至文章第口段“一觉醒来,窗上已布满冰花”,由此可概括:
一觉醒来,冰花已布满窗子;
结合题干中的“冰花被'我'哈的热气融化”可定位至文章第」段“院门外有人在呼喊,是邻居来
借农具。我爬到窗前,哈出嘴里的热气,在冰花中间哈出一个圆圆的‘小洞’一一它似洞而非
洞,只是玻璃上的冰凌化掉了“,由此可概括:爬到窗前,冰花被"我''哈的热气融化;
结合题干中的“蒙头大睡,冰花布满所有玻璃”可定位至文章第口段“冬夜夜深人静,我蒙头
大睡之时,’马良,走东家串西家,挥舞着他的神笔,一夜之间,画满了所有的窗玻璃“,由
此概括:蒙头大睡,冰花布满所有玻璃;
结合题干中的“太阳升高''可定位至文章第□段“太阳越升越高,阳光直射到窗玻璃上,森林
模糊了,树叶变成了水,顺着窗框流下来。这些冬天的花朵,就这么谢落了“,由此概括:
太阳升高,冰花谢落了。
6.
本题考查赏析词句。
从词语使用的角度赏析:“炫耀”是指刻意向他人展现自己认可的事物,从而获得别人的赞美
与羡慕,含贬义;结合第□段“我画得比谁都快,比谁都好,老师还把我的画推荐到县里展
览。我把画粘在我家糊满报纸的墙上,逢邻居来闲坐,母亲便不失时机地炫耀儿子的作品,
邻居频频点头,啧啧称赞“可知,句中是指母亲向邻居展现“我”的画作,以获得邻居的赞美
与认可,这里是贬义褒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因为“我''的画画得好而感到兴奋,为“我''画得
好感到自豪的心理,从侧面烘托出“我”的画画得好。
从句子的角度赏析:结合句子“冰花如叶子挤满一个又一个窗口,然后在窗框处断开”分析,
这里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冰花"比作''叶子","挤满”赋予冰花以人的动作,将
冰花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冰花的形状像一片片叶子,冰花的数量多,十分密集,把窗
口都填满了,表达了作者对冰花的赞叹。
从标点符号的使用角度赏析:结合“我的童年也有了斑斓的色彩……”分析,句中使用了省略
号,这里是列举的省略,省略了因为冰花,带给“我的童年'’的回忆与快乐的内容;这里省
略号的使用,作者的语意未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想象冰花给"我''的童年带来的诸
多美好的回忆与快乐。
7.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可从表层含义(内容)和深层含义(情感)进行分析。
表层含义(内容):结合第□段“只有在寒冷的冬天,窗子才会开出美轮美奂的花。如今,冬
季不再那么寒冷,窗玻璃也不断升级换代,还有了双层玻璃,窗上难得见到水蒸气凝结成的
冰花了”可知,"窗子开花”是指冬天寒冷的天气让水蒸气凝结成的冰花;结合第U段“小时候,
我家是两扇木板门,门是关不严的,四边透风。为了避免夜里冻脑袋,大人不得不让孩子戴
着棉帽睡觉。一觉醒来,窗上已布满冰花''第□段"窗上的冰花多种多样,但我见到的多是有
序排列的阔叶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第□段“小伙伴们在一起时,大
家的心思己经不在冰花的样式上了,更热衷于伸出舌头去舔''可知,"窗子开花"指"我''色彩
斑澜的童年趣事和温馨的故乡回忆之花;
结合第□段“后来,我爱上了画画。在缺少美术老师的东北乡下,这窗上的冰花,或许是我
最初的启蒙老师。我画得比谁都快,比谁都好,老师还把我的画推荐到县里展览“可知,冰
花启迪了''我"童年时的绘画爱好,并在县里取得了好成绩的成果绽放之花。
深层含义(情感):结合上述内容的分析,结合第口段“如今,窗上的冰花渐行渐远,阳光总
是肆无忌惮地穿过玻璃,照出屋内的窗明几净、暖意融融,丰衣足食的日子一览无余。然而,
我仍时常想起那开着花的窗子,那是我记忆中最美的画框“可知,通过今昔对比,“窗子开花”
表达了作者对窗子的冰花的回忆与赞叹,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的回忆,也表达了作者对故
乡的思念。
8.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理解内容与情感。
结合本文第□段“只有在寒冷的冬天,窗子才会开出美轮美奂的花。如今,冬季不再那么寒
冷,窗玻璃也不断升级换代,还有了双层玻璃,窗上难得见到水蒸气凝结成的冰花了“第口
段”如今,窗上的冰花渐行渐远,阳光总是肆无忌惮地穿过玻璃,照出屋内的窗明几净、暖
意融融,丰衣足食的日子一览无余。然而,我仍时常想起那开着花的窗子,那是我记忆中最
美的画框”等语句可知,本文语言平实质朴、自然如话,浅显易懂;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
作者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结合【链接材料】“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可知,“逢冬至”“影伴身”“家中夜深坐'"'远行人''平实质朴,自然地描写诗人孤单一人在邯郸
驿站逢上冬至日,坐在灯前想着家人们应是团坐在一起,也在想着自己这远行的人。语句浅
显易懂,表达了诗人身在旅途的孤寂与对家人的思念。据此作答。
【答案】
9.C
10.“上戏416女团”将京剧和国风歌曲进行跨界演绎并获得成功;传统艺术需要创新
演绎;传统艺术需要创新传播。
11.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诗句,把“文化”比作"涓涓细流”,充分有力而
形象地论证了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润泽百姓之功,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12.□推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进一步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审美与价值。口引领大众获得美
的享受和更多传统艺术文化知识,激发年轻人对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口增强民族认同感
和文化自信心;□有利于塑造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析】
9.
C.根据材料二第U段“传统艺术不仅需要创新演绎,而且需要创新传播。借助于短视频等平
台优势,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和地域局限,让传统艺术走向五湖四海'’分析可知,“破坏了传
统艺术的魅力”有误。故选C。
10.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根据材料二第1段“传统艺术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与时俱进”
可知,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传统艺术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与时俱进”;
根据材料二第□段“'上戏416女团’的成功就并非仅是展现京剧国粹,而是选择跨界的方式,
将京剧与国风歌曲进行混搭演绎,呈现出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分析可知,通过举“上戏416
女团”将京剧和国风歌曲进行跨界演绎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论证“传统艺术需要创新演绎''这一
分论点。
根据材料二第口段“传统艺术不仅需要创新演绎,而且需要创新传播。借助于短视频等平台
优势,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和地域局限,让传统艺术走向五湖四海'’分析可知,论证了分论点“传
统艺术需要创新传播”;
根据材料二第U段“传统艺术凝聚着我们共同的记忆,我们也期待有更多年轻的传承者、艺
术家在‘双创'中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传统艺术生生不息”可知,最后予以总结,呼吁传统艺
术通过“双创”得到更好发展。
11.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引用杜甫《春夜喜雨》诗句可知,采用了引
用论证,结合首句“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润泽百姓之功”可知,论证了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润
泽百姓之功。结合“让文化如涓涓细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分析,把"文化”
比作“涓涓细流”,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文化潜移默化地润泽百姓的价值。引用
论证、比喻论证使论证更充分有力、生动形象。
12.
本题考查概括能力。
根据材料一第口段“青年京剧演员王梦婷、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表演专业2017级的梁颖、,95
后'彭静旋等年轻人凭借出众的传统艺术功底,在海内外获得广泛关注,推动传统文化深入
人心。一方面证明传统艺术在当代依然具有超凡魅力,具备浸润人心、凝聚共情的力量''概
括得出:传统艺术和文化创新发展引领大众获得美的享受和更多传统艺术文化知识,可以激
发年轻人对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热爱。
根据材料一第口段“一方面也表明,互联网为传统艺术创新表达提供了全新空间,为经典艺
术穿越时空打通了新的路径,进一步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审美与价值”概括得出:传统艺术
和文化创新发展推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进一步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审美与价值。
材料二第□段“大众透过传统艺术类短视频,既可以获得欣赏艺术所带来的视觉美感与精神
愉悦,还可以学到很多传统文化知识,对数千年中华文明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知,进一
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拉近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生活的距离”概括得出:传统艺
术和文化创新发展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根据材料三第U段“着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有利于塑造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概括得出:有利于塑造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答案】
13.(1)停息(2)草木茂盛(3)持,执(4)再也没有
14.(1)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
(2)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
15.明丽壮阔快(乐)
16.【甲】文先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再由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作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解析】
13.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
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停息。
(2)句意:草木茂盛,青翠欲滴。郁郁:草木茂盛。
(3)句意:端着酒,迎着风。把:持,执。
(4)句意:再也没有微云点缀。无复:再也没有。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
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
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
词有:
(1)天光:天色湖光;碧:青绿;万顷:广阔无际。
(2)红晕:红色的光芒;倏然:忽然间。
15.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作者情感分析。
第一问,概括描写的景色。可提取“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观返照
吸江亭,青山落日……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等句分析,即可归纳出“明丽壮
阔''的特点。
第二问,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
提取重要信息。两文均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可提取乙文中”来焦山有四快事''的"快''字,或甲
文中中“此乐何极”的“乐”字作为答案。
16.
分析两选文写作意图的不同之处。
结合甲文“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句话可知甲文
写景是为了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他们是“以物喜,以物悲”,作者由此引出了“不以
物喜、不以物悲'’的胸襟,进而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故为
下文表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作铺垫;
乙文全文都在写景,从“予来游于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
实天幸也”可知,作者认为自己得以在潮汐起落之中踏上高高的崖石,仔细而详尽地览阅,
实在是很幸运啊,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点睛】
参考译文:
甲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
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单位无息借款合同「」
- 国内铁矿石购销合同模板
- 绿城地产代建合同
- 2025车间材料供货合同
- 厕所改造合同书范本
- 轻量级服务器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外箱采购合同范本范文
- 配电箱供货合同模板
- 委托合作合同
- 2025商铺买卖合同范本书
- 2024年北京东城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
- 《敏捷项目管理》课件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届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前程无忧测评题库及答案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と」的用法课件
- 物业管理服务房屋及公用设施维修养护方案
- 五年级上册小数递等式计算200道及答案
- 世界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和管理指南解读及跌倒应急处理-
- 带拼音生字本模板(可A4打印)
- 超高大截面框架柱成型质量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