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中2023-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中2023-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下列气体中,有颜色且有毒的是()
A.硫化氢B.二氧化硫C.二氧化氮D.一氧化氮
2.(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下列微粒的电子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A.氮气B.氯化钠Na+
C.氯化氢D.氨气
3.(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A.B.C.D.
4.(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盛放的是()
A.亚硫酸B.浓硫酸C.浓盐酸D.胆矾溶液
5.(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常温下,下列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A.c(H+)=1×10-5mol/LB.pH=3的溶液
C.c(OH-)=1×10-5mol/LD.0.1mol/L的盐酸
6.(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OH—+H+H2O
B.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C.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2H+CO2↑+H2O
D.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OH)3+3H+Fe3++3H2O
7.(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已达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B.SO2和SO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SO3时,即消耗1molO2
D.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8.(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在合成氨生产中,下列事实只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使用催化剂后,反应迅速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温度控制在500℃左右
C.原料气必须经过净化才能进入合成塔
D.反应易在高压下进行
9.(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对于可逆反应A(g)+B(g)2C(g)+D(g)—Q当达到平衡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增大压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度增大,逆反应速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度增大,逆反应速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反应速度增大,逆反应速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度减小,逆反应速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0.(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降温B.减压C.减少E的浓度D.加压
11.(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uB.NaNO3C.SO2D.Cl2
12.(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配制某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A.容量瓶中有蒸馏水
B.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时,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
C.溶液未冷至室温就定容
D.定容时俯视
13.(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在25℃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不会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KClB.Na2CO3C.硫酸D.热水
14.(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检验某晶体是铵盐时,将待测物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后()
A.加烧碱溶液,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在管口检验
B.直接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在管口检验
C.加烧碱溶液,加热,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D.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是否变红
15.(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反应是()
A.稀醋酸和稀氨水反应B.稀硫酸和烧碱溶液反应
C.稀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16.(2023高二上·深圳期末)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17.(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下列变化中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由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B.雷雨闪电时,大气中产生了一氧化氮
C.豆科农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
18.(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将氯化铵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
A.显酸性B.显碱性
C.显中性D.酸碱性不能确定
19.(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在100mL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以下物质中的一种,醋酸溶液pH变小。所加入的这种物质是()
A.水B.0.1mol/L盐酸
C.醋酸钠晶体D.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20.(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加入水能抑制水的电离的物质是()
A.碘化钾B.氯化钠C.硫酸D.硫酸钠
21.(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常温下,0.1mol/LCH3COONa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A.OH-B.H+C.Na+D.CH3COO-
22.(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如图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a、b为石墨电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为正极,b为负极B.a极上有氢气放出
C.b极上发生氧化反应D.b极附近溶液显碱性
23.(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OH→Na++O2-+H+B.H2O→H++OH-
C.HClOClO-+H+D.CH3COONH4CH3COO-+NH4+
24.(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NH3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N2和H2作反应物B.用碱石灰干燥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验满
25.(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CH3COOH)是弱酸的是()
A.醋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溶液的pHc(CH3COO-)>c(OH-)>c(H+)。
【点评】“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
22.【答案】D
【知识点】电解原理
【解析】【解答】A.根据图象知,a作阳极、b作阴极,故A不符合题意;
B.a电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所以有氯气生成,故B不符合题意;
C.b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氢气,故C不符合题意;
D.b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电极附近有氢氧根离子生成,导致溶液呈碱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关于电解质的相关题目,核心在于判断阴阳极,掌握正向负、负向正的电荷移动原理,结合核心产物、电荷守恒溶液环境书写电极反应式,综合判断得出答案。
23.【答案】C
【知识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是一元强碱,电离出一个钠离子和一个氢氧根离子,故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故A不符合题意;
B.H2O是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2OH++OH-,故B不符合题意;
C.HClO是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ClOClO-+H+,故C符合题意;
D.CH3COONH4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CH3COONH4=CH3COO-+NH4+,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核心在于判断强弱电解质,然和根据相关规范书写。
24.【答案】B
【知识点】氨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氮气与氢气需要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氨气,不适合实验室制备氨气,故A不符合题意;
B.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可以干燥氨气,故B符合题意;
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采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故C不符合题意;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不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则不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验满,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是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加热制取,干燥剂应选用中性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或者碱性干燥剂,不能选用浓硫酸等酸性干燥剂。
25.【答案】B
【知识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解析】【解答】A.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醋酸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使其溶液呈酸性,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4,说明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则醋酸为弱酸,故B符合题意;
C.醋酸溶液能与鸡蛋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故C不符合题意;
D.等体积浓度的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说明醋酸是一元酸,但不能说明醋酸是弱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证明弱电解质的电离的方法之一是稀释,在稀释过程中离子的浓度并不是成等比例变化,对于弱电解质,是越稀越电离。
26.【答案】(1)吸水性;脱水性
(2)淡黄色粉末;小水珠;SO2+2H2S3S↓+2H2O;氧化;4
(3)c(CH3COO-)>c(OH-)>c(H+)。
【点评】“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
22.(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如图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a、b为石墨电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为正极,b为负极B.a极上有氢气放出
C.b极上发生氧化反应D.b极附近溶液显碱性
【答案】D
【知识点】电解原理
【解析】【解答】A.根据图象知,a作阳极、b作阴极,故A不符合题意;
B.a电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所以有氯气生成,故B不符合题意;
C.b电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氢气,故C不符合题意;
D.b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电极附近有氢氧根离子生成,导致溶液呈碱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关于电解质的相关题目,核心在于判断阴阳极,掌握正向负、负向正的电荷移动原理,结合核心产物、电荷守恒溶液环境书写电极反应式,综合判断得出答案。
23.(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OH→Na++O2-+H+B.H2O→H++OH-
C.HClOClO-+H+D.CH3COONH4CH3COO-+NH4+
【答案】C
【知识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是一元强碱,电离出一个钠离子和一个氢氧根离子,故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故A不符合题意;
B.H2O是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2OH++OH-,故B不符合题意;
C.HClO是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ClOClO-+H+,故C符合题意;
D.CH3COONH4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CH3COONH4=CH3COO-+NH4+,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核心在于判断强弱电解质,然和根据相关规范书写。
24.(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NH3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N2和H2作反应物B.用碱石灰干燥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验满
【答案】B
【知识点】氨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氮气与氢气需要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氨气,不适合实验室制备氨气,故A不符合题意;
B.碱石灰是碱性干燥剂,可以干燥氨气,故B符合题意;
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采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故C不符合题意;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不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则不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验满,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是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加热制取,干燥剂应选用中性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或者碱性干燥剂,不能选用浓硫酸等酸性干燥剂。
25.(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CH3COOH)是弱酸的是()
A.醋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溶液的pH<4
C.醋酸溶液能与鸡蛋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等体积浓度的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B
【知识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解析】【解答】A.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醋酸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使其溶液呈酸性,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4,说明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则醋酸为弱酸,故B符合题意;
C.醋酸溶液能与鸡蛋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故C不符合题意;
D.等体积浓度的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说明醋酸是一元酸,但不能说明醋酸是弱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证明弱电解质的电离的方法之一是稀释,在稀释过程中离子的浓度并不是成等比例变化,对于弱电解质,是越稀越电离。
二、综合题
26.(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
(1)将下列现象中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填写在空格内:敞口放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加;浓硫酸与蔗糖放出大量热,并出现黑色固体;
(2)将一瓶二氧化硫和一瓶硫化氢气体瓶口对接进行混合,瓶壁上能观察到有和生成,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此反应中SO2作剂,1mol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完全反应时,有mol电子发生转移。
(3)当雨水的pH时,我们称之为“酸雨”。某环保小组测定某次雨水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10-6mol/L,这次雨酸雨(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常温下若把0.1mol/L的盐酸溶液稀释100倍,此时的溶液的pH=。
(4)将一充满氨气的大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可以看到现象,说明,若在此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色,其电离方程式。
【答案】(1)吸水性;脱水性
(2)淡黄色粉末;小水珠;SO2+2H2S3S↓+2H2O;氧化;4
(3)<5.6;属于;3
(4)水充满了整个试管;氨气极易溶于水;红色;NH3H2ONH4++OH—
【知识点】氨的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硫的性质;浓硫酸的性质;硫化氢;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1)敞口放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加,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硫酸与蔗糖放出大量热,并出现黑色固体,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2)已知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气体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则将一瓶二氧化硫和一瓶硫化氢气体瓶口对接进行混合,瓶壁上能观察到有淡黄色粉末和小水珠生成,此反应中+4的硫元素降为0价,说明反应中SO2作氧化剂,1mol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完全反应时,有4mol电子发生转移;(3)pH<5.6的雨水是酸雨;某次雨水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10-6mol/L,溶液中c(H+)=5×10-6mol/L×2=1×10-5mol/L,溶液的pH=5<5.6,属于酸雨;常温下若把0.1mol/L的盐酸溶液稀释100倍,此时的溶液中c(H+)==1×10-3mol/L,此时溶液的pH=3;(4)将一充满氨气的大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可以看到现象试管内液面不断上升,最后完全充满试管,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所得氨水中的NH3H2O能部分电离出OH-,则氨水显碱性,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
【分析】(1)注意浓硫酸吸水性与脱水性的区别,吸水性是吸收现成的水,属于物理变化,脱水性属于化学变化;
(2)掌握硫的化合物的相关性质与价态变化规律,根据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两相反的口诀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电子转移数;
(3)掌握酸雨的界定范围与pH的计算方法;
(4)掌握氨气的理化性质,理解大气压强在具体题目中的应用。
27.(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在容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N2(g)3H2(g)2NH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
完成下列填空:
(1)若该反应经过2秒钟后达到平衡,NH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在此期间,正反应速率(H2)的值为()
A0.6mol/(L·s)B0.45mol/(L·s)C0.3mol/(L·s)D0.2mol/(L·s)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容器体积以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选填“增大”、“减小”,下同),,平衡向方向移动(选填“正反应”、“逆反应”)。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4)如图为反应速率(ν)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由图判断,在t1时刻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填写编号)。
a.增大H2的浓度
b.缩小容器体积
c.加入催化剂
d.升高温度
改变条件后,平衡混合物中NH3的百分含量(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A+BC达到平衡。
(5)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逆反应是热反应;
(6)若增加或减少B时,平衡不移动,则B是态;
(7)若A、B、C均为气态,将6molA、3molB充入容积为0.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经5s后,测得容器内有1molB,则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5s末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答案】(1)C
(2)减小;减小;逆反应
(3)放热
(4)c;不变
(5)放
(6)固(纯液)
(7)1.6mol/(L·s);4mol/L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1)2秒钟后达到平衡,NH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v(NH3)==0.2mol/(Ls),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H2)=0.2mol/(Ls)×=0.3mol/(Ls),故答案为C;(2)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但该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减小压强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4)t1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且平衡不移动,则改变的条件为催化剂,故答案为c;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则平衡混合物中NH3的百分含量不变;(5)升温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逆反应是放热反应;(6)增加或减少B时,平衡不移动,说明B的浓度没有变化,B不是气体是固体或液态;(7)若A、B、C均为气态,将6molA、3molB充入容积为0.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经5s后,测得容器内有1molB,△c(B)==4mol/L,根据2A+BC可知,△c(A)=△c(B)×=8mol/L,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6mol/(L·s),5s末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c(B)=4mol/L。
【分析】(1)掌握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2)掌握压强、浓度、温度等相关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趋势判断平衡易懂的方向;
(3)根据温度的变化与平衡移动的方向判断反应的热量变化,一般是同向吸热,反向放热;
(4)特别注意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移动,只增加化学反应速率;
(5)根据温度的变化与平衡移动的方向判断反应的热量变化,一般是同向吸热,反向放热;
(6)固态或者纯液态反应物量的改变对速率无影响;
(7)掌握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三、填空题
28.(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勒夏特列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重要应用。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室配置FeCl3溶液时,将FeCl3溶解在盐酸中,目的是防止。
(2)石蕊(用HZ表示)试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HZ(红色)H++Z—(蓝色)。在中性溶液中。石蕊试液呈色;要使石蕊试液呈红色,可加入。
(3)工业制硫酸时,为使SO2尽可能多地转化成SO3,采取的措施是。
(4)合成氨工业采取的以下措施中,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选填编号)。
a.升温至500℃左右
b.使用催化剂
c.加压至20~50MPA.
d.将氨及时液化分离
【答案】(1)FeCl3发生水解
(2)紫;酸
(3)使用过量的空气(或使用热交换器,移走热量)
(4)cd
【知识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盐类水解的原理
【解析】【解答】(1)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所以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时通常需要向其中加盐酸抑制Fe3+水解;(2)根据平衡:HZ(红色)═H++Z-(蓝色),在中性溶液中该指示剂试液显示本身紫色,要使该指示剂试液呈红色,平衡逆向移动即可,可以加入酸;(3)工业制硫酸时,为使SO2尽可能多地转化成SO3,增加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用足量的氧气;(4)a.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用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但升温却可提高反应速率,催化剂活性大,与勒夏特列原理不符,故a不符合;
b.用铁触媒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是利用铁触媒做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符合;
c.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加压平衡正向进行符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符合;
d.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进行,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符合;
故答案为cd。
【分析】(1)三氯化铁属于强酸弱碱盐,易水解;
(2)根据题意及平衡移动原理,加入酸石蕊呈现红色;
(3)增大氧气的浓度;
(4)升高温度不利于氨气的生成,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
29.(2023高一下·嘉定期末)分类法对研究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有重要的意义,请完成下列问题。
今有七种物质:①铝线②熔化的KNO3③氯气
④NaCl晶体⑤液态氯化氢
⑥石灰水⑦乙醇,其中能导电的物质是,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答案】①②⑥;②④⑤;⑦
【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解析】【解答】①铝线是金属单质,能导电,但是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熔化的KNO3能导电,属于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③氯气不能导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校携手同筑梦+双向奔赴育花开+高二下学期第二考家长会
- 2025年电动学生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环保型不黄变哑光地板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大门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燃料电池集流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辽宁大学《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场面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环境中的科学与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2025届初三3月第一次模拟英语试题含答案
- 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效果实践检验报告
- 提升员工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 第三章 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工艺
- crystalball模拟基础教程课件
- 夏商周考古-郑州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上海市静安区宝山路街道社区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 公文筐测验(案例题解示范)
- 外科学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 口腔一般检查方法口腔一般检查方法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内科)
- GB/T 4857.10-2005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10部分:正弦变频振动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