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州民居与园林建筑的创新_第1页
浅析苏州民居与园林建筑的创新_第2页
浅析苏州民居与园林建筑的创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苏州民居与园林建筑的创新

1.要求自然与人共同发展,保持天与人的互通“天人合一”思想是处理人与天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思想。它反映了我国古人寻求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周易·文言传》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概括而言,就是在自然没有变化前进行主观引导,在自然变化之后要注意适应,努力做到天与人共同发展,相互协调,即“天人合一”。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情景交融,认为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应相互包容。水墨为中国绘画中最单纯、最简单的物质感性材料,但“由于画家摒弃了对自然外在的色相热心,而转向其自身内在的本质的探索,以主观意向为创作源泉,以自有的心灵之余创作,必将是一切物质精神化,一切世俗观念理想化,从而获取一种与非现实世界可比拟的‘画’之外的审美境界”。在水墨画的发展过程中,玄学、道家思想以及禅宗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山水画意境的创造要求自然和人的主观思想有某些相通,应对人生宇宙作直觉体验,以有限来发展无限。因而画家在作画时力求简单、随意、留白,把画作为内心的直觉体验。以上文化和思想对苏州苏州园林和民居的设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是设计师面对的一个难题。2.忠统一园下的地下空间苏州博物馆新馆选址位于苏州平江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临拙政园和忠王府。具体位置在忠王府以西,东北街以北,齐门路以东和拙政园以南地块,占地面积约10750平方米。建筑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为主的结构方式,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3.设计与文化内涵3.1游线上的“留白”空间苏州博物馆平面采用院落式布局,有一个主庭院,九个小庭院,空间序列在南北方向层层递进,与周围古建的肌理是相似的。游线上大大小小的庭院就如水墨画中的“留白”空间,给游客接近自然,愉悦心灵的感受。博物馆整体布置成三合院形,北部与拙政园交界处做一大型庭园,水体占较大比例。这暗合中国水墨画中的“留白”要求,增加了“虚”的空间。从平面上看,博物馆和拙政园建立起某种空间精神的对话。3.2文化内涵消失,山水意境难以感知我国园林在古代主要服务于少数人,因而能感受到浓浓的自然气息。而现在参观园林的人数多达上百人,古典园林的安静的氛围消失了,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山水意境自然难以感知。贝先生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为了避免庭院中“满眼都是人”的情况出现,巧妙地利用环形游线和建筑的设计将游人“藏”进建筑里,游客大部分时间位于U形布局的建筑内部,且围绕主庭院建筑很少开窗,仅在几个特定的对景处开窗。从而保证各个角度观赏主庭院的安静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的营造。3.3利用传统信息进行屋顶开放系统设计建筑屋顶采用中国黑花岗石,此种石材,在淋雨时呈现黑色,而日晒后呈现灰色。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此外,贝先生的设计理念是“中而新,苏而新”,如果采用传统瓦片,则屋顶界面就会与其他界面相割裂,难以达到现代建筑的构成原理。博物馆的开窗十分重要,借鉴了传统老虎窗的做法,将窗户开在屋顶当中。自然光透过玻璃和建筑内部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洒落在室内,斑斑点点,加上不同空间光线的明暗对比,使人对天、自然产生某种敬畏,心灵得到净化,似乎又有禅宗参悟哲理的韵味。3.4片石的处理和整体应用博物馆莲花池北侧的安置片石状假山。苏州园林传统叠山置石之法讲求石头的“瘦、皱、漏、透”,而传统叠山置石手法已经难以逾越,因而另辟蹊径,从水墨画中寻找灵感。几十片假山安置在莲花池与博物馆北部围墙之间很窄的地方,主要分为2-3个层次:靠近水面的片石呈浅棕褐色,体量较大,表面有丰富的斜向纹理,恰似中国水墨画中的近山雄浑的效果;远离水面靠近白墙的片石为淡淡的灰色,体量较小,表面较为光滑,几乎没有纹理,这切合中国水墨画远山清淡绵延的效果。片石后面的围墙粉刷成苏州民居特有的白色,形成整幅画面的“白底”,恰好符合中国水墨画讲求的“留白”意境。莲花池与拙政园的水体相通,湖水由远及近,穿过“崇山峻岭”,最终汇入水池。另一方面,又让人联想到古代风水中水口的意向。而作为更近一层景观的莲花池水体,倒影远处“群山”,一幅古代水墨画跃然而出。在中国的水墨画中,将大片空白画面全部视为水,仅在画面的中央以紧凑的笔触画出一叶扁舟,来表示无边无际的广阔天地。我国古代诗人王维在《山水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水墨画“三远论”:“远山树无枝,远人无眼,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以中国水墨画为指导思想的设计多为日本的枯山水,其中又夹杂着禅宗对哲理的思考。苏州博物馆片石处理更多的是以现代方式表现古代水墨画文化。此外,一道石桥将水面一分为二,这不仅丰富了庭院的空间层次,而且控制了游客观赏的空间距离:站在大堂穿过玻璃窗和石桥,可以观赏到“水墨画”的整体效果;站在石桥上可以看到“近山”细腻的纹理效果。游客参观时两次不同距离观赏北墙边的片石,产生两种不同的心理感受,这是贝先生的高明之处。4.苏州博物馆建筑形制的创新在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是一个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传统文化的继承应该或者说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对苏州博物馆的分析,可以看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建筑布局、游线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