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干访诗中的自我形象_第1页
论李白干访诗中的自我形象_第2页
论李白干访诗中的自我形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李白干访诗中的自我形象

问候是唐代士人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的许多作家可以说是改变他们的未来和实现个人价值观的唯一途径。李白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在一生的不同时期都从事过干谒活动。他的干谒经历非常丰富,从年轻时候在蜀中时期就开始,直到晚年的流浪夜郎时期才结束。李白从十五岁就开始从事干谒活动。在长达几十年的干谒生涯中,他屡遭失败,但自始至终没有放弃通过干谒活动走上仕途的想法。他要借助达官贵人的推荐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必须先让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种认识和了解很多时候就是从他写的干谒诗中开始。干谒诗本身就有自荐的性质。李白的干谒诗很多篇幅是在向达官贵人们推介自己。这种推介,可以看成是一种构建自己的形象的方式。李白干谒诗中的自我形象,可以主要分为三种:天纵英才的形象、胸怀大志者的形象和怀才不遇者的形象。一、从《与韩朝宗的东晋刘氏合礼》中看自己的成长经历青年时期的李白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甚至可以说是自命不凡。在开元二十二年,他初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使韩朝宗时写了一封类似自荐书的诗文《与韩荆州书》。《与韩荆州书》一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朝宗谦恭下士,识拔人才。接着作者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提到自己出身的时候,李白特意提到自己是“白陇西布衣”。根据唐人刘知几、魏颢和范传正等人的记载,李白的出生地应是蜀地。“陇西”是他的籍贯。李白之所以在《与韩荆州书》中不说自己是蜀地人,而称自己为“白陇西布衣”,是为了向韩朝宗暗示他的先祖为汉代名将李广,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在这首干谒诗,李白不但表明自己有不同寻常的身世,还称自己有“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才干。在这首诗中,他还引用王子师、山涛奖掖后进的事例,实际上是要韩荆州也能效仿这些人,也能提携他。既然自己有抱负,有才干,慧眼识人才的韩朝宗当然不能埋没了人才。一直以来,李白对自己的才能拥有无限的自信。在他寄居安陆时期写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他引用前礼部尚书苏公的话说自己“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如比肩也”。在这首颇有气势的诗里,他对自己的成长经历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即所谓“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这里,他构建的是从小就饱读诗书,长成后为满腹经纶的才学之士形象。二、李方案与他的干谒诗在不同的时期的干谒诗里,对于自己的志向李白有不同的表述。在《与韩荆州书》中,李白自称“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心雄万夫”是一个很概括很笼统的说法,他的志向究竟是什么,在此处并没有说明。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李白说自己有“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四方之志”和“心胸万丈”一样都是笼统的说法,既然是干谒,必然是想得到重用,但希望干谒对象如何用他,李白自有自己的看法,不过他似乎不大想明确地表达出来。如果说得过于明确,干谒对象不愿意不答应,会是个令自己很尴尬的事情,所以在他的诗中故意留下了模糊空间。同为诗人,他并不想作陶渊明的那样的人物,逍遥于江湖,不问世事。他在《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里说:“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李白想做的是鲁仲连那样既可以参与政治,又可以全身而退,逍遥自在的人物。李白在《古风》其十中写道:“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值得注意的是,李白虽然几乎视鲁仲连为偶像,在他写的其他诗歌中也提到鲁仲连,但在他的干谒诗,他却从未提到过他的这位偶像,只是泛泛地说自己有何大志。想来,李白在写干谒诗的时候也会想到,自己推崇的鲁仲连不一定会是那些他求告的贵人所赞慕的人物。李白在开元十五年写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写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在这首诗里,他更为具体地谈到了他的志向,那就是,意欲以纵横之术,辅佐帝王,济苍生,安社稷,然后功成身退,重返自然。可见他的志向是很明确的,不过在他的干谒诗中表达得很为隐晦而已。李白同时很擅长用形象的比拟来形容他自己的志向。他在鄂州江夏(今武汉)游历时,拜访过道教大师司马承祯,受到后者的高度称赞:“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由此构思了《大鹏赋》。从那时起,李白就以大鹏自比。《上李邕》的这首诗也有凡夫俗子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大鹏的意象来自于《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大鹏鸟是庄子哲学中自由的象征,理想的图腾。李白年轻时胸怀大志,非常自负,又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在干谒路上用这只神鸟自比,寄托了他远大志向。在上元年写的《赠崔咨议》诗中,他将自己比作了天马绿骥,虽然也是天马行空的气慨,但是在诗中,但和可以遨游天宇的大鹏相比,却不能完全无拘无束,需要得到干谒对象的提携,所谓“希君一翦拂”。唯有这样,才能驰骋中路。这首诗表明,李白虽然豪气仍在,但现实对他有太多束缚,他亟需有力者的帮助。在《寄上吴王三首》中,他则自比为枚乘、司马相如,并用宋襄王和宋玉的事迹作比。用古人作比,将古人作为一个坐标系来称量干谒对象和自己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言下之意就是,您就像古贤一样,能赏识我这样的人才,既抬高了别人,又抬高了自己。三、不忘“三风”,隐忧心情,真实表达人的希望李白虽然自诩为天才,但他在官场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赏识,在他的内心郁结了诸多不满和和委屈。在李白的很多干谒诗作中,不但表达了他希翼进入仕途的愿望,有的也同时表达了他怀才不遇的郁闷心情,从而表达出希望对方能慧眼识英才,当他的伯乐。这其中透露了他几许的无奈、希翼和期待。比如在在天宝五年写的《赠裴司马》中,李白以织女自比。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才能不能被赏识的委屈心情。李白在诗中说:“秀色一如此,多为众女讥。君恩移昔爱,失宠秋风归。”秀色的美女被嫉妒的平庸女子所疾风,从而失去了君王的宠幸。诗的最后,李白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向君发皓齿,顾我莫相违”,几乎有谄媚的神色了,从这首诗中,也可以让人想象出曾一身傲气的李白的无奈。既然有这么显赫的身世,又有这么卓越的才干,而不得重用,是要叹上天不公了。在《上李邕》中他说,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将自己不被人理解的尴尬境遇描绘得淋漓尽致。《赠从弟宣州长史昭》中,李白感慨了岁月的无情,人世的变迁,老大而无所作为的困顿。“才将圣不偶,命与时俱背。独立山海间,空老圣明代”。在盛世之中却无所作为,不难看出诗人内心的沉痛,也会让人理解为何即使到了暮年,诗人仍然没有放弃干谒,那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是生活在圣明的时代,必须要有所作为,才能对得起这个时代。从早年的“直挂云帆济沧海”到晚年的“无风不破浪”。由于长年不得志,李白郁郁寡欢,感觉蹉跎了岁月,忧恨情绪积蓄在胸。他在天宝十二年写的《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中说对往日的回顾里说“蹉跎复来归,忧恨坐相煎”,可见其心态的恶劣,再也没有年轻时意气风发的心境。李白写于六十一岁的《赠刘都使》中,虽然兴致依然盎然,“归家酒债多,门客粲成行。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但窘况也袒露无疑,即所谓“所求竟无绪,裘马欲摧藏。主人若不顾,明发钓沧浪。”这和当年的《将进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