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服饰的时代特征_第1页
北朝服饰的时代特征_第2页
北朝服饰的时代特征_第3页
北朝服饰的时代特征_第4页
北朝服饰的时代特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朝服饰的时代特征

图像资料与文献相结合,对中国古代服装的研究和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从文献和图像材料的角度来看,研究和研究汉代的装饰是不同的角度的。从文献入手结合图像资料的研究方法比较常见,成果颇多;从图像资料入手结合文献自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发轫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目前,以图证史如巫鸿、荣新江、姜伯勤等学者都有鸿篇巨著出版,但也有学者指出,这种研究方法很容易掉入“以图证史的陷阱”(P140-145)。北朝时期,山东地属青齐,是当时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另外,山东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均在此统治过,文化面貌比较复杂。本文试从图像资料入手,对山东地区北朝服饰中所反映的一个特殊现象——左衽、右衽的不同为突破口,对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方法理路进行一定的反思。一物理资料资料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地区,沃野千里,气候温和,适宜桑麻生产。两汉时期,由于政府大力提倡以农桑为本,蚕织业得到较大发展,成为纺织生产最为发达的地区。《汉书·货殖传》便有记载:“齐、鲁千里桑麻。”当时,全国著名的丝织品有齐纨、鲁缟、卫锦、荆绮,山东就占了两种。依据史料记载,丝织品的主要产地在临淄、定陶、亢父(今济宁市)。到魏晋时期,山东仍是丝织业的主要产地之一,尤其是缣(细绢)便主要产于山东。西晋诗人左思在《三都赋》中记载:“绵纩房子,缣总清河。”南北朝时代,山东地区的丝织业仍然最富特色。从北魏山东人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一书,可以看到,山东地区在南北朝时代植桑养蚕技术仍居全国之首。丝织业生产也是如此。除了千家万户的农民家庭的丝织业外,一些官僚贵族和富商大户还开办了丝织业作坊,家住兖州北境的北齐官僚毕义云,既“家有十余机织锦”(《北齐书·毕义云传》)。在当时的南北贸易中,山东丝绢是最受南朝欢迎的商品,他们公认“青州绢号天下第一”,并大量购入。尽管从图像资料中,我们很难看出服装的面料,但山东地区发达的蚕桑业为服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毫无疑问的。由于纺织品的易腐特性以及山东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纺织品和服饰实物不易保存下来2。因此,我们赖以研究北朝服饰的实物资料主要为图像资料,包括墓葬中出土的陶俑、壁画、画像石刻等人物形象资料。目前,见于正式发表或出版的山东地区北朝服饰图像资料主要有以下几批:济南市东八里洼北朝壁画墓(以下简称东八里洼壁画墓)(P67-78),该墓破坏严重,仍出土56件人物陶俑,包括镇墓武士俑、持盾甲胄武士俑、持盾武士俑、披两当甲俑、背箭箙俑、男侍俑、戴风帽胡俑、牵马俑、女侍俑、女仆俑等(图3)。另外,该墓墓室东、西、北三壁绘有壁画,用屏风将画面分隔为八个部分,似为“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形象。济南市马家庄北齐壁画墓(以下简称道贵墓)(P42-46),甬道南口门墙部位、墓室四壁及穹隆顶均绘有壁画。其中,墓室四壁绘制车马人物,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片断。山东临朐海浮山北齐崔芬壁画墓(以下简称崔芬墓)(P4-26),甬道两壁及墓室四壁、室顶全部有彩绘壁画。其中,甬道东、西两壁各画一武士;墓室室顶下部和四壁彩绘星象、四神、墓主夫妇出行(图4)以及十七牒屏风。十七牒屏风除南壁东侧的两牒空白外,其余十五牒绘有“竹林七贤”和荣启期以及舞蹈、备骑、马、树林、假山等图像。山东省青州市(原益都县)傅家村北齐武平四年的九块线刻石画像(以下简称傅家画像石)(P49-54),内容有商旅驮运图1、商谈图1、车御图1、出行图3、饮食图1、主仆交谈图1、象戏图1。另外,这一时期,山东地区佛教造像比较发达,尤以青州地区为盛。其中,供养人形象便反映了当时的着装风貌,如临淄出土的北魏正光六年(525年)曹望憘造像座左右两侧对称刻画有男女主人礼佛图。这些图像资料既有平面造型的人物壁画、画像石刻,又有立体造型的人物陶俑,这为服饰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不同资料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和类比,以便更加真实地了解当时的服饰面貌和穿着效果。另外,前人时贤对上述墓葬已有不少研究,比如说杨泓先生对山东地区北朝墓人物屏风壁画和青州考古的研究(6-8);郑岩、姜伯勤等先生对青州傅家村北齐石室墓线刻画像的解读等都为我们研究山东北朝服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二山东地区北朝服饰特征分析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胡汉杂居,南北交融,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不断碰撞、交流乃至融合。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自秦汉以来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重构,进而产生了许多新面貌。表现在服饰方面,那就是中国传统的汉族服饰由于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原地区统治地位的确立发生了很多变化,并直接影响到后来的历朝历代。正如孙机先生所言,“我国的服制就从汉魏时之单一系统,变成隋唐时之包括两个来源的复合系统;从单轨制变成双轨制。但这两套服装并行不悖,互相补充,仍组合成一个浑然的整体。这是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产物,也是中世纪时我国服制之最重大的变化”。而这个复合系统“一类继承了北魏改革后的汉式服装,包括式样已与汉代有些区别的冠冕衣裳等,用作冕服、朝服等礼服和较朝服简化的公服。另一类则继承了北齐、北周改革后的圆领缺骻袍和幞头,用作平日的常服”。因此,北朝服饰在整个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但迄今为止,有关北朝服饰的研究工作却比较滞后和薄弱,这与近二十年来不断高涨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热潮严重脱节。北朝一代,南北政权均在山东地区实施过统治。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山东地区北朝文物包括墓葬壁画、佛教造像、随葬品等都明显表现出北朝规制、南朝影响和地方特色的交错杂糅。山东地区的北朝服饰作为一项区域和专题研究,必须从整体出发,在纵向和横向考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这也是任何一项区域或专题研究所必不可少的。从上述图像资料来看,山东地区北朝服饰面貌与整个时代特征基本吻合,普遍流行裤褶服、两裆衫、半袖衫、襦裙装,亦有圆领袍、衫等,但仍有许多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比如左衽服饰的盛行(见图1—3)。交领是汉族传统服装的灵魂所在。交领右衽即左衣襟在上压住右衣襟(y型衣领)是汉族服饰的基本特征;而在汉族人的观念中,左衽即右衣襟压左衣襟(反y型衣领)是死者或夷狄的服饰特征。《礼记·丧大记》:“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孔颖达疏:“衽,衣襟也。生乡(向)右,左手解抽带便也。死则襟乡(向)左,示不复解也。”(P1580)中国早期服装不用纽扣系结,仅在衣襟上缝缀数条细带,两襟相交后,即以细带系之,这种细带被称为“襟带”,或作“衿带”。为方便左手系结,中国汉族服饰采用交领右衽的服装样式,可见交领右衽本具有实际功能意义。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左衽和右衽二词超出了服装形制本身的含意,成为事关华夷之别的大问题:右衽成为华夏衣冠的象征,进一步又被指称华夏;左衽则成为夷狄服饰的总称,进一步引申为夷狄的象征。因此,孔子感叹道:“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就是说如果没有管仲倡导尊王攘夷之大义,我华夏之族就会亡于夷狄外族了。“被发左衽”就是夷狄的装束,此处引申为夷狄统治;而华夏衣冠的存亡,已经成为关乎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存亡的标志。魏晋以来,伴随着少数民族大量入住中原,左衽服饰开始进入汉族人的生活领域。据山东地区的图像资料特别是陶俑资料显示,北朝时期的左衽服饰非常盛行,几乎所有的陶俑均为左衽,这在其他地区并不多见。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之称,为什么在这一时期会出现与古礼如此背道而驰的服饰现象呢?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知道,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在其死后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相反地,到北朝后期,特别是高齐上层深染胡俗,提倡鲜卑化,对汉人采取蔑视压制态度,因此,北朝社会出现胡化回流现象,左衽服饰的盛行可以说正是这种回流的反映。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除陶俑以外,其他人物图像资料如东八里洼、道贵墓、崔芬墓壁画(见图4)、青州傅家画像石刻人物均少见身着左衽服饰者3。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矛盾?陶俑、壁画、画像石刻等资料均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如果左衽服装是这一地区的一个普遍现象,那么,为什么平面图像资料中并没有反映?这种矛盾不禁让笔者考虑图像资料对于古代服饰研究的可信度问题。究竟哪种资料更为可信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着装面貌呢?这就涉及到图像资料在服饰研究中的参考价值问题。对于此,沈从文先生在其大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指出:“墓葬中出土陶、土、木、石、铜诸人形俑,时代虽若十分明确,其实亦不尽然,真实性也只能相对而言。因社会习惯相承,经常有从政治角度出发,把前一王朝官吏作为新王朝仆从差役事。”(P4)黄慰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美术品中服饰形制参考价值的研究》中也有大篇幅的论述。作者指出:“一些美术品能间接反映服饰形制,相比实物而言,它的作用并不是无限的,也有一定不确定因素,美术品中的服饰形制研究和通过文献典籍与存世实物研究服饰相比,实际研究对象区别是很大的,加上美术品本身的情况比较复杂,故必须对美术品服饰的参考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估。只有通过梳理,参考价值相对较大的美术品才对服饰学等的研究有作用。”三北朝时期陶俑功能的推传右衽服饰是中原汉族的传统着装,这是文化习俗的长期积淀和反映,而魏晋南北朝以来,少数民族着装习俗的介入给汉民族传统服饰带来一定冲击,左衽服饰的习见便是一个例证。山东地区北朝陶俑所展现出来的左衽盛行的现象,可能有其复杂性。首先,左衽服饰的盛行可能是由陶俑制作技术造成的。我们知道,这一时期的陶俑多为模制,模具和成品的样式应相反,才能做出想要的成品。由于传统服饰的右衽习惯,在制作模具时便制成右衽,但等成品出来以后,却成左衽。由于山东地区偏离政治中心,作为民间物品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便将错就错,并无改正的必要。这也是山东地区北朝陶俑的一个地方特点,即陶俑制作比较粗糙,缺乏细部刻画。其次,汉族传统观念认为,左衽服饰由死者穿用,陶俑作为墓葬随葬用品,与丧葬有关,故采用左衽。关于俑,孔子的话经常被引用:“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礼记·檀弓下》)在墓葬中随葬陶俑自东周时期开始,秦汉时期达到高峰,两晋时期用俑数量骤减,北朝时期再达高峰。至于人物陶俑的功能,一般被看作是现实世界的象征或者替代品,既然是替代现实中人入葬,自然会采用死者着装方式。也有学者不认同这种观点,如罗森教授通过对秦汉时期俑的考察,认为“陶质、石质甚至玉质的雕像是在阴间为它们的主人服务的随从。墓室和随葬品使得其包含的或展示的所有一切,功能性的或精神的,都成为现实。它们是以类似的方式建构而成的一个宇宙的一部分。”并且其“正确的功能部分如盔甲、衣服、帽子和头饰,身体姿势、手势和武器装备似乎是保证陶兵俑有效的基本要素。这种对职能的有效性的关注,同样可以从信阳、包山与马山这几个最大的楚墓中出土的侍卫俑与仆役俑上看到”。“这些俑是要在阴间为他们的主人服务的人并且所有的俑都必将发挥其实效。功能和职责是这个传统的决定性的重要部分。任何能提高其功能的质量的东西,如可以活动的四肢或全身的衣着和垂饰,看上去似乎都是有效的”(P394-412)。按照罗森的观点,陶俑作为构建阴间宇宙生活的一份子,使用传统习惯中死人常用的左衽服装是不言而喻的。再次,北朝时期服装形制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动因。战国秦汉以来所流行的层层包裹身体的曲裾袍服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并成为深衣的主要模式。这得益于内衣如裤子等的不断改进,故曲裾绕襟已属多余。特别是受少数民族经济实用的着装观念影响,北朝时期上衣衣襟多呈现对襟样式,或者两侧衣襟交叉后盈余很短。如此以来,左衽、右衽都比较容易操作,也就不需要严格区分了。最后,北朝时期,左衽、右衽已经不再是华、夷区分的重要标志,这应该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东魏时期针对掩衣左右问题曾发生一场论争:行台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俊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纮进曰:“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五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P365)这场论争以掩衣左右皆可而告终。可见,北朝时期着装上的左衽与右衽问题已经比较模糊,而论争的结果也反映左、右衽兼行比较符合当时人的着装观念。这是由于魏晋十六国以来的民族大融合已经混淆了不同民族的着装观念。特别是作为少数民族拓跋鲜卑在中原汉族居住区建立的北朝政权,过分强调华夷之别势必为统治者所不容,如果再在服饰上标明华、夷之分,那就是不合时宜了。总之,山东地区偏离政治中心,中央控制或者政策执行相对松弛,人们的日常服饰可能更显自由。另外,陶俑制作的模件化(借用雷德侯的概念)、传统习俗的潜移默化、服装结构的改进以及民族大融合等诸多因素导致山东地区北朝陶俑显现出左衽服饰颇为盛行的现象。至于现实生活中的服饰面貌究竟如何,断然不能根据某一种资料以偏概全,妄下结论,而是需要结合壁画、画像石等资料以及文献资料进行综合论证,这是我们在服饰史研究过程中需要加倍注意的。临淄窝托村南崔氏家族墓地(以下简称崔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