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钙钛矿电池行业市场分析1.投资观点钙钛矿电池较晶硅电池在降本增效方面更具想象力,短期看两者共存,伴随头部企业陆续进入量产期,长期看有望实现对晶硅电池的替代。钙钛矿电池可突破晶硅电池效率极限(29.43%),单节、双节和三节钙钛矿电池的理论转换率上限分别达到31%、35%和45%;钙钛矿电池综合成本有望降至0.5-0.6元/W,是晶硅极限成本的50%。虽然钙钛矿电池商业潜力大且发展迅速,但产业化前夜仍面临大尺寸与高效率冲突、寿命较短、原料毒性和制备工艺不成熟的问题。我们认为短期钙钛矿电池通过拥抱晶硅电池在提升效率的同时绕开大面积制备的难题,表现形式为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对现有晶硅电池体系的补充;而随着技术和资本推动,头部企业陆续进入量产验证期,整体节奏先是提升量产效率后是加速GW产线的建设,单节钙钛矿电池经量产验证后长期将会是对晶硅电池的加速替代。目前钙钛矿电池工艺路线多样但核心设备确定,产能供给的放量以及应用需求的催生将为设备投资带来广阔增量。现阶段钙钛矿电池制备中涂布湿法和蒸镀干法共存,钙钛矿层主流为涂布湿法,真空镀膜在其他各层通用,而激光工艺贯穿整个环节。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流程是对传统晶硅电池的颠覆,我们认为钙钛矿电池产业化对设备增量的体现在涂布湿法带来的涂布机新增需求、真空蒸镀法通用性带来的蒸镀设备投资占比提升以及激光工艺精度提升带来的现有激光设备升级。根据我们对供需端的分析,需求端BIPV是应用首选,VIPV前景可期,与晶硅电池相比将形成差异化竞争,我们测算至2026年合计有69.1GW的新增潜在市场需求;供给端我们预计2024年有望出现首条GW级别产线,至2026年行业合计产能将达到24.4GW,为设备厂商带来广阔增量,对应2026年122亿元的总设备市场空间和52亿元新增设备空间。催化剂:2023年各钙钛矿厂商百MW产线陆续投产,我们预计本年钙钛矿合计产能将达到1.2GW,并有望出现GW级别产线的设备招标,我们认为GW产线设备选型将会进一步确定产业化后的工艺及技术路线,是判断设备供应商技术水平及量产供应能力的良机。2.钙钛矿电池高效率+低成本,商业潜力大在光伏产业链“降本增效”的驱使下,钙钛矿电池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应运而生。本节将从“增效”和“降本”两条主线说明钙钛矿电池的商业潜力。1)增效:单节、双节和三节钙钛矿电池的理论转换率上限分别达到31%、35%和45%,突破晶硅电池29.43%的上限。2)降本:一方面从拆分钙钛矿电池成本发现综合成本有望降至0.5-0.6元/W,是晶硅极限成本的50%;另一方面,钙钛矿电池效率的提升可以提高内部收益率,钙钛矿效率达22%(对应组件成本0.545元/W)时,光伏电站的25年资本金内部收益率达18.39%,而效率15%的钙钛矿内部收益率仅9.33%,效率20%的单晶硅内部收益率仅8.21%。考虑到现阶段大尺寸与高效率冲突+寿命较短+原料毒性+制备工艺不成熟的产业化难点,我们认为短期钙钛矿电池通过拥抱晶硅电池在提升效率的同时绕开大面积制备的难题,表现形式为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对现有晶硅电池体系的补充。2.1.光伏电池历经三代,“降本增效”是核心驱动力“降本增效”是光伏产业链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进入2023年,TOPCon和HJT电池产能规划加速扩产,银包铜和电镀铜等技术助力HJT电池去银降本,我们看到技术的进步不断刷新实验室效率、也看到效率提升速度的放缓、以及晶硅电池作为第一代光伏电池距离效率的极限越来越近;但我们还看到钙钛矿电池作为第三代光伏电池发展速度十分迅猛,钙钛矿电池从2009年实验室3.8%效率提升至2022年的25.7%用时仅13年,对比晶硅电池从13.9%发展至26.7%用时约30年,随后时隔5年隆基才将效率提升至26.81%(2022年11月),钙钛矿电池发展速度之快被Science评选为2013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这背后是更高的效率上限、更低的潜在制造成本和更具想象力的应用空间。从三代电池的发展,看光伏行业“降本增效”的推进:第一代晶硅电池:太阳能电池的先驱,现已十分成熟,占据95%以上的市场。晶硅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电池。目前,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实验室效率已经超过了26%,并经过多年的发展最早实现商业化。如今,晶硅电池在市场上拥有绝对份额与地位,根据PVinfolink,2021年晶硅电池占比超过95%,该占比预计仍能维持3~5年。虽然,晶硅电池技术成熟+商业化成功,但是硅电池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复杂,高效率往往依赖高纯度的硅材料,而高纯度的硅材料价格昂贵,容易受到产能供给的影响;而且,晶硅太阳能电池封装工艺繁复,封装后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更加笨重。尽管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已经如此成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没有大规模应用。第二代薄膜电池:效率上限更高,但稀有元素的存在,使投资额昂贵造成产业化受限。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磷化铟太阳能电池是第二代太阳能电池的杰出代表。与晶硅太阳能电池相比这类电池不仅成本低,质量轻而且转换效率高,商业化潜力巨大。但是由于这类电池的活性层含有部分稀有元素和重金属元素,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很难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外加这类电池一般采用热蒸发的方式制备,设备的成本高,上述原因限制了薄膜电池的大面积制备和商业化。第三类新型电池:优势突出+应用空间想象力大,但产业化还需时日。新型电池主要包括: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这类太阳能电池原料无毒且储量丰富,成本低,工艺简单且可柔性制备,但这类太阳能电池目前还在实验室探索过程中,尚未商业化。目前,钙钛矿电池凭借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以及广阔的潜在应用空间,备受学者和资本的关注,未来有望接棒晶硅电池成为市场的主流。2.2.钙钛矿电池具备更高的效率极限“钙钛矿”既无“钙”、也不含“钛”、更不是“矿”,但种类复杂。钙钛矿最早是在1839年被俄罗斯科学家发现,因存在于钙钛矿石中的钛酸钙(CaTiO3)化合物而得名,但如今广义钙钛矿是指具有ABX3型化学组成的化合物。其中A是大半径的阳离子(A=Pb+,Na+,Sn+,Ca2+等),B是小半径的阳离子(B=Ti4+,Mn4+,Fe3+,Ta5+等),X为阴离子(X=F-,Cl-,Br-,O2-等)。A位一般是有机阳离子,如甲铵离子,甲脒离子,占据了正方体的八个定点;B位一般是是二价金属例子,处于正方体的体心;X是卤素离子,占据面心,上述三者构成了近似立方体的晶体,这种有机-无机杂化的方式结合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各自的性能优势。最常用的纯碘的钙钛矿材料(MAPbI3),带隙约为1.55eV,对应的吸收带边为800nm,可以吸收整个可见光谱内的光子且吸收系数高。另外,有机基团的存在使得材料能有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性质可以通过改变有机离子的尺寸而调节,故有机-无机钙钛矿这种材料非常适合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吸光层。与晶硅PN结发电结构不同的是,钙钛矿电池是典型的三明治结构,即n-i-p或p-i-n结构,区别在于P型材料和N型材料中间多一层本征半导体i层(钙钛矿层)。典型钙钛矿太阳电池共有5层,以n-i-p结构为例,下往上依次是:透明导电玻璃ITO、n型电子传输层ETL、本征钙钛矿吸收层、p型空穴传输层HTL、金属电极。透明导电玻璃:接收电子传输至外电路形成阳极,要求其方块电阻越小要好,通过率要在85%以上,既要保证有效收集载流子,又要保证充分的采光;电子传输层:接收钙钛矿层传输的电子并传输至导电玻璃层,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且导带最小值低于钙钛矿材料的导带最小值;钙钛矿吸收层:捕获光子并产生电子和空穴,是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核心,具有高效的光吸收性能(吸收系数约为105)、良好的双极性电荷迁移率以及较低的激子结合能(约20meV);空穴传输层:接受钙钛矿层传输的空穴并传输至金属电极;金属电极:接受空穴传输至外电路形成阴极,由于空穴传输材料的限制,目前金属电极所用材料为金和铂,相比传统太阳能电池电极材料(铝、银、石墨等)要昂贵许多。基于相同的发电原理,钙钛矿电池可以分为介孔结构和平面结构。钙钛矿太阳能器件各方面性能很大程度依赖于器件的结构,最早的钙钛矿电池(2009年)就是采用介孔式结构,将含碘电解液作为空穴传输层,但液态材料的使用存在着很多弊端。在介孔结构中,器件的迟滞现象比较严重,即正向(从负电压到正电压)和反向(从正电压到负电压)扫描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出现不完全重合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测试的准确性,也严重降低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实际性能。此外,介孔材料还可能存在漏电、以及高温烧结造成能耗高的问题,不利于产业化和柔性器件的制备。平面结构又可以分为正式(n-i-p)和反式(p-i-n),其中反式更适用于产业化。相比于正式器件,反式结构器件具有多种优点,例如制备工艺更加简单、无明显迟滞效应、适合与传统太阳能电池(硅基电池、CIGS等)结合制备叠层器件等;另外,反式结构可以实现低温制备,可应用于卷对卷生产工艺,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实现大面积制备生产,为钙钛矿电池产业化和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可能。但是,反式结构器件也存在一些显著的不足,例如开路电压(Voc)与理论值差距较大,通常为1.10V(类似带隙的正式钙钛矿电池开路电压大于1.20V),导致反式结构光电转换效率相对偏低,主要系器件的钙钛矿活性层中以及钙钛矿活性层与电荷收集层界面存在大量缺陷,造成了光生载流子的非辐射复合,致使能量损失严重,限制了开路电压和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目前,在产业化布局方面,万度光能采用的是介孔结构路线,协鑫光电、极电光能和众能光电等厂商多采用平面结构路线。钙钛矿电池较晶硅电池效率上限更高的原因是钙钛矿材料带隙更大且可供调节。根据Shockley-Queisser提出的详细平衡理论,单结太阳能电池的理论光电转化效率最高大33.7%,对应吸光材料禁带宽度在1.34eV,通常认为吸光材料的最优带隙为1.3-1.5eV。1)钙钛矿材料带隙更大:目前最常用的钙钛矿材料MAPbI3和FAPbI3的禁带宽度位于1.5-1.6eV,接近最优带隙,其理论最大光电转换效率均处于30%以上,相比之下硅的带隙为1.12eV,无法突破30%的转换效率。2)钙钛矿材料带隙可调:方法一是调节A位阳离子的半径,半径越大钙钛矿带隙越小,例如,对于半径从小到大的Cs、MA和FA例子来说,对应得到的CsPbI3、MAPbI3和FAPbI3钙钛矿带隙依次减小;方法二是调节B位卤素占比,通常采用Sn来替代Pb作为B位,随着Sn含量的增加钙钛矿带隙将会减小。通常钙钛矿薄膜材料的禁带宽度在1.48-2.3eV。钙钛矿+晶硅叠层结构,可提高钙钛矿转换效率理论上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更有效地利用高能量的紫外和蓝绿可见光,而晶硅电池可以有效地利用钙钛矿材料无法吸收的红外光。因此,通过钙钛矿电池与晶硅电池这种“1+1”叠层的方式组合,可以突破传统晶硅电池理论效率极限,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比如,晶硅/钙钛矿双节叠层理论效率达35%,钙钛矿三节层电池理论效率达45%。2.3.钙钛矿电池的成本低于晶硅电池本节我们从两个维度来分析钙钛矿电池是如何实现降本的:1)成本拆解:相比于晶硅,钙钛矿电池在能耗、生产周期、设备投资额和物料用量上均有明显优势,从而直接/间接影响组件成本中的能源动力、人工、折旧和钙钛矿,综合成本有望降至0.5~0.6元/W,是晶硅极限成本的50%。2)效率提升:在生产成本一定的条件下,效率的提升可使终端度电成本降低,对应资本金内部收益率的提升,当钙钛矿降至生产成本120元/m2、转化效率达22%(对应组件成本0.545元/W)时,光伏电站的25年资本金内部收益率达18.39%,约是采用单晶硅组件时(8.21%)的3倍。成本组成1(能源动力):钙钛矿材料纯度要求低,能耗仅需晶硅的十分之一。太阳能级的硅料,纯度要求达到99.9999%(6个9),现在更严格的标准甚至提升至99.99999%(7个9);但对于钙钛矿材料而言,仅需95%(1个9)即可满足使用需求,从而大大降低能耗需求。单W单晶组件制造的能耗大约在1.52kWh,而钙钛矿组件能耗仅为0.12kWh,就能耗而言钙钛矿单W能耗不到晶硅能耗的1/10。成本组成2(人工):产业链大幅缩短,生产周期仅需45min。对于晶硅来说,硅料、硅片、电池、组件需要四个以上不同工厂生产加工,倘若所有环节无缝对接,一片组件完工大概也要3天左右时间;而以协鑫光电100MW产线为例,从玻璃、胶膜、靶材、化工原料进入,到组件成型,总共只需45分钟,产业链的缩短让生产周期大幅下降。成本组成3(折旧):钙钛矿的产能投资仅为晶硅的1/2左右。对于晶硅来说,硅料、硅片、电池、组件需要四个以上不同工厂生产加工,倘若所有环节无缝以1GW产能投资来对比,晶硅的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全部加起来,需要大约9.6亿、接近10亿元的投资规模,而钙钛矿1GW的产能投资,在达到一定成熟度后,约为5亿元左右,是晶硅的1/2。成本组成4(钙钛矿):钙钛矿料耗低,钙钛矿材料仅占组件成本的5%。1)从钙钛矿用料来看,由于钙钛矿电池本身光吸收能力较强,对应材料使用量比较低,钙钛矿层厚度仅为0.3μm,而晶硅电池中硅片厚度在180μm,两者相差600倍。2021年全球硅料供应量约64万吨,若将这64万吨硅料完全替换成钙钛矿,仅需不超过1100吨的钙钛矿材料就可以实现,且钙钛矿材料比较常见,不容易出现原材料短缺问题。2)从钙钛矿电池用料占比来看,根据协鑫光电,钙钛矿材料仅占组件成本的5%,占比最大是电极材料(靶材),达到37%,靶材、玻璃及其他封装耗材合计占比达69%,钙钛矿组件未来仍有较大的降本空间。成本一定时,效率的提升可使终端度电成本降低,对应资本金内部收益率的提升。根据上官炫烁等《钙钛矿光伏组件在集中式光伏电站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中对光伏电站的经济性测算,采用单晶硅光伏组件时,光伏电站的单位建设成本约为3.33元/W;采用钙钛矿光伏组件时,光伏电站的单位建设成本约为3.12元/W,对应单晶硅和钙钛矿组件5年的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8.21%和9.33%。预测假设:1)以位于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某集中式光伏电站为例,光伏电站所在地的全年总太阳辐照量取4263.1MJ/m2;2)假定该光伏电站以系统效率为84%,上网电价为0.3515元/kWh,光伏组件首年功率衰减为2.5%、之后每年衰减0.7%作为边界条件;3)单晶硅组件光电转换效取20.5%,钙钛矿组件效率取15%。根据上文,钙钛矿综合成本有望降至0.5~0.6元/W,则当钙钛矿降至生产成本120元/m2、转化效率达22%(对应组件成本0.545元/W)时,光伏电站的25年资本金内部收益率达18.39%,约是采用现阶段单晶硅组件时(8.21%)的3倍,有望在未来逐步完成对晶硅光伏组件的替代,降低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杂质容忍程度高+温度系数低是钙钛矿潜在优势,体现在功率衰减程度上。1)钙钛矿对杂质容忍程度更高使得效率衰减程度小,晶硅电池的光衰主要来自硼氧对,造成晶硅组件的输出功率在刚开始使用的最初的几天内就会发生1%~2.5%的效率下降,在使用25年后约衰减至初始效率的80%;而钙钛矿在稳定性方面潜力很大(可容忍1%的杂质),在2016年已有实验证实巴掌大的钙钛矿组件连续工作12000个小时后没有任何衰减。2)钙钛矿温度系数更低使得效率不易波动,晶硅组件温度系数约-0.3%/℃,而钙钛矿的温度系数为-0.001%/℃,非常接近于0,我们取王开济等《海南顶部半开口式大型薄膜温室环境参数研究》中海南夏季室外的温度数据作为参考,假定常温25℃下晶硅和钙钛矿组件效率分为别20%和16%,在一天中晶硅组件效率的下降达3.7%,相比之下钙钛矿组件效率基本没有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文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测算方面,我们并没有考虑钙钛矿和晶硅在组件效率衰减方面的差异,若加以考虑,钙钛矿在度电成本降低方面将更具潜力。2.4.产业化难点:大尺寸与高效率冲突+寿命较短+原料毒性+制备工艺不成熟钙钛矿电池在迈向产业化前,仍有不得不面对并且解决的难题,但我们也看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在积极提出解决方案以应对现阶段钙钛矿电池存在的劣势,加速产业化的进程。难点1:高效率的钙钛矿电池还停留在实验室的小尺寸,但工业界需要大尺寸高效率。目前,转换效率较高的钙钛矿电池其尺寸均为实验室级别,目前25.7%最高效率的钙钛矿电池面积仅为0.1cm2,随着尺寸的增加效率会快速下降,远未达到商业化尺寸。目前单结钙钛矿电池最高转化效率在25.7%,距离31%的理论极限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工业界量产的大尺寸钙钛矿电池转化效率在16%左右,与学术界有10%的效率差距,根据协鑫2025年22%的效率目标,我们认为伴随制备工艺的逐步成熟高效率和大尺寸之间的矛盾冲突会进一步改善。难点2:受外部因素影响稳定性较低造成寿命短。钙钛矿作为一种离子晶体材料,材料和结构选择不同可能存在不耐高温、不耐光照、易水解、易氧化、易发生二次反应等缺陷。目前光伏电站晶硅电池一般要求T80寿命(效率下降到初始值的80%)在25年左右,而目前钙钛矿电池T80寿命约4000小时,虽然离主流技术相差较远,但在学术界已有所突破,比如根据普林斯顿大学一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将无机材料使用在各个功能层从而极大地提高了PSC的寿命,并预测在35℃条件下连续运行的寿命为5年以上。难点3:钙钛矿材料可能“铅泄露”污染土壤。现阶段,工业化生产希望最大、性能最好的钙钛矿材料是铅卤钙钛矿,其应用的重点并非在于到底是含多少铅,更多的需要避免生产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的“铅泄露”。目前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思路分为开发不含铅的钙钛矿电池和用新材料来吸收铅这两大思路,以浦项大学POSTECH研究小组德研究成果为例,其开发了一种空穴传输聚合物Alkoxy-PTEG,可以溶解在薄荷油中,该聚合物能捕获老化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泄漏铅。难点4:大面积的制备工艺不成熟。钙钛矿材料本身的结晶时间短,生产中的工艺窗口时间只有几秒,造成了生产上的困难。虽然目前钙钛矿层以涂布溶液法为主,但涂布法也面临难以控制厚度等问题;而蒸镀法虽然成膜均一且良率高,但也存在蒸发速率低、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目前各种方案的组合仍在尝试中,如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教授课题组和英国牛津大学学者运用涂布印刷、真空沉积等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大面积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组件的制备,开辟了大面积钙钛矿叠层电池的量产化、商业化的全新路径。3.技术与资本推动,钙钛矿产业化进程加速钙钛矿作为光伏行业的热点题材,受到学者+资本的广泛关注,现阶段产业化初期主要由技术和资本推动:1)技术领先,学者走出实验室。国内钙钛矿电池代表研究学者有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清华大学易陈谊团队、华中科技大学韩宏伟团队和武汉理工大学黄福志团队等,纷纷陆续创业,对应仁烁光能、无限光能、万度光能和光晶能源等。2)资本加持,中试迈向量产。目前明确布局钙钛矿电池的厂家已有十余家,其中协鑫光电、纤纳光电和极电光能领跑,众能光电和仁烁光能等各厂商追逐,行业整体节奏有望从2023年中试线的陆续达产迈向2024年GW级别产线的建设。我们认为行业整体节奏先是提升量产效率后是加速GW产线的建设,单节钙钛矿电池经量产验证后长期将会是对晶硅电池的加速替代,因此钙钛矿电池商业逻辑还需要两方面确认,一方面是关注2023年各家厂商大面积钙钛矿电池的效率情况,另一方面是关注2024年GW级产线实际的产能情况对应做出的成本。3.1.技术领先,学者走出实验室论文+专利先行,国内钙钛矿研究保持高热度。1)国内论文占据全球半壁江山,根据我们在WebofScience上用“perovskitesolarcells”主题的检索统计发现,自2019年起全球每年超过4000篇论文成果问世,国内学者论文占比超过50%,关注度可追溯到钙钛矿技术诞生之初。2)国内专利申请热情远高于其他国家,主要得益于政策引导+财政补贴;近年来,一方面与太阳能技术有关的研发部署项目(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研发计划)很大程度上引导和激发了科研机构的研究热情,另一方面地方扶持高新企业并对专利申请进行了财政补贴。实力使然,国内学者陆续创业,走出实验室。目前,国内学者创业公司包括但不限于仁烁光能、无限光能、万度光能、光晶能源、曜能科技和脉络能源,成立时间略有先后,但整体进度集中在2023年前后完成中试线建设/投产,其中进度较快的仁烁光能预计于2023Q4完成1.2×0.6m尺寸投产,万度光能已有10GW的总产能规划。1)仁烁光能:成立于2021年12月,由南京大学谭海仁领衔,技术团队多次创造钙钛矿叠层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全钙位矿叠层电池效率达28%领跑全球。2022年8月完成了数亿元的Pre-A轮融资,并在该月建成了10MW中试线,生产30×40cm尺寸钙钛矿叠层电池;150MW产线于12月动工,生产1.2×0.6m尺寸钙钛矿电池,预计2023Q4投产。2)无限光能:成立于2022年2月,由清华大学易陈谊领衔,承接了清华大学太阳能转化与存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2022年6月完成数了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按原定计划,于2022Q3完成试验线建设,实现大尺寸电池模组批量下线,目标效率大于20%,下一步计划启动10MW级中试线建设,并在2024年建成100MW级商业化量产线。3)万度光能:成立于2016年8月,由华中科技大学韩宏伟领衔,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下一代光伏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试及户外验证,产业化指标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2021年总投资60亿元建设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第一期建设一条200MW级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大试线落地,成功后扩充至10GW产能。4)光晶能源:成立于2022年5月,由武汉理工大学黄福志领衔,具备独立知识产权的大面积钙钛矿薄膜印刷技术,实现了大面积钙钛矿组件的制备,综合效能领先业界同行。2022年8月完成数了30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公司已在20cm×20cm的钙钛矿组件上获得超过20%的效率,并建成了30cm×30cm组件10MW小试线,目标效率20%,并计划于2024年实现100MW产线量产的目标。5)曜能科技:成立于2017年3月,由清华化工系孙于超创办,团队中北大材料系的特聘研究员周欢萍和北理工教授陈棋,公司小面积单结钙钛矿光伏电池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5%(世界纪录为25.5%)、小面积钙钛矿/晶硅叠层光伏电池效率超过27%,并计划于2023年底实现工业级M6(166mm×166mm)硅片上制备钙钛矿/晶硅叠层光伏电池27%的效率目标。6)脉络能源:成立于2022年8月,由小面积组件(0.2m×0.2m)产品入手,向大面积组件(1m×2m)产品领域拓展。2022年8月完成了天使轮融资,正在进行小试线建设,计划2023年建设100MW钙钛矿电池中试线,并预计未来五年内将实现GW级钙钛矿电池组件量产线的建设。3.2.资本加持,中试迈向量产钙钛矿电池行业投资市场火热,一级资本投资如火如荼。1)从投资方来看,钙钛矿初创企业受到腾讯、碧桂园及宁德时代等跨界企业和三峡资本、高瓴资本等机构密切关注,如腾讯于2022年投资协鑫光电、碧桂园于2021年参投极电光能、2022年参投无限光能。2)从融资轮次来看,纤纳光电和协鑫光电已完成多轮融资,分别来到D轮和B+轮,累计获投资金额达数亿元,其余初创企业集中在天使轮和Pre-A轮阶段。钙钛矿产业现阶段更多的是在进度上作较量,以资本和卡位的推动为主。中试迈向量产,协鑫、纤纳和极电领跑,众能和仁烁等各厂商追逐。1)从组件效率角度(量产效率),至2022年底单结钙钛矿电池可达16%,在2023年、2024年和2025年有望分别达到18%、20%和22%;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方面有望在2023年达到28%。2)从产能角度看,目前各厂家仍集中在100MW级别的试验线,如2021年协鑫光电100MW产线投产,纤纳光电、极电光能、万度光能也在2021年通过融资等方式投建百兆瓦级产线;我们预计2023年有望看到行业GW级别的项目落地,2024年出现多条GW级别的产线建设,由中试正式迈向量产。各厂家详细的产能规划进展我们在后续5.2节供给端进行详细说明,这里不多赘述。4.钙钛矿制备涂布湿法和蒸镀干法共存,核心设备确定钙钛矿电池由于其结构并未完全确定,对应设备与工艺尚未定型,但其核心设备离不开激光设备、真空镀膜设备和涂布机,钙钛矿电池的产业化将给设备投资带来新的增量。1)激光工艺贯穿整个环节,精度提升促使设备升级。目前国内各激光设备厂商已前瞻布局,包括大族激光、德龙激光、杰普特、迈为股份、帝尔激光等;2)钙钛矿层以涂布湿法为主流,其次是CVD法,新增涂布机需求。目前协鑫光电、纤纳光电和极电光能等均以狭缝涂布法为主,其中主要供应商为上海沪德,其次是日本东丽;而CVD法代表企业为众能光电,CVD设备市场被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东京电子等国外厂商占领。3)真空镀膜多层通用,设备投资占比提升。PVD设备供应商较多,包括京山轻机、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奥来德、众能光电等;CVD设备国内厂商以捷佳伟创为主。4)对标OLEDs封装,薄膜封装或成为主流。工艺流程概况:导电透明玻璃制备→激光P1刻蚀→制备第一传输层薄膜(电子/空穴传输层)→退火/干燥→制备钙钛矿层薄膜→退火烘干→制备第二传输层薄膜(空穴/电子传输层)→退火/干燥→激光P2刻蚀→底电极(背电极)制备→激光P3刻蚀→激光清边→测试分拣和封装。4.1.激光工艺贯穿整个环节,精度提高促使设备升级太阳能电池的大面积是保证高功率输出的关键,钙钛矿电池与晶硅电池的大面积制备具有本质区别。晶硅电池组件的大面积制备是通过对标准化尺寸的晶硅电池进行串焊而来,属于并联结构;而对于钙钛矿电池,可以直接制备大面积器件,然后将各层自下而上采用激光工艺串联得到,减少了串焊等工艺焊接,这正是上文2.3节钙钛矿电池较晶硅电池所能大幅缩减生产周期的本质原因,是对传统晶硅组件产业链的颠覆,与之相对应的,器件的大面积制备成为钙钛矿产业化的难点之一。各划线难易程度P3>P2>P1,激光工艺以皮秒为主,TCO导电薄膜可采用纳秒。其中,合理配置P1、P2和P3三次光刻的相对位置,可提高钙钛矿电池组件内部的连接效率,增大组件整体的输出功率。激光设备约占整体价值量约为10~20%,对设备精度要求提高。激光工艺关系到薄膜的损伤缺陷以及被切面的平整光滑程度,直接/间接影响电池的效率和寿命,从而对激光设备的精度提出较高要求。以碲化镉和铜铟镓硒薄膜电池为例,对激光刻蚀的精度要求分别为3~5μm和2μm,但钙钛矿激光刻蚀的精度则需要达到0.3-0.5μm,故现存薄膜电池的激光刻蚀设备无法直接应用于钙钛矿电池生产,催生更新需求。目前各激光设备厂商已前瞻布局,正与钙钛矿生产商紧密合作。国内激光设备厂商中,德龙激光较早关注到钙钛矿薄膜电池的制备,目前设备已投入客户产线进行实际生产;迈为股份于2021年年报中就披露已经制造出钙钛矿激光设备样机,定制化的单结大面积钙钛矿激光设备已实现交付;帝尔激光的激光设备已应用于TCO层、氧化物、电极层生产;众能光电也表示钙钛矿激光划线刻蚀设备已出货50台套。4.2.钙钛矿层以涂布湿法为主流,新增涂布机需求大面积和小面积钙钛矿电池的最高效率存在很大差异,最关键原因之一是缺乏高质量、高均一性的大面积钙钛矿薄膜沉积方法。虽然目前钙钛矿电池实验室转化效率已超过25%(2022年最高记录为25.7%),但其采用的旋涂法仅适用于实验室端的研发,旋涂法可以获得效率高且分布均匀的钙钛矿结晶,但成品面积较小(一般低于1cm2)且物料利用率仅3%,无法应用到大规模生产中。相比之下,产业端平米级别的钙钛矿转换效率还不到20%(至2022年底产业化最高约16%),故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的沉积方案还处于多样化的研究当中,没有形成稳定的工业化生产规模。旋涂法(湿法)和气相法(干法)是实验室端的制备方法,成膜质量高但大面积制备困难。旋涂法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两步法又可以分为分层浸渍法和两步旋涂法,以旋涂法为基础的钙钛矿薄膜制备方法受基底尺寸影响较大,仅被实验室规模小面积器件的制备广泛使用,而大面积钙钛矿薄膜沉积使用该技术受到很大的制约。相比较而言,气相法制备的钙钛矿薄膜尺寸不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可以有效地转向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的制备,但由于化学计量比难以精确控制而没有大规模应用。一步旋涂法:是最早制备钙钛矿电池的方法,指的是将PbX2(X=Cl、Br、I)和铵盐(MAI、FAI等)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比,溶解在特定的溶剂中,配成钙钛矿前驱体溶液。经过一步旋涂,将其沉积在预制备基底(沉积有电子或空穴传输层的基底)上,经过退火处理,形成完全结晶的钙钛矿薄膜;优势是制备简单且薄膜质量高、化学计量比可控,但薄膜质量重现性欠佳,受环境、温度和适度等外部因素影响大;分层浸渍法:在与一步法原理相似,区别在于先旋涂PbI2,而非钙钛矿前驱溶液,将PbI2填充在介孔TiO2层中并在70℃退火,随后将其浸泡在一定浓度MAI的异丙醇溶液中,两者充分反应后在热台上100℃退火处理10min即可形成完全结晶的钙钛矿(MAPbI3)薄膜;该方法克服了一步法重现性欠佳的问题,但由于存在PbI2浓度较高时PbI2和MAI反应不完全等问题,使用受限;两部旋涂法:采用旋涂的方法分别将PbI2溶液和MAI溶液旋涂在基底上,通过退火处理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扩散反应,从而形成均匀、致密的钙钛矿(MAPbI3)薄膜;该方法结合了一步法和分层浸渍法的优点,可以实现化学计量的精确控制;气相沉积法:将MAI作为有机蒸发源,PbCl2作为无机蒸发源,在高真空环境下,进行双源共蒸发,两种前驱体同时沉积至预制备基底上,充分反应后即可得到钙钛矿薄膜;优点在于PbI2可以和MAI蒸汽快速反应,实现均匀、致密的钙钛矿薄膜,但钙钛矿的化学计量比难以得到精确的控制,因而其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产业端大面积钙钛矿薄膜制备方法主要有:刮刀涂布法、狭缝涂布法、超声喷涂法、喷墨打印法、软膜覆盖法和气相沉积法。狭缝涂布法较刮刀涂布法优势更加明显,但成品性能还需优化,是目前大面积制备的主流方法。刮刀涂布法:是一种基于刮刀与衬底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刮板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沉积至基底上的一种液相制膜方法;其中钙钛矿薄膜的厚度可以通过调节钙钛矿前驱体溶液的浓度、刮板与基底之间的间隙宽度、刮涂的速度和风刀压力的大小进行有效地控制。与上述实验室溶液旋涂法相比,刮刀涂布法具有前驱体溶液浪费少、成膜质量和工艺稳定性好等优势,可以降低钙钛矿薄膜的生产成本,且还可以扩展到工业生产线上的片对片、卷对卷等连续薄膜生产技术中去;狭缝涂布法:是将前驱体溶液放在储液泵中,由控制系统按照设置的程序将其均匀地从狭缝涂布头中连续挤出,沉积在基底上以形成连续、均匀钙钛矿液膜的方法;与刮刀涂布法相比,狭缝涂布技术有以下三大优势:1)目标钙钛矿液膜的厚度可以通过对控制系统的参数和前驱体溶液的浓度进行精确地设定;2)属于无接触式的液相制膜技术,在涂布过程中可以避免由于基底平整度不好而导致的涂布头与基底的直接刮蹭;3)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密封在密闭的储液罐中,在涂布过程中可以保持其浓度不变,确保实验的可重现性,并而避免实验人员与有机溶剂的直接接触。此外,其他大面积制备方法也各有优劣。超声喷涂法:通过超声波震动将喷枪中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均匀喷涂在基板上,并通过热退火处理形成完全结晶钙钛矿薄膜;在喷涂过程中,前驱体微小液滴的分散位置是随机的,因此需要在同一位置重复喷涂多层液滴以确保钙钛矿薄膜的全覆盖;喷墨打印法:通过调节打印腔内压力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打印在基底上形成钙钛矿薄膜;由于打印头与基底之间没有机械应力(非接触式),对钙钛矿溶液的黏度要求较低,极大地提高了其对基底材料强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容忍性,但高成本高精度的喷墨打印头是一大制约因素;软膜覆盖法:由上海交大韩礼元教授率先开发的无需高真空操作的方法,在沉积过程中钙钛矿前驱体溶液的浸润性、粘度以及退火温度等对薄膜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价格昂贵的真空或涂布设备,但难以制备较厚的钙钛矿薄膜;气相沉积法:通过真空蒸镀即可沉积钙钛矿(前驱体)薄膜的方法,但真空气相沉积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真空设备,较高的生产成本限制了其在大面积钙钛矿薄膜制备中的广泛应用,但由于不使用分子泵等高真空设备,成本低于常见的物理气相沉积法。涂布湿法现为钙钛矿层主流路线,新增涂布机需求。涂布湿法并非全新工艺,但对于电池片制备工艺体系却是新的增量。1)在工艺路线选择方面,协鑫光电、纤纳光电、极电光能等以狭缝涂布法为主,而气相沉积法代表企业为众能光电。2)设备厂商方面,涂布机设备以上海德沪为主,市占率达70%,是协鑫全球第一条100MW钙矿产线大尺寸核心狭缝涂布设备供应商;CVD设备市场集中度较高,被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和东京电子等国外厂商占领,国内代表厂商为北方华创(LPCVD设备)以及沈阳拓荆(PECVD)。4.3.真空镀膜多层通用,设备投资占比提升除钙钛矿层外,其他各层均可采用真空镀膜PVD干法,但不同厂商间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选用的材料有所不同,有的选用有机材料,有的选用金属氧化物,目前各个技术路线都存在差异。导电玻璃层:可以直接采购或在玻璃底上采用PVD法直接制备透明导电层,较为成熟;空穴传输层:使用PVD(蒸镀/磁控溅射等/离子镀RPD)或涂布法,难点是工艺参数调整;针对反式结构,在钙钛矿层用RPD法沉积电子传输层较PVD法而言对钙钛矿层的损伤较小;电子传输层:使用PVD(蒸镀/磁控溅射)或涂布法;金属电极:主要使用蒸镀PVD或磁控溅射PVD,相对较为成熟;PVD与RPD比较:PVD成本占优,RPD效率占优。1)磁控溅射法(PVD):将靶材置于阴极,通过电子与工作气体碰撞分解出的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让正离子轰击靶材表面,靶材内原子获得能量后发生级联碰撞,最终发生溅射现象,从而实现镀膜的工作;PVD目前技术比较成熟且制备过程简单,设备供应商较多,包括京山轻机、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奥来德、众能光电、欣奕华、湖南红太阳、梅耶博格、德国莱宝等。2)等离子体沉积法(RPD):RPD法与PVD法原理相类似,但可以减少薄膜的损伤并且获得更高的转换效率,其缺点在于设备昂贵且供应商较少,仅有日本住友、捷佳伟创。真空镀膜多层通用将提高其设备投资占比,为设备投资带来增量。整体来看单台设备价值量RPD设备>PVD设备>涂布机>激光设备。以协鑫100MW产线为例,其采用的是表10中方案1路线,总投资额约1.2亿,对应蒸镀设备(PVD+RPD)占比约70%,涂布机占比约10%,一般RPD设备比PVD设备贵30%,因此我们估计单层RPD、PVD和涂布机设备价值分别为3400万元/百兆瓦、2500万元/百兆瓦、1200万元/百兆瓦。参考HJT中PVD和CVD设备价值量占比,我们粗略假设钙钛矿CVD设备与PVD设备价值量相同,对应得到表10中方案2和方案3蒸镀设备的占比分别为41%和75%(未考虑导电玻璃层的制备);而现有晶硅电池中,PERC和TOPCon镀膜以化学气相蒸镀法为主,真空蒸镀非主流,而HJT电池制备中蒸镀设备占比约25%,相比之下,钙钛矿电池设备投资中真空镀膜设备占比显著提升,带来新的增量。4.4.对标OLEDs封装,薄膜封装或成为主流从结构和封装要求来看,钙钛矿电池对标的是OLEDs而不是晶硅电池。1)钙钛矿电池和OLEDs均为五层夹层结构。五层的OLEDs器件也分为金属阴极、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阳极,与钙钛矿电池结构一致;目前OLEDs制备方案比较成熟,大部分有机小分子薄膜通过真空热蒸镀来制备,而可溶性有机小分子和聚合物薄膜则可以通过更低成本的溶液法来制备,钙钛矿电池各层的制备更多的是OLEDs制备工艺的迁移。2)钙钛矿电池密封要求仅次于OLEDs。由于OLED器件中阴极材料和有机发光材料对水蒸气和氧气特别敏感,若要达到设计的使用寿命10000小时,水、氧的渗透率要分别小于5×10-6g/m2·天和10-6g/m2·天,10-6g/m2·day的水渗透率要求相当于24小时内只允许1滴水渗入6个足球场大小的面积内,相比之下钙钛矿电池的要求在10-4至10-5量级之间,而晶硅电池要求更低(小于10-1即可)。可靠的封装技术是钙钛矿电池迈向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核心之一。封装的目的在于防止水氧和灰尘进入钙钛矿电池器件内部而使其寿命和性能降低。目前封装技术可以分为盖板封装和薄膜封装(TFE封装)两大类,其中盖板封装又可以分为Getter&Dispenser封装和Frit封装。Getter&Dispenser封装:在钙钛矿电池四周涂上一圈密封胶(SealDispenser),由于密封胶多为有机材料,其水透过率只能达到10-1g/m2·天,为此需要在玻璃盖板上凹槽并用涂布工艺帖附干燥剂(GetterAttach),在一定的真空度下进行成盒工艺让密封胶把两张玻璃粘合并固化,形成一个闭合的封装结构。该方法的缺点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干燥剂本身有厚度(0.1-0.3mm),增加了玻璃基板的厚度,不利于产品的轻薄;另一方面是干燥剂一般为不透明材料,帖附在钙钛矿电池上会影响透光。Frit封装:为了克服Getter&Dispenser封装的缺点,Frit封装采用玻璃胶(FritSeal)直接在玻璃上涂覆,以代替密封胶;用涂布或丝网印刷工艺将玻璃胶制作在封装玻璃上,把封装玻璃用高温烘烤使玻璃胶中的溶剂挥发掉只剩下固体玻璃粉;玻璃胶熔融固化后能够达到类似玻璃的优良的阻水氧效果,但玻璃粉熔融固化后的硬度和脆性与玻璃相近,无法应用于弯曲产品。TFE封装:在钙钛矿电池制作完成后首先沉积一层无机阻水层1,可以采用ALD或PECVD实现低温下的沉积,随后用涂布或喷墨打印的工艺制作有机平坦层,有机平坦层材料可以使用UV固化或热固化,固化完成后在有机平坦层上继续沉积第二层无机阻水层2,沉积完成后再帖附保护膜。对标OLEDs,TFE封装或成为主流。TFE封装由于能够兼顾柔性OLED显示需求的阻水氧性能和弯曲性能,已经成为目前OLEDMobile产品的主流封装技术,参照OLEDs,伴随下游应用端对钙钛矿电池柔性和透光性要求的提升,TFE封装或也成为钙钛矿电池封装主流。5.潜在应用需求广阔,产能供给放量为设备投资带来增量根据我们对供需端的分析,需求端BIPV是应用首选,VIPV前景可期,与晶硅电池相比将形成差异化竞争,我们测算至2026年合计有69.1GW的新增潜在市场需求;供给端我们预计2024年有望出现首条GW级别产线,至2026年行业合计产能将达到24.4GW,为设备厂商带来广阔增量,对应2026年122亿元的总设备市场空间和52亿元新增设备空间。5.1.需求端:BIPV是应用首选,VIPV前景可期轻薄+透光+柔性,差异化特点让钙钛矿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目前钙钛矿电池还处于产业化早期,后续将凭借其轻薄、透光、弱光性好、柔性器件等差异化特点,在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及VIPV(车载光伏)以及物联网发电模块等领域实现率先应用;2)钙钛矿电池的厚度仅为晶硅电池的千分之一,柔性轻便进一步拓展了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如用于穿戴式的发电装置、野外临时发电设备等,甚至可以运用于太空发电。应用场景1:BIPV是首选应用市场。从电池片组件应用端来看,分为集中式电站和分布式电站,2021年分布式电站占比首超集中式,达到53.4%,而分布式电站中约80%与建筑相关。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作为分布式光伏中一大市场,包括屋顶、幕墙、光伏瓦、遮阳系统等。随着社会进步和建筑设计形式的不断发展,采光屋顶/幕墙不再单单仅是满足采光需求,越来越多的体现了建筑的装修风格,这对于光伏组件视觉可设计要求逐步提高。较晶硅光伏组件相比,钙钛矿光伏组件一方面保留了较高转化效率的优势,另一方面其良好的透光率使得可以根据建筑采光的需求制作出不同透光效果和颜色外光的BIPV,更好满足人们对建筑美学的需求。政策端加码+BIPV技术走向成熟,BIPV渗透率及装机量将不断提升。随着“双碳”政策提出,绿色建筑、屋顶光伏等政策加速落地。1)各省份及地区纷纷给出政策指引,体现在对新建建筑光伏屋顶覆盖率(最高达50%)、装机规模和建筑面积的要求,伴随2022年3月住建部《“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落地,“绿色建筑”上升至法律高度;2)地方补贴释放积极信号,浙江、上海和广东等地于2022年陆续发布推进分布式光伏/BIPV项目的意见/试行通知,其中对于BIPV项目的补贴最高可达0.8元/W,预计将有效推动BIPV市场扩容。我们预计2026年新增BIPV(屋顶+幕墙)装机容量将达到47.2GW,对应1398.6亿元新增市场空间。伴随政策指引和补贴的落地+BIPV技术走向成熟的催化,根据我们测算,BIPV屋顶的存量装机规模将从2020年的709MW达到2026年的76GW,CAGR≈118%,实现快速增长;而BIPV幕墙的每年新增装机规模将从2022年的0.3GW增长至2026年的11.3GW,CAGR≈145%,增长同样迅速。预测假设:1)以2021年存量建筑面积(605.4亿平方米)和房屋竣工面积(40.83亿平方米,增速6.11%)为起点,假设2022年短期承压增速取-5%外,参考往年增速水平,往后年份假定维持相同竣工量,即增速取0%;2)根据中国建研院《BIPV/光电建筑市场发展情况介绍》,我国每年新建屋顶面积约为新建建筑面积的20%,则屋顶面积占建筑的面积均按20%估计;3)根据隆基Hi-MO5m分布式光伏系统,组件1722×1134mm尺寸(面积1.95m2)对应功率415W,对应发电量213W/m2,我们简化取200W/m2作为单位面积的发电量估计;4)根据光伏产业网,我国只有11%的屋顶适合建设光伏电站,根据政策指引,我们假设2021-2026年新建屋顶可安装比例分别为15%/20%/25%/30%/35%/40%;根据CPIA,2020年BIPV总装机容量约709MW,估计得到2020年存量建筑中BIPV屋顶渗透率约为0.3%;我们假设2021-2026年渗透率分别为0.8%/1.5%/3%/5%/9%/15%;5)对于BIPV幕墙在旧建筑改建方面难度与成本较大,我们仅考虑每年新增的BIPV幕墙容量,假设幕墙面积占建筑面积的比例为40%,幕墙较屋顶安装难度相对更大,我们假设2022-2026年新建幕墙可安装比例分别为10%/15%/20%/25%/30%;6)BIPV项目成本参照CPIA对分布式项目成本的预测。应用场景2:VIPV前景可期。搭载VIPV的车型还非常少,丰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riusPrime、现代SonataHybrid、裕隆日产的平价车款Leaf、美国Karma的第二代电动超跑Revero、现代的Sonata及Ioniq5是早期搭载太阳能全景天窗的车型。近期,荷兰电动车初创公司Lightyear全球首款太阳能电动车即将量产。目前,VIPV产业化仍处于早期,晶硅电池虽然发展已走向成熟,但考虑到晶硅电池厚度薄且是脆性材料,需要采用特殊的压合工艺才可以应用到车顶的弯曲表面上,但在保证良率的前提下该工艺并不容易实现;若采用可以弯曲的砷化镓薄膜电池,仍存在成本高(晶体硅的50倍),以及无法透光不能保证全景天窗的透光和美观等问题。钙钛矿本身高效率+透光性,伴随后续产业化加速降本有望解决上述VIPV问题,打开应用空间。VIPV经济性测算:以具有1.5m2面积的光伏车顶和200W/m2发电量的电动汽车为例,假设每天持续发电6小时,一年可理论发电657度,电价按0.6元/度,估计一年可以节省约400元,若额外选装成本为5元/W,6元/W,7元/W时,对应静态投资周期为3.75、4.5年和5.25年。我们预计2026年新增VIPV装机容量将达到21.9GW。我们认为,钙钛矿产业化加速将对VIPV应用的起量起到促进作用,伴随2025年GW级别钙钛矿产线的落地/投产,快速降本的情况下将催生VIPV覆盖率的提升,我们假设2025年和2026年VIPV覆盖率分别为1%/3%,光伏车顶可安装面积和单位面积发电量分别按1.5m2和200W/m2估算,暂且仅考虑新车的选配/标配,不考虑对存量汽车的改装。5.2.供给端:产能供给放量为设备投资带来增量根据产能梳理,我们预计至2026年钙钛矿产能达24.4GW,对应设备总市场空间122.1亿元,当年市场空间51.5亿元。2023年各钙钛矿厂商百MW级产线陆续投产,我们预计本年度钙钛矿合计产能超过1GW(1.22GW),并有望率先出现1GW产线的招标;2024年,我们预计将出现多条GW级别产线的建设,对应组件效率有望达20%,实现钙钛矿0->1产业化的跨越。根据2022年鑫磊半导1GW产线10.36亿元的投资额,以及协鑫对钙钛矿量产后单GW约5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经济复习》课件
- 浮力课件教学课件
- 美国医疗文化
- 《绦虫专科》课件
- 儿童折纸课件
- 六下How tall are you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2-4道路单圆曲线几何要素
- 《会议管理》课件
- 塑料成分分析
- 大学体育与健康 教案 网球14
- 大型设备安装合同模板
- 《新零售实务》课程标准
- 2024冬季安全十防措施专题培训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皮肤生理学及皮肤问题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全章)》PPT教学课件
- 低压配电柜操作规程1
- 《美团外卖商家运营》ppt课件
-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15
-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保证体系框架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