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管性疾病课件_第1页
颅内血管性疾病课件_第2页
颅内血管性疾病课件_第3页
颅内血管性疾病课件_第4页
颅内血管性疾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聊城脑科医院林凯

颅内血管疾病聊城市脑科医院血管神经外科林凯2017.04.201.聊城脑科医院颅内血管疾病聊城市脑科医院血管神经外科12.2.脑的解剖

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占体重的2%的脑(1300-1500g),其血供占全身的20%,脑的动脉系统分为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两系统间由Willis环连接。3.脑的解剖脑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占体重的2%的脑(1300-概述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恶性肿瘤、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共同构成人类死亡三大疾病。

4.概述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恶性肿瘤、需要外科处理

1.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2.脑血管畸形(vascularmalformations)3.脑卒中(stroke)

5.需要外科处理

1.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的疾病。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自发性SAH外伤性SAH6.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自发性SAH——CT7.自发性SAH——CT7.外伤性SAH——CT

8.外伤性SAH——CT

8.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

1.颅内动脉瘤,脑(脊髓)血管畸形

70%2.脑动脉硬化3.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oyamoyadisease)4.颅内肿瘤卒中5.血液病6.动脉炎7.脑膜炎、脑炎8.抗凝治疗9.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

9.

SAH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有诱因—情绪激动、用力、咳嗽、排便等。10.SAH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有诱因—情绪激动、用力

SAH临床表现1.

出血症状: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冷汗,精神症状,烦躁不安,意识模糊、障碍,定向力障碍,抽搐。2.

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脑膜刺激征20%,一侧动眼神经麻痹2-20%,提示:后交通和大脑后动脉动脉瘤。偏瘫20%:病变出现累及运动区皮质、传导束。3.

视力、视野障碍:出血后神经鞘延伸眼底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1小时后)4.颅内杂音1%11.SAH临床表现1.

出血症状: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

诊断病史。

CT:准确率接近100%—脑沟、脑池高密度(1周内)其他:血肿,梗死,脑积水,脑水肿增强CT: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直径>1厘米)MRIMRA:筛选手段脑血管造影:确定病因腰穿:慎重选择12.诊断病史。12.

SAH鉴别诊断

1.动脉瘤2.动静脉畸形3.脑瘤卒中4.动脉硬化5.烟雾病13.

SAH鉴别诊断

1.动脉瘤13.治疗

一般治疗:绝对卧床、安静。应用止血剂。对症:止痛镇静。脱水。保持大便通畅。病因治疗:明确出血原因,去除出血原因。

14.治疗

一般治疗:绝对卧床、安静。14.颅内动脉瘤

(intracranialaneurysm)15.颅内动脉瘤

(intracranialane

颅内动脉瘤

(intracranialaneurysm)

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好发年龄40-60岁,20%颅内多发。

16.颅内动脉瘤

(intracranial病因尚不十分清楚1.)动脉壁先天缺陷学说—分叉处动脉壁先天性平滑肌缺乏。2.)动脉壁后天性退化学说—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动脉内弹力板破坏。3.)其他:感染栓子脱落侵蚀动脉壁—感染性动脉瘤。外伤—外伤性动脉瘤。17.病因尚不十分清楚17.

病理肉眼—球形或浆果形,外观呈红色,巨大动脉瘤囊内有血栓形成.组织学—动脉瘤壁仅存一层内膜缺乏中层平滑肌组织,弹性纤维断裂或消失,瘤壁内有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瘤壁弹力板消失.18.病理肉眼—球形或浆果形,外观呈红色,巨大动脉瘤囊内Willis环1右侧大脑前动脉A12左侧大脑前动脉A13前交通动脉4右侧后交通动脉5左侧后交通动脉6右侧大脑后动脉P17左侧大脑后动脉P18基底动脉顶端19.Willis环1右侧大脑前动脉A119.20.20.关于Willis环的MRA:旋转从正位片1,颈内动脉.2,大脑前动脉.3,大脑中动脉.4,大脑后动脉.5,椎动脉.6,基底动脉21.关于Willis环的MRA:旋转从正位片21.

分类1.按动脉瘤位置分类:颈内动脉系90%

a.颈内动脉-后交通b.大脑前动脉、前交通c.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系10%

a.椎动脉动脉瘤.b.基底动脉瘤。C.大脑后动脉瘤2.按动脉瘤大小分类:小型:直径<0.5厘米一般型:直径0.6-1.5厘米大型:1.6-2.5厘米巨大型:直径>2.5厘米3.形态:囊状(球形、葫芦形、漏斗形)、梭形及壁间动脉瘤。22.分类1.按动脉瘤位置分类:22.23.23.24.24.25.25.26.26.27.27.28.28.29.29.30.30.临床表现未破裂的动脉瘤,临床上中、小型动脉瘤可无任何症状。局灶症状:后交通动脉瘤—动眼神经麻痹,动脉瘤出血后症状:偏头痛,眼眶痛,动脉神经痛.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轻重不一.31.临床表现未破裂的动脉瘤,临床上中、小型动脉瘤可无任何症状临床表现严重的SAH—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大汗淋漓,颈强直,克氏征阳性。意识障碍—昏迷、死亡1/3.

脑血管痉挛(3-15天)21%-62%,5-羟色胺,儿茶酚胺,血管活性改变.

二次出血(2周内)动脉瘤破裂口被凝血封闭停止.破裂口周围血凝块溶解破裂再出血.局灶症状:动眼神经麻痹,血肿、梗死、视力障碍.32.临床表现32.临床表现Hunt五级分类法

Hunt五级分类法:判断病情,选择造影手术时机,评估疗效一级:无症状或轻微头痛及轻度颈强直.二级:中重度头痛,颈强直,动眼神经麻痹,无其他神经功能缺失.三级:轻度意识障碍,躁动不安,轻度脑神经功能缺失.四级:半昏迷,偏瘫,早期去脑强直,自主神经障碍.五级:深昏迷,去脑强直,濒死状态.33.临床表现Hunt五级分类法

Hunt五级分类法

动脉瘤诊断确定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周内)—CT阳性率高,安全、迅速、可靠.腰穿不作为首选方法.动脉瘤筛选CT:直径大于1.0厘米注射对比剂后MRI、MRA:动脉瘤内可见流空或提示动脉瘤位置.三维CT:了解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关系.34.动脉瘤诊断确定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周内)—CT阳性率高,

动脉瘤的诊断脑血管造影判断:位置.形状.内径.数目.血管痉挛确定手术方案.造影时机:三级以上病情稳定

三级以下及早进行.造影阴性:血管痉挛,瘤内血栓,投照位置不当.高度怀疑者——3个月以后复查.避免遗漏多发动脉瘤35.动脉瘤的诊断脑血管造影35.动脉瘤的治疗及早造影明确诊断,尽快手术治疗夹闭动脉瘤,防止动脉瘤再破裂出血.显微外科手术死亡率小于2%,保守治疗

70%病人再出血.36.动脉瘤的治疗及早造影明确诊断,尽快手术治疗夹闭36.动脉瘤的治疗手术时机:

1.病情一二级,及早造影,及早手术。2.病情三四级,出血严重脑血管痉挛,手术危险大,病情好转后造影、手术。37.动脉瘤的治疗手术时机:37.动脉瘤的治疗手术方法:1.开颅夹闭动脉瘤蒂.首选.2.孤立术,侧枝供血良好情况.3.动脉瘤壁加固术,疗效不肯定.4.介入导管技术,弹簧圈栓塞.术后造影复查证实动脉瘤是否消失.38.动脉瘤的治疗手术方法:38.手术治疗目的①防止或减少动脉瘤出血的机会;②保证正常的脑血液循环,尽可能不发生脑缺血性神经功能保碍。39.手术治疗目的39.颅内动脉瘤术中模拟图40.颅内动脉瘤术中模拟图40.颅内动脉瘤术前和术后DSA41.颅内动脉瘤术前和术后DSA41.血管内栓塞术

属于介入治疗方法,采取经皮穿刺股(或颈)动脉,插入导引管,再经导引管插入微导管(如Magic-BD2L、Tracker-10或18)至动脉瘤内或载瘤动脉,经微导管送入栓塞材料(如球囊、微弹簧圈),将动脉瘤或载瘤动脉闭塞的方法。

42.血管内栓塞术属于介入治疗方法,采取经皮穿刺股(或颈)动脉,血管内栓塞术适应症①手术探查夹闭失败。②患者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麻醉或手术。③动脉瘤破裂出血后,一般情况差,手术危险性大。④因动脉瘤解剖部位特殊不能手术,如海绵窦段动脉瘤;或解剖位置深,又在重要功能区,如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⑤某些特殊的动脉瘤,如瘤颈宽、瘤壁厚、硬化、巨大动脉瘤、复杂动脉瘤及手术夹闭后又增大的动脉瘤。⑥患者不愿接受手术。

43.血管内栓塞术适应症43.44.44.45.45.46.46.

动脉瘤的治疗围手术期治疗.绝对卧床,避免刺激,镇静治疗,经颅多普勒超声,ICU监护,控制血压,监测脑血流.脑血管痉挛—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应用抗纤维蛋白溶解剂如氨基已酸,防止动脉瘤破裂口处凝血块溶解再出血.47.

动脉瘤的治疗围手术期治疗.47.

1.治愈:动脉瘤切除或消失,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

2.好转:间接手术或动脉瘤未切除,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部分恢复工作。

3.未愈:动脉瘤未处理,症状无改善。

疗效评价48.1.治愈:动脉瘤切除或消失,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疗效评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oyamoya)

又称烟雾病,因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脑底出现异常小血管团,在脑血管显影上形成烟雾而得名。49.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oyamoya)

又称烟雾病病因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由脑动脉先天发育不良或变态反应性炎症。可继发于钩螺旋体脑动脉炎,动脉硬化,放疗后。50.病因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由脑动脉先天发育不良或变态反应性

病理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有血栓形成,管壁内弹力层粗裂,曲折,增厚,中层平滑肌变薄,脑底动脉及深穿支代偿性增生,交织成网,形成丰富的侧枝循环的异常血管网;颅内、外动脉广泛异常沟通,异常增生的血管网壁菲薄,管腔扩张有时有粟粒状囊性动脉瘤易破裂出血.。51.

病理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有血栓形成,管壁内弹力层粗

临床表现1.)脑缺血;儿童青壮年多见,表现为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可反复发作。2.)脑出血发作年龄晚于缺血组,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室出血。52.临床表现1.)脑缺血;儿童青壮年多见,表现为缺血或出血

诊断1.脑血管造影可确诊,表现为1.)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狭窄或闭塞。2.)基底节部位纤细的异常血管网3.)广泛的血管吻合代偿主要是大脑后动脉和胼周动脉。颈外动脉和颞动脉.2.CT:表现为脑梗死,萎缩,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3.MRI:脑梗死,萎缩,脑软化.4.MRA:提示脑底血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