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依恋的表现课件_第1页
儿童依恋的表现课件_第2页
儿童依恋的表现课件_第3页
儿童依恋的表现课件_第4页
儿童依恋的表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社会化第四章学前儿童的社会化1学习目标:1.掌握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及重要性2.掌握依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理解同伴关系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3.学会应用有关知识帮助学前儿童改善社会化发展中的不良出境和不良行为特征。学习建议:1.对有关儿童社会化发展的理论有整体的把握。2.学习时,可以结合相关学科内容进行分析思考。3.建立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基本框架。学习目标:2

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主要体现在语言、亲子关系、交往、社会行为以及道德的产生等方面。儿童的社会化,是每个儿童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包括儿童的语言能力、儿童的亲子关系、儿童的同伴关系以及儿童的社会行为等。

自然实体社会实体发展的过程自然实体3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P98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P984一、前语言的交流:通过非言语的方式进行。二、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发音正确率与年龄增长成正比)1、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语用技能的发展等方面。4岁以上的儿童一般都能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2、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积极词汇:儿童能听懂,也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儿童能听懂,但是不会使用,或不能正确使用。在发展思维的过程中,帮助儿童把消极词汇变成积极词汇,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加速其思维发展的重要措施。3、语法结构的发展主要表现出如下趋势: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句子长度由短到长。4、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P103一、前语言的交流:通过非言语的方式进行。5三、学前儿童语言的交际功能P1031、皮亚杰将儿童的语言划分为两大类: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2、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在语言方面的自我中心则表现为讲话者不考虑他在与谁讲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他或者是对自己说话,或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自我中心语言分为重复、独白和双人或集体的独白三个范畴。3、社会化语言有四种: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问题与回答。三、学前儿童语言的交际功能P1031、皮亚杰将儿童的语言划分6四、语言获得理论四、语言获得理论7案例分析:

每天午睡前某幼儿园老师都给孩子们讲故事,有的是富涵哲理的成语故事,有的是语词优美的散文,有的是充满了智慧的十万个为什么……一天中午,孩子们听完关于蜘蛛织网的故事——《珍珠网》后,可可的眼睛却还在叽里咕噜转个不停,老师走过去帮他掖好被子说:“闭上眼睛快睡吧!”他轻轻地问老师:“小蜘蛛网上的珍珠到底是什么?他为什么吃虫?为什么不像人一样吃饭?……”

案例分析:每天午睡前某幼儿园老师都给孩子们讲故8分析:给幼儿讲故事故事,不但能帮助幼儿积累词汇量,而且能在故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故事往往会给幼儿留下了提问和置疑的空间,此时教师可以或是把问题、置疑提出来让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参与讨论,或是通过引导让孩子去亲身时间来证明,或是请幼儿回家问爸爸妈妈,再写下答案带来并告诉大家。分析:9写给老师的话:

为了组织好语言教育活动,每学期开学之前,首先,应把一学期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做一个总的安排。它们包括:确定一学期的语言教育目标,并把它具体化;根据教育目标确定具体内容,如认识哪些事物,语言训练重点是什么,丰富哪些词汇,谈话、讲述能力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教哪些故事、诗歌,要求幼儿复述与背诵哪些作品……。然后,把教育内容再合理地分配在各周。不同形式和用不同方法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应穿插进行。如发音练习、谈话、各种形式的讲述、朗诵诗歌、讲故事、复述故事或几种内容综合在一起的活动等,最好间隔进行。写给老师的话:10第二节学前儿童的亲子关系第二节学前儿童的亲子关系11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可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和子女是血缘最近的直系血亲,为家庭关系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父母与子女的情感联系与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一种抚育关系,一种教养关系。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可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在法律12一、婴儿期的依恋1、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地说明了母爱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2、鲍尔贝提出的依恋理论将依恋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无分化阶段;低分化阶段;依恋形成阶段以及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3、安斯沃斯发现的依恋模式:焦虑-回避型;安全型;焦虑-反抗型。他的学生又提出紊乱型。影响依恋的因素:教养方式;儿童的气质特点;家庭的因素。4、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对社会性发展、对情感发展、认知发展的影响。一、婴儿期的依恋13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的说明了母爱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的说明了母爱对于儿童的不可14案例分析:1.每天睡觉前,倩倩必须把一条粉红色的毯子放在枕头边,她总是把脸贴在小毯子上才愿意入睡。如果哪天小毯子被妈妈洗了还没有干,倩倩就哭闹着不愿意睡觉。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她连上幼儿园也要带着她的小毯子。为此,倩倩的妈妈有些迷惑不解,女儿为什么睡觉时就要盯着平常的一条小毯子呢?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1)这是一种明显的依恋行为的表现,倩倩将小毯子看成是获取心理安全的替代物。(2)儿童依恋的表现(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跟随等);(3)依恋对行为的影响:对社会性、情感、认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认真对待。(4)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平时的行为表现,给予更多的关爱,包括身体上的触抚和语言、目光上的交流等,使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案例分析:1.每天睡觉前,倩倩必须把一条粉红色的毯子放在枕头15

不要长期离开自己的孩子,而且,只要孩子乐意,你就要给孩子以更多的爱抚、帮助和鼓励。要知道,只有及时而充分地享受母爱,他才能建立起立这个世界的信任。但并不是给予孩子的刺激越多越好,如孩子正在紧张望四周或就要睡着时,同他大声讲话,会引起孩子对你的回避。所以,最好是与孩子建立一种“同步行为”特殊交流方式。如:孩子对你笑笑,你也应该给宝宝一个回应的笑。经比较,我国母亲对幼儿生理的敏感性和反应性水平高于对他们心理需要的敏感性和反应性水平,这反映了我国母亲母性意识的现状与缺憾。所以,许多父母抱怨说,我也会给他买玩具,也会给他买好吃的,但怎么孩子就跟我不亲?

写给爸爸妈妈的话:不要长期离开自己的孩子,而且,只要孩子乐意,你就要给16第三节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第三节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171、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包括: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2、同伴关系的功能: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比较持久。)3、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教养方式;身体吸引力;行为特征;认知能力;

教师的影响(教师对一个儿童特征和价值的认可程度会通过一种复杂的方式影响其他儿童对这个儿童的接纳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平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对儿童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儿童的影响)。1、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18案例分析:教材P1311.琳琳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楚楚动人,但是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一次,班里开展“好朋友”主题活动,琳琳的“朋友树”上挂着许多好朋友的名字,老师问琳琳,你的好朋友是谁?琳琳说是明明,可明明却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又说嘟嘟是她的好朋友,嘟嘟又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一连说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小朋友都否定了。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1)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教养方式;身体吸引力;行为特征;认知能力;教师的影响等。(2)行为特征是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之一,行为特征是儿童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儿童个体之所以交往成败不同、同伴地位各异,主要是因为这些儿童具有冥想不同的行为表现。(3)研究表明受欢迎的儿童,是因为他们具有外向、友好的人格特征;而不受欢迎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往往是比较笨拙和不明智的,他们尝试加入群体活动那个,但是往往被令人讨厌的特征拒之门外,而且由于害羞,他们大多自己玩,很少见到他们表现自己。(4)该案例中的琳琳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虽然她认为很多人都是自己的好朋友,但是正是这些特征,使其他小朋友都否认和琳琳是好朋友。案例分析:教材P1311.琳琳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楚楚动人,19第四节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第四节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20一、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认知因素、移情、强化。一、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21二、儿童的攻击性行为1、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工具性侵犯;敌意性侵犯。2、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家庭影响;玩具及电视(玩具在儿童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发现,儿童的活动空间过小,或者没有足够数量的玩具,儿童之间打架和吵嘴的现象就会更容易发生。儿童收看电视节目也很普遍,但是较长时间看电视,缩小了儿童的活动范围,与周围客体交互作用的机会减少,单项灌输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儿童的思维活动,并容易形成刻板的、模式化的行为方式。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观看暴力电视节目与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有关。但是电视的负面效应并不是电视媒体天生就有的,应该说是由于社会对媒体的使用不当,或者是家长本身的原因造成的。)社会认知因素。二、儿童的攻击性行为1、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22三、儿童的道德发展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特点: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变的,不理解规则是由人制定的;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并认为别人也这样看;判断行为的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