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能源光伏发电工程总平面布置(土建)方案平面布置依据《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23-2008《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场区总平面布置原则光伏发电站的场区总平面布置按以下基本原则进行:(1)应根据发电站的生产、施工和生活需要,结合站址及其附近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建设规划进行布置,应对站区供排水设施、交通运输、出线走廊等进行研究,立足近期,远近结合,统筹规划。(2)总平面布置应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控制全站生产用地、生活区用地和施工用地的面积;用地范围应根据建设和施工的需要按规划容量确定,宜分期、分批征用和租用。(3)交通运输方便。(4)协调好站内与站外、生产与生活、生产与施工之间的关系。(5)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6)减少场地的土石方工程量。(7)降低工程造价,减少运行费用,提高经济效益。(8)站内建筑物应结合日照方位进行布置,合理紧凑;辅助、附属建筑和新政管理建筑宜采用联合布置。(9)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规划,利用空闲场地植树种草,绿地率应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绿化要求。(10)升压站及站内建筑物的选址应根据光伏方阵的布置、接入系统的方案、地形、地质、交通、生产、生活和安全等要素确定。(11)站内集电线路的布置应根据光伏方阵的布置、升压站的位置及单凹集电线路的输送距离、输送容量、安全距离等确定。(12)站内道路应能满足设备运输、安装和运行维护的要求,并保留可进行大修与吊装的作业面。(13)大、中型地面光伏发电站站区可设两个出入口,其位置应使站内外联系方便。站区主要出入口处主干道行车部分的宽度宜与相衔接的进站道路一致,宜采用6m;次干道(环行道路)宽度宜采用4m;通向建筑物出入口处的人行引道的宽度宜与门宽相适应。(14)地面光伏发电站的主要进站道路应与通向城镇的现有公路连接,其连接宜短捷且方便行车,宜避免与铁路线交叉。应根据生产、生活和消防的需要,在站区内各建筑物之间设置行车道路、消防车道和人行道。站内主要道路可采用泥结碎石路面、混凝土路面或沥青路面。(15)光伏发电站站区的竖向布置,应根据生产要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场地标高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不设大堤或围堤的站区,升压站区域的室外地坪设计标高应高于设计高水0.5m。2)所有建筑物、构筑物及道路等标高的确定,应满足生产使用方便。地上、地下设施中的基础、管线,管架、管沟、隧道及地下室等的标离和布置,应统一安排,合理交叉,维修、扩建便利,排水畅通。3)应减少工程土石方工程量,降低基础处理和场地平整费用,使填方量和挖方最接近平衡。在填、挖方量无法达到平衡时,应落实取土或弃土地点。4)站区场地的最小坡度及坡向以能较快排除地面水为原则,应与建筑物、道路及场地的雨水井、雨水口的设置相适应,并按当地降雨量和场地土质条件等因素确定。(16)站区场地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工程地质、地下水位等因素进行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场地的排水系统应按规划容量进行设计,并使每期工程排水畅通。2)当室外沟道高于设计地坪标高时,应有过水措施,或在沟道的两侧设排水设施。3)对建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光伏发电站,在站这边界处应有防止山洪流入站区的设施。(17)生产建筑物底层地面标高,宜高出室外地面设计标高150mm~300mm,并应根据地质条件计人建筑物沉降的影响。(18)光伏发电站的交通运输、供水和排水、输电线路等站外设施,应在确定站址和落实站内各个主要系统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容量和站址的自然条件进行综合规划。(19)应结合工程具体条件,做好光伏发电站的防排洪(涝)规划,充分利用现有防排洪(涝)设施。当必须新建时,可因地制宜地选用防洪(涝)堤、排洪(涝)沟或挡水围墙。(20)光伏发电站的出线走廊,应根据系统规划、输电线出线方向、电压等级和回路数,按光伏发电站规划容量,全面规划,避免交叉。(21)光伏发电站的施工区应按规划容量统筹规划,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布置应紧凑合理,节省用地。2)应按施工流程的要求安排施工临时建筑、材料设备堆置场、施工作业场所及施工临时用水、用电干线路径。3)施工场地排水系统宜单独设置,施工道路宜永临结合。4)利用地形,减少场地平整土石方量,并应避免施工区场地表土层的大面积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光伏方阵布置光伏方阵布置原则(1)光伏方阵应根据站区地形、设备特点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大、中型地面光伏发电站的光伏方阵宜采用单元模块化的布置方式。(2)地面光伏发电站的光伏方阵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固定式布置的光伏方阵、光伏组件安装方位角宜采用正南方向。2)光伏方阵各排、列的布置间距应保证每天9:00~15:00(当地真太阳时)时段内前、后、左、右互不遮挡。3)光伏方阵内光伏组件串的最低点距地面的距离不宜低于300mm,并应考虑最大积雪深度、洪水水位、植被高度等因素。根据海南州生态修复要求,组件最低点距地高度不小于1.2m。总平面布置方案本工程采用410W单晶硅光伏组件,规划装机容量为132.58252MW,共布置32个光伏方阵,其中固定支架方阵3个,固定可调支架方阵19个,平单轴支架方阵10个。新建1座110kV升压站,32座箱变基础和12座集散式逆变器基础。110kV升压站布置于场址北侧中部,该项目光伏总平布置图中F01#~18#、F32#方阵为固定可调支架方阵,布置于场址西侧,布置容量78.4576MW;该项目光伏总平布置图中F19#~21#方阵为固定支架方阵,紧邻升压站布置于场区中部,布置容量12.28MW;该项目光伏总平布置图中F22#~31#方阵为平单轴支架方阵,布置于场区东部,布置容量41.8446MW。进场道路场区南侧主干道引接,箱变布置于场内检修道路两侧,满足检修需求。整个场区新建检修道路13.3km,路面宽3.5m,兼做消防通道的道路路面宽4m,采用泥结石路面。表STYLEREF2\s7.31光伏电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hm2217.3421.1光伏方阵用地面积hm2207.663按单个方阵边框线叠加计算1.2设备基础用地面积hm20.371包括箱逆变基础1.3场内检修道路用地面积hm25.680检修道路长13.3km1.5其他用地面积hm23.6282单位千瓦用地面积m2/kW16.9313场地利用系数﹪0.955仅考虑光伏电站用地比例4围栏工程km6.71.86m高镀塑钢丝网围栏升压站布置升压站平面布置根据规划容量、总体规划及审定的站址,遵循总平面布置设计原则,结合工艺要求及地形特点,配合工艺布置要求基础上进行设计。升压站总平面布置设计原则升压站总平面布置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以电气布置合理为中心,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因地制宜使站区布置整齐、美观;减少因站区布置造成的站外不便耕作的边角地。(2)本工程征地按规划容量一次完成,不分期征地。(3)尽量节省用地和代征地。(4)主建筑物力求最好朝向。(5)优化站前区布置。升压站总平面布置方案及功能分区站区总平面布置根据总体规划和工艺专业要求,结合地形特点,按最终规模远近结合统筹规划。按大的功能区分,站内布置110kV升压站。本站区升压110kV向北出线,升压站由南向北依次布置有综合楼、生活泵房(污水处理设施)、门卫房、二次预制舱、35kV一次设备预制舱、主变压器、SVG舱、220kV配电装置。各设备区域间均设环形道路,满足设备运输、安装、检修及运行巡视要求。总占地面积8.5亩。图7.4-1110kV升压站平面布置图站内集电线路布置线路规划按照本光伏场箱变排布及安装规模,经计算:本光伏场区32个方阵经箱变升压为35kV后,汇集为4条集电线路(1U~4U),每条集电线路带8台箱变,4回集电线路采用35kV高压电缆引入110kV升压站35kV配电室。根据方阵箱变排布方式,各回集电线路与箱变组的连接方案规划如下:(1)1U线路:连接6#、1#、2#、3#、16#、17#、18#、19#共8台箱变,线路负荷25.2MW。(2)2U线路:连接07#、08#、09#、04#、05#、15#、14#、13#共8台箱变,线路负荷25.2MW。(3)3U线路:连接10#、11#、12#、20#、21#、22#、23#、32#共8台箱变,线路负荷25.2MW。(4)4U线路:连接24#、25#、26#、27#、28#、29#、30#、31#共8台箱变,线路负荷25.2MW。路径选择本工程电缆路径选择依据规范要求,本着便于施工、维护以及各种安全距离的前提下,选择最优路径。尽量不从方阵区内部穿过。在保证电缆不迂回情况下,在保证安全距离的原则下,沿施工道路敷设。箱、逆变布置大、中型地面光伏发电站的逆变升压室宜结合光伏方阵单元模块化布置,宜采用就地布置方式。逆变升压室宜根据工艺要求布置在光伏方阵单元模块的中部,且靠近主要通道处。箱逆变设备一次运输到安装点,减少二次搬运。场内道路布置根据光伏电站的总体布局,场内道路紧靠光伏电池组件旁边通过,以满足设备一次运输到位、支架及光伏电池组件安装需要。为满足光伏电站的场内交通和工程施工要求,大部分区域需新建道路方能满足运输要求。由于升压站设备在所有的部件中尺寸最大,道路等级要满足升压站设备的运输要求。电站内运输按指定线路将大件设备逆变器、箱式变、高压开关柜等均按指定地点一次到位,尽量减少二次转运。根据地形图及场址内外现有道路,初步考虑光伏电站进站道路引接位置,并对站内道路路径进行优化比选,主要是考虑道路从哪里贯穿场区、更能节省土石方、使得光伏发电单元及箱逆变布置更加合理、检修更加方便,并保证道路坡度满足规范的要求。进站主干道采用水泥硬化路面,路面宽度为6m;场内道路宽度宜为3.5m,兼做消防道路的路宽不宜小于4m,场内道路依托自然地势,道路设计标高高于自然标高0.3m,路面均为泥结石路面,方便设备运输及运行维护。场内道路宜每隔300m左右设置错车道,在道路尽端设置回车场,满足光伏电站的检修和清洗要求。总平面布置图图7.8总平面布置图安全保障方案措施设计原则本篇编制将坚持科学性、合法性、公正性和针对性的原则,以本项目气候,水文、地质、地理等方面的资料为基础,以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为依据,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场址选择和总体布置危险性分析(1)场址选择危险性分析1)若选址对地形地貌、地基土等工程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勘查不全面、分析不合理,可能会因地震及暴雨、洪水等不良因素,造成建筑物塌陷、道路中断、支架基础沉降等事故。2)光伏电站场址选择,若未考虑并入电网的电网容量、结构及其可容纳的最大容量,以及光伏发电上网规模与电网是否匹配等因素,可能造成电损、电缆成本增加甚至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3)电站场址选择,若未考虑交通、地理位置、环境的影响,将造成电站交通不便利导致的车辆伤害事故发生、候鸟飞行路线被阻断、光伏阵列噪光影响周边交通运输。4)光伏电站场区内地势开阔,阵列区占地面积大,设置防护网围墙。但如果无关人员恶意进入或误入,进行攀爬、误动设备或进行拆卸设备、设施甚至蓄意破坏,易发生触电事故及社会治安事件。(2)总体布置危险性辨识分析1)若光伏阵列布置不合理将造成太阳能资源利用不合理、线路损耗及土方量增加;阵列间距优化程度不合理,也可能会产生因阴影遮挡导致发电量减少或过大间距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导致电站经济效益降低。2)若场区集电线路的布置未根据汇流区和逆变升压一体化设备位置及单回电线路的输送距离、输送容量、安全距离确定,将导致工程投资增大,线损增大。3)施工总平面布置中,进场道路设置不合理、转弯半径不够,达不到电力大件运输等要求,则对施工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场内道路,在光伏阵列中布置的不合理,则影响施工、运行、检修的道路通畅,同时可能会增加电缆穿路的工程量,也会由于车辆通行碾压,严重者影响电站运行管理和机电线路的安全4)站内建筑物的布置、安全距离、通风设备、消防系统布局不合理、站内道路路面宽度和曲率半径不合理、建(构)筑物防火间距和通风设施不满足要求等,均有可能造成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5)场地地形较平坦,地表水排泄通畅,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主要建(构)筑物及生产设备分析(1)支架及地基基础缺陷1)场地地基土、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钢结构具微腐蚀性。2)每个光伏发电单元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可能存在差别,若选址进行详勘钻探点密度较小,且未对个别发电单元区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能造成支架基础沉陷、组件撕裂损坏等事故。(2)电气系统1)互感器:如果在制造过程中绝缘体(环氧树脂)存在气泡或绝缘材料不纯,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绝缘不断下降,最后导致击穿炸裂。2)继电保护系统:若继电保护装置存在设计、制造、调试等环节存在问题,将导致设备损坏、全场停电甚至电网瓦解等重大事故。3)电缆:如果电缆制造时存在隐患,将会引起电缆相间或相对地击穿短路;过电压使电缆击穿短路。安装不当、电缆敷设时曲率半径过小,致使绝缘损坏,以及遇外来火源等均可引发电缆系统着火。4)变电系统a)断路器缺陷:拒分或误动、绝缘强度降低引起短路事故、爆炸着火、操作电源故障、开关瓷套管绝缘不良、保护失灵等。b)箱变缺陷:变压器在运行中常见的故障有短路、污闪、铁芯磁路等故障,会使变压器烧毁。5)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导致的事故的情况有:强电磁场的干扰、一次检测元部件故障、阻火措施不完善、机组保护拒动或误动、控制系统电源失电、控制接地系统故障、通信网络回路故障、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6)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失效:电站二次系统防护未按照: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要求设置,二次设备自身设计不合理、原理不成熟、制造缺陷等导致误动、拒动,事故扩大;设备运行、维护不及时,整定值不合理,设备存在缺陷;作业人员失误等会造成“误碰、误整定、误接线”,导致误动、拒动,事故扩大。7)集电线路危险性分析电站35kV集电汇集线路以及直流汇线部分均采用电缆桥架敷设。电缆敷设安装时不规范施工,容易造成机械损伤;电缆接头是电缆线路中最薄弱的环节,由人员直接过失(施工不良)引发的电缆接头故障时常发生;施工人员在制作电缆接头过程中,如果有接头压接不紧、加热不充分等原因,都会导致电缆接头绝缘降低,从而引起事故;电缆接头制作不合格和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做接头,会使水蒸气进入或混入接头,时间久了在电场作用下形成“水树枝”,逐渐损害电缆的绝缘强度从而造成短路;敷设电缆处标志不明显或不完善,违章施工等会造成电缆挖断的危险。
自然灾害(1)地震危险性分析本场区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场址区属构造稳定区。但若未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等相关标准对阵列支架基础、建(构)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可能发生建(构)筑物坍塌事故、人民生命财产受损等灾难性的事故。(2)雷电危险性分析本工程所在地有雷暴天气,电站布置位置地势开阔,面积较大,遇恶劣天气时,存在雷击危险因素,能导致运行事故和人员伤残、死亡。(3)高温、低温危险性分析在极端气温情况下电站的运行工况、组件的性能、设备的可维护性等方面将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直流发电系统输出范围有较大波动,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主要生产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辨识分析(1)噪声与振动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有自然噪声和通风机噪声等。如果选用了不符合国家噪声及振动标准限值的设备及材料,运行中产生的振动对维护、检修工作人员会造成影响。(2)温度不良低温危害:作业人员受低温影响,操作功能随温度的下降而明显降低,从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时间过长,作业失误率上升等。另外,低温情况下可能导致组件表面结冰,影响发电设备正常运行。该区域极端最低温度为-21.1℃,可能造成低温危害。(3)采光照明不良光照的亮度和照度不足,会使操作人员作业困难,视觉分辨力下降,光照太强也会引起操作人员视力疲劳,视线模糊而发生意外事故,如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重大危险源分析及检测监控对照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工程光伏发电的特点,对光伏电站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物料及设备进行辨识,结果如下:(1)本工程中生产工艺过程中没有使用大型易燃易爆物料及其储存设备,生产运行期不存在现行规范界定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2)本工程变压器油、润滑油闪点远大于60℃,不属于重大危险源范围。(3)本工程施工区内未设柴油、汽油库,施工用油均从当地购买。其量小于重大危险源规定的临界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4)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设混凝土拌合站,没有制冰系统不涉及氨的储存。(5)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使用极少量的乙炔等易燃介质,使用的乙炔现场无储存,随用随买,运输由乙炔供应方负责。类比其他工程,实际用量远小于重大危险源规定的临界量,不构成重大危险源。压缩空气、氧气瓶等不属于危险化学品范围,不构成规范界定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1)本工程生产运行期不存在现行规范界定的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2)施工期使用的油料、乙炔等物料使用量小于规范界定的临界量,不构成现行规范界定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该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安全设施设计对策措施工程选址、总体布置及周边环境安全设计防范措施(1)工程选址安全设计防范根据审定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建筑物进行相应的抗震计算,并按照Ⅶ度要求采取一定的抗震措施。场址选择中考虑并入电网的电网容量、结构及其可容纳的最大容量,电站上网规模与电网相匹配。(2)工程总体布置安全设计防范在太阳能资源评估过程中,综合分析了电站周围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的分析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电气设备厂用电和线损和其它等的影响等因素,并考虑施工及运行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统筹兼顾全面考虑。适当调整阵列间距,提高系统效率和节省用地面积。
防自然灾害(1)地震1)根据GB50011-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GB50260-2013《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做好建(构)筑物、电气设备基础的抗震设计。根据抗震设计标准,本工程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三级。2)制定《光伏电站地震应急预案》。(2)暴雨1)电站设计应充分考虑区域暴雨引发的冲沟洪水、坍塌等灾害,做好场内排水设计规划;2)定期检查管理区排水设施,保证运行正常;3)制定防暴雨灾害预案,及时有效防护。(3)雷电严格按照GB50057-20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等规程、规范做好建(构)筑物、电气设备的防雷设计。制定防雷电灾害预案,并做好备案演练工作。(4)冰雹、积雪、低温1)设计应考虑冰雹、积雪、低温对光伏阵列的影响,确保电站设备、设施安全。2)应在基础设计施工时考虑冻土问题,防止冻胀事故发生。3)尽量避免积雪覆冰天气运输作业;及时融雪、融冰。并制定积雪覆冰天气应急预案。施工期安全设计防范对策措施(1)施工总体布置安全设计该电站场址区域地势一致性基本较好,高支架和箱式变电站依据地势布置,施工布置条件总体较好。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在距各施工区域较近的位置进行施工布置。在地形较平坦、交通便利的地方布置混凝土拌合站、材料加工厂、设备及材料仓库和辅助加工厂。场区内主要布置辅助加工厂、材料设备仓库、临时房屋等,场内施工道路等临时生产、生活设施,施工质量要有保证、危险区域的安全设施要可靠、安全标志齐全,减少事故发生。(2)防车辆伤害1)为满足工程建设重大件及物资运输的畅通和安全,重视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预防车辆伤害,危险地段进行加固处理设计并设立警示标志。2)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对所有车辆进行统一调配管理,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制度。3)对设备运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4)场内施工道路应选择合理的设计标准及结构,道路和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要求,以满足施工期车辆运输的要求。5)场内施工路面宽度不小于4m,以保证设备运输安全。(3)防火灾、爆炸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用火、用电、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增强消防安全意识。(4)安全管理方面对策措施1)工程建设单位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第一责任者,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负总责,承担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的组织、协调、监督责任。2)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有关电力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3)根据施工安全的需要,依据现行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本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4)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项目安全目标的实施结果是对建设单位进行安全考核的依据。5)建设项目应设立由建设单位牵头组建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其行政一把手任主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主要领导为委员。项目安全生产委员会每月应召开一次全体会议。6)根据本项目施工安全特点和年度生产安排,制定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7)施工单位必须的安全防护设施,工程监理应督促其完善。8)设立项目安全措施补助费,安全措施补助费计入工程成本。安全措施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9)应定期组织全面安全检查。10)应建立严格的安全资质审查制度,安全管理状况和业绩要作为选择承包商的重要依据。安全色与安全标志依据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3-2008《安全色》等规范,安全色和安全标志设置的场所及类型,见表7.9-1。表7.9-1安全色和安全标志设置场所及类型标志名称安全色设置场所标志内容禁止标志红色1.电缆密集处禁止烟火警告标志黄色1.电气设备的防护围栏当心触电2.温升超过65K的设备外壳或构架当心高温伤人3.超过2.0m的钢直梯上端当心坠落4.维修间、备件库入口处当心机械伤人5.超过55°的钢斜梯当心滑跌6.主要交通道口当心车辆提示标志绿色1.消防设施灭火器2.安全疏散通道安全通道、太平门预期效果评价劳动安全主要危害因素防护措施的预期效果评价在采取了安全防范措施及对生产运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后,对光伏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一良好的生产条件,有助于减少生产人员错误操作而导致安全事故以及由于运行人员处理事故不及时而导致设备损坏和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降低了经济损失,保障了生产的安全运行。工业卫生主要有害因素防护措施的预期效果评价由于光伏电站的特殊性,对生产人员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有利于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降低了生产运行中由于没有防护措施和设备而导致生产运行人员和巡视人员受伤的几率,减少了安全事故隐患,低了经济损失,保障了生产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人身安全。主要结论和建议由于光伏电站对生产运行当中所面临的安全和卫生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而或多或少的产生事故隐患和发生生产事故,所以我们需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结合我国自身发展特点,逐步增强当前光伏电站安全生产和运行的防范工作。建议本电站建设全过程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以利于促进企业长效安全生产,创造最佳经济效益。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和措施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方案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总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并重的方针,以“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管理”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为原则,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文明施工,把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工程建设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突出做好沿线地表植被、湿地、自然景观和河流水质的保护。努力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干扰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把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项目区生态防护措施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应以预防为主,即尽量减少破坏和扰动的范围和面积为主要措施。1)土地整治防护措施措施(1)根据项目工程施工特点采取分区防护;光伏电站应依地形而建,严禁进行电池方阵地形的平整施工作业;(2)施工期应避免在春季大风季节以及夏季暴雨时节进行作业,施工中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尽量减少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和减少裸地面积。(3)电池方阵组区进行平衡施工。场地平整、土方开挖与混凝土基础浇筑进度按比例进行;控制作业场地面积,优化布置;迎风坡面施工时,采取固定坡面的措施;(4)场内道路尽量顺应地势的自然走向和坡度设计,遵循多填少挖的原则;合理设计路网;永久道路应铺装硬化,两侧可根据实际情况栽种防风固沙的植被;(5)控制及生活建筑区进行场地平整,种植植被,修建临时拦挡、临时排水土沟。对临时堆放的弃土,应定点堆放,并对其进行压实并表面做好防护工作等。各区域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堆放至指定场所,进行分类、回填、筑路等再利用;(6)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做到同时清理、平整场地和恢复植被工程,可防治土壤侵蚀对周围草场的破坏和危害。(7)重点是控制水土流失,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恢复和改善土地生产力,对施工建设中形成的控制地貌的整治,采取坑凹回填方式,如取土场、路基两侧取土基坑等,主要回填(填埋)、推平或垫高、整平覆土工程。种植优良牧草和耐贫瘠的灌木植物,防治土地沙化。(8)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相关规定文明施工。(9)由于项目电池组件基础施工采用独立柱状基础,两基础间隔距离在3m左右。因此应按列进行范围划定及独立柱基础位置指定,单进单出,仅对独立柱基础位置进行施工,严格限定作业范围,进一步减小施工面积,减小对地表的扰动破坏。同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限制和避免大型机械的使用,因基础基坑体积较小,则采用人工开挖,先将地表15cm土层及杂草木根系人工挖掘放置于基础外边,施工后表层剥离土就地用于基础面周围植被种植土,以减少对场地表面的破坏,进一步减小施工扰动面积,同时应保持电池板下方及方阵之间的土地现状。(10)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施工运输机械碾压过的土地进行恢复,视影响程度,轻的可采取自然恢复,破坏较严重的应采取人工措施恢复植被,使土壤疏松,选择合适的草种进行播种,减少风沙化面积。运营期应于电池组件下方和规划绿化带进行绿化,包括项目施工对厂址外造成的影响,对移植的原有植被和人工种植的其它草种等进行浇水养护,增加绿化面积,减少风蚀影响;选取合理的草种如芨芨草、冰草、青海固沙草、短花针茅等进行绿化。在土地、草原恢复期间,要对恢复的地区进行隔离,尽量不要在这个区域内进行其他活动,以减少人、牲畜对草原的践踏及车辆对草原的碾压。光伏阵列具有遮阴的作用,加之光伏阵列一部分清洗水的绿化,对生态恢复有一定的帮助。2)植物防护措施项目施工期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不可避免的破坏如电池组件基础施工等在施工完毕后可对地表土壤压实使之不产生土壤侵蚀。其余如太阳能电池板下方应尽量恢复原有覆土的植被,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绿化面积。应依据“适地适草”的原则,选择耐寒、耐旱、耐贫瘠等抗逆性强的适应物种,并且以当地土生物种为主。通过实地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推荐当地适宜的土生草种以芨芨草、冰草、青海固沙草、短花针茅等当地草种为主,且恢复区域依据区域自然特点:草地区域则采用人工栽培即可,沙化区域则应设置沙障,并对恢复表土不定期进行洒水固化和养护,保证其恢复植被的成活率,并加强植被生长和覆盖度监控,即要求持续1~2年对区域恢复植被进行人工抚育工作,待区域植被基本成活和形成一定的固沙能力可方可停止监控管理工作。建设区所采取的植物防护绿化工程应首先考虑水土保持的要求,然后考虑太阳能电池板吸光效率以及绿化、美化需要,并应将三者结合起来,使之达到既充分利用太阳能,又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目的。场区的绿化美化以人工灌溉为前提,在管理区可选择高低不一的草种,而光伏阵列区应选择较低矮草种(必须低于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的倾斜高度)。3)工程防护措施(1)应对施工开挖土石方进行回填,场地进行全面清理,不得留下杂物,将预先剥离的植毡层重新覆盖在受工程破坏的区域,以尽快恢复当地生态,并按当地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栽植适量耐旱草种,进行恢复植被;(2)场地内电池组件布置应依势而建,仅道路区区域及少量的逆变器室构筑物区域进行土石方平衡,其他地区严禁进行场地平整作业,破坏表土及植被。项目地表扰动和破坏主要为:临时施工营地、堆场,电池板基础开挖、厂内建筑及厂内道路的开挖、平整等,因此评价建议:施工期严格遵循“分层开挖、分层回填”的原则,对需开挖土方上的表层土壤和植被进行移植,即表层15cm的土壤应与植被一起堆放就近表土堆存区并同时进行植被养护,待施工结束,将表层土壤和植被用于绿化场地绿化用土和部分如道路两侧地表等的恢复用土;(3)施工临时用地应选在电站永久占地内,施工期临时构筑物等应布置在规划硬质广场区域,包括原料堆场等,严禁占用厂外土地;对厂址范围内的原料堆场和临时堆渣场,则要进行遮盖和洒水处理,减小风蚀影响;永久占地处的植被在施工前移植到它处维护,并定期洒水,确保植被成活;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不可避免的破坏如电池组件基础施工等在施工完毕后可对地表土壤压实使之不产生土壤侵蚀。(4)电缆沟道线路铺设中的保护措施:电缆沟开挖期间应将表层土壤和植被进行剥离养护,完成后就地复原;架线过程中应尽可能划定施工路线和指定电线杆位置,线路架设车辆不得超出划定的范围,进一步减小生态影响和地表扰动。(5)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大型机械施工,基坑开挖后,尽快浇筑混凝土,并及时回填,其表层进行碾压,缩短裸露时间,减少扬尘。对容易诱发扬尘、粉尘及污染土壤的建材进行覆盖;施工期临时场地和临时便道限定作业范围,用彩带或其它标识界定围护,防止行人和车辆越界,并不定期进行洒水降尘或固结地表,以尽量减少扬尘污染;修建厂内简易道路地点的原有植被移植到道路两旁,如果出现植被死亡,则应补种适应当地环境的易成活植被。4)道路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道路占地范围及道路施工两侧临时占地范围,进场道路部分可利用已建公路,且其余路段在对简易乡村公路进行整修的基础上再进行平整,尽量利用开挖的土石方,不得随便就地开挖取土。尽可能减小车辆移动导致风蚀加剧现象;对进场道路需开挖土方上的表层土壤和植被进行移植,即表层15cm的土壤应与植被一起堆放就近表土堆存区,待施工结束,将表层土壤和植被用于道路施工过程中两侧临时占地的恢复用土;道路所铺砂石料均从格尔木市购,注意道路修整过程中进行洒水抑尘等。同时对道路加强边坡护理,以防因道路施工活动而引发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在施工过程中以及运营期后,不得随便破坏植被,同时车辆不得下道行驶。完工后须对临时便道进行达标整理,拆除临时建(构)筑物,掘除硬化地面,弃碴运至规定地点掩埋。同时对恢复后的场地进行洒水,以固结地表,防止产生扬尘和对土壤的侵蚀。工程结束后要对厂区适宜绿化的地方(规划的绿化带)进行绿化,场地内播撒适合当地生长的高原耐寒耐早草籽,有效固沙和提高土壤保水性等生态功能。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光伏电站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是在分析评价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基础上,针对建设施工活动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危害程序,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有机结合,合理确定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局,以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1)土地整治工程设计土地整治的重点是控制水土流失,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恢复和改善土地生产力,对施工建设中形成的控制地貌的整治,采取坑凹回填方式,如取土场、路基两侧取土基坑等,主要回填(填埋)、推平或垫高、整平覆土工程。整治后的土地利用,应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确定土地利用方向。(2)植物防护绿化工程设计植物防护、绿化工程的草种选择,应依据“适地适草”的原则,通过植物多样性的选择。通过实地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推荐当地适宜的土生草种:芨芨草、冰草、青海固沙草、短花针茅等为主。(3)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做到同时清理、平整场地和恢复植被工程,可防治土壤侵蚀对周围草场的破坏和危害。(4)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宣传,有关部门应积极主动,加强水土保持执法管理,将水土保持纳入法制轨道。(5)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相关规定文明施工,对临时堆放的弃土,应定点堆放,并对其进行压实并表面做好防护工作。6)环境保护组织管理(1)企业应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合理规划,在空间尺度上尽量减小工程影响范围,时间尺度上缩短工程影响时间。(2)由于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以及区域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缓慢等原因,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应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环保对策。严格界定和控制生产、生活活动影响范围,切实确保工程影响范围不超过永久占地的范围。(3)对生活营地、机械及物料停放场地的布设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布局,不得占用植被覆盖率相对高的区域,避开存在水土流失隐患的区域。(4)生活营地等临时工程应在划定临时用地范围、明确用地数量的基础上备案,以此作为环境管理的依据,不得随意扩大。如需要扩大用地范围或行开辟场地时,应履行变更设计程序。(5)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工程区便道,严格规定行车路线和便道宽度,限制人为活动范围,尽量减少工程活动过程对地表植被的影响破坏。(6)加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特别是针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和科学管理(具体包括制作环保公益广告牌、制定项目区开采环保制度、编制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宣传手册等)。同时,企业应要求工作人员和机械不得在工程区外随意活动和行驶,保护高原植被和生态类型,应使用自备清洁能源,不得采拾当地植被作为薪柴。(7)项目工作人员应按照设计文件和环评文件中提出的要求,对项目区进行环境恢复和治理,并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未按规定进行环境恢复治理或恢复治理验收不合格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吊销其证照。(8)项目负责人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建产环境保护机构,配备专(兼)职环保人员,严格落实设计、环评文件和审批意见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严格控制活动范围,规范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加强周边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的保护。(9)对于工程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及其效果,应主动接受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的验收检查,以利于本工程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7)运营期满后的生态防护措施运营期满后,按国家相关要求,将对生产区(电池组件及支架等)进行全部拆除或者更换。这些活动会造成厂区已绿化土地和电池板下方绿化表层土壤的部分破坏,若拆除后不再进行重新更新安装,直接关闭,则应掘除硬化地面基础,对场地进行恢复,其中,拆除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对电池板下方绿化土地的扰动,对于项目厂区原绿化土地应保留。对旱厕要进行及时填埋处理。掘除混凝土的基础部分场地应进行恢复,恢复后的场地则进行洒水和压实,以固结地表,防止产生扬尘和对土壤的风蚀。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场址规划区海拔在3000m左右,属于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较低,工程建设不会导致任何一种植被类型在该区域消失,也不会对当地的植被生态系统稳定状况产生明显不利影响。但该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区,原生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将较难恢复,为此提出以下保护措施:(1)企业应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合理规划,在空间尺度上尽量减小工程影响范围,时间尺度上缩短工程影响时间。(2)由于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以及区域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缓慢等原因,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应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环保对策。严格界定和控制生产、生活活动影响范围,切实确保工程影响范围不超过永久占地的范围。(3)对生活营地、机械及物料停放场地的布设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布局,不得占用植被覆盖率相对高的区域,避开存在水土流失隐患的区域。(4)生活营地等临时工程应在划定临时用地范围、明确用地数量的基础上备案,以此作为环境管理的依据,不得随意扩大。如需要扩大用地范围或行开辟场地时,应履行变更设计程序。(5)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工程区便道,严格规定行车路线和便道宽度,限制人为活动范围,尽量减少工程活动过程对地表植被的影响破坏。(6)加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特别是针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和科学管理(具体包括制作环保公益广告牌、制定项目区开采环保制度、编制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宣传手册等)。同时,企业应要求工作人员和机械不得在工程区外随意活动和行驶,保护高原植被和生态类型,应使用自备清洁能源,不得采拾当地植被作为薪柴。(7)项目工作人员应按照设计文件和环评文件中提出的要求,对项目区进行环境恢复和治理,并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未按规定进行环境恢复治理或恢复治理验收不合格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吊销其证照。(8)项目负责人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建产环境保护机构,配备专(兼)职环保人员,严格落实设计、环评文件和审批意见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严格控制活动范围,规范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加强周边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的保护。(9)对于工程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及其效果,应主动接受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的验收检查,以利于本工程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环境友好性设计环境友好的目的是在全球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背景下,提高社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提高民众的整体社会意识,为未来创造可持续发展空间做出贡献。现阶段能源工程的建设除了面临技术方面的挑战,同样要兼顾各个利益体之间的良好关系。环境融合新能源在发展,新能源电厂也需要不断变化和成长。本项目从选址开始,就需考虑一切可以用于向环境示好的因素,以一种积极的方式融入周边环境。现阶段所能涉及到的方面大概有以下几点:(1)首先是电厂的建设带给环境的不能是大规模的破坏和污染,而是要以一种和谐共生的态度造福周边。这就引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屋里尖尖角课件
- 西京学院《影视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数据采集与预处理》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 西京学院《机器学习》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高二物理举一反三系列1.4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含答案))
- 爆米花课件背景
- Module 4单元备课(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三年级上册
- 西昌学院《土地评价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然气净化高级单选题复习试题有答案
- 建筑工程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泌尿系统梗阻病人的护理.ppt
- (完整版)初中数学中考考试大纲
- 柴油机的振动与平衡-文档资料
- 广东省河流水功能二级区划成果表
- 纯燃高炉煤气锅炉吸热特点及运行
- 酒驾私了协议书——范本
- 森林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 304不锈钢冷轧剥片缺陷分析及控制
- 立体停车库详解
- 血液净化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