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填空题、解答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书写。第I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一)基础知识(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星宿(xiu)伫立(zhu)刹那(sha)随声附和(he)B.乘客(cheng)坎坷(ke)镂空(1cu)斤斤计较(ji ao)C.憎恶(zaig)巢穴(xue)着落(zhuo)牵强附会(qi®g)D.提防(di)笨拙(zhuo)脑髓(su1)扣人心弦(xu印)2.下列词语全对的一组是( )A.禀赋忐忑不安锲而不舍兵慌马乱B.玄虚伸居简出才疏学浅战战兢兢C.流连前呼后涌未雨绸缪眼花缭乱D.熟稔奄奄一息金碧辉煌不可思议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妄图在南海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提出了严正抗议...。B•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天衣无缝...。C.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成为了家喻户晓 的人物。D.习近平主席谈治国的道理时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啊!”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代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代表作品有《羊脂球》《项链》等。B•《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绝”“义绝”“智绝“的分别是曹操、关羽、诸葛亮。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C.《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明代家吴敬梓。他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的描写,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D•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一书赞扬了勇于开拓、不畏艰险、敢于跟困难作斗争、勇往直前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永乐大典》是我国明代编纂的一部大型古典文献工具书, 。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8000余种,比清代的《四库全书》还多4000余种, 。《永乐大典》不仅篇幅巨大,收集广泛,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极有价值。书中的文字全部用毛笔以楷书写成,抄录工整,书法流畅挺拔;书中还有许多精致的插图,山川器物都以白描手法绘制,形态逼真;书为硬裱书面,由黄绢包裹,典雅庄重。所以,它 。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罕见的珍品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③①② B.①③② C. ①②③ D.③②①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暖,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指责与误会(二)说明文阅读;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欺瞒与涣散-6分)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时间去哪儿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 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勺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一一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 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 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 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底4期B,有删改)下列不属于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的一项是( )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注意力喝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的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7岁时幼时记忆开始模糊,儿童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由不成熟变得更趋向于成年人。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感觉得时间过得越快。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路还是接触新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喝新的事物进行处理和记忆。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逐渐进入“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人的年龄与过去的时间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反比:年龄越大,过去的时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反之,所占的比重越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一篇说明有关“时间去哪儿了”的事理说明文。从生理学的角度科学地解答你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光阴似箭的问题。本文采用时间顺序,依次说明幼年时光去哪儿和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快的原因,结果清晰,层次分明。文章最后一段主要采用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在年龄大小与时间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流逝的关系中是如何体现“相对论”的。本文的语言平实严谨,融科学术语通俗的表述中,再加上标题和开头都与流行歌曲有关,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二、积累运用(共16分)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6分)(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3)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4)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 , ”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壮志豪情,而以“可怜白发生”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5)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诗词鉴赏。(5分)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1)词中写景的句子是: (1分)(2)全词点明主旨的一句是: (1分)(3)联系全词,说说“过尽千帆皆不是”这一句包含了倚楼人怎样的感情 ?(3分)综合性学习(5分)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雪灾,五月份的汶川地震,八月份举世瞩目的奥运盛会,九月份的食品安全事件,年末的全球经济危机等等,这一切的发生时中国人民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考验,然而,我们用坚毅的精神、饱满的信心、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终于迎来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叫做“拼搏中,我们更坚强!”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品味这个栏目的含义。(2分)(2)请你为在2008年所有灾难与困难中作出贡献的英雄写一段话, 表达心中的感激与赞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30字)(3分)三、阅读理解(共34分)(一)现代文阅读 ,完成14-17题(13分)做医生的邻居跟我讲了个事儿:他的一个病人,挺年轻的姑娘,患了干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燥综合症。这是一种很罕见的病,就是身体分泌的那些汗液、胃液和唾液都越来越少,导致人消化困难,必须借助专门的导管将类似胃酸的物质输入体内,才能稍稍缓解;更残忍的,这种病人不能见阳光。阳光就像一台榨汁机,会很快耗完病人的体液,就像在榨取一个鲜嫩的苹果,导致病人呼吸衰竭。现在的医术还无法彻底治疗这种病症,在谨慎地反复会诊之后,他们诊断,这个姑娘最多还能再活10个月。姑娘的病房,窗帘是日夜拉上的,只有镍灯发出淡淡的冷光。只有月光很暗淡的夜晚,病人才可以在护士的陪同下到院子里散步。医生说,他从没见过那么苍白的脸,却也从没见过那样明亮的眼神。每次他进去的时候,都看见那个姑娘在专心致志地涂指甲油,鲜艳通红的那种,和她的苍白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两个多月后,我在网上看到一份资料,说国外有个患干燥症的病人,生活在避免阳光直射的环境里,活了3年之久,希望这则消息可以使这个姑娘宽慰一些,我打印下来,去找那个医生。医生听清来意,摇摇头,说没有用了,她已经去了。看着我惊讶的样子,医生叹口气:“她突然坚持去天山旅行,我们通知了她的父母,但谁也劝不住。后来听说她根本没爬上去,只是在天山脚下的草原骑马,病情当场发作,救治无效,就没了。挺可惜的,才22岁,听说恋爱都没谈过……”身患绝症的年轻女孩,让自己的生命提前在明媚的阳光下凋谢,该有着怎样的勇气和决心?医生又说,她和你一样,喜欢读书写东西,在整理病人遗物的时候,整理出来一大堆各种颜色的指甲油,每种颜色外面都贴了张小纸条,是她自己给那些指甲油起的名字。其中,淡蓝色的,叫做“豆蔻”;银色的,叫做“妖精”;而大红的那支,她起了一个很古典的名字,叫做“与子偕老”。听得我心酸。阳光和生命相比,当然生命重要。但在某些关键时刻,阳光显得那样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甚至用生命去换取也心甘情愿。她鲜红的指甲油,也许一直是她心底下鲜红的太阳。可是,她不能舍弃的,不仅仅是一种可以检测生命硬度和质量的阳光,还有尘世每日升起的太阳。我们健康人每天都能看到、触摸到阳光,就像看到、触摸到很多其他美好的事物一样。只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了疏忽,而非珍视。(选自《读者》2005年第14期,有改动作者:邢汶)14、下面三项中,你认为哪一项最适合做文章的标题?为什么?( 3分)A、《生命啊,生命》 B、《阳光啊,阳光》 C、《阳光与生命》答:选项。因为: 15、 作者善于运用一些修饰语来传情达意。例如:(1)用“ ”来修饰姑娘的脸,说明(2)用“ ”来修饰阳光,借此来比喻 等。(4分)16、第⑤段中姑娘“突然坚持去天山旅行”,你是否赞成她这一行动?为什么?( 3分)17、对于阳光、空气、水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我们健康的人常常会熟视无睹地“疏忽”它们的存在。读了本文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珍视”它们?为什么?(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8-21题。(共8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是故作惊人之谈吗?不是。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脑子里过多地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孙伏园受周老太太之托,劝他换一条新棉裤。鲁迅说:“找岂但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惫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被褥。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当然更不是。鲁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TOC\o"1-5"\h\z1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 .(2分)19.文中画线的设问句在论证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2分)20.为什么说“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根据选文内容回答。 (2分)21.选文第③段作者直接引用鲁迅的原话,目的是什么 ?(2分)(三)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第22-25题。(共13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涯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扦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涯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曰: “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扦(han):保卫。③泫(xuan)然:水滴下的样子。22.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呼尔而与之 公与之乘所欲有甚于生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策之不以其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故不为苟得也: .天祥泫然出涕: .2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②弘范遂以客礼见之.25.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 ?(2分)TOC\o"1-5"\h\z26.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3分)语文试卷段7页(共8页)(提示:可根据甲文的论证方法,乙文的刻画人物的方法来答题)甲文: .乙文: .作文(50分)27(1)题目:走进初三(2)撇和捺互相支撑就成了“人”,在人生的历程中常常离不了他人的支撑。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常需要向人倾诉;在急风骇浪的时候,常需要有人帮扶。在时间的流逝中,总有人是你最想依靠的。请以“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是学习的困惑需要你”的指点,是生活的艰辛需要你”的支撑,是思想的贫乏需要你”的浇灌,是心灵的苍白需要你”的丰富••…选哪方面内容来写由你自己定;(2)可以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也可以用其他人称来写;(3)文体自定,诗歌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语文试卷段8页(共8页)参考答案1C2D3B4C5C6A7B8C9D10B11(1)衡阳雁去无留意(1分。有错不给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1分。有错不给分)(3)不求闻达于诸侯(1分。有错不给分)(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