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资本论辩_第1页
第三讲资本论辩_第2页
第三讲资本论辩_第3页
第三讲资本论辩_第4页
第三讲资本论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资本论辩第1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实体与利益:马克思早期对社会关系的实体存在论理解

马克思确立“社会关系的逻辑”的关键,就在于采取了一种崭新的方式对“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行了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把握。黑格尔提出了作为人类思想运动的逻辑的概念辩证法,费尔巴哈提出了作为发生学的批判哲学的人本学辩证法。范畴关系原则和自然关系原则分别构成了这两种辩证法理论的解释原则。这两种辩证法对“关系”的理解有其共同之处,即对“关系”都持有一种实体主义的理解。

第2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实体是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研究存在的,这一点各派哲学都不会反对;人们可以在各种含义上说存在,也就是说有各种各样的存在。他认为各种存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身不能存在,要依赖于其他存在才能存在的,这是属性的存在,时间、地点、关系、性质等都是属性的存在。另一类存在是自身独立而不依赖于其他存在的存在,是最基本的存在,这就是实体的存在。实体也就是独立而不依赖于其他事物的基本存在。第3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实体存在论以实体的眼光去看待一切的思维方式就是实体主义的思维方式。而建立在实体主义思维方式基础上的存在论就是实体存在论。所谓实体存在论就是指把存在预设为实体,把实体理解为事物的属性及其关系的最终根据和载体,并以此为前提诠释一切的存在论,或者说是以实体的眼光看待一切的存在论。实体存在论认定,事物的质和属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与该事物直接同一。实体存在论相信事物或现象背后存在着真实的根基和真正的本质,认为只要寻找到了这真实的根基和真正的本质就可以一劳永逸的完成对事物或现象进行的终极解释。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认为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就是建立在实体存在论基础上的实体关系的逻辑。第4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实体关系的逻辑”看来,无论关系还是过程,都以实体载体为依托,没有了实体,就没有了关系。对关系的这种实体存在论的理解,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一直支配着西方哲学和逻辑学的思考,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以实体关系原则去把握一切的结果,就是分别以“理性”、“范畴”、“概念”和“人”等为实体性依托和根据去把握世界。这样所理解的关系是以承诺理性、范畴、个人的实体性为前提的,是将这些实体视为相互封闭、各自独立、彼此外在的关系。关系即是实体间的相互作用,实体则是这种相互作用的载体和承担者、主体。第5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社会关系马克思著作中很少直接使用“社会关系”概念,甚至在他1842—1844年间的著作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除外)仅仅直接使用过一次“社会关系”概念。事实上他更多的是在“利益关系”(简称“利益”)的意义上来把握“社会关系”的。也就是说,马克思对“社会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几乎从一开始就是在“利益关系”的意义上进行的。在他看来社会关系也就是利益关系,而利益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这一点常常被后来的研究者所忽视。

第6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利益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们要满足自身的生命需要,首先必须进行生产活动,人们的生产活动实质上就是追求利益、谋取利益的过程。人们在追求利益和创造利益的生产活动中,必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就表现为物质的利益关系。正如列宁所说:“必须到生产关系中间去探求社会现象的根源,必须把这些现象归结为一定阶级的利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的、经济的关系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而生产关系又是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的、经济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划分,社会利益关系可以有物质利益关系、非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关系。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存在和变化的基础。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经济关系就是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关系集中表现为一定的阶级关系,表现为一定的阶级利益关系。

第7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社会利益关系正是由于马克思对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的这种同一性理解,使得“利益”概念在马克思著作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据笔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的统计,马克思1842—1844年间的16篇著作中“利益”概念就出现了279次(相比之下“实践”概念才总共出现40次)。(这还不包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出现的57次)。其中《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出现96次,《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出现144次。在后来的《神圣家族》中则出现68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出现218次,在《哲学的贫困》中出现36次,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出现135次。为了论述和读者理解上的方便,本文在某些行文中以“社会利益关系”一词对“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进行联用,来表明马克思的这一倾向性。第8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对利益关系的实体主义理解在马克思受黑格尔理性主义影响的时期,马克思基本上把社会利益关系理解为实体关系。马克思的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和他《给父亲的信》里,利益被区分为两种利益,即“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说,“人类的幸福”是“应当”的利益,那么“自身的完美”就是“既有”的利益。在马克思看来,这两种利益不应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而应是统一的。第9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1841年马克思刚刚跨出学校门槛,迈步走进社会生活,针对当时德国书报检查制度,写作了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第一篇论文——《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留下了他对利益关系最早的判断。他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时他对利益关系的理解仍是一种直观的实体式的理解。1841年底,在同“自由人”辩论的过程中,他提出,法律不是物质利益关系的反映,而是发源于人的自由本性。因而,马克思认为,为物质利益斗争是粗陋之举。

第10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1842年10月,在出版自由的辩论以后,马克思又一次遭遇了第六届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这里“演的是现实生活的戏”,马克思遭遇到了“真正的现实生活问题”。所谓真正的“现实生活的戏”,是指政治上代表备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的马克思同省议会那些代表林木占有者利益的议员们面对面地展开的辩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真正现实生活问题,即地产析分问题”,是个经济学的问题。地产析分问题,即经济学问题与利益关系直接相关涉。马克思这时认识到,“利益是有远见的……这个世界之所以充满危险,是因为世界……是许许多多利益的天下。”第11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面对省议会代表为了林木占有者的利益,而不顾法和国家理性原则的行为,马克思对私人利益之卑鄙丑陋的嘴脸进行了揭露,他说:“利益就其本性说是盲目的、无止境的、片面的,一句话,它具有不法的本能;难道不法可以颁布法律吗?正如同哑子并不因为人们给了他一个极长的喇叭就会说话一样,私人利益也并不因为人们把它抬上了立法者的王位就能立法。”利益关系在这里被理解为一种私人关系。利益关系的实际内容与法的形式的矛盾,理性主义国家与摩塞尔地区农民的贫困状况的两极对比,使马克思发现了利益关系所具有的矛盾本性。

第12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通过对摩塞尔地区农民经济状况的分析,马克思进一步察觉到由物质利益形成的客观社会关系对国家和法的活动所起的隐性制约作用,指出应该在初看起来似乎只有人在活动的地方客观关系的作用。“在研究国家生活现象时,很容易走入歧途,即忽视各种关系的客观本性,而用当事人的意志来解释一切。但是存在着这样一些关系,这些关系决定私人和个别政权代表者的行动,而且就像呼吸一样地不以他们为转移。”这里,马克思已经对“客观关系”和人的意志做出了明确的区分。对于这些“客观的关系”,马克思按自己的观点确定为三种,即私人利益领域和国家(公共利益领域)之间的关系、“管理机体”内部的关系及报刊和社会舆论的关系。第13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这充分表现出马克思观察问题的独特视角和超常的抽象分析能力。在普通人眼里,物就是物,关系就是关系,而马克思却偏偏透过物的外表看出了它所体现的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最初的政治和法律批判是从新闻出版制度问题入手的,把新闻出版业看作联结社会个人理性和国家理性的纽带。但他在研究林木盗窃法问题时却发现,经济方面的立法并不能直接用理性来界定,而是取决于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利益关系。这就使得马克思不能根据一般人类理性的发展来解释利益关系的变动,这是马克思这时遇到的最根本的理论困难。这个理论困难说明单纯从现有的法律、政治和哲学观点出发是不能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的,成为促使马克思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第14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

按照《〈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提示,这部著作不仅仅是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本身和否定德国的政治制度。它还有更为重要的使命,即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揭示历史发展的秘密,尤其是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使哲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要消灭哲学,还历史以本来面目。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创立一个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15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黑格尔那里,由于国家是伦理性、实体性的东西,是理念的现实。因而,与普遍利益相对的特殊的私人利益就是非理性的。而马克思在这里,把这一关系颠倒过来了,包含着特殊利益的普遍利益本身它规定了国家的现实性,国家的生存。利益关系在这里具有了国家的现实性,是国家的生存所依赖的东西。马克思意识到,市民社会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市民社会的冲突就是个人私利与个人私利的冲突。因而,利益关系在市民社会主要表现为个人私利;“市民,即具有私人利益的人”,这种私人利益恰恰是同代表普遍利益的国家相对立的。因此,市民社会就是以利益关系为纽带的社会。这意味着马克思对利益关系的理解开始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从黑格尔理性主义的光环中走了出来,但是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实体存在论的理解。第16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从马克思解决时代问题的进程来看,这时候马克思对于“往何处去”的问题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看法。当时政治解放在任何一个同家都没有彻底完成。但是另一方面,人类解放的任务已经由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提出来了。这两个目标到底应该包括哪些不同的内容,彼此又是什么关系,在欧洲进步的思想理论界并不清楚。马克思在完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后开始更深入地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弄清这个问题对于解决“往何处去”至关重要。不过他换了一个角度,不是从私有财产和国家的关系入手,而是从宗教和国家的关系来考虑这个问题,其代表作就是1843年9月完成的、于第二年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论犹太人问题》。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不仅找到了犹太教的秘密,而且找到了市民社会利益关系的秘密。第17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马克思这时已经发现,1.“实际需要”是犹太教的基础,也是现代市民社会的基础。实际需要就是实际利益。在马克思看来,贫困农民的需要是实际需要,贫困工人的需要是实际需要。而立法者、土地占有者、林木占有者,他们的需要则是不切实际的。这种实际需要是市民社会的世俗基础,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基础。但这里“实际需要”还不是客观需要,而是“主观基础”。马克思所谓“实际需要的人性化”,无非就是符合费尔巴哈的人性爱的情感的需要。第18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做生意”即商品交换是手段,这个手段是犹太人的秘密,也是市民社会的秘密。商品交换发展不仅推动市民社会的发展,并且带来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在此以前,在利益关系的认识上,马克思接触的都是农民的利益、实际问题、农民的物质利益上的贫困状况。但在考察犹太人问题时,资本主义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性充分地从犹太人的实际需要、做生意、商品交换及商业上表现出来。这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才真正具有了与“资本主义社会”概念相同的含义。犹太人的这种特点与市民社会具有一致性。市民社会是“犹太”、“做生意”、商品交换的社会。“犹太随着市民社会的完成而达到自己的顶点;但市民社会只有在基督教世界才能完成。”第19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根据人的本质结合对市民社会利益关系的考察做出了“人类解放”的价值判断。至于这一目标如何达到,依靠什么力量、通过什么手段、以什么形式、在什么历史条件下达到,还缺乏经验的基础。因此,马克思只能联系法国革命的历史现象对此作一个大致的设想。概括起来说,就是人类解放仍然必须采取政治革命的形式,但是它的内容与现有的政治革命不同。人类解放在《论犹太人问题》中还比较宽泛,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有了更具体的内容,开始探讨起“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了。这些变化不能单从批判本身的发展来理解。主要原因在于巴黎的政治环境。马克思在德国提出的问题在法国找到了现实的答案。第20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关系间性与关系存在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存在论变革在费尔巴哈人本学辩证法的启发下,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扬弃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从而形成“合理形态”的历史辩证法,这是马克思辩证法创立的关键环节。第21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实践对于“实践”概念,马克思从1842年起就开始零星使用了。据笔者统计,这个被许多学者看作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的概念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大量出现的,总共出现了125次。(意味深长的是,“利益”概念在这几部著作中依然保持很高的“出镜率”,共出现343次。而且在以后的著作中也没有减少,在《哲学的贫困》中出现36次,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出现135次。频率远远高于“实践”概念。)“实践”概念在《哲学的贫困》之后使用的次数开始减少。《哲学的贫困》中仅出现7次,《资本论》(第一卷)中也仅出现18次。第22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这也许意味着对这样一种观点的佐证:马克思在这几部著作中利用“实践”观点确立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而在这几部著作之后则是以这一思维方式去理解现实的社会利益关系,并以此为前提进一步从总体上深入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利益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而没有把“实践”作为实体并对之加以结构性或功能性的分析,去建构什么完善的哲学体系。第23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实践与对象性活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开始在“对象性活动”的意义上理解“实践”。关于“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是这样阐述的:“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

第24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存在论层面对“对象性”进行了阐释。“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存在物的对象,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就是说,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不是另一个存在物的对象,那么就要以没有任何一个对象性的存在物存在为前提。只要我有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以我作为对象。但是,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像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

第25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这些论述实际上是以比较抽象的哲学语言强调了存在物的关系依赖性,揭示了“对象”的关系本质。这意味着对他物的关系乃是一物存在的必要条件,存在物本质上是关系存在物。这就隐含了一个观点:“对象性活动”也就是关系性的运动,而在这种关系性运动中,两个存在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两个关系存在物的关系。

第26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把“现实的人”规定为“生活在现实实物世界中并受这一世界制约的人”。这里所说的“实物”,在德语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象”,一是指“物品”。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又进一步提出,“实物是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实物存在,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的定在,是他对他人的人的关系,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这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存在物的关系本质。而到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针对当时围绕《神圣家族》所展开的争论马克思又提出对“对象、现实、感性”,要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要“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意味着马克思此时已充分认识到“对象、现实、感性”都是关系存在物,甚至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在其现实性上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27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对“对象”和“对象性”得到如上看法的前提下,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把“实践”定位为“感性的活动”或“对象性的活动”。正是这样一种定位,使得引起人们广泛争议的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打上了深深的“关系”烙印。也就是说,“实践”在马克思那里根本就不是什么传统哲学意义上的实体,而是特指与人的存在密切相关的“关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含义也就是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关系的。实践作为活动,是感性的对象性的人的活动,这种活动表征着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从“全部社会生活”的总体来看,这种对象性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这句话“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人类活动的一个方面——人改造自然。另一方面,是人改造人”以及“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等联系起来看的话,就不难发现“实践”所包含的这两方面关系。第28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实践”在马克思那里作为“对象性活动”,实质上表征的是总体性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的关系。而对于“关系与关系的关系”或“关系的关系”,可以用“关系间性”一词来指称。因此“实践”也就意味着一种总体性的“关系的关系”即“关系间性”。虽然马克思本人并没有直接使用过“关系间性”这一术语,但上述分析表明马克思确实是在“关系与关系的关系”或“关系的关系”的意义上来理解实践关系的。第29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高清海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并不是某种新的世界本原的发现。正如高清海先生所指出的,马克思从根本上超越了西方哲学还原论的本体论化的思维方式而确立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这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把事物、现实、感性、世界理解为人的历史实践中不断生成的存在(也就是关系性的存在)。笔者以为高先生的这种理解是切近马克思的本意的。

第30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出发理解社会利益关系对于马克思来说,关键不在于把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描述的对象去分析其结构性和功能性等方面的特点,而在于从实践所表征的关系间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的关系)出发去研究实践活动所实际造成的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制约下的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的发展问题。有些学者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了这一点:“关系性的思维方法是马克思后来对社会关系进行(主要是经济学)研究的过程中所竭力贯彻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就是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多重性关系(包含着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主体与客体、心理与物理、自由与必然、必然与偶然等关系)中进行一种辩证的历史理解,并通过这种理解来获得对人类历史的规律性认识。”马克思实际上把生产力理解为是对总体性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表征,把生产关系理解为是对总体性的人与人关系的表征。第31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关系的关系=关系间性马克思对许多问题的理解都打上了“关系间性”的烙印。如在马克思那里,生产方式意味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商品意味着价值(交换价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资本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积累起来的劳动(死劳动)对活劳动的支配关系,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本质关系是劳动和资本的关系,等等。第32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关系间性”概念的成立是以承诺“关系”(即“实践”)的逻辑先在性为前提的。伴随着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即关系间性的思维方式的建立,马克思从根本上改变了对社会存在的认识。社会存在在马克思那里开始被理解成关系性的存在,社会存在者被理解成“关系者”即关系的化身、承担者、表现者。这实际上标志着马克思对传统实体存在论的根本性颠覆:把传统实体存在论所主张的“实体——关系”之间的关系转换为“关系——关系者”之间的关系,把实体先在性转换为关系先在性。这一存在论转换可以理解为一种关系存在论的建立。第33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的笔记本1中,马克思写有一个标题“贵金属作为货币关系的承担者”,而在标题下面的具体阐述中,马克思又写有一句解释性的话:“……作为货币关系的主体,即货币关系的化身的贵金属……”也就是说,贵金属在马克思看来就是货币关系的主体,就是货币关系的承担者,也就是货币关系的化身。这句话的德文是“DieedlenMetallealsTrägerdesGeldverhältnisses”这里Träger可以译为“承担者”,它还有运送者、获得者或者支柱、托架、基座等意。

第34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正是由于马克思没有从实体的意义上去理解“承担者”,而是把它理解为关系者即关系的化身,因此他才有这样的说法:“一种特殊的产品(商品)(物质)必须成为当作每一种交换价值的属性而存在的货币的主体。体现这种象征的主体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因为被体现着的条件——概念规定,一定的关系——中包含着对体现者的要求。因此,对于作为货币关系的主体,即货币关系的化身的贵金属的研究,决不是像蒲鲁东所认为的那样超出了政治经济学的范围……”而在传统哲学看来,“承担者”作为主体,也就是实体。这就意味着,传统哲学理解为“实体”的东西,马克思都把它们理解为了“关系者”即关系的化身。虽然马克思在晚期的一些文本中仍然继续使用“实体”一词,但含义已经同传统实体存在论的“实体”概念大为不同了。

第35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实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统计,马克思至少有682处使用了“实体”概念,其含义主要包含了以下四种:一是指称客观、现实的存在,如“金是价值的天然实体”,作为劳动资料的“物质实体”。二是指称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内涵。如“价值实体”,“劳动这种交换价值的共同社会实体,亦即物化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三是在法学的意义上使用,指称“实体法”。如“我又把这第二部分分成关于形式法和实体法的学说;其中关于形式法的学说,应当叙述体系在连贯性和联系方面的纯粹形式,它的分类和范围;关于实体法的学说,相反地,则应当叙述体系的内容,说明形式怎样凝缩在自己内容中。”四是指称传统哲学意义上的万物本原和根基。如“实体是自身原因”,“本原必然是不可分的有形体的实体”,“原子诚然是自然界的实体”,“始原必须独立地存在,不具备任何特殊的、感性的、物理的性质。它是实体”。前三种含义基本上作中性概念使用,约占全部“实体”用法的三分之二,主要集中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其中,第三种含义主要集中在马克思早期对法学的研究中。而最后一种含义多出现于马克思早期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博士论文及其笔记中,约占全部“实体”用法的三分之一,在引介传统哲学用法的同时多带批判的意味。上面归纳的第一种和第二种用法就是马克思特有的以关系存在论为基础的“实体”概念,实际上就是“关系者”概念的同义语,意指关系的体现者、化身。第36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人与人的关系:以关系存在论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理论创新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关系存在论的建立,使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分析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以此为前提,马克思在进一步利用以往对社会经济状况的现实批判和对政治经济学文献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明确区分开来,提出并确立了“生产关系”理论,以“生产关系”概念专门指称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相应地,以“生产力”概念专门指称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生产关系”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概念,在以往哲学家那里没有出现过,是马克思的独创。

第37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产关系关于马克思的“生产关系”范畴究竟是何时真正确立起来的,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物质利益关系的分析已经达到了相当深入的程度了。但这一时期马克思对社会物质利益关系的理解尚停留在实体存在论的水平上,也就是他把“市民”理解为某种利益实体,市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实体之间的关系。虽然从形式上看其思想越来越接近“生产关系”范畴了,但实质上与马克思后来建立在关系存在论基础上的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关系”范畴仍有原则性的界限。而这一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关系”范畴则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形成,直到《哲学的贫困》中才最后形成的。第38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产关系概念的萌芽生产关系的萌芽是建立在对经济利益的考察基础上的。1843年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指出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那么又如何解剖市民社会呢?马克思指出,“关于市民社会的科学,也就是政治经济学。”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马克思转向了经济学的研究,明确意识到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指出,“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更是直接的多次使用“经济关系”的范畴。而“经济关系”也正是马克思生产关系的雏形。马克思指出:“蒲鲁东未能用恰当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这个思想。‘平等占有’是政治经济的观念,因而还是下面这个事实的异化表现:实物是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实物存在,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的定在,是他对他人的人的关系,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列宁认为,马克思这一段表述极具代表性,因为它表明马克思是如何接近自己的整个“体系”的。可见,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的形成同马克思对物质利益、异化劳动、财产所有权的考察是密不可分的。第39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随着关系存在论的确立,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形成了生产关系的思想。一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所有制就是由分工所决定的个人与劳动资料和产品的关系,但又没有直接把所有制归结为生产关系,还没有明确所有制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运转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经济关系,反而把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相对举,认为生产关系与所有制的关系是人们在制造‘生产对象’的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同‘权力’的关系;二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关系范畴具有多义性。它有时同生产力的含义相类似,有时又包括人口生产上的社会关系,有时还指直接生产活动中的人们之间的关系;三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关系范畴主要是用‘交往形式’的术语表述的,然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形式一词,不仅包括人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且还指战争、保险公司这样的事物,其含义类似‘社会关系’。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交往形式’接近‘生产关系’,但不等于‘生产关系’。第40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提出,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人们要想达到“对历史现实的认识”,就必须去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这里,马克思第一次使用了“生产方式”概念,较明确地指出物质生产对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基础性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方式”指的就是“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其重要的形式之一就是“分工”。正是分工的发展程度反映了所有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在这一思想认识下,马克思按照分工的发展程度把人类历史上有过的所有制划分成部落的集体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或等级的所有制及资产阶级所有制等四种。正是在对第三种所有制形式——封建或等级的所有制进行分析当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生产关系”概念。他说:“封建时代的所有制的主要形式,一方面是地产和束缚于地产上的农奴劳动,另一方面是拥有少量资本并支配着帮工劳动的自身劳动。这两种所有制的结构都是由狭隘的生产关系——粗陋原始的土地耕作和手工业式的工业所决定的。”第41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关系是在人们活动中形成并体现为所有制形式、产品分配形式以及人与人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的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更为清楚的揭示出来。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表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第42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社会关系:历史辩证法与唯物史观在关系存在论基础上的统一马克思的辩证法作为“社会关系的逻辑”,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在这个意义上,它就是历史辩证法,因此与唯物史观是直接合一的。而二者合一的基础就在于马克思对社会关系的逻辑先在性的承诺和对社会关系解释原则的共享。第43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历史辩证法就是唯物史观说明历史的“唯一科学的”方法;而唯物史观则是历史辩证法的具体的理论展开内容。二者在本来的意义上就是“同一个东西”,只是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才在逻辑的层面上将二者分开进行阐述。第44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唯物史观

对于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学术界有许多“称谓”(同时也是定位),如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等等,但各种不同的“称谓”和定位对“唯物史观”这一提法均无异议。在我们看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并不是某种封闭或半封闭的体系,而是一种认知、理解和把握、改造现实的思维方法。马克思在阐发自己思想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建立或制定一个一劳永逸的叙述体系,因此恩格斯强调:“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而在马克思本人看来唯物史观则是一种“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是一种“唯一科学”的说明历史的方法。第45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那么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如何“唯一科学”地说明历史的呢?对此,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中曾经明确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做处在经常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配搭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必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这直接指认了“社会关系”是唯物史观赖以“唯一科学”地说明社会历史的解释原则。第46页,课件共52页,创作于2023年2月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作为说明社会历史的“唯一科学”的方法的唯物史观表述为:“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