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永遇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永遇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永遇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永遇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有这样一位诗人:文能著书传后世,武能立马安天下。清代著名的词论家陈廷焯(zhuō)曾这样评价他: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了解词题京口北固亭京口:古城名,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即今江苏镇江;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北固亭:又名北固楼,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王湾《次北固山下》北固楼建于东晋,最先是军用建筑,后成为镇江的登临胜地。认识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秆,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清代著名的词论家陈廷焯曾这样评价他: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知人论世探诗源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秆,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后被主和派排挤,42岁被免职退居江西上饶的带湖。其词书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将一腔忠愤寄于词间。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笔法气势雄健、慷慨苍凉,意境深沉。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病逝后追赠少师,谥号“忠敏”。认识作者

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笔法气势雄健、慷慨苍凉,意境深沉。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词作多抒写力图恢复山河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代表作品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青玉案·元夕》《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辛弃疾一生留下了620多首词作,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雄冠两宋。词评家曰:嫁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走近辛弃疾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所上《美芹十献》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走近辛弃疾①起义南归时期(1140年至1161年)

止于23岁南渡以前。这是他一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2岁的辛弃疾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未几,率部归耿京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宋,以图大业,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不料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率部投金。辛弃疾在返回途中得知此消息。辛弃疾率领五十余名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此举“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从此辛弃疾投奔南宋,官为江阴签判。辛弃疾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走近辛弃疾②青壯年時期(1162年至1181年)

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他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著名的有《美芹十论》《九议》。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老百姓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才干很感兴趣。

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他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辛弃疾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走近辛弃疾③中晚年时期(1182年至1202年)

从43岁到63岁。这期间除了53岁至55岁一度出任闽中外,两次遭弹劾,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过,是他一生被迫归隐时期。在长期隐居生活中,他寄情田园,留恋山水,追慕陶渊明,写了大量田园词,山水词,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的爱国激情在某些唱和赠答词中,也有强烈表达。④晚年時期(1203年至1207年)

辛弃疾64岁到68岁四年间。辛弃疾64岁高龄时,仍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罢免。辛弃疾自66岁秋,罢居铅山后,虽屡见封召,乃至授以兵部侍郎,枢密院都城旨要职,但总以年老多病,力辞未就,卒年68岁。辛弃疾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写作背景宋宁宗嘉泰三年,南宋朝廷决定北伐金朝,收复北方失地,便支持主战派将领韩侂胄北伐之战。曾被贬谪的主战派大臣纷纷被召回朝廷,辛弃疾也在召回之列。辛弃疾激动不已,“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沙场又回来了,他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了。他出任镇江知府,积极为北伐作准备。但他很快发现,韩侂胄是把擅权的私利置于北伐大业之上,对备战工作并不上心。令辛弃疾更加担心的是韩侂胄等人的轻率北伐很可能会招致惨败,而自己虽然有所预见,却无力阻止,悲愤之情不免溢于言表。在一次登上镇江北固亭的时候,登高感怀,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分析作品请同学们朗诵全词,思考以下问题:1.本词当中有几个典故?2.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3.它们分别与谁有关?分析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孙权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赏析典故刘裕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寄奴,即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赏析典故刘义隆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年号,他是刘裕的儿子。

“封狼居胥”——典中典: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拓跋焘4.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字。赏析典故廉颇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

结合诗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典故:

谁?_________做了何事?______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__

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

赏析典故孙权内容:志在统一中国,有英雄业绩作用:

对英雄业绩的仰慕,

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孙仲谋,即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权,据守江东,他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图大略,于建安十四年(209)在京口建都城,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

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台榭,这里代指孙权故宫,是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手法:借古抒怀情感:景仰惋惜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辛弃疾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因北伐抗金之事,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创作背景刘裕内容:出身平凡,为恢复中原北伐,气吞万里作用:渴望建功立业,对南宋主和派的讽刺赏析用典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寄奴,即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他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师北伐,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显赫一时。手法:借古讽今情感:仰慕、向往辛弃疾

1161

年,金国大举南犯,

21

岁的他率领群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

第一件,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他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

另一件,亲率

50

骑兵,直逼驻有

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刘义隆内容:草率北伐失败作用:对想草率北伐的韩侂胄的警告赏析用典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年号,他是刘裕的儿子。他曾三次北伐,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最后一次,失败得更惨。他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震惊朝野。吓得宋文帝亲自登上建康幕府山向北观望形势。北顾:宋文帝于元嘉八年兵败后曾写诗:“北顾涕交流”。

“封狼居胥”——典中典: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封,积土为坛于山上进行祭天,以示胜利。)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手法:借古讽今情感:不屑、讽刺1204年,辛弃疾被起用担任镇江知府。当时韩侂胄(tuōzhòu)执政,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急于立一场伐金大功。他想借用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辛弃疾支持北伐,但认为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能草率行事。然而韩侂胄不仅不接受,反而对他产生疑忌,辛弃疾被调离镇江,后来北伐失败。拓跋焘内容:入侵者却受后世百姓祭祀作用:对南宋朝廷一直未能振作收复中原的不满赏析用典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祠: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字。他击败宋文帝,率军追到瓜步山,即在现在江苏省六合县东南,在山上建立行宫,后来改为祠庙,称佛狸祠。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兵南侵,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辛弃疾是以古喻今,用“佛狸”代指金主完颜亮。神鸦社鼓:吃祭品的乌鸦和社日祭神的鼓声。说明中原人们已经忘却战败的历史,竟在佛里祠前频繁地迎神赛社。作者写佛狸祠这一幕景象时的心情是沉重的,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如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手法:借古讽今情感:耻辱、悲哀时间宋朝大事记辛弃疾大事记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1141年绍兴和议,纳贡称臣生于金国,长于济南(1岁)1161年金主南侵,生灵涂炭起义反金,为掌书记(22岁)1164年北伐失利,隆兴和议江阴签判,任满去职(25岁)1195—1202年宰相专权,庆元党禁瓢泉退隐(56—63岁)1206年军事冒进,开禧北伐浙东安抚使,力辞召命(67岁)1208年嘉定和议,侄伯关系从“君臣”到“叔侄”再到“伯侄”——南宋对金的屈辱外交关系一生坚决主张抗金,《美芹十献》《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廉颇手法:借古抒怀情感:同情、悲叹内容:赵王派使者探望廉颇极力表现作用: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不受重用、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否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受廉颇政敌郭开贿赂,回来谎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于是赵王以为老,遂罢。赏析用典赏析用典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他任湖南安抚使,这本是一个地方行政长官,他却在任上创办了一支2500人的"飞虎军",铁甲烈马,威风凛凛,雄镇江南。建军之初,造营房,恰逢连日阴雨,无法烧制屋瓦。他就令长沙市民,每户送瓦20片,立付现银,两日内便全部筹足。其施政的干练作风可见一斑。后来他到福建任地方官,又在那里招兵买马。闽南与漠北相隔何远,但还是隔不断他的忧民情、复国志。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在词中到处用典,甚至被后人讥为"掉书袋"。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古

事孙

权置镇京口,雄踞一方刘

裕起兵北伐,建立政权刘义隆草率出师,仓皇而逃拓跋焘率兵追击,建立行宫廉

颇一饭斗米,以示勇武

意景仰、惋惜叹英雄后继无人仰慕、向往表建功立业雄心不屑、讽刺劝为政者勿草率耻辱、悲哀谏为国者勿忘耻同情、悲叹望为政者用人才问题探究

此词用典繁富,虽偶有人评曰:“微觉用事多耳”,但明代杨慎在《词品》:“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更多的人甚赞辛词用典贴切,请同学们认真研读本词,找到典故之间的联系。问题探究三:廉颇的典故——自身的遭遇一:孙权和刘裕两典切题中之“京口”二:刘义隆和拓跋焘切国家时势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了解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用典的分类

①使诗歌语言精练,有一种简约美;②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古喻今,文章就显得古朴而文采斐然;④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铺直叙,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用典的作用1.用古代的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

2.用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3.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4.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对比,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其他手法苏轼和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试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异同点。题材上:都属于怀古词,文题结构都由地点+怀古构成。内容上:都描绘了气势恢宏之场景,雄浑壮阔之意境;都怀想了年轻有为、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杰,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还自我情愫;都展现了重大历史事件,如赤壁之战、北伐中原、西汉匈奴之争等都是历史的巨幅画卷,均能体现豪放气势。情感上:都赞扬了一些英雄豪杰,流露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手法上:都用典抒情、借古讽今。(1)相同点:对比阅读感苏辛形象上:苏词借刻画周瑜感伤自己功业未就。辛词借孙权等六个历史人物痛斥软弱无能、妥协投降的南宋统治者,抒发自己满腔愤懑。抒情上:苏词紧扣个人际遇,在感伤自我的同时,又抒发了自己的豪迈旷达。辛词紧扣政治现实,借用典来斥责统治者的贪图享乐、苟且偷安,流露出浓烈的忧国忧民情怀,豪放之中更多悲壮之气。语言上:苏词开阔明朗,辛词因用典多而显得含蓄深沉。手法上:苏词以描写为主,从写景中逐层托出人物,另外运用了衬托手法,以“多少豪杰”“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