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仁学视域下的勇德思想
在传统伦理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勇气”都是一个重要的道德观念。在中国,儒家把“勇”列为“三达德”之一,与“仁”、“智”并提;在西方,勇敢则与智慧、节制、正义一起,构成了美德的核心内容,被称为“四主德”。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勇”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孔子提出的如此重要的道德德目,其内涵及对后代思想家的影响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现代意义,本文拟就此加以探讨。一、“勇”“礼”“义”“观”《说文解字》说:“勇”的本义是一种能激发起行动力量的气。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更明确地指出:“气,云气也,引申为人充体之气之称。力者,筋也。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气亦至焉。”勇,是指坚定不移的毅力与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论语》中论述“勇”的次数不多,主要是通过论述什么不是“勇”来谈儒家之勇的。其谈论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批评“匹夫之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子路倒有自知之明,讲“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一套修养,自己是不行,所以他说:“老师,假使你打仗,你带哪一个?你总不能带颜回吧。他营养不良,体力都不够,你总得带我吧。”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对子路说,像你这种脾气,要打仗绝不带你,靠两只手与虎搏斗,靠两条腿跳水过河,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同他共事的,假如一定要找人共事的话,那就是面临任务知道加强戒备,善于出谋划策,并能实现谋略的人。一鼓作气,看起来很英勇,死了都不后悔,这种作法是冤枉去送死。子路这样的勇,不是大勇,在孔子的学问中,智、仁、勇三个字是相连的,真正的大勇,一定有智有仁,真正的仁,一定有智有勇,真正的智,也一定有仁有勇,三者不能分开。孔子说,一个统帅的修养,一定要做到“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所谓临事而惧,并不是怕事,而是说任何一件事到手上,开始时就是怕会失败,所以要考虑周详,不自作聪明。到事情终于来了,则“好谋而成”,不怕了,必须用智慧,各方面都设想周到,促其成功,这才是统御人才的基本修养。二是说明“勇”与“礼”、“义”、“学”的关系——“勇发乎仁,适乎礼,止乎义”。仁,是贯穿孔学思想体系的基本观念。勇原本与克己、爱人、惠、恕、孝、忠、信、俭、直、刚、恭、敬、宽、庄、敏、慎、逊、让等一样是一种美德,隶属于道德最高原则——“仁”。孔子曾多次把勇、智、仁相提并论,“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由此可见,孔子对勇的推崇之意。“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仁中一定包含了勇,而勇未必能做到仁,当然,也不排除勇者也有仁的情况存在。勇与仁的关系很明显,一如孝(或者其他众仁德),仁一定已包含了孝,而孝未必能做到仁。上面孔子对勇的肯定,是建立在勇属于仁德之一的基础上。见义勇为的人,首先是有了仁心,然后去做。勇依于仁,而立于礼。“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子路问什么是完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的智慧,孟公绰那样的不贪心,卞庄子那样的勇敢,冉求那样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称为完人了。照孔子的看法,完美的人必然也包含了勇,否则便不能称为完美了。孔子以礼作为标尺,来衡量勇。“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一味恭敬而不符合礼就会劳倦,谨慎而不符合礼就会畏缩,勇敢而不符合礼就会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就会尖刻伤人。勇与恭、慎、直一样,如果失去礼,无视国法则会叛乱。在《先进》篇,孔子让弟子谈谈各自的志向,子路说道:“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意思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外面受到军事威胁,里面发生灾害饥荒。让我来治理它,等到三年,可以使老百姓勇敢而懂得礼。子路在“可使有勇”后加了个韵脚——“且知方也”。看来子路也已意识到单单使老百姓勇敢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知方”,“方”字可指“礼”,但也可以说是指“义”。“义者,宜也。”此处姑且不论是指礼还是义,归根结底,勇都要合宜(符合义)。勇本属于仁德,仁行不合宜(义),就离开仁的本质。仁是义的主体,礼也是一样,义是制约、调和仁与礼的客观标准。《礼记·礼运》中说:“仁者,义之本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意思是说,仁与礼都需要义来节制,勇发乎仁,适乎礼,而止乎义。“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由于孔子深知子路勇有余,便回答说君子以义为上,这是“因材施教”,而不能说尚义不尚勇。孔子又告诉他应该用义来约束勇,并谈到勇如果没有义来约束,君子也罢,小人也罢,都有害无益。所以,今天我们一定要用义来约束自己,以免闯祸,自身遭难不说,还累及父母家人。勇德不合于义也会出乱子。一言以蔽之,勇惟义是从。所谓“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因而,发乎仁,适乎礼,止乎义,不单单是勇的界定,应该说也是克己、爱人、惠、恕、孝、忠、信、俭、直、刚、恭、敬、宽、庄、敏、慎、逊、让等等众仁德的界定。二、“勇”“行”“道”孟子秉承孔子的基本思想,对勇德又进行了发挥。他认为,“勇”应当符合正义、大节的要求。孟子曾引用曾参的话说:“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说,我从老师孔子那里听过关于大勇的谈论:反躬自问而觉得理屈,纵然是对地位低下的人,我也不去恐吓他;反躬自问而觉得理直,纵然是面对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另外,在《孟子·梁惠王下》中还有这样一段:“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与齐宣王的这段对话,很好地反映了他“勇合于大节”的思想。同时,孟子还强调勇德应包含舍生取义的精神,“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有志之士不怕弃尸山沟,大勇之人见义勇为,不怕丢掉脑袋。对勇德明确而又精当地划分等级,当推庄子、荀子。庄子以宿命论为指导,把“勇”划分为四个等级:“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俱者,圣人之勇也。”106与庄子相比,荀子根据程度和性质对“勇”的等级划分,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积极入世的传统。《荀子·性恶》曰:“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礼恭而意俭,大齐信焉而轻货财;贤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废之,是中勇也。轻身而重货,恬祸而广解,苟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胜人为意,是下勇也。”P446-448《荀子·荣辱》篇中,对“勇”又有进一步说明:“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牟牟然惟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牟牟然惟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56显而易见,荀子认为,只有在道义支配下,为真理、为正义事业不惧权势,不畏强暴,不怕孤立,不顾利害得失,不计生死,才称得上是上勇、大勇、真勇。唯有这种“勇”,才是国家、民族、社会所最需要的。这样,就明白无误地划定了勇德与鲁莽蛮干、盲目冒险以及自残逞强、流氓无赖行径的界限。三、坚持以雄健的精神冲过去困难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吃苦耐劳的精神正在一些年轻人身上慢慢消失,使得他们很容易变成享乐主义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倡大学生学习儒家之“勇”,不是号召大家去“杀身”,去“舍身”,更不是号召大家意气行事,逞强好斗。我们应该学习的是那种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毫不气馁,毫不退却,勇往直前的精神。李大钊同志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曾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时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人生的道路也一样,困难挫折是难免的,遇到困难挫折,也只有靠雄健的“勇气”才能冲过去。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其意义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人类社会正义的需要按照孔子的观点“勇者不惧”,真正勇敢的人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他“不畏强御”,“勇而不避难”,尤其是别人身处危难之境时,勇于挺身而出,竭尽全力,伸出援手,哪怕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为其行义也”,体现了社会生活中互帮互助、排危解难的高尚品格。这种精神极受先哲们推崇。如:“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正义也”;“所贵于勇敢者,贵其敢行礼义也”。众所周知,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社会与世隔绝,在当代更是如此。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到了“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的地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安定的社会秩序,不能没有人帮人、人助人的社会风气。由于种种原因,社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随时可能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危害,这就需要人们临大节时有勇于献身、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轻死以行礼”,“诛暴不避强”。徐洪刚的英雄行为,正是见义勇为精神的体现,而其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之所以广为传颂,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扶正祛邪、舍生取义精神的褒扬。“见义勇为”,是人的良知、本质的重要体现,是公共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责任感、社会正义感的重要标准。见义勇为,历来为思想家们所尊崇。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吕氏春秋·当务》:“所贵勇者,为其行义也。”595《荀子·修身》:“君子……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35《宋史·欧阳修传》:“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10380所谓“见义勇为”,指的是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武侠小说中宣扬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思想反映了劳苦大众对“见义勇为”的渴求。在现代社会,当他人处于危难时,挺身而出,伸出援手,依然是维护正义、抵制邪恶的重要行为。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不少人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见义勇为,用鲜血甚至生命捍卫了社会正义。然而,也有不少人明哲保身,在他人危难之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做“见义不为、袖手旁观”的看客。当然,这与制度不完善而导致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常常发生有很大关系。因此,从社会治理角度看,国家无疑应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保障见义勇为德行的实践,但对于具体个人而言,“见义勇为”则应成为发扬人道、匡扶正义和净化社会风气的重要德行。要有敢于知耻改的精神正视自己的过失、缺点、错误并自觉地进行剖析、检查、改正,也是勇德的体现。“知耻近乎勇”,就是说,人们知道羞耻则与勇的品德接近。而“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是说有了错误却不知道,是不明智的表现;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而不去改正,是不勇敢的表现。足见正视过失,改正错误是需要一些勇敢精神的。当前,我们尤其应当注意发扬勇于知耻改过的精神。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的新公民,但我们又都不是圣人,犯错误是难免的。有过失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过则勿惮改”的精神,勇于检讨自己,克服缺点错误,抵制错误思想。孔子当年曾以颜回为例指出:“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之未尝复行也。”这说明,有道德修养的人可贵之处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有过改之,不重犯。两千多年前的颜回尚且能做到,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当代人更应能做到。个别人之所以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症结往往在于缺乏必要的勇气,不敢面对自己的“过”,处处护短,掩盖问题,文过饰非。实际上,这是怯懦的表现,它不仅显示了一个人勇德的匮乏,更不利于个人向更高层次发展,而且,知过不改本身也是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上加过,过莫大焉。所以,欢迎批评,知过则改,“此是大勇”,也是当代人应当具备的美德。“节律不渝、节不动”—第三,持节不恐。现实生活中面临饥寒愁苦、声色货利、威逼利诱以及穷达生死等严峻考验时,坚持正义立场,保持人格独立,坚守志向,保持节操,同样是一种勇敢。贾谊在《新书·道术》中说:“持节不恐,谓之勇。”即要求人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守道义而不动摇,坚持真理而不顾安危,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是真正的“君子之勇”,这是儒家所提倡的。蔡元培说:“勇敢之最著者为独立。”“独立自主”,指道德主体进行行为抉择时,基于自我的意志,保持思想和人格独立,维护自己的个性决断,而不屈从于他人的逼迫。若是人人明哲保身,对他人违背正义的事情避而不谈、讳莫如深,或隐瞒真相、指鹿为马,不敢说“公道话”,不敢提意见,社会将黑白颠倒。“集体失语症”终将导致邪恶风行、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真正有“独立自主”勇气的人,是一个能够自我决断的人,能够自由地根据道义、良知行事,伸张正义,不盲从圣贤之言,不屈从于权贵、习俗等外在压力。“惟不存成见,而以其良知为衡,理义所在,虽刍荛之言,犹虚己而纳之,否则虽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建筑深度研究》课件
- 《房地产广告》课件
- 小学一年级1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练习题1080道
- 一位高中生的忏悔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汽车知识简述》课件
- 《初中数学打折销售》课件
- 等离子弧焊类型、原理及其安全特点
- 酒店服务员的职责和要求
- 律师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财务培训与职业发展总结
-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任务1-4网考题库及答案
- 小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
- 资产损失鉴证报告(范本)
- 农学技能高考【种植类】复习题库大全-2、《植物生产与环境》-上(单选多选题)
- 隧道贯通方案贯通计算
- GB/T 36490-2018风力发电机组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 GB/T 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 GB/T 15532-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 2023年弥渡县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规范集团中层管理人员退休返聘的若干规定
-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