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盐酸泄露的定量分析1.1泄露流量的计算要估算盐酸的泄露范围,首先要确定其泄露流量,盐酸可以应用液体经小孔泄露的源模式计算泄露流量,其公式为:[2R"rgC2A2Q=CArg+2gz—otoyroAo式中:Q—流量,kg/s;C0—孔流系数,取0.6;A一小孔的横截面积,m2;p一流体密度;kg/m3;Pg—液体压力,Pa;Og一重力加速度,9.81m/s2;A0一储罐的横截面积,m2;Z0一储罐内液面距小孔咼度,m;t—泄露时间,s1.2泄露参数本次盐酸罐泄露的相关计算参数见表13-1。表13-1盐酸罐泄露计算相关参数一览表参数代号单位盐酸沸点°C-114.8酸盐密度kg/m31200孔流系数Cd0.6裂口面积Am20.0001介质中压力PPa大气压P0Pa101325重力加速度gm/s29.8裂口之上液位高度hm31.3泄露速率本次工程盐酸储罐的容积为50m3,尺寸为①3.6m,高5m,单罐最大储量为60t,评价根据盐酸储罐泄露量的计算参数,确定本次盐酸罐事故泄露的速度为3.25kg/s,根据盐酸储罐的储存量,则本次盐酸罐全部泄露完需5h。考虑0.5小时事故泄漏应急时间,则0.5h内的盐酸的泄漏量为5.85t,约占总储量总量的9.8%。盐酸酸雾的产生量考虑0.5小时事故泄漏应急时间,则0.5h内的盐酸的泄漏量为5.85t,盐酸储罐围堰长:3.6m,宽:9m,高:2m,考虑泄漏出口的盐酸闪蒸,则0.5h盐酸泄漏量在围堤内形成0.15m深的液池(除去单只盐酸贮罐罐脚所占面积后,液池有效面积22.23m2)。由于盐酸的沸点为-114.8°C,沸点远远低于液体贮存的常温,因此盐酸泄漏在围堤形成液池后,将产生闪蒸、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由于盐酸的沸点为-33.5C,沸点远远低于液体贮存的常温,因此盐酸泄漏在围堤形成液池后,将产生闪蒸、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评价选择适用于硫酸、硝酸和盐酸等酸液蒸发量的计算公式来分析本次工程盐酸泄露后酸雾的产生量,计算公式如下:G=M(0.000352+0.000786V)PFz式中:Gz酸雾量,kg/h;M液体分子量;•U蒸发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速(m/s),应以实测数据为准。无条件实测时,可取0.2~0.5m/s或查表计算;P——相应于液体温度下空气中的饱和蒸汽分压力(mmHg);F蒸发面的面积,m2。根据《环境统计手册》,本次评价蒸发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速取0.3,相应与液体温度下空气中的饱和蒸汽分压力取10.6。Gz=36.46x(0.000352+0.000786x0.3)x10.6x22.23经过计算可知,本次工程盐酸罐泄露所形成的盐酸酸雾的产生量为5.05kg/h。盐酸酸雾的毒性范围计算国家规定的盐酸的车间最高允许浓度(MAC)为15mg/m3,盐酸的半致死浓度为4.6mg/m3,当泄露的风速为3m/s,在各种大气稳定度条件下,预测排放历时30min,预测时间lOmin,储罐下风向不同距离处的盐酸酸雾的浓度范围,见下表。表8—13事故排放下污染源下风向各点的盐酸地面浓度最大值(mg/m3)序号下风向距离,m各稳定度情况下风向最大浓度,mg/m3ABCDEF11000.40.71961.75253.11519.751312.531722000.10160.20420.52060.98753.32864.316233000.04530.09680.25240.49611.73592.257
44000.02140.05680.15030.30281.0861.413555000.01250.03750.10040.2060.7520.979666000.00770.02610.07210.15020.41020.557977000.00490.01920.05450.11490.04210.036888000.00320.01470.04270.08770.00090.000399000.00220.01160.03420.0537001010000.00150.00910.02610.0218001111000.0010.00680.01720.0061001212000.00070.00480.00930.0013001313000.00040.00320.00420.0002001414000.00030.0020.00170001515000.00020.00120.00060001616000.00010.00070.00020001717000.00010.00040.000100018180000.0002000019190000.0001000020200000.00010000212100000000222200000000232300000000242400000000252500000000262600000000272700000000282800000000292900000000303000000000对照国家规定的盐酸的车间最高允许浓度(MAC)为15mg/rw,盐酸的半致死浓度为4.6mg/rw,本次盐酸泄露所造成的储罐下风向盐酸酸雾的半致死浓度最远距离在大气稳定度F,风速为3m/s的情况下,最大距离为200m,因此评价建议在储罐周围200m的范围内不能布局村庄和宿舍区等环境敏感点。8环境风险评价评价目的和评价重点环境风险是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时可能发生对环境有害后果的描述。评估的目的就
是通过分析建设项目运营期内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影响程度和范围,以确定开发建
设及生产项目什么样的风险是社会可以承受的,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盐酸泄露环境风险评价具有一定的事故风险性,需要进行必要的环境事故风险分析,提出进一步降低事故风险措施,使得工厂在生产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确保生产区内外的环境质量,确保职工及周边影响区内人群生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次评价主要以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引起的大气和水环境污染而对周围居民的危害和环境质量影响程度为重点。项目物质及风险识别8.2.1项目原料辅料及产品危险源识别根据该厂所涉及的原料、辅料及产品,对照《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0)标准规定,该厂主要危险源物质中被列入危险性物质的为:氯化氢(有毒物质),该危险物质在生产区、贮存区的实际量与临界量要求对比见表8.2.1-1。表8.2.1-1该厂主要危险源物质生产场所、贮存区临界量和实际量对照表物质名称临界量/t实际量/t生产场所贮存区生产场所贮存区氯化氢(盐酸)(有毒物质)*20500.32.0*按盐酸的浓度核算HCL量因此,根据生产场所的实际使用量和贮存区的实际贮存量对照规定临界量,按规定,可确定该厂各生产区及贮存区没有物质构成重大危险源。8.2.2物质风险因素识别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盐酸属于中度危害,可见,该厂所使用的化学品原料中有部分为危险化学品,存在着中毒、化学灼烫等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危险因素为化学灼烫和中毒事故,主要风险类型为毒物泄漏中毒和化学灼烫,造成的危害主要是HCL通过呼吸道、皮肤对人员造成伤亡。由此,本评价主要针对该原辅材料(HCL)的危险性及有毒危害性,计算分析事故状态下毒物泄漏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范围,从而提出事故应急措施。HCL的危险性特征参数如下:形态特征: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114.2°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盐酸泄露环境风险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盐酸泄露环境风险评价沸点:-85.0°C蒸汽压:4225.6kPa(20C)(30%盐酸30.66kPa(210)毒理指标:LD50400mg/kg(兔经口);LC504600mg/m3(大鼠吸入)评价等级及范围本项目无重大风险源且处于环境非敏感地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相关规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评价范围以源点3km区域。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分析生产车间事故风险源项分析根据若干家冷轧带钢企业的调查结果,生产车间由于非正常生产工况和事故工况可能存在的情况包括:(1)突然停电、废气吸收的风机及循环碱液泵电机等损坏而不能工作,以及因酸洗槽外罩大面积破裂等突发性事故。该类事故发生时,酸洗槽中HCL将从进出料口及外罩破裂处无组织挥发溢入空气中。该类事故的发生机率不大,但其泄露时间较难控制,其无组织排放量核定为0.38kg/h。建议企业加强管理,增加槽液收集沟槽回收系统,一旦酸洗槽液等因机械故障或职工操作不当造成泄漏,泄漏液首先进入槽液收集沟槽回收系统,避免出现物料外溢而直接进入废水处理系统而造成直排事故现象。(2)因外协、管理等原因,部分酸洗废槽液以及废水处理污泥未能得到妥善外销处理利用而直接排入或经简单中和处理后直接排放。该类事故情况在乡镇企业中尚占有一定比例。物料贮存区事故风险源项分析根据前述分析,该厂化学原料贮存区贮存盐酸过程中具有一定事故隐患。具体包括:(1)运输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火灾等意外情况,导致盐酸泄漏。(2)装卸过程中管道损坏、破裂以及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储槽损坏、破裂均会导致盐酸泄露。当发生该类事故时,可经由围堰及收集沟将泄漏物料控制在围堰内并将其大部分重新收集至贮槽(桶)内。通常回收完泄露的物料后,用水对地面进行冲洗,其冲洗废水将收集并送至厂内废水处理站集中处理,不允许出现随意外排现象。发生该类事故,只要措施控制得当,不会造成泄漏物进入附近水体而造成明显的水环境污染事故,因此,该类事故主要为泄漏物料挥发而造成的废气污染事故。该厂主要事故挥发性物料废气污染物为HCL。假设物料仓储区因各种原因造成储桶(槽)破裂、倾翻(倒)等物料泄漏溢出,一次性泄漏盐酸250kg,泄漏及事故排放历时不超过10分钟。发生该假设事故情况下,盐酸在常温下为液体,发生事故后,并不是立即变成气体扩散到空气中,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可以收集部分泄漏物由管道泄漏至围堰并控制在10m2内。因此,假设事故液体泄漏物扩散到大气中的数量可根据其常温下的饱和蒸汽压和Kundsen公式计算:Q=apP0(Mi/2nRTp5式中:P0—饱和蒸汽压(20°C,kPa);Mi—分子量;R为气体常数,8.314J/mol・K;T—绝对温度(以**市年平均温度287.9K计);a、卩一系数,纯物质蒸发,其值均为1.0;Q一蒸发通量(g/m2・s)。具体源强计算结果列于表8.4.2-1。表8.4.2-1仓储区泄漏最大可信事故污染物源强及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标准假设事故类型污染物名称泄漏源强(g/s)泄漏释放时间(min)职业卫生标准(mg/m3)*盐酸贮桶破裂、倾翻(倒)等造成物料泄漏溢出并挥发进入环境空气中HCL15.10107.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8.4.3生产废水管网收集系统及废水处理站事故风险源项分析一般情况下,生产和污水管网不会发生堵塞、破裂等导致废水直接进入水体。发生该类事故的可能原因主要有管网设计不合理、操作不当、人为往下水道倾倒大量废液、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盐酸泄露环境风险评价废水处理站机械故障及贮池破损等。另外,在发生地震时,可能造成污水收集系统及废水处理站毁坏或其它事故。当发生该类事故时,生产废水外溢直接流入附近水体,将对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该厂废水收集及处理系统的最大可信事故为因以上各种原因造成全厂废水不经处理或仅经简单中和后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其污染物排放源项主要考虑铁和pH值,与太平河混合后,混合断面中铁含量达1.036mg/L,pH仅5.46。故在事故排放时,对太平河水质影响较大,恢复时间较长。详见第七章水环境影响预测。8.4.4槽边废气处理系统事故风险源项分析槽边废气处理系统发生故障的最大可能事故为不经处理直接排空。一旦发生故障,企业可在1小时得以修复正常。其排放源强见表8.4.4-1。表8.4.4-1项目槽边废气事故污染源排放参数类别污染物名称排放高度及直径(m)风量(m3/s)排放净量(g/s)出口温度(°C)排放历时槽边废气HC1H=15m©=0.30m2.330.70301h8.5事故危害性及影响预测8.5.1事故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一)环境空气影响假设仓储区酸类物质物料泄漏事故将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使用大气扩散模型计算这种假设事故排放造成下风向污染物浓度分布和超标距离。评价标准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002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执行(见表8.4.2-1)。使用非正常排放模式。计算所需的气象条件考虑最不利条件(静小风条件,u〈0.5ife))。非正常排放模式:Qy2H2C=—exp[--]exp[-e—]G]兀uGG2G22G21-z-z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盐酸泄露环境风险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盐酸泄露环境风险评价G=<ie()+e()-1t<t(5(5zz—Ut-X、—Ut—UT—X、,e()-e()tJcyazz式中:t为扩散时间;T为非正常排放时间。(二)水环境影响风险事故水环境影响预测方式参见第七章水环境影响预测8.5.2预测计算结果一)仓储区物料泄漏假设事故对空气环境影响预测仓储区物料泄漏对空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结果见表8.5.2-1。表8.5.2-1仓储区物料泄漏事故排放时大气污染物最大浓度及超标距离(静小风)污染物时刻稳定度BCDEHC1事故发生后第10分钟最大浓度值mg/m3559.3043608.0881563.2590422.4483最大值出现距离m1224超卫生标准范围(m)0-800-1400-1700-210超半致死(lc50)范围--------事故情况事故发生后,在厂区源点附近局部范围内将对人群健康产生一定短时伤害影响,但不会造成人员死亡。预测结果表明,在假设事故(物料仓储区因各种原因造成储桶(槽)破裂、倾翻(倒)等物料泄漏溢出)发生的短时间内,在静小风不利条件下,区域环境空气中HCl污染物指标在事故源点附近210m范围内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002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要求,即在该范围内将对人群有一定短时伤害影响。但该类事故对厂界外相应聚居村落等人居场所不会产生明显的伤害影响。若事故得到及时控制,则可在事故结束后的数分钟内恢复正常。该类事故均不会造成厂区及附近区域的人员死亡。(二)酸洗槽边废气处理系统事故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影响预测当发生酸洗槽边废气处理设施故障而直接排放时,其在短时事故排放状况下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预测情况见表8.5.2-2。
表8.5.2-2槽边废气事故排放对环境空气影响贡献值预测结果(静小风)稳定度BCDE最大落地浓度(mg/m3)0.12460.13000.00310.0050出现距离(m)1737217237超环境质量标准范围(m)0-700-130----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槽边废气事故性直接排放,其对环境空气中贡献最大落地点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的相应评价标准之要求(氯化氢仅在B、C大气稳定度下略有超标,且超标距离不超下源点130m范围内),且远远低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002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要求。因此,本项目槽边废气事故排放不会对附近人居健康产生明显伤害影响,而且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也较小。(三)废水收集及处理系统事故下水环境污染影响预测影响预测计算结果详见第七章表7.2.4-1。预测结果表明,项目废水在出现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的事故时,总铁、pH浓度明显增高,将对太平河造成明显不利影响,项目建设单位仍应加强废水处理和利用,设立应急事故废水收集处理池,杜绝废水事故排放的发生。8.6事故风险计算和评价一)风险值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包括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的危害程度。定义为:风险值二概率危害程度风险值二概率危害程度r后果、每次事故(二)风险评价原则(1)在后果计算中针对本项目所可能产生的最大可信事故,进行了事故泄漏及火灾情况下的污染物浓度分布计算,然后按GBZ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值,给出该浓度分布范围及在该范围内的人口分布。(2)本项目区域内无需特别保护的水生生态环境。在发生泄漏及火灾事故时,泄漏物料及消防冲洗废液(废水)将进入管网。3)通过分析,本项目不存在显著的以生态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事故风险评价。同时鉴于目前毒理学研究资料的局限性,本次风险值计算不考虑对急性死亡、非急性死亡的致伤、致残、致畸、致癌等慢性损害后果。(三)风险计算本项目风险评价对危害值的计算采用简化分析法,以各种危害的死亡人数代表危害值,对泄漏扩散的危害值,以LC50来求毒性影响。若事故发生后下风向某处,污染物浓度的最大值大于或等于该污染物的半致死浓度LC50,则事故导致评价区内因发生污染物致死确定性效应而致死的人数C由下式给出:C=工0.5N(X,Y)ilnjlnln根据前述预测计算分析,具体风险危害计算结果如表8.6-1所示。表8.6-1事故后果危害值估算类型源项伤亡人数储桶(槽)破裂、倾翻(倒)等物料泄漏溢出引发毒物伤害一般毒物泄漏C10毒物进入水体直接进入水体C20最大可信事故所有有毒有害物泄漏所致环境危害C,为各种危害Ci综合:C聖Cii=1最大可信事故对环境所造成的风险R按下式计算:R=P-C式中:R风险值;P——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事件数/单位时间);C最大可信事故造成的危害(损害/事件)。参考我国相关行业的事故概率统计资料,该厂一般泄漏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为2.39x10-4,危害为0人/次,其风险值为0。
因此,确定该厂最大可信事故风险为Rmax=0。max(四)风险评价风险可接受分析将采用最大可信灾害事故风险值Rmax与同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RlmaxL比较。参考化工行业的可接受风险水平Rl为5.7x10-5,而该项目的风险值为0,因此确定,本项目的建设营运,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安全对策及应急措施我国在安全生产上一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工作重点应放在预防上。在事故救援上实行“企业自救为主、社会救援为辅”的原则。事故的应急计划是根据工程风险源风险分析,制定的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发生的损失的计划。因此制定本项目的事故应急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建设单位拟制定的安全防护及应急措施1)总平面布置根据功能分区布置,各功能区之间设有环形通道,有利于安全疏散和消防。各建构筑物均按火灾危险等级要求进行设计,生产车间及原料贮场等地面应根据需要做防腐处理。对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管道均采取可靠的防静电接地措施。2)接触有毒有害物料工作岗位配有专用的个人防护设施,如空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安全眼镜、防护手套等。3)生产现场设置各种安全标志。按照规范对凡需要迅速发现并引起注意以防发生事故的场所、部位均按要求涂安全色。4)工艺输送泵均采用密封防泄露驱动泵以避免物料泄漏。特别是废水、废气处理装置的提升、引风、加药等动力设施应配置必要的应急备用系统,以便事故应急之需。5)各类酸贮桶(槽)及其它液体原料贮存区必须设立必要的围揠及收集沟,同时厂内应贮足必要的石灰、片碱等碱性药剂,以防酸性物质泄漏时的应急处理之需。6)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网络。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有事故预防中应通力合作,每个生产岗位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和责任人员。7)采用国家推荐的相应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方法,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各类三废处理设备均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所有管道系统均必需按有关标准进行良好设计、制作及安装,必需由当地有关质检监部门进行验收并通过后方能投入使用。安全卫生管理措施1)由于本项目涉及有毒有害物质,项目建成后应按照规定定期对作业现场有毒物质的浓度进行检测,重视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体检。2)建设单位应重视对重要岗位、要害部位职工的选拔、考核,且不得使用职业禁区忌症的人员上岗。项目“三废”排放工作应引起建设方的高度重视,确保不污染环境。项目建设单位应认真落实“三同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重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制定完善的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设备维修技术规程和岗位操作法,并严格执行,杜绝违章作业和误操作。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8.10事故应急处理措施8.10.1盐酸泄漏的应急处理措施盐酸(HC1)具有一定的酸性腐蚀性,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盐酸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分装和搬运作业时要注意个人防护,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的损坏。运输按规定的路线行使,雨天不宜运输。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实现密封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若生产过程中皮肤接触,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若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不慎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误服者用水漱口,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若在生产过程中盐酸发生泄漏,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就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盐酸接触防护措施:(1)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2)眼睛防护:戴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盐酸泄露环境风险评价学安全防护眼镜。(3)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4)手防护:戴橡皮手套。(5)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盐酸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8.10.2液氨泄漏的应急处理措施液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泄漏,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接触防护措施:(1)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2)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4)手防护:戴橡胶手套。(5)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盐酸泄露环境风险评价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8.10.3各类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1)因各种原因发生泄露事故后,高污染影响地区人员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区,进行紧急疏散、救护。根据该厂实际情况,盐酸(HCL)—般性小量泄露时,建议设立100m的安全隔离区,严格限制出入。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戴厂商特别推荐的化学防护服装,从上风向进入现场,现场应合理通风。应设置事故池和完善的事故收集系统,保证各单元泄漏物能迅速、安全地集中到事故池,进行集中处理。一旦废水、废气等污染处理设施发生故障,相应生产车间必须立即停止生产,且将废水暂时贮存于事故应急水池中,待故障排除、治理设施修复且可以正常运转后方可投入生产,且将原废水重新回到废水处理站处理,严禁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水体环境中。2)一旦发生泄漏,应立采取紧急堵漏措施,紧急切断进、出料阀门,降温、泄压,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继续外泄,启动紧急防火措施。物料泄露时应将泄露物质收集至事故池(可用水冲洗),并泵入废水罐,送废物处置场所处置,不得排入雨水和污水收集管网。3)建立处理紧急事故的组织机构,规范事故处理人员的责职、任务,组织抢险队伍,保障运输、物质、通讯、宣传等使应急措施顺利实施。建立公司、车间、班组三级通讯联络网,保证信息畅通无阻。按照紧急事故汇报程序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向消防系统报警。4)成立应急救援小组,明确负责人及联系电话。加强平时培训,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快速作出反应。5)事故发生时,应迅速将危险区的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对中毒患者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抢救,并迅速送往最近的医院救治。生产员工须了解各类化学物质的危险性、健康毒害性及所采取的安全和健康防范措施,生产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有关人员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盐酸泄露环境风险评价学会自救互救。医务室要建立初期急救措施,以对中毒人员能迅速进行初期处理后送医院治疗。8.11应急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的环境监测包括对大气、土壤、水等样品采集和被污染状况测定以及对风险的全面评估,监测和分析事故造成的危害性质及程度,以便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及采取相应对策评估。表8.11-1应急监测计划事故类型监测项目频次监测点位监测单位物料泄漏废气污染泄漏物质(HCL)监测频次为1天4次,紧急情况时可增加为1次/2小时泄漏区域的最近厂界或上风向对照点、事故装置下风向厂界、下风向最近的敏感保护目标处各设置一个大气环境监测点。**及镇江市环境监测站或江苏省环境监测站物料泄漏产生废水pH、COD、SS、总铁等监测频次为1次/3小时,紧急情况时可增加为1次/小时。厂区污水处理设施排口;离事故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养老护理院老人存款安全保管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不离婚各自生活安排协议书
- 2025年度高新技术园区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物业公司股权转让及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咖啡厅转让定金及特色饮品开发协议
- 酒店与客户2025年度团队建设活动住宿合同
- 科技企业的工作场所安全战略
- 科技产品的用户体验与现代设计关系
- 水库引水渠道坍塌应急抢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渠道安全关乎供水稳定抢险刻不容缓
- 校车购销合同范本
- 对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浅分析
- 麦语言函数手册参考模板
- 冷库喷涂施工工艺(详细)
- 电机学辜承林(第三版)第1章
- 知情同意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查询表
- 观音神课三十二卦
- 医疗机构停业(歇业)申请书
- 发票(商业发票)格式
- 宫保鸡丁ppt课件
- 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线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