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卫生学考试全考点重点总结全套_第1页
儿童少年卫生学考试全考点重点总结全套_第2页
儿童少年卫生学考试全考点重点总结全套_第3页
儿童少年卫生学考试全考点重点总结全套_第4页
儿童少年卫生学考试全考点重点总结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少年卫生学考试全考点重点总结绪论1、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定义: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为宗旨,通过研究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规律、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环境综合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卫生措施,使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2、研究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目的意义:目的:研究儿童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育规律、特点,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的卫生措施;意义:利用有利因素,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为儿童少年实现社会化,提高身心发育和健康水平,维护终身良好的生命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3、儿童少年卫生学具体研究些什么(详细参考PPT&书本第一页下面到第三页)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1、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四大条和概念)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指大多数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具有的现象。生长发育过程中因遗传、环境多种因素的不同,导致生长和发育有早有晚,速度有快有慢,个体差异很大。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都有其特殊性,又都遵循着一些普遍的规律。(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程序性程序性——各阶段顺序衔接,不能跳跃。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必要的基础。任何阶段的发育受到障碍,都将对后一阶段产生影响。头尾发展规律(cephalocaudalpattern):是胎儿期和婴幼儿期身体比例发育快慢的规律。发育是从头、上肢、躯干、下肢,从上到下发育。正侧发展规律:发育是从身体的正中向侧面发展。向心规律(centripetalpattern):是童年期和青春期形态发育的顺序。即四肢先于躯干,下肢先于上肢,呈现自下而上,自肢体远端向中心躯干的规律性变化。青春期发育顺序:足——下肢——上肢——躯干(二)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身体各部生长速度不均等,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从胎儿到成年期,全身大多数器官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

。第一次生长突增高峰:从胎儿4个月到出生后1年第二次高峰:青春发育早期(女10岁,男12岁)三年后,速度又减慢,到女17岁,男20岁左右,身高停止增高。(三).各系统生长模式的时间顺序性与统一协调性(四).生长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轨迹现象(canalization):在外环境无特殊变化条件下,个体儿童的发育过程比较稳定,呈现一种轨迹现象。遗传因素起关键控制作用。赶上生长(catch-upgrowth):生长发育因疾病、内分泌、营养不良导至生长迟缓后,一旦阻碍因素得到克服,立即会表现出向原有正常生长轨迹靠近和发展的强烈倾向。在阻碍生长的因素被克服后表现出的加速生长并恢复到正常轨迹的现象称为赶上生长。许多重要器官和组织都有“关键生长期”。此时的正常发育受到干扰,常成为永久性缺陷或功能障碍(脑细胞,骨细胞)。2、青春期(Adolescence,puberty):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融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青春期发育特点体格生长加速,出现第二次生长突增。n内脏器官体积增大,功能成熟。n内分泌功能活跃,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分泌增加。n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具有生殖功能。n第二性征迅速发育。n心理发展加快,易出现心理卫生问青春期年龄及分期:年龄范围一般定为10~20岁,女童比男童早1~2年左右。n青春早期:主要表现为生长突增n青春中期:主要表现为性发育n青春后期:骨骺完全融合,性发育达到成人水平3、青春期性生理发育:性发育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一)男性性发育(1).性器官形态发育①睾丸是男性性发育的第一信号,睾丸开始增大的平均年龄为11.5岁。青春前,容积1~2ml;②阴茎开始增大的年龄比睾丸的增大晚半至一年左右。平均12.5岁左右开始增大,由青春期前的不到5cm增至青春期末的12~13cm。③对睾丸、阴茎、阴囊的发育状况可按Tanner五阶段分期标准来评价。(2).性功能发育遗精是男性青春期生殖功能开始发育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首次遗精国内报道最早的为12.06岁,最晚为17.34岁;多数发生在夏季,睡梦中。(3)第二性征发育第二性征:体毛发育,阴毛发育11~12岁,1~2年腋毛发育,1年后胡须;喉结增大,13岁左右变声;(二)女性性发育(1).性器官形态发育①卵巢8~10岁发育加速②子宫明显增加③阴阜隆起;小阴唇变大,色素沉着;大阴唇变厚;出现大量阴道分泌物,由碱性变为酸性。(2).性功能发育月经初潮(menarche)是女性性功能发育的最重要的指标;一般发生在夏天,年龄12~14岁(3).第二性征发育最早出现——乳房发育;乳房发育后6个月到1年——阴毛发育;阴毛发育后6个月到1年出现——腋毛发育4、青春期发育异常(知道有哪些)(一).矮身材(shortstature)指该儿童的身高低于其年龄相应标准的第3百分位数以下。(1)家族性矮身材和体质性生长迟缓(2)内分泌系统疾病:垂体性侏儒症(pituitarydwarfism)甲状腺功能低下症(hypothyroidism)(3)遗传性疾病(4)骨骼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营不良与全身性疾病等(二)高身材(tallstature)(1)家族性高身材(2)体质性生长发育加速(3)巨人症:垂体分泌生长素过多,儿童期发病。(三).性早熟(sexualprecosity):性发育年龄的提前,一般指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来月经初潮者。分类:真性性早熟:各性发育指征的发育顺序和表现同正常性发育,只是发育年龄提前,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启动引起。假性性早熟:患儿仅有性器官的形态、第二性征的发育提前表现,但没有性功能的成熟,多起因与性腺或肾上腺皮质肿瘤等,导致性激素分泌过多,不伴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提前发动。部分性早熟:患儿仅有某一方面的单独提前发育现象,不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四)性发育延迟男童13.5~14岁未出现睾丸增大.女童13~13.5岁未出现乳房发育作为判断的标准。(五)性分化异常:性器官的发育表现和染色体的构成不一致第二章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1、遗传度(hereditary):可用于区分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对作用大小。l遗传度越接近1,提示遗传的影响作用越大;l遗传度越接近0,说明环境的作用越大。2、相似度系数(CS)越大,提示对内差异越大;反之,则对内差异越小。3、简述有哪些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可能出简答题或是多选)(1)营养(2)体育锻炼(3)疾病(4)生活作息制度(5)气候和季节(6)环境污染(7)社会、家庭因素4、简述营养对生长发育的影响(1)热能:①热能是供给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②每日热能需要的五个方面: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日常活动、排泄与分泌、生长发育。③热能不足,可影响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利用,导致低体重和营养缺乏。④热能供给过多,引起肥胖。(2)蛋白质:①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②蛋白质供能比为12%~14%,一半以上为优质蛋白;③良好来源:牛奶、鸡蛋、肉制品、大豆类;④蛋白质供给不足或质量差,可导致生长发育迟滞,免疫功能及其他生理功能低下,严重者可出现消瘦、低体重、贫血、性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迟滞等。(3)维生素(vitamin)(可能多选)VA缺乏:暗适应能力下降,引发干眼病,生长停滞,骨发育不良。VD缺乏:影响钙的吸收利用,骨密度降低,阻碍生长,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危险。B族维生素:主要参与神经系统的生物氧化和功能维持,是促进智力发育所必需的神经营养物质。VC:强还原剂,与许多氧化还原酶关系密切,能促进胶原和神经递质合成,促进铁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4)矿物质(mineral)(可能多选)钙(calcium):佝偻病、低钙性手足抽搐。铁(iron):缺铁性贫血硒(selenium):与心血管结构关系密切,在青春期突增阶段(心血管功能的快速增长期)尤其不可缺少。锌(zinc):是体内200多中金属酶的成分或激活剂,参与RNA的转录和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与生长发育关系密切;缺乏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味觉减退、食欲降低、厌食、异食癖、伤口难以愈合等。碘(iodine):5、同化过程:即合成代谢,是把消化后的营养成分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过程:即分解代谢,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6、对儿童铅中毒的新定义是:凡血铅水平≥0.48μmol/L(100μg/L),不管有无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变化,都可被诊断为铅中毒。7、生长长期变化的主要表现(了解)(1)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主要是城市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儿童少年人群,表现为正向增长,身长和体重明显增加,胸围、肩宽、手长、足长等形态指标的增长速度也相应加快。(2)性成熟的提前:月经初潮是性发育长期变化最常用的指标。近百年来女孩的初潮平均年龄已逐步提早了大约3岁。(3)其他方面:同龄者的脑重量有随年代而增大的趋势。儿童第一恒磨牙的萌出时间较120年前的同龄儿童提早6~9个。最近几十年来妇女的停经年龄和成人的老视年龄推迟,以及平均寿命延长,是发育长期变化在成人期的表现。说明,长期变化几乎涉及到生命的整个过程。生长长期变化有一定限度。达到最大限度的早晚、速度和诸如营养、经济、卫生和文化教育水平等内外因素关系密切。第三章

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1、生长发育调查的常用指标有哪些(会举例子)(一)形态指标:1.体重是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水平的基本指标。2.身高是反映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基本指标,最有代表性。由于身高的增长不易受暂时的营养失调的影响,用身高作为骨骼发育的指标最合适。3.坐高从头顶点至椅面的垂直距离。表示坐位时,头、颈、躯干的高度。反映躯干的发育状况,与身高相比较可表示躯干与下肢的比例关系。4.胸围为平静呼吸时胸廓的围度,它表示胸廓的容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胸部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及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与身高配合可反映体型5.肩宽与骨盆宽肩宽:左右两肩峰点之间的距离,反映人体横径发育的指标。骨盆宽:左右髂嵴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反映人体横径发育的指标。6.皮褶厚度代表人体胖瘦状况的客观指标之一,可反映全身脂肪含量,判断儿童的营养状况,评价人体体成分。两性有差异,在体育锻炼期间,应观察脂肪层的消长。(二)功能指标:(1)反映骨胳肌肉系统的基本指标:握力、背肌力(2)���呼吸系统的基本指标:呼吸差、肺活量(3)���心血管系统的基本指标:脉搏、心率、血压(4)���反映运动时心肺功能和训练水平指标:最大耗氧量(5)���生化功能指标(三)身体素质指标: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平衡和协调能力等(四)心理指标:心理发展包括感知觉、言语、记忆、思维、想象、动机、兴趣、情感、性格、行为及社会适应力等。根据测试目的可分: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记忆测验和特殊能力测验等2、调查方法有哪些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常用调查方法(一)横断面调查1).概念在某一较短时3.间内,在一定地区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对某几种指标进行的一次性大样本调查。2).目的和用途:制订生长发育的正常值“标准”;了解该人群生长发育水平,作为评价工作效果的依据;分析生长长期趋势3).特点规模大、时间短,所需人员多(二)追踪性调查1).概念:选择一定数量的对象,在一个比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连续多次的调查,观察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动态。2).目的和用途制订生长速度的正常值;揭示生长发育规律;研究内外因素对生长发育的长期影响。3).特点费时,易失访。(三)半纵向调查将横断面调查与追踪性调查相混合,克服其缺点。3、调查设计(一)对象的选择(1)明确调查目的,根据目的确定对象(2)确定抽样方法(3)确定样本含量(4)年龄分组计算(二)抽样方法:单纯随机、系统、分层、整群抽样4、生长发育评价标准:简称生长发育标准,是评价个体或群体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的统一尺度。根据评价目的不同选用标准不同。“标准”实际是“正常值”(现状正常值、理想正常值)5、生长发育评价的基本内容(1)生长发育水平(2)生长发育速度(3)各项生长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6、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各种方法以及某些优缺点)(一)指数法(分类和意义)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体型指数:身高坐高指数、身高胸围指数、肩盆宽指数第二类:营养指数:身高体重指数、BMI指数、Rohrer指数第三类:功能指数:握力指数、背肌力指数、肺活量指数(二)离差法(优缺点和使用范围)是将儿童的生长数值和作为标准的均值和标准差比较,以评价儿童发育状况的方法。种类:(1)等级评价法:优点:简单易行,便于推广,而且制订标准时计算简单,工作量小,可以准确而直观地了解儿童的发育状况。���评价集体儿童也很方便,不受群体内部成员性别、年龄等差异限制。不足之处:只能对单项指标做出评价,无法对儿童的发育匀称度作出正确判断,在追踪动态观察中不够直观。(2)曲线图法:优点:评价方法简单、直观、使用方便;���能描述儿童的发育水平等级;���能追踪观察儿童某项发育指标的发育趋势和发育速度;���能比较个体和群体儿童的发育水平。不足之处:不同性别的每一发育指标都要作一张图,不能同时评价几项指标来说明儿童发育的匀称度。(三)百分位数法(优缺点)原理与离差法相似,基准及离散度以百分位数表示。种类:等级评价法曲线图法。优点:既适用于正态分布指标,也适用于非正态分布指标,避免偏性,更加准确、简便、直观。追踪儿童的发育动态和趋势、集体评价缺点:无法评价发育的匀称度及综合评价。在制订标准时对样本量的要求更高,一般要求各年龄性别组的人数至少超过200人。(四)标准差分法(五)相关回归法(六)生长速度评价法:知道常用指标常用四种发育年龄常用评价生长速度的指标:身高、体重和头围(七)发育年龄评价法:年龄身高体重指标如何运用常用的:身高年龄、体重年龄等。适用于:只在衡量该体格指标的发育提前或滞后状况时有一定作用。优点:是使用简便,结果明确缺点:单独评价的效果常不理想发育年龄,又称生物年龄或生理年龄,是指用身体某些形态、功能、第二性征发育指标的发育平均水平及其正常变异,制成标准年龄,来评价个体的发育状况。常用发育年龄:���形态年龄第二性征年龄牙齿年龄骨骼年龄(八)营养状况评价:常用营养状况评价方法:①

年龄别体重(体重是短期营养状况和长期营养状况的双重反映,不能单独反映现时营养状况,需联系身高。适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3岁后受身高影响较大)②身高别体重(是用以反映儿童近期营养状况的评价方法。)③年龄别身高(学龄儿童筛查营养不良时应先使用“年龄别身高”,排除生长迟滞者,再用“身高别体重”筛查出消瘦者,即为全部营养不良人群。)④皮脂厚度(反映儿童少年近期营养状况的方法)第四章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1、心理卫生(1)又称精神卫生,是研究如何来维护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科学。它包括一切旨在改善心理健康的措施,使人能按自己的身心潜能进行活动。(2)心理健康标准包括1.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和愉快3.意志健全4.统一协调的行为5.人际关系的良好适应6.行为反应适应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点。2、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表现(知道哪些是属于哪个方面的):(1)学业相关问题:如学习困难、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活动过度、拒绝上学等。(2)情绪问题:如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孤僻、强迫行为、过分任性或冲动、退缩、恐怖等。(3)品行问题:如偷窃、经常说谎、逃学、破坏公物、攻击行为、各种破坏性行为等。(4)不良习惯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如习惯性抽动、吮指、咬指甲、摩擦癖、遗尿、口吃、偏食等3、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影响因素和不利影响(一)影响因素(1)发育原因脑损伤,感染性和内分泌疾病、过量的X线照射、出生时乏氧、窒息、营养不良、早产和出生低体重、物质滥用2.气质特点3.家庭因素4.学校因素5.社会因素(二)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所致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1)导致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下降(2)导致父母出现焦虑和其它身心问题(3)品行障碍、违法犯罪等行为问题(4)社会资源的不足,问题儿童得不到及时的诊治,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5)对家庭的生活质量、和谐的亲子关系等造成不利影响4、儿童行为指导的概念和原则:行为指导:狭义的行为指导,含行为矫治或行为治疗之意,是一种根据条件反射学说和社会学习理论,来纠正人们不良行为的技术。广义的行为指导,还包括对儿童少年的道德与情操培养、榜样作用、规范行为模式的建立与训练。行为指导原则:取得儿童信任2了解儿童的全面信息3确定靶行为4取得养育者的充分配合5消除副作用6遵遁治疗道德准则5、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社区干预(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提高心理健康素质,防病于未然。(1)社区宣教:(2)优生优育:(3)家长学校:(4)有关专业人员培训等:第二级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第三级预防: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第五章儿童少年健康监测与常见病预防1、学生健康监测: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按统一的技术标准,对确定的监测点校和目标人群进行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等方面长期的动态观察。2、健康监测内容:1、生长发育状况:形态指标、功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心理指标、生化指标2、疾病或异常:近视、弱视、沙眼、龋齿、牙周疾病、营养不良、肥胖症、脊柱弯曲异常、神经症贫血、蛔虫3、因病缺课状况:月病假率.,学生平均因病缺课日数及其病因分析3、儿童少年时期患病特点(以及其中指标的概念):(一)儿童青少年患病率:(1)检出率:在一定时间调查某病人数占受检人数的百分率。(2).发病率:在一段时期内某群体中发现的患病的百分率。(二)儿童少年患病特点(1)婴儿期及幼儿前期:呼吸道、消化道疾病、蛲虫病、佝偻病(2)幼儿期:急性呼吸道疾病、上呼吸道感染仍然较多;肠道寄生虫病、龋齿、沙眼等患病率增加;消化道疾病有所下降(3)童年期: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呼吸系统疾患、消化道疾病仍占主要位置;蛔虫、沙眼多见;龋齿、近视、脊柱弯曲异常患病率上升;结核病、意外事故(4)青春期:沙眼、蛔虫明显减少;龋齿患病率降低;近视明显增多;月经异常、肾炎、结核、慢性鼻炎、副鼻窦炎、青春期心理卫生问题4、儿童少年死亡率与婴儿死亡率的区别(一)儿童少年死亡率通常用年龄别(组)死亡率(‰)表示,年龄别死亡率:指从出生到发育成熟为止,各年龄组每千名儿童少年中死亡的人数。衡量一个国家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婴儿死亡率:指婴儿出生后0岁内死亡率,即未满周岁前死亡数与活产婴儿数的比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二)死因分析(可能选择)(1)婴儿死因:围产因素、先天因素、恶性肿瘤居前列(2)5岁以下死因:20世纪90年代后先天异常致死的5岁以下儿童在增加偏远地区仍以呼吸、消化系统感染在死因顺位的最前列(3)儿童青少年死因:与婴幼儿期不同(4)儿童少年与婴幼儿死亡率比较的两大特点:死亡率显著低于婴幼儿、死亡率与患病率不呈平行关系。5、学校常见病:视力低下(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单纯性肥胖、营养不良、贫血、蛔虫病、脊柱弯曲异常、神经衰弱等常见疾病。6、近视:(描叙性语言可能为选择)(1)概念: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5米以上)经过角膜、晶状体的屈折后在视网膜前方形成焦点。诊断:远视力<5.0----视力低下;远视力<5.0;近视力≥5.0------近视状态;屈光检查为近视屈光状态近视眼。分类及近视的形成:1屈光性近视:

眼轴的长度正常,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能力过强所致。假性近视、调节性近视、功能性近视2轴性近视:(真性近视)由于眼球的前后轴过长所致,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能力正常。3混合性近视:具有屈光性近视和轴性近视的共同特点(2)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措施:(1)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课外活动:1h;充足睡眠;眺望:5米外,3~4次/日(2)重视读书写卫生(3)开展体育锻炼,加强室外活动(4)合理饮食,注意营养(5)改善学习环境(6)定期视力检查(7)健康教育6、龋齿(1)龋齿致病因素(可能为选择):(1).细菌:变形链球菌、放线菌、乳酸杆菌等(2).食物: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3).宿主:指牙对龋病的抵抗力或敏感性(4).时间:平均需要18个月的时间(2)龋齿的预防措施(可能选择):(1)、加强口腔保健宣传(2)、定期口腔检查(3)、合理营养和体育锻炼(4)、药物防龋:氟化物(5)、窝沟封闭:(6)、其他防龋方法:化学制剂防龋:洗必泰0.2%溶液漱口;酶防龋:葡聚糖酶和变聚糖酶,含漱;激光防龋、免疫防龋、微量元素防龋(7)、饮水加氟第六章教育过程卫生1、构成体质的五大重要因素:(1)形态结构—体质的物质基础(2)生理功能—客观表现(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客观表现(4)心理发育—主观表现(5)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综合反应2、各年龄段的身体发展特点(可能选择):小学生——平衡能力初中生——速度高中生——重力性力量和专项耐力3、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简答或是多选)(1).循序渐进(2).全面锻炼(3).要有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4).运动与休息适当交替4、合理组织体育课(包括哪4部分,大概的内容是什么)(一)合理安排体育课的结构:(1)开始部分:约2-3分钟,集合队伍、检查人数、服装,提示上课内容等。(2)准备部分:6-12分钟,基本动作联系,唤起机体对下一部分训练的适应。(3)基本部分:约25-30分钟,训练教学的基本内容,使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掌握专门的活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4)结束部分:约3-5分钟,使学生的身体由剧烈运动状态逐渐恢复到原有状态。(二)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运动负荷取决于课程的强度、密度和时间等三因素的综合。强度: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密度:一节课时内学生实际运动练习的时间占全课总时间的比例,以30%-40%为宜。时间:一节课总时间。(三)运动负荷的评价指标1、靶心率:即达到最大运动强度60%~70%时的心率,不应低于120次/分,也不得超过200次/分。2、脉搏曲线图:①曲线逐渐上升,基本部分中间达到最高,至结束部分逐渐降低;②曲线坡度平缓,不出现骤起骤落的波形。③准备部分脉搏宜为80~130次/分,基本部分为130~180次/分,结束部分将至120~90次/分;课后10分钟恢复到安静水平。5、学习(learning):主要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外界环境中的信息而影响自身行为的过程。记忆(memory):是指获得的信息或经验在脑内贮存和提取的神经过程。6、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意义(1).始动调节:大脑皮层工作能力经启动过程逐渐提高。卫生意义:在学日、学周、学期、学年开始时,学习难度和学习强度都不宜太大,应逐渐加强。(2).优势法则:少数最强、最重要及符合愿望的刺激在皮层相应部位形成优势兴奋灶。优势兴奋灶的兴奋度增高,并使其他部位呈抑制状态。优势兴奋灶具有良好反应能力,易形成条件反射。不同年龄儿童优势兴奋灶持续时间不同。卫生意义: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考虑儿童不同年龄特点,确定教学持续时间(3)动力定型:如果儿童体内外的条件刺激按照一定顺序多次重复后,在大脑上的兴奋、抑制过程及与此相关的神经环路将相对固定下来,形成动力定型。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时相:兴奋过程扩散;兴奋反应向优势兴奋灶集中;动力定型的巩固、完善和自动化。卫生意义:动力定型的形成需要反复训练,并受多种因素影响;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要轻易改变已建立的动力定型。(4)镶嵌式活动:伴随学习性质变化,脑皮层的功能在定位上(兴奋区与抑制区,工作区与休息区)相互轮换,称镶嵌式活动。可使大脑各个区域的机能轮换,使各个区域轮流休息,维持较长的工作能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同一方式的学习时间过长,降低大脑工作能力。卫生意义:教学安排中注意课程性质的轮换;年龄越小,各种活动的轮换越频繁(5)保护性抑制:当神经细胞的损耗超过其功能限度时,脑皮层即进入抑制状态,出现所谓的保护性抑制。卫生意义:学习中注意劳逸结合,适时组织休息;教学过程中注意早期疲劳表现,避免过劳发生5、学习日脑力工作能力存在四类规律性变化:(一)Ⅰ型:学日开始后工作能力逐渐升高,约2h后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午间休息后回升,随后又逐渐下降;学日末时下降到略低于学日开始水平。Ⅱ型:与Ⅰ型相似,只是在学日末时出现“终末激发”(finalarouse)Ⅲ型:工作能力在学日开始时兴奋性持续升高。Ⅳ型:兴奋性很早就迅速下降。(二)Ⅰ、Ⅱ型是理想的神经活动类型,学日末工作能力无严重下降。Ⅲ、Ⅳ型属不良状况。Ⅲ型提示大脑皮层的功能持续性大幅损耗,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势必导致脑皮层的抑制和能量耗竭。Ⅳ型:兴奋性迅速下降,表明学生的脑皮层功能耗竭状况事实上已处于抑制状态。6、疲劳:是在过强、过猛的刺激,或刺激强度虽不大但持续长时间的作用下,使大脑皮层细胞的功能消耗超过限度,所产生的保护性抑制。过劳:过度疲劳的简称,是指长期学习负担过重引起的慢性疲劳。7、影响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内因:年龄(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性别(生理发育的差异,男生晚于女生);健康状况遗传(遗传决定潜能,后天环境决定其能否发挥)环境因素:学习动机和态度(优势兴奋灶的产生);学习生活条件(学习环境,作息制度,营养膳食等);情绪和学习兴趣第七章儿童青少年伤害与健康危害行为1、伤害概念以及分类:(1)概念:伤害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问题,带来巨大的社会负担。伤害并非“意外”,是和其他疾病一样可以被认识、预知和控制的。伤害是1~40岁人群的第一死亡原因。减少伤害是事关人类安全权益的事情。(2)分类:意外伤害(unintentionalinjuries)指无目的(无意)造成的伤害。如车祸、溺水、跌落、烧伤等。故意伤害(intentionalinjuries)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自害或加害于他人所造成的伤害。近年来将这一类伤害统称为暴力(violence)。2、儿童少年意外伤害危险因素(大点即可):(一)个体因素:年龄:生理、心理成熟水平和社会认知特点;高峰时期—婴儿期,青春期;性别:除医疗事故外,各类非故意伤害的发生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个性行为特征:多动、注意力集中与分配障碍,情绪不稳定等;生理因素:左利手、视听力障碍、运动障碍、癫痫等(二)家庭因素:家庭防范措施:睡床、窗台加防护栏,妥当放置药品、锐利器具等;家庭安全教育: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对伤害预防的知识和态度;家庭关系:单亲、重组家庭,夫妻感情破裂,缺乏亲子情感交流。(三)社会因素儿童青少年公共设施和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的安全;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约束骑自行车和开车的年龄。加强大众媒体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正确理解“英雄人物”完善医疗保障条件,如急救、急诊系统的完善。3、儿童少年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控制:1)安全教育和社区康复——三级预防:安全教育是关键措施;社区康复是核心措施2)法律对策3)监测4)主动和被动干预5)意外伤害预防的概念模型4、

主动干预:是个体自身选择一定的安全设备,或采取一定的行为方式,以达到避免伤害的目的。如骑自行车戴头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等被动干预:是通过环境因素的改变来减少伤害的风险。“四E干预”:教育干预、技术干预、强制干预、紧急处置5、意外伤害预防的概念模型:Haddon模型将伤害发生过程分为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三个阶段,这与疾病三级预防是一致的。同时Haddon模型将伤害发生的三个条件宿主、致伤因子和环境与三个阶段相结合建立了预防模型,即Haddon模型。伤害的干预应根据不同伤害、伤害发生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伤害发生条件进行干预。6、自杀死亡(completedsuicide)是15~34岁青少年和青年的主要死因之一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自杀未遂7、自杀的危险因素:1)生物学因素2)家庭因素3)物质滥用4)精神疾病5)躯体疾病6)同伴间暴力7)既往自杀史自杀的保护因素:1)家庭凝聚力2)信仰和价值观:Miller(1997)和Hilton(2002)的研究显示宗教信仰对青少年的自杀和抑郁有保护作用。3)身心健康8、儿童青少年自伤和自杀的预防和控制1)以学校为基础的预防o开设生命教育和自杀意识课程o技能训练o自杀筛查2)以社区为基础的预防o危机干预热线o枪支、药物管制o媒体教育作用3)以卫生服务系统为基础的预防9、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1)生物学因素2)个性心理因素:冲动、社会适应力差、多疑、情绪不稳定等。3)同伴影响4)家庭因素:“5+2=0”现象5)传媒因素6)亚文化因素10、青少年暴力的预防(三级预防)1.普遍性干预⑴学校o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o建立健全学校相关体制,配备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咨询o开设法律、防暴抗暴等相关课程;o加强对教师的监督管理;o净化学校周边环境⑵家庭o杜绝家庭暴力,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o单亲、重组家庭—减轻因家庭不完整给子女的心灵创伤;o教育、引导儿童青少年的侵犯行为;o学习儿童青少年教育方面的知识理念⑶社区o大力开展丰富多彩、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o加强宣教,开展防暴健康教育o整顿不安全的社区环境⑷社会o加强对媒体的教育和监管,减少媒体对暴力情节的报道和渲染o建立电视、电影、游戏的分级制度,减少儿童青少年对暴力性影视、网络游戏的接触。o借鉴美国“和平缔造者方案”2.选择性干预o针对暴力的高危青少年人群,包括单亲、重组家庭子女,曾有暴力暴露史的青少年等,着重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活技能训练。3.指向性干预o针对已表现出暴力行为的青少年,建立早期监测与预警系统。o快速成长方案重视家庭辅导,强调对攻击性强或严重反社会行为青少年的干预,取得了成功的效果。8、健康促进行为:是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是对环境适应的表现。基本特征:有利性、规律性、和谐性、一致性、适宜性9、健康危害行为:是个体或群体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期望而表现出的一组行为,也称健康危险行为。健康危害行为对健康的危害:o直接的健康危害o成年期不良生活方式的基础o成年期疾病低龄化o社会医学问题10、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分类:1)易导致非故意伤害的行为2)易导致故意伤害的行为3)物质滥用行为4)网络成瘾5)易导致性传播疾病和意外妊娠的性行为6)不良饮食和控制体重行为7)缺乏体力活动行为第八章学校建筑和设备卫生1、教室卫生要求:①有足够的室内面积。②有良好的采光照明和室内小气候条件。③防止噪声干扰。④便于就座和通行,便于清扫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