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沿线林业生态经济景观廊道建设规划_第1页
沂河沿线林业生态经济景观廊道建设规划_第2页
沂河沿线林业生态经济景观廊道建设规划_第3页
沂河沿线林业生态经济景观廊道建设规划_第4页
沂河沿线林业生态经济景观廊道建设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沂河沿线林业生态经济景观廊道建设规划

沂河贯穿沂市县,是沂蒙山县的母亲河。但长期以来,沿线村居集中,人多地少,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沿河湿地萎缩、功能退化、水资源污染等生态问题突出。为此,我们以沂河沿线乡镇为对象,在对沿线自然条件、植被状况、林业生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沿线林业生态经济景观廊道建设规划,力求以沂河为轴线,打造特色鲜明的林业生态长廊、观光旅游长廊和高效林业长廊。1生态、环保的现代林业发展理念以改善沂河生态环境,形成绿色景观,促进产业发展,打造城市名片为目标;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的现代林业发展理念;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营林造林、湿地保护、森林生态景观建设,构筑沂河绿色生态屏障,提升沿线景观风貌,促进沿线产业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2计划的范围和内容2.1泉庄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沂河沿线乡镇,北起沂水县泉庄乡,南到郯城县重坊镇,涉及4县4区37个乡镇,总长度191.1km,总面积2925.3km2。2.2该计划的内容规划内容主要包括沿河生态景观绿化带规划、沿河乡镇造林绿化规划、沿河湿地公园规划和林业功能区建设规划。3主导功能分区根据沿河自然地理条件,结合不同区段林业主导功能,重点突出“一河(沂河湿地保护与开发)、两带(沂河两岸生态景观绿化带建设)、五区(五大林业功能区)”建设。3.1宜河湿地的保护和开发3.1.1湿地公园情况沂河纵贯临沂全境,境内长191.1km,河床最宽处1540m,年径流量35.1m3,湿地总面积达13273.3hm2。目前已建有沂水沂河公园、临沂城市滨河湿地公园、郯城武河人工湿地公园,总面积5202.6hm2。但从整体看,湿地建设和保护工作亟待加强。3.1.2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建设大沂河湿地保护区为总体目标,沿河梯次设立湿地公园,全面加强沂河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沂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通过建设,沿河60%以上的重要区段得到有效保护,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3.1.3规划建设的重点1保护水陆衔接带,开发水陆嫁接带以跋山水库为中心,重点实施水源地林业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加大周边荒山造林绿化力度,在库区消落带大力发展柳树、杞柳、芦苇等耐水淹、耐贫瘠的乡土树种与植被,构建水陆交接带丰富多样的生境。2水生植物的种植在沂河、汶河交汇处的沂南县建设汶河国家级湿地公园,恢复河流生态功能。在截、蓄、导、用工程的基础上,种植以芦苇、蒲草为主的挺水植物,以莲藕、菱角为主的浮叶植物,以眼子草、金鱼藻为主的沉水植物,建立水生植物生态群落净化区,净化水质,构建滨河水禽栖息地和景观游憩公园。3省级湿地城市湿地公园重点实施沂河湿地保护恢复、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畜禽污染治理,控制流域农业面源污染。4水文化亮点提升对已建成的国家级临沂滨河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提升,合理搭配树种,增加乡土名优树种及夏秋季花木比例,以此打造临沂城区集休闲、运动、娱乐、集会为一体的水文化亮点、城市名片。5提高景观绿化水平对已建成的国家级郯城武河湿地公园突出净化水质和环境生态修复,加强宣教及科研监测,提高水平档次;以杞柳为基调,合理配置陆生植物,提高景观绿化水平;进一步保护和修复现有栖息环境,加强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3.2沂河两岸生态绿化带建设规划3.2.1规划范围和功能定位1泉庄乡、南至城县沿河东岸北自沂水县诸葛镇耿家林村、南至郯城县新村乡于村,西岸北自沂水县泉庄乡龙骨洞村、南至郯城县重坊镇龙华村。平原地段为沿滨河路(或堤坝)外侧不低于100m、内侧至水面,山丘地段为两岸山地自然地形中的第一层山脊至堤坝、堤坝至水面。2功能定位防风固沙,巩固堤防,保护水质。3.2.2沂蒙水泉庄乡内部结合造林沿沂河东岸北起沂水诸葛镇耿家林村、南至郯城新村乡龙华村长184.8km,西岸北起沂水泉庄乡龙骨洞村、南至郯城新村乡于村长191.1km。两岸总长375.9km,其中可绿化长度344.2km,已绿化长度238.8km。两岸滨河路建设西岸北起兰山区李官镇南至刘道口闸、东岸自沂水县城向南已建成通车。3.2.3分段绿化设计根据沂河两岸整体的空间布局及不同立地条件、植被现状、道路开发现状,以滨河路(堤)为轴,按生态保护与景观营造分段绿化设计。在保护现有林草植被的基础上,规划新建林带105.4km,完善林带95.4km,完成造林3014.84hm2。1构建沿空休闲旅游景观城区、乡镇驻地等重要节点以景观园林绿化为主,突出建设精品工程,提高绿化档次,构建沿河休闲旅游景观。沿线乡村区段突出生态保护,沂水至临沂城区以杨树、柳树为主,临沂城区至郯城以银杏、水杉为主,适当配置竹类、女贞等常绿树种及桃、梨等果花兼用树种。2法桐等桐、银杏沿河由北向南,行道树沂水段以柳树为主,沂南、河东段以雪松、法桐为主,临沂城区段以法桐、银杏为主,郯城段以银杏为主。路肩、护坡配置紫薇、海棠、文冠果、紫叶李等花灌木及黄杨、红叶石楠、金银花、地柏、红叶小蘖等灌丛。3绿色生态景观。在山地外侧造林设计突出生态防护,以防护林为主,在发挥防护功能的同时形成绿色生态景观。山丘地段以黑松、侧柏等防护树种为主,立地条件好的地块发展桃、杏等经济林树种,片状栽植;平原地段以杨树、银杏等乔木为主,配以常绿树种,带状栽植3.3规划五个功能区3.3.1沂河上游水源保护和水土保护建设1区域沂水县泉庄乡、诸葛镇、沂水镇、龙家圈乡北半部、姚店子镇。2功能定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森林生态景观。3生物群落组成实施荒山造林绿化工程。规划造林2107.7hm2。采取以造为主、封造结合、分类实施策略,高山陡坡采用生态防护型模式,树种配置以黑松、柏类为主;山脚、坡地采用生态景观型、生态经济型相结合的模式,树种配置以柿树、花椒、金银花、文冠果、桃、梨等为主。3.3.2在高效农业区建设杨树和林下土地1区域沂水县龙家圈乡南半部、许家湖镇、沂南县铜井镇、界湖镇、砖埠镇。2功能定位农田防护、兴林富民、高效林业模式示范与展示。3林网5.2采取片林、水网、农田林网、方田网“四位一体”的建设模式,新发展杨树片林2001hm2,林网6670hm2;利用现有杨树丰产林资源,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和林荫空间优势,采取“上林下菌”、“上林下禽”等立体种植模式,新发展林下经济1334hm2,增加林地附加值,实现高效、多能、可持续发展。3.3.3果园、保护区、花卉等特色林业景观公园的建设1区域沂南县苏村镇、辛集镇、大庄镇、葛沟镇,兰山区李官镇、白沙埠镇、南坊街办,河东区汤头镇,罗庄高都街办。2功能定位花卉及特色果品生产、新型旅游项目开发。3重点保护,发展优良苹果品种新发展鲜切花1000.5hm2,名优经济林1334hm2,建设观光采摘果园30处。以河东太平古板栗园为中心,加强现有老资源保护,新发展一批桃、大樱桃等名优果品采摘园。在李官万亩桃园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园区的资源特色,调整果园种植结构,增加名特优、新树种、新品种比例,建设观光采摘果园。以鲁南花卉市场为依托,以南坊街办、高都街办为中心,建设集生产、销售、观赏为一体的花卉生产观光基地。3.3.4枸杞柳树专业生产区建设1区域郯城县沙墩、黄山、李庄、庙山。2功能定位杞柳产业发展、资源技艺型特色产业之乡展示。3展枸杞柳为特色的高效栽培模式该区域属沂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适宜杞柳的生长,特别是沿沂河的乡镇,发展杞柳生产具有较优越的自然条件。规划新发展杞柳733.7hm2,区域内总面积达到5336hm2:一是统一种植,规模开发,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形成布局合理,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管理的种植格局;二是推广应用“丽白”等杞柳新品种,开发建设杞柳万博园、杞柳水村和万亩杞柳园,展示杞柳特色高效栽培,开发杞柳园观赏休闲功能;三是建立杞柳工业园区,培植杞柳龙头加工企业20家。3.3.5银杏生态景观经济综合开发区建设1区域郯城县胜利乡,新村乡、重坊镇、港上镇、马头镇。2功能定位银杏产业、生态文化、休闲观光旅游多功能开发与展示。3农田林网银杏化农田网调整生产布局,优化内部结构,平衡发展果、叶、苗、材、盆景和生态旅游林,整合资源,培植规模。一是实行见缝插绿,大搞银杏林网、银杏村镇四旁栽植,网、带、点、片一齐上,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