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皮带机续带、拉机尾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掘进工作面皮带机续带、拉机尾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掘进工作面皮带机续带、拉机尾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掘进工作面皮带机续带、拉机尾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掘进工作面皮带机续带、拉机尾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JDD-2020061501掘进工作面皮带机续接胶带、拉机尾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机电队编制人:刘永康编制日期:2020年6月15日掘进工作面皮带机续接胶带、拉机尾安全技术措施11131下顺槽DSJ/80/2*40皮带机主要担负掘进工作面煤炭运输需要,机头仓架可储带50米左右,根据掘进情况,每班基本拉一次机尾(3米左右),四天左右机头仓架内续接一次胶带,因施工频繁,为保证安全施工,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胶带输送机安装标准1、胶带输送机的安装,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4条规定。2、胶带输送机安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行人侧输送机机架外沿至巷帮间距有不小于1000mm的行人空间,另一侧有不少于500mm的检修空间,机头、机尾与巷帮间距不小于700mm。3、胶带输送机机头驱动部位巷道底板必须平整、坚实,驱动装置布置在巷道行人侧,便于安装检修。4、机头、机尾必须有妥善、可靠的固定措施保证机头、机尾不上窜下滑,机头仓架用卡子固定在棚腿上或打地锚用链子锁住仓架,机尾用40T链子锁在棚腿上,并根据标准安装护罩(护罩与滚筒上部间距为500mm)。5、依据要安装胶带机与下一部运输设备的搭接关系,确定胶带机头的安装位置:顺序搭接:两条输送机运输方向一致,中心线重合或两者之间夹角不大于10°时,以两者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确定机头安装位置。斜交搭接:一般情况:胶带机卸载滚筒轴向中心线距所搭接运输设备的运输方向中心线水平距离为600±100mm(以卸载滚筒轴向中心线与被搭接胶带机纵梁重合为宜);搭接高度:卸载滚筒下沿距所搭接设备中间架水平面500±100mm,以确保煤流能顺畅转载。6、减速器没有油标时,油面应不超过最大齿轮直径的1/3;轴承或滚筒端盖(配有注油孔螺栓)注油时,润滑脂应占油腔容积的的2/3;当减速机外壳各部、轴承端盖处有漏油时,必须及时清理。7、胶带输送机液力偶合器工作介质必须使用难燃液或水,充水量为80%或2/3;防爆片和易熔塞严禁用木塞或螺栓代替。8、清扫器与输送带面接触良好,松紧适宜,长度合适。机头、机尾至少确保各有一个清扫器(配重用配重桶,严禁用其它东西代替,严禁配重落地);每增加一个出煤点,在落煤点后方10米至少增加一个清扫器(斜口向行人侧方向)。9、张紧绞车轨道接头高低差不超过2mm,轨道对接严密,轨缝不大于5mm;张紧绞车(用卡子或钢丝绳固定在仓架底部)和游动小车运行平稳,不挤不卡;储带仓内托带辊(运转灵活、无皮带毛)安装齐全,胶带松紧适度运行时不跑偏。10、机头储带仓架行人侧全长安装网式防护栏,并牢固可靠。11、H架安装时底托辊朝机尾方向。遇巷道坡度变化较大地段,采用调节支腿调整或支垫木墩(鞋板厚度为50mm,最多可垫两块鞋板)调平,保证输送机机架过渡平缓。巷道坡度变化较大的凹弧段,必须安装能有效控制胶带并能顺利通过煤流的压带装置,压带装置(压带辊转动灵活,辊下部与胶带间距不大于300mm)必须采用地锚或螺栓固定。12、托辊齐全完整与输送带接触良好,运转灵活,胶带不跑偏(上带不出辊、下带不磨H架);每10空H架安装一个跑偏辊,下跑偏辊距离巷道底板高度不低于100mm。13、输送带宽度标准:1000mm胶带不得小于800mm,800mm胶带不得小于600mm,650mm胶带不得小于500mm(小于该尺寸必须更换)。胶带接头接缝平直,切口直线与胶带的纵向中心线垂直。两段输送带之间采用标准皮带扣和钢丝穿条联接,联接扣居中,订扣长度不小于输送带宽度的90%(任一侧掉3个扣针以上或整条带扣损坏6个以上必须更换)。14、巷道底板平整无浮煤杂物,底托棍下面距巷道底板空间大于200mm;机架整齐、平顺、连接合格且编号管理。15、机尾部位要加装挡煤板和缓冲装置(缓冲辊或缓冲床),所安装的挡煤板(铁护板,不能用道木代替)固定牢靠,不洒煤不漏矸。16、控制信号装置齐全,灵敏可靠。机头硐室段巷道安装防爆照明灯具,间距为10m,机身为30米。17、按要求安装各种防护罩(固定式防护罩,表面光滑无毛刺和尖锐棱角,顶部、侧面与联轴器间隙30-50mm)、防护栏和行人过桥(两侧有挂钩,安装梯子)。18、胶带输送机机头配备两台灭火器、两个消防桶、两张消防锹(保证完好、正常使用),消防箱体积至少为0.2m3,内装纯沙子。胶带输送机机道内应有消防水管,每50米应有一个四通阀门(在胶带输送机里侧时,用软管子引至外侧,用挂钩固定在H架上),机头配备一根至少25米的Ø10洒水管。19、所有螺栓联接全部加平垫、弹簧垫(螺栓平面固定时,方向向下;螺栓立面固定时,方向向里);对轮挡板螺栓全部进入孔内,外部不准有余丝;其余螺栓全部出3丝(主滚筒、减速机、电动机固定螺栓加双帽;改向滚筒固定座用卡子固定);整条皮带机身所有固定部位必须用螺栓,不准用其它方式代替。二、拉机尾安全技术措施1、拉机尾之前由掘进一队负责将机尾后部清理出4米左右巷道,要将积煤全部清理干净,并将巷道底板平整、垫实。2、用40T溜子链子将机尾和掘进机联接,中间联接部位必须使用链环固定。3、现场准备一个H架、两根纵梁管、一根直辊、两串三链辊,将机尾拉到位之后,立即安装到位,并保证最后一空H架与机尾之间硬联接。4、拉机尾之前由掘进一队当班班长用电话和皮带机司机联系好,并确定打点方式(一般为一声铃停止,三声铃为拉)。5、皮带机司机接到电话后,将皮带机开关手把打到零位并闭锁,配合机修工将张紧钢丝绳松6米左右,松钢丝绳时,机修工要在张紧车处观察,防止钢丝绳缠绕或从绳道内脱落。6、拉机尾时,机修工站在张紧跑车处,时刻观察跑车运动情况,发现掉道及时要求皮带机司机发信号停止拉机尾;皮带机司机站在机头语音信号铃处,时刻收、发信号。7、掘进机拉机尾时,尽量保持掘进机与机尾在一条直线上,严禁斜拉导致机尾与机身仓架不在一条直线上,导致胶带跑偏。8、机尾拉到位之后,掘进一队负责机尾下部积煤清理和机尾校正,然后机尾用40T链子把机尾锁在棚腿上。9、拉机尾工作完成后,皮带机司机与机修工配合对机头跑车张紧,张紧到位后,试运转,确保胶带不能过紧(飘带)或过松(皮带机启动不了)。10、拉机尾结束,皮带机运行时,胶带如跑偏,由机修工负责调整。三、机头续接胶带安全技术措施1、续接胶带前,有掘进一队派人将胶带运至机头卸载点前方,并有机电队机修工在胶带一侧提前订好一道扣。2、在停皮带机之前,由机电队机修工负责对带扣巡查一边,将磨损严重的带扣停在机头处,将皮带机开关手把打到零位并闭锁,在距离机头一空仓架上部用卡子将上带固定,随后将胶带从带扣处掐开、割除,重新再钉一道新扣,将老带与续接胶带带扣用串条固定。3、随后由专职皮带机司机负责点动张紧绞车按钮,将续接胶带通过张紧跑车拉进储带仓内,机修工随着张紧跑车行走,防止小车掉道,并与皮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4、新续胶带拉完后,有机修工和掘进队配合将续接带另一侧钉一道带扣,随后用串条将胶带联接,有皮带机司机点动张紧对胶带进行张紧。5、胶带全部储到仓架后,将皮带机张紧绞车开关手把打到零位并闭锁,然后机修工和皮带司机配合将仓架内两个支撑小车均匀分开。6、全部工作完成后,所有人员撤离工作现场,由专职皮带机司机对开关解除闭锁,并与机尾联系确认开机,点动一下,查看胶带松紧情况,如胶带过紧、过松调整后,按照正常步骤启动皮带机。7、如在运行时,胶带出现跑偏现象,由机电队机修工负责调整。四、危险源辨识及管控措施序号存在的危险源造成的伤害管控措施1无证操作无上岗证件私自操作设备,易造成伤人事故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持有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2顶板顶板支护不好,易伤人皮带机头人员站立地点施工前先检查顶板,对于顶板活碴及时清理3皮带机开关未闭锁皮带机突然启动伤人在拉机尾、续接胶带时,皮带机司机必须对将开关手把打到零位,并闭锁4张紧钢丝绳缠绕或绳道内脱落挤伤钢丝绳有机电队机修工负责观察钢丝绳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张紧5发送错误信号造成设备损坏甚至人身伤害皮带机司机要听清、发请信号,对于不清晰信号,确认后方可进行操作。6机尾不正胶带跑偏,磨损胶带机尾拉到位后,掘进一队及时清理积煤,并对机尾校正7误操作按钮造成设备损坏皮带机张紧绞车按钮去掉自保点,另皮带机与张紧绞车互相闭锁。8拉机尾或续接胶带后不按照规定进行试运行造成设备损坏拉机尾或续接胶带后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试运行五、现场灾害应急处置安全技术措施结合危险源辨识说明,预计本作业程序易发生的灾害类型为机械伤人事故。现场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如下:若作业点发生机械伤人事故,现场作业其他人员立即停止作业,根据受害人受伤情况行现场急救;如需搬运,应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伤员身体处于平直状态。根据伤者情况,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要汇报调度室、部门值班室汇报现场所看到的灾情情况。汇报灾情时必须说明事故的地点、性质、严重程度、可能影响的范围、现场采取的抢救措施、现场人员伤亡情况及可能发生的事态发展及拟采取的救灾措施等。汇报电话:调度室:8001、8000,机电队:8067。若施工点发生顶板、火灾、瓦斯及煤尘爆炸等灾害,现场人员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