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广西专用-中考化学复习】第一单元综合测试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西专用-中考化学复习】第一单元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设计计算机程序B.破译人类基因密码
C.研究开发新的材料,造福人类D.研究家用电器怎样更省电
【答案】C
【知识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
【解析】【解答】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好变化规律一门自然科学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对象考虑,知道化学是学什么的
2.(2023九上·绥化月考)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滴水成冰、钢铁生锈B.石蜡熔化、水分蒸发
C.粮食酿酒、烟花燃放D.汽油挥发、云消雾散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滴水成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生成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B、石蜡熔化是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分蒸发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粮食酿酒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烟花燃放一般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汽油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云消雾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B.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C.铜用于制导线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其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A符合题意
B.浓硫酸用作干燥剂是利用其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
C.铜用于制导线是利用其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C不符合题意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是利用其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解答
4.某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
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
B.杯壁上的水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覆盖一层均匀的水膜
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
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当洗过的杯子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杯子洗干净了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实验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分析解答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B.把烧杯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加热
C.使用托盘天平前,应先调节天平平衡
D.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
B.给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B符合题意
C.使用托盘天平前,应先调节天平平衡是正确的,C不符合题意
D.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是正确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B根据烧杯、烧瓶、锥形瓶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加热解答
C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解答
D根据易潮解药品的存放解答
6.实验室有一瓶忘记贴标签的无色气体,同学们怀疑是二氧化碳.于是,小莉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这一环节属于()
A.作出猜想B.设计方案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作出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进行实验的环节.故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7.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牵牛花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浓硫酸的酸碱窿
C.用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燃着的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证明蜡烛燃烧一定产生可燃性气体
【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蜡烛燃烧实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由于某些物质花瓣中含有能与酸碱变色的物质,所以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牵牛花花瓣制酸碱指示剂,A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会腐蚀pH试纸,B不符合题意
C.用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缺氧而熄灭,C不符合题意
D.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烟是固体,应该是石蜡蒸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某些物质花瓣中含有能与酸碱变色的物质分析解答
B根据浓硫酸具有氧化性、腐蚀性及脱水性解答
C根据灭火的措施分析解答
D根据白烟的成分分析解答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产生发光现象是化学变化的特征
C.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物质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判断标准,B符合题意
C.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是正确的,C不符合题意
D.根据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石蜡融化是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进行解答
B根据变化的概念解答
C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解答
D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9.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铁锈
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
C.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
D.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
【答案】A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能和氯化钠反应,A符合题意
B.白酒由酒精气味,白醋有酸味,气味不同,能鉴别,B不符合题意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有焦羽毛气味,涤纶灼烧没有这种气味,可以鉴别,C不符合题意
D.向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是软水,泡沫少是软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判断,食盐和氯化钠不反应,白酒和白醋气味不同,羊毛燃烧时有焦羽毛气味,利用肥皂水和钙镁化合物的反应分析是否硬软水解答
1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的pH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酸碱溶液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解析】【解答】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会引发火灾,A不符合题意
B.闻气体气味时,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不能将鼻孔凑到瓶口,B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不符合题意
D.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在试纸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解答
B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解答
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解答
D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解答
11.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b导管应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答案】D
【知识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解析】【解答】A.氧气经过水里多时,产生的气泡就多,氧气流速快,产生的气泡多,所以
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A不符合题意
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则水会被吸入人体,B不符合题意
C.氧气从b导管进入,a导管导出,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中会有气泡冒出,现象明确,C不符合题意
D.b导管连接供氧钢瓶,则b断为气体输出端,是氧气从a端流出,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该从a端导入,b端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的气泡判断氧气的速度。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的氧气不会减少并且还会湿润,对人体有益
12.托盘天平调零后,左盘称量纸上放置1个5g砝码,右盘称量纸上放置氧化铜粉末,游码标尺调到0.7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
A.5.7gB.4.3gC.5.3gD.4.7g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所用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的质量为0.7g;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5g﹣0.7g=4.3g.
故选C.
【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
13.我们在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记录数据、处理数据。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粉末
②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2
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稀硫酸
④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为25.62℃
⑤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6.6mL
A.①②B.②③④C.④⑤D.①⑤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①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质量,精确度为0.1g,因此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粉末是正确的,①符合题意
②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值是整数,因此不能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2,②不符合题意
③量筒的精确度是0.1mL,并且选用量筒时量程要接近被测液体,③不符合题意
④温度计的精确度为0.1℃,因此不能用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为25.62℃,④不符合题意
⑤量筒的精确度是0.1mL,因此能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6.6mL,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量筒的、托盘天平、温度计和标准比色卡的准确度分析解答
14.小明在用量筒倒液体时,倒之前他俯视读数为50毫升,倒出一部分水后,他又仰视读数为30毫升,那么他倒出水的体积()
A.等于20毫升B.大于20毫升C.小于20毫升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要放平量筒,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偏小,俯视读数偏大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解答
15.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可能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加热铜绿时试管破裂——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测定结果小于五分之一——红磷过量
C.蒸发液体时液体飞溅——没有用玻璃棒搅拌
D.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气体——装置气密性不好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蒸发与蒸馏操作;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
加热铜绿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A不符合题意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磷不足;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没有冷却都会使实验的结果偏小,B符合题意
C.蒸发液体时液体飞溅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的原因,C不符合题意
D.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漏气都不能收集到气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给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解答
B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C根据蒸发的操作及注意事项解答
D根据制取气体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二、非选择题。
16.如图所示为已经提供给你的仪器,根据要求思考回答(写名称):
A.B.C.D.E.F.
(1)可以直接加热固体或液体的仪器是;
(2)用于镁带燃烧实验还需添加的仪器是;
(3)用来量度液体体积还需添加的仪器是;
(4)如进行过滤与蒸发操作还需添加的玻璃仪器是。
【答案】(1)蒸发皿
(2)坩埚钳
(3)胶头滴管
(4)烧杯、玻璃棒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
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固体或液体
做镁带燃烧实验时需要用坩埚钳夹住镁带放在酒精灯上燃烧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胶头滴管,用来量度液体体积还需添加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进行过滤与蒸发操作还需添加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
【分析】根据常用仪器的用途分析解答
17.规范的操作是试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面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A.加热固体药品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量取一定体积的水D.连接仪器
(1)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3)用C操作量取的水配制溶液的浓度比欲配制溶液(填“偏大”或“偏小”);
(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2)集气瓶炸裂
(3)偏大
(4)导管断裂或试管破裂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1)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2)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细沙或水,防止高温生成物炸裂集气瓶底部
(3)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偏小,俯视读数偏大
(4)玻璃仪器在连接时不要在桌子上平压,右手要紧握橡皮塞而不是紧握试管,
【分析】(1)根据给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2)根据铁丝燃烧的操作及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3)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解答
(4)根据连接仪器的方法解答
18.如图所示,该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洗气、检验、收集、储气瓶等多种用途:
(1)若用此装置来除去氢气中混入的少量水蒸气,在锥形瓶内应装的试剂是;(提示:一种液体干燥剂)
(2)若要验证氢气中是否混入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则锥形瓶内应装的试剂是;(提示:一种盐的水溶液)
(3)若用来排空法收集气体,当气体从a端通入时,能收集到的气体物理性质可能是;(选择:
A.密度大于空气B.密度小于空气C.不溶于水)
(4)若要将瓶内贮存的氧气缓缓排出用于实验,可以将水从导管(填a或b)注入。
【答案】(1)浓硫酸
(2)硝酸银溶液
(3)A
(4)a
【知识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
【解析】【解答】(1)除去
氢气中混入的少量水蒸气,
在锥形瓶内应装的试剂是浓硫酸
(2)验证氢气中是否混入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则锥形瓶内应装的试剂是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有,否则没有
(3)用排空气收集气体时,当气体从a端通入时,则气体从b端排出,是向上排空气法,说明是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4)
要将瓶内贮存的氧气缓缓排出用于实验,可以将水从导管a注入
【分析】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浓硫酸是具有吸水性的液体干燥剂,检验氯化氢使用硝酸银溶液,根据气体的密度确定出口
19.可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吸入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吸气时,打开阀门,关闭阀门,空气经瓶吸入人体内;呼气时,关闭阀门,打开阀门,呼出的气体经瓶排出,观察两瓶中的现象。Ⅰ瓶中石灰水没有明显变浑浊,Ⅱ瓶中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答案】A;B;I;A;B;Ⅱ;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根据题中图像,可从
I瓶吸入空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此时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B,空气经
I瓶吸入人体内,呼出时,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B,呼出气体经
Ⅱ瓶排出
观察两瓶中的现象。Ⅰ瓶中石灰水没有明显变浑浊,Ⅱ瓶中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
【分析】根据吸入的气体中不能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
2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测试: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3)从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答案】(1)探究酒精灯灯焰中哪部分温度最高
(2)酒精灯灯焰中外焰的温度最高
(3)使用酒精灯时,应用外焰给物质加热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可以得出,实验目的是
探究酒精灯灯焰中哪部分温度最高;
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酒精灯灯焰中外焰的温度最高,因此应该用外焰给物质加热,所用时间才最短
【分析】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处酒精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因此给物质加热,要用外焰,焰心处酒精燃烧不充分,水分较多,因此温度最低。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西专用-中考化学复习】第一单元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设计计算机程序B.破译人类基因密码
C.研究开发新的材料,造福人类D.研究家用电器怎样更省电
2.(2023九上·绥化月考)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滴水成冰、钢铁生锈B.石蜡熔化、水分蒸发
C.粮食酿酒、烟花燃放D.汽油挥发、云消雾散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B.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C.铜用于制导线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
4.某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
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
B.杯壁上的水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覆盖一层均匀的水膜
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
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B.把烧杯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加热
C.使用托盘天平前,应先调节天平平衡
D.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6.实验室有一瓶忘记贴标签的无色气体,同学们怀疑是二氧化碳.于是,小莉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这一环节属于()
A.作出猜想B.设计方案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
7.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牵牛花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浓硫酸的酸碱窿
C.用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燃着的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证明蜡烛燃烧一定产生可燃性气体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产生发光现象是化学变化的特征
C.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9.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铁锈
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
C.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
D.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
1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的pH
11.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b导管应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12.托盘天平调零后,左盘称量纸上放置1个5g砝码,右盘称量纸上放置氧化铜粉末,游码标尺调到0.7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
A.5.7gB.4.3gC.5.3gD.4.7g
13.我们在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记录数据、处理数据。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粉末
②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2
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稀硫酸
④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为25.62℃
⑤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6.6mL
A.①②B.②③④C.④⑤D.①⑤
14.小明在用量筒倒液体时,倒之前他俯视读数为50毫升,倒出一部分水后,他又仰视读数为30毫升,那么他倒出水的体积()
A.等于20毫升B.大于20毫升C.小于20毫升D.无法确定
15.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可能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加热铜绿时试管破裂——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测定结果小于五分之一——红磷过量
C.蒸发液体时液体飞溅——没有用玻璃棒搅拌
D.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气体——装置气密性不好
二、非选择题。
16.如图所示为已经提供给你的仪器,根据要求思考回答(写名称):
A.B.C.D.E.F.
(1)可以直接加热固体或液体的仪器是;
(2)用于镁带燃烧实验还需添加的仪器是;
(3)用来量度液体体积还需添加的仪器是;
(4)如进行过滤与蒸发操作还需添加的玻璃仪器是。
17.规范的操作是试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面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A.加热固体药品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量取一定体积的水D.连接仪器
(1)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3)用C操作量取的水配制溶液的浓度比欲配制溶液(填“偏大”或“偏小”);
(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写出一条即可)。
18.如图所示,该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洗气、检验、收集、储气瓶等多种用途:
(1)若用此装置来除去氢气中混入的少量水蒸气,在锥形瓶内应装的试剂是;(提示:一种液体干燥剂)
(2)若要验证氢气中是否混入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则锥形瓶内应装的试剂是;(提示:一种盐的水溶液)
(3)若用来排空法收集气体,当气体从a端通入时,能收集到的气体物理性质可能是;(选择:
A.密度大于空气B.密度小于空气C.不溶于水)
(4)若要将瓶内贮存的氧气缓缓排出用于实验,可以将水从导管(填a或b)注入。
19.可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吸入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吸气时,打开阀门,关闭阀门,空气经瓶吸入人体内;呼气时,关闭阀门,打开阀门,呼出的气体经瓶排出,观察两瓶中的现象。Ⅰ瓶中石灰水没有明显变浑浊,Ⅱ瓶中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2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测试:点燃酒精灯,用一张滤纸平放在火焰上,约2s后取出,纸上留下一个黑色圆环(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3)从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
【解析】【解答】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好变化规律一门自然科学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对象考虑,知道化学是学什么的
2.【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滴水成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生成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B、石蜡熔化是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分蒸发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粮食酿酒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烟花燃放一般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汽油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云消雾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3.【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其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A符合题意
B.浓硫酸用作干燥剂是利用其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
C.铜用于制导线是利用其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C不符合题意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是利用其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解答
4.【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当洗过的杯子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杯子洗干净了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实验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分析解答
5.【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
B.给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B符合题意
C.使用托盘天平前,应先调节天平平衡是正确的,C不符合题意
D.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是正确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B根据烧杯、烧瓶、锥形瓶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加热解答
C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解答
D根据易潮解药品的存放解答
6.【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作出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进行实验的环节.故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7.【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蜡烛燃烧实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由于某些物质花瓣中含有能与酸碱变色的物质,所以用酒精浸泡捣烂的牵牛花花瓣制酸碱指示剂,A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会腐蚀pH试纸,B不符合题意
C.用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缺氧而熄灭,C不符合题意
D.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烟是固体,应该是石蜡蒸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某些物质花瓣中含有能与酸碱变色的物质分析解答
B根据浓硫酸具有氧化性、腐蚀性及脱水性解答
C根据灭火的措施分析解答
D根据白烟的成分分析解答
8.【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物质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判断标准,B符合题意
C.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是正确的,C不符合题意
D.根据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石蜡融化是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进行解答
B根据变化的概念解答
C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解答
D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9.【答案】A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能和氯化钠反应,A符合题意
B.白酒由酒精气味,白醋有酸味,气味不同,能鉴别,B不符合题意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有焦羽毛气味,涤纶灼烧没有这种气味,可以鉴别,C不符合题意
D.向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是软水,泡沫少是软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判断,食盐和氯化钠不反应,白酒和白醋气味不同,羊毛燃烧时有焦羽毛气味,利用肥皂水和钙镁化合物的反应分析是否硬软水解答
10.【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酸碱溶液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解析】【解答】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会引发火灾,A不符合题意
B.闻气体气味时,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不能将鼻孔凑到瓶口,B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不符合题意
D.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在试纸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解答
B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解答
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解答
D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解答
11.【答案】D
【知识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解析】【解答】A.氧气经过水里多时,产生的气泡就多,氧气流速快,产生的气泡多,所以
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A不符合题意
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则水会被吸入人体,B不符合题意
C.氧气从b导管进入,a导管导出,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中会有气泡冒出,现象明确,C不符合题意
D.b导管连接供氧钢瓶,则b断为气体输出端,是氧气从a端流出,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该从a端导入,b端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的气泡判断氧气的速度。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的氧气不会减少并且还会湿润,对人体有益
12.【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所用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的质量为0.7g;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5g﹣0.7g=4.3g.
故选C.
【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
13.【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①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质量,精确度为0.1g,因此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粉末是正确的,①符合题意
②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值是整数,因此不能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2,②不符合题意
③量筒的精确度是0.1mL,并且选用量筒时量程要接近被测液体,③不符合题意
④温度计的精确度为0.1℃,因此不能用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为25.62℃,④不符合题意
⑤量筒的精确度是0.1mL,因此能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6.6mL,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量筒的、托盘天平、温度计和标准比色卡的准确度分析解答
14.【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要放平量筒,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偏小,俯视读数偏大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解答
15.【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蒸发与蒸馏操作;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
加热铜绿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A不符合题意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磷不足;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红木家具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秸秆饲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供需格局与投资前景报告
- 2025至2030硫酸亚铁(CAS7720787)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安全生产项目重点难点的识别与防范措施
- 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教案计划
- 2025年秋季初中语文教研组教学质量提升计划
- 2025年妇产科全周期医疗质量安全计划
-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整改报告范文
- 2024年血橙提取物化妆品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学习辅导计划
- DBJ15-22-2021-T 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技术规程(广东省)
- 《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课件-项目一 跨境电子商务认知一二三
-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 2024年北京版小学英语必背单词表
- 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围手术期护理
- JT-T 1495-2024 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规程
-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 健康管理课题设计方案
- 数据标注项目策划书
- 《物流大数据分析》课程标准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