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卷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卷一、古诗词名句积累(每空1分,共8分)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1、,关山度若飞”,让我们领略了木兰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2、”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1000多年的王维“独坐幽篁里,3、”的琴声与长啸,聆听刘文房在暮色中“4、,杳杳钟声晚”的钟声;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耳畔是“5、,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6。”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我们陪宋诗人赵师秀坐在孤灯下度过“7,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寞时光。8、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二、语文知识与实践:(23分)9.请将下面一句话准确、规范、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3分)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嗥鸣(o)宰割(zǎi)怪诞(dn)重荷(h)B.木屐(jī)嫉妒(j)炽痛(ch)泥泞(nng)C.缠络(lu)抽屉(t)亘古(gng)骊歌(l)D.讪笑(shn)哺育(fǔ)踱步(du)污秽(shu)1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B.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C.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义务教育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B.这本《昆虫记》的失主竟然是我们历史老师“俾斯麦”丢失的。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D.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写得感人肺腑,所以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1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是浙江宁波人,其名字源于《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B.星期天,我和同学去看电影,一进电影院,屏幕上就出现《夏洛特烦恼》五个大字。C.“我陪你”是最温暖的话;“我爱你”是最浪漫的话;“有我在”是最实在的话。总之,都是女人最爱听的话。D.她反复品味着数学老师的话,不知道老师的话是赞美,是奉承,还是讽刺?14、下面语法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鲁迅、教师、学生、麻城、鲜花”,这几个词的词性都是名词。B.“考得怎样”“散发香气”“主题鲜明”“完全彻底”“感觉良好”短语结构都不相同。C.“五月五日端午节。”“他讲话精彩。”“他吃完了就走了。”其中加点词都是谓语。D.“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的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艳阳跳跃,打扮”。15、下面关于文化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文人四友: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都是第一。B.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他创作了《论语》一书。C.高尔基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D.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近现代伟大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出生于福州一个海军军官家庭,被称为“世纪老人”。著有诗集《春水》、《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主张爱的哲学。16、将下列句子连接成意义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①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②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③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④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⑤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A.⑤②①④②B.④③①⑤②C.⑤①③②④D.②④③⑤①17、语文实践活动。(6分)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拟写一条关于“孝道”的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2分)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2)针对下面这种“将来再尽孝”的观点,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2分)我学习工作忙,我钱赚得还太少,我的父母身体都还很健康,等我将来有时间了,等我将来有能力了,等我的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我会来尽孝。(3)你将主持以“孝道”为主题的班会,准备在开场白中向大家讲述孝道对于中学生成长的意义。于是,你这样说:(2分)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8-19题。(4分)关山月①李咸用皎皎关山月,白尽征人发。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何当胡无人,荷戈朝凤阙。[注]①“关山月”是乐府旧题。②原为汉代宫阙名,这里借代皇宫,朝廷。18、“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四句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分)19、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变化的?试简要分析。(2分)(二)《社戏》选段(8分)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摇荡点撑)开船,在桥石上一()(碰击磕撞),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20、文段中两处空白处依次填______、______。(1分)作者巧用照应,使*浑然一体,文段中“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与下文________________照应。(1分)21、选文的第二段写了看戏途中的景物,请摘出相关的句子:(2分)所见: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但我还以为船慢”一句衬托了“我”_________的心情。选文的前三段中各有一句写“我”的心理活动,请从下面选出一个适合“我”心理的词语填在横线上:第一处:_________(活泼轻松沉重平静);第二处:_________(急切焦虑兴奋无所谓);第三处:_________(惘然陶醉平静激动)(2分)23、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所写的内容。(2分)(三)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4-27题。(13分,选择题每题3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注: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24.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见往事耳(了解)B.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D.遂七年不返(才)25.乙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B.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27.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⑴蒙辞以军中多务。(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何异断斯织乎?(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深层次阅读美丽的谎言(14分)①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②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③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的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④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⑤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5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惟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⑥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28、第三段中“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中“信念”指的是什么?(2分)29、作者为什么认为有些谎言是美好的?(从谎言的作用上回答,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提炼、概括)(2分)30、老师说谎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15字以内)(2分)31、文中都有谁说了哪些美丽的谎言?(要全面考虑,不要遗漏)(3分)32、关于说谎这个问题,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2分)33、读完这篇*,你一定对老师和母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以下仿写任选一题完成(3分)⑴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倦怠无力时,雅淡的馨香和纯美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睡;母亲是⑵老师,您不是建筑师,却建构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您不是,却三、作文题(50分)同学们,丰富多彩的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了,请回忆你的生活,在这个学期里,你收获了什么?是幸福、坚强、感动,还是......,请以“这个学期,我收获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注意:运用适当的描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卷答案第一题:1、万里赴戎机(2)竹中窥落日(3)弹琴复长啸(4)苍苍竹林寺(5)谁家玉笛暗飞声(6)双袖龙钟泪不干(7)有约不来过夜半8、即更刮目相待第二题:10B11、A12、A13、CA中句号应放在引号外;B中“夏洛特烦恼”应用引号;D中文尾应是句号。14.B15、B《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16、D17、(1)示例:①孝道是人类特有的亲情的链接,孝道是人际间情感疏离的感召。②孝亲敬老,天经地义;师道尊严,千古不易。(2)我不赞成将来再尽孝的观点。行孝要趁早,行孝只有现在时,而不是等待将来时。常回家看看,常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都是行孝。一个总等待将来去行孝的人,是不会真正行孝的。(3)各位同学,大家好!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曾具有相当重要的这社会公用,时至今日,我们提倡孝道仍不过时,孝道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是非观,促进家庭幸福,完善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有重大意义,我们一定要做重视。第三题:(一)浅层次阅读:18.诗人选取了“孤鸿”“悲风”“雪”“塞尘”“雕”“沙场”等边塞诗歌的典型意象。(1分)嘹唳的孤鸿、萧索的悲风营造了哀婉凄凉的氛围;(2分)“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则营造了雄浑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2分)19.前四句表达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