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新课件教学_第1页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新课件教学_第2页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新课件教学_第3页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新课件教学_第4页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新课件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

一、城市的发展对比唐朝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说说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宋代城市的特点:1、坊、市隔绝的制度完全被打破。2、人们的活动时间也不再有严格限制,出现夜市。3、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局部)相国寺二、衣食住行的变化1、宋代服饰的变化2、宋代丰富的饮食文化

3、宋代的民居和室内陈设4、宋代的交通工具

结合课本内容动脑筋想一想,宋代服饰的特点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想一想初期:质朴保守,贴体称身观察:

宋朝初期与中后期服装的不同中后期:华丽、奢侈宋代贵妇礼服“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东坡帽”1、历史发展特点:

崇尚简朴→盛行奢侈宋代服饰特点:2、民族融合特点: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穿胡服的现象普遍宋朝时南北方在饮食上有什么区别?这些差异今天还存在吗?找一找主食——北方以粟麦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肉食——北方羊肉为多,其次是猪肉;南方吃鱼多;想一想宋代饮食的特点:a.主食:北面(馒头、面条、包子)南稻(米饭)b.肉食:北羊南鱼c.饮料:茶、酒(黄酒、果酒、配制酒、白酒四大类,还有除夕夜家家必喝的屠苏酒

)★

假如你是宋朝的农村百姓★假如你是宋朝的城市平民★假如你是宋朝的达官贵人

说一说你家有什么特点?找一找你的家城市平民达官贵人城市平民农村百姓住房差异反映了宋朝什么社会问题?园林式建筑宋代的住房地位:住房:农村百姓——草房城市平民——贵族官僚——瓦房园林建筑宋墓壁画“宴饮图”此画反映了宋代服饰和家具特点宋代高脚桌椅已经相当普遍

太师椅是古家具中唯一用官职来命名的椅子,它最早使用于宋代

宋代有什么交通工具可供当时的人们出行?当时还有什么便利人们出行的条件?想一想少数官员:轿子、马车士大夫和商人:骑驴、骑骡普通百姓:牛车、驴车陆路内河:轻便的小舟海上:庞大的海船水路

宋代的交通工具《清明上河图》(局部)三、市民文化的发展和热闹的节日瓦子文化

瓦子瓦子是一种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也叫“瓦市”或“瓦肆”。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演出杂剧、傀儡戏、影戏、说书、讲史、杂技、武术等。此外,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经营饮食、药材、古玩、字画以及理发、相面等等各种行当。我国现在最隆重的是什么节日?除此之外,今天还有哪些重要的节庆活动在宋朝就有了?宋朝百姓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上元(元宵)、元旦(春节)、寒食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衣食住行娱乐节日城市的发展课堂练习1.宋代时候在城市的设置中()A.坊市严格隔绝B.严格实行宵禁

C.坊市相互交错D.有朝市无夜市2.北宋统治者衣饰由开国初期的简约朴素,转变为后来的精美华丽,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B.奢侈之风的盛行

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D.大众审美的变化3.宋朝朱熹说“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是()

A.衣帽上不得坠饰朱玉B.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

C.统治者衣服精美华丽D.北宋初年崇尚节俭BBC课堂练习4.以下关于宋代社会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开封酒店请人吃饭,荤菜以羊肉为主②南宋时期人们吃鱼比较多③两宋时期,士大夫通常骑马出行④宋朝时中秋节是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要贴桃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到瓦舍。由此推断,这一朝代应是()

A.秦朝B.汉朝

C.唐朝D.宋朝6.宋代已经有以下哪些节日()

A.春节B.元宵节

C.端午节D.中秋节

E.重阳节AABCDD课堂练习7.北宋东京城里的瓦子是一处()A.小商贩摆摊的地方B.专供演员演出的圈子

C.娱乐兼商业的场所D.穷苦艺人卖艺的场所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在《元日》诗中描写的宋代春节习俗流传至今的包括()①穿新衣②饮屠苏酒③放鞭炮④贴春联

A.①②B.①③④C.③④D.②③CB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统一全国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了解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建立政权。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的统一、元朝的行省制度和实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交通、都市)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进一步促进民族的融合。了解元朝的疆域。蒙古族的崛起根据图片说一说蒙古人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特点?草原、羊群蒙古包■蒙古族的兴起蒙古族的兴起铁木真统一漠北战争图成吉思汗像

12世纪后期,铁木真开始了统一漠北的征程;1206年,完成统一,建立蒙古国。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蒙古族的兴起蒙古族的兴起

忽必烈他有什么历史贡献?元朝统一全国蒙古(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定都大都元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①健全中央管制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军事机关最高监察机关统领宗教事务、管辖西藏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中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宗教事务管理局②健全地方体制——行省制度行省制度①中书省(中央,直接管辖腹里)行中书省(地方)②宣政院(西藏)③澎湖巡检司(台湾)内容影响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有效的控制地方①加强了对全国的有效控制和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国家的统一;②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保障,这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史·食货志》禁止圈占农田为牧场;设立专管农业的机构,派人到地方检查农业生产(考核地方官吏政绩的标准便是“户口增、田野辟”);招集流民,鼓励垦荒,并且免税一年,第二年税收减半;组织军民屯田;建设水利(中央与地方分别设都水监与河渠司),整治黄、淮水系;改变隋代大运河的水陆并用、迂回曲折的不合理走向。

(元大都的各政府机构和士兵的粮食及其它物质供应都依靠江南。)“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仍是世界上人工挖掘的一条最长的河,它是苏伊士运河的10倍,是巴拿马运河的20倍。全长2000多千米全长1700多千米大元帝国统一原因:①长期战争,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统治集团,掌握着强大军事武装;③正确运用了战略战术;④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民族关系的新发展波斯人阿拉伯人汉蒙古畏兀儿回元朝划分的四等人目的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其他各族南人第四等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汉人第三等包括原西夏人和畏兀儿人等色目人第二等蒙古族蒙古人第一等实质民族名称等级按征服的先后排等级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是民族形式划分下的阶级压迫北到蒙古、西伯利亚

西北到新疆、中亚地区西南至西藏、云南南至南海东南至琉球东北至今库页岛总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千米元朝的疆域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1、()年,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首次采用中原王朝的年号纪年,建元中统。()年,定国号为()。()年,以()为都城。忽必烈就是()。2、()年,元军占领(),南宋灭亡。()年,元军统一全国,实现了唐末以来国家空前的大一统。12601271元1272元世祖大都12761279临安知识展示:唐朝以来进入中原的()()以及其他民族,与()逐渐融为一体了。从()()等地来到中国的人,长期与其他各族杂居,互通婚姻,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北至(),南至()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元朝这一幅员辽阔的()的建立,对此后我国疆域的奠定具有重要意义。元朝的统一,使全国各族人民有可能在()的环境中()。契丹渤海汉族波斯阿拉伯回族漠北海南多民族国家安定生产和生活1、13世纪统一蒙古各部的人物是()2、《元史地理志序》中说: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及元。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想一想,元朝疆域为什么能够达到空前的辽阔?元朝的统一对我国的历史又有什么影响?

主要原因有三:(1)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本身活动的范围就大,再加上他们有一位一代天骄的先辈,亲自领军征战,为儿孙们树立了英勇善征的榜样;(2)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