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案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7f8c334861f327722f3e10cfe245347/e7f8c334861f327722f3e10cfe2453471.gif)
![护理安全案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7f8c334861f327722f3e10cfe245347/e7f8c334861f327722f3e10cfe2453472.gif)
![护理安全案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7f8c334861f327722f3e10cfe245347/e7f8c334861f327722f3e10cfe2453473.gif)
![护理安全案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7f8c334861f327722f3e10cfe245347/e7f8c334861f327722f3e10cfe2453474.gif)
![护理安全案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7f8c334861f327722f3e10cfe245347/e7f8c334861f327722f3e10cfe24534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季度护理平安警示教育护理工作需要细致、慎独,但是由于工作经历欠缺,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学习这些案例,堵工作中的一个个漏洞。希望大家吸取其中的教训,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件。案例1:葡萄糖也过敏,凡事不能想当然那天我科收治了一例支气管感染的患者。评估时,问到药物过敏史,该患者称有青霉素过敏+葡萄糖过敏。对青霉素过敏可以理解,但对葡萄糖过敏我认为这不可能,肯定是病人描述错误。一个人怎么可能对葡萄糖过敏呢?我们吃的食物在人体不都是分解成糖了吗?我从来没有见过葡萄糖过敏。我坚持认为是葡萄糖里加了药物导致过敏。因此,在首页上我没有填写「葡糖糖过敏」该项,医生也只知道患者青霉素过敏。当我遵医嘱为患者输上葡萄糖为溶媒的药物时,患者立即出现呼吸困难,面色紫绀。幸好,经抢救患者转危为安。后来进一步病史询问中,了解到患者曾屡次发生葡萄糖过敏,每一次都是我们医护人员想当然造成的。体会:虽然该患者痊愈出院,但只要想到该患者如果发生意外,我就不寒而栗,医疗事故带来的法律责任我难辞其咎。我曾经询问了,但没有与医生沟通,轻视患者的主诉,而我的知识储藏还缺乏以我「想当然」。案例2:规医嘱,熟悉该科的用药方案和特点,这是发生在化疗科的真实故事。某种化疗药的常规用法是「d1、d8」,用药共两次而已,因为该药物半衰期的问题,假设第二天继续用药,会导致体浓度过高。结果一个新医生开成了「XX药d1-d8」,第二天用药时,护士没有发现问题,直接就打上了,结果病人出现严重不良反响。而过了不久,又发生医生开对医嘱「d1、d8」,但是护士用错药.....第二天护士直接给病人用化疗药。结果家属发现了,问:上次是第八天才打这个药,这次要连续打吗?护士匆忙换下,吓了一身冷汗,一个标点符号也会要人命。体会:「d1、d8」的用药医嘱不宜写成「d1-d8」,应该写成「XX药第1天,第8天」。当然,科室的医生和护士,还要熟悉该科的用药方案和特点,自己学习、掌握其知识。即使医生医嘱有误,护士也能及时发现,并且阻止错误发生。案例3:禁食注射胰岛素,突发低血糖反响我是一名新护士,遵医嘱早餐前半小时给病人皮下注射了胰岛素,但这个病人早晨有空腹的检查要做,病人没有说,我也没有注意到病人床头的「早晨禁食」的牌子,结果病人在检查的路上就发生低血糖了,幸好家属带来糖在身上,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体会:床边有「早晨禁食」的牌子,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提示。早晨需要空腹的除了做检查,还有其它的工程,像当日手术等等。给病人注射完胰岛素后,如果护士能多说两句,比方跟病人或家属交待半小时进食等。这时候大局部病人肯定会说早晨不能吃东西,因为今天要进展***。这样的话,护士也能够及时发现错误请示医生并补救。案例4:资深护士的提醒,呕血咯血搞不清胸外科夜班,一名食管癌术后2天的病人,术后一直很平稳,胃肠减压〔通过右鼻孔〕引出暗红色血液,量也不多;有咳嗽,无咳痰、咯血。夜间突然出现咯血,为鲜红色带泡沫血痰。胃肠减压量2小时增加了200多毫升,血性液颜色较为新鲜。左鼻孔出血,也为鲜红色血液。给了止血药,病人还是出血不止。家属反复来找我去看,我立即打请示了那个诊疗组教授〔当时并没有说鼻孔也出血〕。教授首先考虑是吻合口出血,于是急诊行胃镜检查。结果吻合口及残胃没有活动性出血。没有阳性结果,我发蒙了。值班资深护士和我说:「会不会有鼻出血?弄胃管时有没有很费力?」。我立刻醒悟,急请耳鼻喉科会诊,结果发现真的是后鼻道出血,给予填塞止血。第二天早上交班,主任还表扬了我,说我临床护理观察仔细。体会:临床经历很重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时机遇上这些特殊案例。那么,日常的学习、积累、观察就尤为重要了。比方这事虽是发生在我身上,但如果我身边的同事主动来学习、请教,那么以后她们碰上这种案例,就不会一头雾水了。案例5:提醒检查不能省,经历行事风险高一位朋友的儿子因头皮上长了一个小包块,特来我院让我诊治。我认真检查了一下,见包块只有黄豆大小,表皮稍有色素沉着,边界清楚,有活动性,质度中等,无触痛。考虑是一个良性肿瘤,马上就在局麻下做了全切手术。手术切下来的肿块也有边界,当时认为是良性肿瘤,觉得没有必要作病理检查,也想为朋友省一点钱,顺手就将切下来的标本丢到污桶里。这时巡回护士过来问我要标本。我说:「肯定是良性的,不要做病检。」护士说:「还是做一下病检好,一般是这样规定的。」她马上弯腰把标本从污桶里拣出来,洗干净用福尔马林浸泡好。我看到她这样认真,就还是按规定将肿瘤标本送去做病理检查了。一周以后,创口拆了线,愈合良好。这时病理报告也出来了,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报告是「恶性黑色素瘤」。我认为不可能,朋友为了慎重,决定再送省医学院重新病理检查,结果依然是「恶性黑色素瘤」。患儿马上开场放射治疗,虽经各种综合治疗,不久还是全身多脏器转移,八个月后死亡。体会:从这件事情,我被这位巡回护士的办事精神感动,更重要的使我认识到,医生不要光凭经历行事,必须按医疗原那么办。感这位护士,挽回了一次不该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例6:抽血位置要注意一名患者低血钾,给予静脉持续泵入补钾,并复查监测血钾。白天查血钾还偏低3.2mmol/L,结果晚上8点复查就6.9mmol/L了,仔细看了报告,没标溶血。当时考虑患者有心律失常病史,立即给予静推葡萄糖酸钙降血钾,后来复查又低了下去:3.4mmol/L。当时没想明白,结果第二天主任查房问:昨天抽血是从哪边抽的?汗......原来护士抽血时,新来的护士是从泵钾的那条静脉近心端抽出来的......体会:护理操作需慎重,不要根本原那么,你的不专业举动会酿成严重的医疗事故。切记:抽血不能从输液一侧肢体抽取。二季度护理平安警示教育时间:2017-05-31地点:妇科宣教室参加人员签名:XX签名XX签名XX签名奚珊静金云峰黄佳慧戴丽娟倩倩诺彬马莉建琳慧玉荣案例1:吸氧管也会漏气,操作细节别无视一肺心病患者,长期卧床、吸氧,病情平稳。突然一天主诉心慌气短胸闷,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值班医生共做3次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查心肌酶均正常。急查动脉血气,血氧分压较前所查明显降低,为I型呼衰,先后屡次给予兰及速尿静推,并开大吸氧流量均无改善。值班医生疑心有无肺栓塞,请示上级医生做肺CT及肺灌注显像,上级医生指示:先查一下吸氧管有无漏气。经查,原来之前更换的新的吸氧管漏气了。重新更换吸氧管后,患者明显好转。体会:护理工作无小事,这事本可以很容易就防止,却让大家折腾了半天。吸氧虽然是最根本的护理操作工程,护士操作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呀。病例2:测体温不测脉搏?留神。一位手术后病人死于心脏病突发。医生很纳闷:不记得病人有心脏病呀。医生每天查房时都要看一下体温单上的生命体征,再次检查病历,发现心电图提示「心动过缓」,而在体温单上脉搏记录每天每次都是80次/分左右。不敢说护士有什么责任,但据说,有很多护士每天在测量病人体温时并不测病人的脉搏,只是靠目测病人的状态来估计脉搏的次数。这样的护士出事故是必然的,不出事故才是偶然的。提醒:护理工作需要有责任心,理解并记住「慎独」两字。病例3:测提问多思考,及时发现传染病护士为一位「高热待查」的病人测体温,T:39℃,护士又查脉搏,P:80次/分。护士警觉了:为什么体温那么高,脉搏却那么慢呢?有问题,会不会是伤寒?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体温升高1℃,脉搏应该增加10次左右呀。护士赶紧对病人说:撩开你的衣服看看——发现胸部有疹子。护士找到医生,医生采纳了护士的意见,做了相关检查,确诊为「伤寒」,转入传染病医院治疗。提醒:理论联系实际,会思考的护士是个宝。病例4:体温异常,排除人为因素一女性病人,发热待查,体温最高可达39℃以上,一般状况较好。查遍了相关工程,就是找不到发热的原因,医生很挠头,反复会诊。某日,一位护士休假完毕上班,听说了这样的病人,心里起疑,试体温时在旁边守着,结果体温39.3℃。过了一会儿,护士换了一个体温计再次试体温,体温变成了38.5℃。护士要求病人换个腋窝再试一下,结果:体温正常。后来经病人身边的其他患者透露,原来病人在试体温前先用热水袋加热腋窝后再试体温,使体温一直居高不下。为什么这样做?我们不知道。提醒: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病例5:测血压按医嘱?需随时评估一个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住在单间病房,住院已近一月,根本情况稳定,但家属要求上特护。一天晚上,家属要求测量一下血压。护士说,血压是按医嘱测量的,现在不需要测。家属很不满意,但也没说什么。过了一会,护士接到了一个,出去了一会,让值大班的护士帮助看一下。凑巧,来了一个病人,护士又走开了,就这一会的功夫,病人昏迷了,再次出血,尽管经过全力抢救,病人的生命算是保住了,但一场医疗纠纷在所难免。提醒:任何时候,都不能疏忽大意,我们是在和生命打交道。病例6:病情变化未汇报医生,护士担责一位中年晚期胃癌行「开关术」,回到病房已经中午。手术医生吃饭去了,病人家属也吃饭去了。值班护士在护理站坐着,实习护士主动去给病人量血压,回来和护士教师说:病人血压有点低。值班护士「唔」了一声,坐着没动。当时值班医生也在护理站坐着,值班护士没有向医生反映病情,也没有人再去看病人。不久,病人死了。判定护士有责任,结果护士做了经济赔偿。提醒:患者有异常征象,即使医生在旁边也应汇报并记录。三季度护理平安警示教育时间:2017-07-11地点:妇科宣教室参加人员签名:XX签名XX签名XX签名奚珊静金云峰黄佳慧戴丽娟倩倩诺彬马莉建琳慧玉荣缪乐病例1:身份核对不到位,输血致溶血反响在同一个病房住着两位年轻的女病人。其中一位女病人的床位靠近窗户,照射进来,床上很热,她和另一位女病人开玩笑:咱俩换床吧。好吧。两个人换了过来。两位女性病人同时需要输血,分别是O型血和B型血。护士推着治疗车来了,车上放着两袋血,一袋是O型血,一袋是B型血。护士按印象中的病人应该住的床位,麻利的为两位病人输上了血。不一会儿,一位女病人喊到:我腰疼的厉害。结果大家知道了吧?输错血了,其中一位病人发生了溶血反响。提醒:各种操作前切记查对,并向病号说明床位不可随意调换。病例2:输血有风险,记录莫随意有一位病人,在住院期间进展了输血治疗。出院后,检查出了「丙肝」,就来追究医院的责任。结果,临时医嘱单出了问题:血库记载,病人输血6次,而医嘱单医嘱8次。据回忆,病人确实只输了6次血,另外2次因为没有血而没输成。医生有没有及时标上「DC」。但是,8次医嘱都盖章了,是怎么回事呢?本来,血没输成,护士并没盖章。后来,护士在整理出院病历时,发现有两处医嘱没盖章,护士手一勤,把章补上了。结果认定:输血8次——丙肝是另外两次不规输血所致。提醒:不可漏记,更不可随意补记。病例3:输液未巡视,药物外渗处理不及时夜班很忙,一护士在病人的脚上打上甘露醇,期间也没巡视,到拔针时,病人的注射部位都肿了,甘露醇都输在血管外,也没处理。到第二天,病人的脚又红又肿又痒,上白班的护士马上用50%的硫酸镁持续湿敷,一直敷了3天,才消肿,没导致坏死。记住:如果忙得实在顾不上巡视,可在输液时对病人及其家属说:输液处千万不能肿,否那么会坏死。如此,假设输液处有渗漏,病人家属会跑来告诉你:肿了!记住:你一个人忙不过来时,务必要有劳家属代观察。提醒:特殊药物输注过程加强观察,并向患者及家属作必要的宣教以协助观察,同时合理安排好手头工作,定时巡视。病例4:皮试阴性,也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有一位年过花甲的男性病人,到某家医院看病。医嘱:青霉素皮试。护士按操作规程配置了皮试液并做了皮试,结果「阴性」。按医嘱为病人静点青霉素。扎上针不一会儿,病人感觉心慌、呼吸费力,护士赶紧叫来了医生,医生诊断:心脏问题。急检心电,测量血压,并立即给予药物治疗。结果无效死亡。家属不能承受这一事实,申请医疗鉴定,专家讨论认定病人死于「青霉素过敏」。并认为,护士操作无误,但医生、护士对病人的病情估计缺乏,诊断有误是病人死亡的原因。在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阴性的人群当中,仍然有7%的人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假设当时就确定是青霉素过敏并按青霉素过敏实施抢救,病人有可能免于死亡。提醒:药物过敏试验阴性者输液过程也应加强观察,首次输液速度应先调慢,观察一段时间无反响再调整速度。病例5:不要随意进展注射,保护自己一位个体医生,用挺廉价的价格买了一批「先锋霉素5号」。一天,他病了,他躺在自己诊所的诊察床上,自己为自己静点他自己诊所的刚买的「先锋霉素5号」。不一会儿他夫人从里屋出来,发现丈夫静静地躺在床上没动静,走近一看:死了。结果:个体医生买进的安瓿实际装的是「青霉素」,而标签却是「先锋霉素5号」。护士有执业证不假,但是,当不知道药物确实切来源时,千万不要随便为别人注射药物,出事就糟糕了。保护自己是最重要的。提醒:不要为任何人注射来源不明的药物。病例6:输液滴速千万别随便调,1200mL液体仅滴注2小时4月28日上午11:00,我刚踏进医生办公室的门,就听到医生在问18床王某:「呀,你今天化疗打完啦?」王某开心地说:「是呀!」医师追问:「这么快,你自己有没有调快过?1200mL的液体2个小时就打完了?」王某点头表示默认。等患者走出医生办公室,医师马上转头对我:「王某今天化疗,一袋顺铂加到500mL的液体里,光这500mL就至少需要2小时,这么快太危险了!」我听了不免也担忧起来,马上去了解情况,输液速度到底有多快呢?我们往下看。算完输液滴速,我慌了!我马上去查了患者的病例资料:年龄:65岁;诊断:1.肺癌伴胸腔转移2.放射性咽炎3.上腔静脉癌栓4.低钾血症;查体:T36.6℃,P76次/分,R19次/分,Bp97/55mmHg。心率76次/分,心律齐,心音强。胸部增强CT:右肺占位,恶性病变,右侧上腔静脉癌栓形成考虑。颈部、纵隔及两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两侧胸腔积液伴右下肺膨胀不全。化疗方案:顺铂针40mgd1-3+替吉奥胶囊60mgd1-14,同时给予止吐、护胃及护肝等支持治疗。医嘱: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泮托拉唑40mg/静滴,一日一次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硫普罗宁钠0.2g/静滴,一日一次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昂丹司琼8mg/静滴,一日二次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顺铂40mg/静滴,一日一次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一日一次肌苷氯化钠注射液0.6g〔100mL〕/静滴,一日一次输液总量:该患者除了一袋液体放在下午输注,早上液体加起来就有1150mL。输液时间:患者9:00开场输液,11:00不到就全部输完了,全程不超过2小时。输液滴数:按点滴系数20计算,该患者每分钟滴数=1150*20/2*60=192滴/分钟192滴/分钟,简直无法想象啊!不管是患者的年龄、病情、用药,该患者都需要控制输液滴速,可是患者在短短2小时以输完液体,没有输液反响真的是运气。但是,运气不会每次都这么好的,如果不加以重视,除了患者遭殃,护士更难逃其责〔输液宣教没有做到位,输液后没有巡视等因素〕。虽是患者执意加快滴速,恐怕护士要「买单」。输液快了:为什么会出现输液反响?首先,输液中的热源和微粒是无法杜绝的,但只要控制在一定数量以下,发生输液反响的几率就大大降低。输注过快就很容易引起发热、静脉炎等输液反响。其次,由于输液速度过快或短时间输入过多液体可致循环负荷过重,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或心功能衰竭。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痰,肺部听诊可闻及双肺湿啰音最后,有一些特殊的药物,慢点没事,一旦快了就要出大事。比方用于治疗低钾血症的氯化钾〔该患者是低血钾症,但当天正好没有进展静脉补钾〕,从配药浓度到滴注速度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如果输注过快,容易引起心律失常,甚至眼睁睁看着病人就没心跳了,立刻就要抢救。所以,千万不可让患者自行乱调滴速。然而,防止事故发生的宣教工作却往往被大家无视。输液宣教单:每位护士都要掌握,重视输液期间的巡视和对患者的安康教育。输液前的准备:1.输液前请患者排空大、小便,取舒适的卧位。2.如静脉较细,可先用温热毛巾或加布套热水袋局部热敷使血管充盈,注意水温不要太高以防烫伤。冬天,要将准备输液的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疾病预防控制及防疫服务合作协议书
- 2025鲁教版初中英语六年级下全册单词默写(复习必背)
- 人教版 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9 单元综合测试卷(2025年春)
- 房屋代持协议书范本-决议-
- 2025年个人房屋租房协议(三篇)
- 2025年个人工程承包合同标准范文(2篇)
- 2025年产品开发委托合同标准版本(三篇)
- 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师工作总结模版(二篇)
- 2025年二手挖掘机转让协议模板(三篇)
- 2025年临海市农产品基地种植收购协议(三篇)
- 儿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二)
- 《石油产品分析》课件-车用汽油
- 《你为什么不开花》儿童故事绘本
- 15篇文章包含英语四级所有词汇
- 王阳明心学完整版本
- 四年级上册竖式计算300题及答案
- 保洁班长演讲稿
-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范例及课题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模板
- 牙髓炎中牙髓干细胞与神经支配的相互作用
- 劳务雇佣协议书范本
- 【2022届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主题升华积累讲义及高级句型积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