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过关卷17+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单元过关卷17+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单元过关卷17+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单元过关卷17+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单元过关卷17+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一轮复习单元过关卷17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95年,英属圭亚那与委内瑞拉发生边界纠纷,美国趁机插手,出面干涉。英国被迫让步,同意成立有美国人参与的仲裁法庭,以解决边界纠纷。这一现象表明()A.美国扩张自身势力范围B.世界殖民体系渐趋瓦解C.拉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D.英国丧失殖民霸主地位2.下图为1870—1914年欧洲四大国的国防费用概算(单位:百万英镑)。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英德两国的国防费用持续大幅增加B.大国矛盾使得国际局势日益紧张C.这与各国占有的殖民地数量相一致D.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3.有学者指出,一战后,各个阶层都不约而同地使用“崩溃”来描述战争的惨状,但一种全新的历史正在徐徐展开,中东欧国家相继独立,创造了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英国女性获得了普选权,福利国家逐渐出现。该学者意在说明,一战()A.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B.奠定了现代国际治理体系的基础C.拓展了文明发展的道路D.强化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4.关于某一条约的签订,凯恩斯回忆道:“巴黎是一个梦魇,那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病态的。无聊的场景弥漫着一种即将发生大灾难的感觉:人类自身在所遭遇的大事件面前的无用和渺小,决议的混杂和虚假。”这一条约()A.加剧了美日在远东地区的矛盾B.建立起欧洲均势的国际关系体系C.确定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D.并非公正合理埋下诸多矛盾隐患5.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以后,《火星报》被孟什维克控制,成为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报纸。列宁认为必须把创办新的机关报作为布尔什维克的首要任务,“没有它,我们就会走向不光彩,必然的灭亡。”列宁提出这一主张旨在()A.加强党内思想统一B.探索革命过渡途径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改造社会民主工党6.十月革命后初期,列宁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世界革命即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到了1921年,他却极力主张应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一转变主要是基于苏俄当时()A.国内外形势的变化B.斯大林模式的确立C.获得西方国家承认D.新经济政策的推行7.有学者评价1920年前后的苏俄战争时说:“红方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他们获得了对俄罗斯广阔的中部核心地区的控制,还拥有优越的组织能力和毫不留情的雷霆手段。……兵员和给养都是以强制手段从农村征调的。”下列属于这一时期苏俄采取的措施是()A.将农民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B.通过粮食税等机制建立工农联盟C.采用强制手段推进“农业集体化”D.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8.20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整左右摇摆,时而向农民让步,放松对价格的控制,时而打击私人买卖活动,压低农产品价格。这一现象反映出()A.苏联政府已经失去对农业的控制B.新经济政策与工业化方针的冲突C.经济危机影响了农产品价格D.新经济政策的弊端日益显露9.下表为苏联时期建设的部分大型工程。这些大型工程能得以兴建,主要是因为()序号时间工程地位(1)1931—1933白海—波罗的海运河世界上最长的连海运河(2)1929—1935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城钢铁城市(3)1961沙皇邦巴世界上最大的氢弹(4)1970年开始科拉超深钻孔到达地球最深处的人造物(5)1986YAMAL号破冰船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A.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B.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C.应对美国冷战的需要D.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10.20世纪30年代,苏联曾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竞争激烈、急于出口的时机,成为当时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的最大买主;同时,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当时苏联()A.对经济政策进行了根本性调整B.工业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C.已经开始反思斯大林体制的弊端D.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11.被称为“印尼国父”的苏加诺认为民族主义不应该是一种狭隘的排他主义,他将团结了共产党的孙中山作为民族主义者的榜样,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推翻荷兰的殖民统治。这一主张意在()A.获得亚洲各国人民的同情支持B.凝聚民族力量争取国家独立C.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D.表达对北伐战争的深切同情12.1918年,英属乌干达成立了“青年乌干达协会”,其组织者和领导者多为留学于国外的青年知识分子,它曾向殖民当局提出了改组政府和反对抢占非洲人土区的要求。这表明该协会成员()A.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开展B.领导了民族独立运动C.接受了先进政党的领导D.具备了民族民主意识13.20世纪20—30年代,尼加拉瓜抗美游击战争领导人桑地诺提出了政治纲领,即用武装斗争来拯救民族的荣誉、恢复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有工作、有活干”的口号。桑地诺的政治纲领和口号意在()A.使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B.引领殖民地独立运动新潮流C.把反帝斗争和民众生活相结合D.使军事斗争和政治动员结合14.1939年初,法国主张联合苏联遏制德国,英国首相张伯伦说:“我还怀疑它(苏联)的动机,我认为这些动机与我们的自由概念没有多少共同之处,并且它只关心把别人弄得不和。”由此可见,英国拒绝联合苏联()A.是为了反抗法西斯的侵略B.出于冷战对抗的现实C.体现了与法国争霸的企图D.出于意识形态的冲突15.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紧急管理署信息局制作的一张著名海报,其中的文字“BOTHBARRELS”可译为“双管齐下”。其试图表达的是()A.后方生产支持战争前线B.力争经济格局的平衡性C.美苏两国团结反法西斯力量D.以对外战争缓和大萧条16.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签字仪式在旧金山举行。美国作为东道主最后一个签字,中国成为第一个签字的国家、然后是苏联、英国和法国,其他国家在此之后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分别签字。由此可见()A.雅尔塔体系基本形成B.美国操纵联合国成为其全球扩张的工具C.国际政治秩序不平等D.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国际联盟是人类经过一场空前的“大战”之后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常设国际组织,是主要战胜国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它们自身的需要,为维持战后世界和平所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典型代表。建立国际联盟的讨论主要在英国和美国之间进行,最终建立的国联以《国际联盟盟约》为国际法的主要依据,构建了战后国际秩序。但是,《国际联盟盟约》存在巨大漏洞和严重问题,同时国际联盟权力极为有限,大国强权政治盛行,这一切使战胜国通过国际联盟所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残缺不全,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秩序彻底破产。——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材料二机构国际联盟联合国建立时间1920年1月10日1945年10月24日主要参与国英、法、日、意担任常任理事国。1934年苏联加入后成为第5个常任理事国。美国未加入。美、苏、英、法、中担任常任理事国。主要职责和宗旨草定裁军计划,审核承担委任统治的各国提出的年度报告,保障会员国领土完整,向大会提出解决国际争端的议案,对侵略者实行经济和军事制裁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摘编自高华《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际联盟的历史影响。(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在职能与发挥作用上的不同。(8分)18.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列宁……是无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入学不久,他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在此期间,他读了大量的革命著作,加入马克思主义小组,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奋斗,创立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等运动,并结合俄国实际写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构成了今天的列宁主义。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列宁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时代,引领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编著《新编哲学社会科学简明手册》材料二应当说我们实行……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苏】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苏】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材料三众所周知,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上台后实行的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当时苏联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于苏联的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首先,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有:第一,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赶超西方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二,以高度国有化为基础,利用国家的权利,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配置社会资源,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第三,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出台政治决策,并统一管理国家事务。——《智慧百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与思想观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急剧的转变”的政策变化与影响。(4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取得的工业成就。(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图1图2图3(1)判断三幅图分别是什么时期的欧洲版图,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2)请为三幅地图确立一个主题,并举例说明为研究这一主题,可以运用哪些研究方法。(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世界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部分)人物贡献彼特拉克《歌集》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卢梭《社会契约论》西蒙·玻利瓦尔拉美反抗殖民统治的领袖贝尔发明电话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扎格鲁尔现代埃及之父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内在关联。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三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人物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阐释。(要求:历史人物和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答案第Ⅰ卷(选择题)1.【答案】A【解析】据本题材料和所学可知,19世纪末,美国插手拉美地区的边界纠纷,迫使英国承认其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等,表明美国在扩张自身势力范围,故选A项;据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殖民体系才渐趋瓦解,排除B项;材料并未列举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关史实,不能得出拉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结论,排除C项;据所学,英国丧失殖民霸主地位是在二战后,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据图表信息可知,1870—1914年欧洲四大国的国防费用总体呈增长趋势,且增长数额较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国际局势较为紧张,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大国矛盾推动了这一情况的出现,故选B项;据图表信息可知,德国国防费用持续增长,英国中间出现过转折,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英法占据殖民地数量较多,俄国和德国略少于英法两国,但德国国防支出20世纪初最高,这与各国占有殖民地情况不一致,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且当时欧洲局势紧张影响了四国国防支出,排除D项。3.【答案】C【解析】在一战的冲击之下,中东欧出现了新兴民族国家,苏联建立了新型政治国家,英国注重福利国家的建设,故选C项;殖民体系的瓦解英体现为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但材料中还包含“苏联……英国女性获得普选权”等信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一战后对世界带来的影响,如殖民体系、政治制度等,而非“治理体系”,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冲击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排除D项。4.【答案】D【解析】据材料“巴黎是一个梦魇,那里的每个人都是病态的”“决议的混杂和虚假”,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在法国巴黎签订和约,该条约指《凡尔赛条约》,而《凡尔赛条约》蕴含了很多矛盾隐患,故选D项;华盛顿会议加剧了美日在远东地区的矛盾,排除A项;维也纳会议后建立起欧洲均势的国际关系体系,排除B项;二战后期,雅尔塔体系确定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排除C项。5.【答案】A【解析】据材料“列宁认为必须把创办新的机关报作为布尔什维克的首要任务”可知列宁强调通过创办新的机关报用于加强党内思想建设,以应对孟什维克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攻击,体现了列宁对党内思想统一建设的重视,故选A项;“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于1903召开,当时俄国尚未爆发二月革命,不存在探索革命过渡途径的诉求,排除B项;“成为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报纸”说明列宁重视党的机关报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孟什维克对布尔什维克党的思想攻击,而且材料并未表现出列宁对阶级斗争的强调,排除C项;布尔什维克党只是社会民主工党的一部分,只能代表社会民主工党中偏向无产阶级专政的多数人意见,排除D项。6.【答案】A【解析】据材料“十月革命后初期……到了1921年,他却极力主张……”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初期,列宁之所以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是因为苏俄十月革命成功,苏俄当时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故而将资本主义作为敌人;1921年态度转变,想缓和与资本主义国建之间的关系,因为此时一战已经结束,苏俄国内战争也结束,苏俄处在和平时期,苏俄首要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因此苏俄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保障国内经济建设,故选A项;1928年开始斯大林模式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继而形成,此时尚未确立,排除B项;1922年苏德之间《拉巴洛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苏维埃俄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921年开始新经济政策逐渐推行,其中主张利用市场等资本主义形式经济发展苏俄经济,故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是结果而非原因,排除D项。7.【答案】A【解析】据材料“还拥有优越的组织能力和毫不留情的雷霆手段。……兵员和给养都是以强制手段从农村征调的”可知,这一时期苏俄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方面是余粮收集制,保障了前线的粮食供应,为战胜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故选A项;粮食税是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B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的农业政策,排除C项;斯大林体制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排除D项。8.【答案】B【解析】据材料“农产品价格……时而……时而……”可知,新经济政策要求开放市场贸易,由市场来调节价格,而苏联工业化方针则要求扩大工农业剪刀差,压低农产品价格,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因此,苏联对农产品价格调整左右摇摆,反映出20世纪20年代中期新经济政策与工业化方针的冲突,故选B项;20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通过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工农联盟得以巩固,苏联政府已经失去对农业的控制,说法错误,排除A项;经济危机是1929年发生的,且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未受经济危机影响,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的措施符合苏联的国情和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水平,新经济政策的弊端日益显露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9.【答案】A【解析】这五个大型工程的建设,都需要举全国之力才可以做到,也就是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行,所以得到兴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苏联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故选A项;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形成于1936年,所以B项不是前两个大型工程得以兴建的原因,排除B项;冷战开始于二战后,前两项工程在时间上与之不符,所以其得以兴建的原因不是应对美国冷战的需要,排除C项;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1956年才开始的,而其改革并未取得明显的成效,而上述改革措施也主要得益于强大的国家组织能力,后三个也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联,所以D项本身就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10.【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大量进口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还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就极大地加速了苏联国内的工业化建设,使其工业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并没有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还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斯大林去世(1953年)之后,赫鲁晓夫才开始反思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排除C项;苏联大量进口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招聘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其目的在于加速国内的工业化建设,而不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据材料“苏加诺认为民族主义不应该是一种狭隘的排他主义”“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与穆斯林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团结起来”可知苏加诺通过宣传孙中山和马克思主义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国内的民族力量,为争取印尼的独立而努力,故选B项;材料中苏加诺反对狭隘的排他主义,是希望印尼人民能够更多地向他国家的民族主义者学习,并不意味着印尼的民族独立运动得到了其他亚洲国家的支持,排除A项;苏加速激发印尼人民的民族意识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印尼自身的民族解放运动,排除C项;苏加诺赞扬孙中山主要是为了借助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精神激励印尼人民,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据材料“向殖民当局提出了改组政府和反对抢占非洲人土区的要求”可知,这体现了该协会成员反对外来侵略,谋求民族独立的民族民主意识,故选D项;民主革命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只表明该协会成员向殖民当局提出的要求,不涉及领导民族独立运动,排除B项;“其组织者和领导者多为留学于国外的青年知识分子”不能表明其接受了先进政党的领导,排除C项。13.【答案】C【解析】据材料“恢复国家主权……人人有工做、有活干”可知,桑地诺的政治纲领和口号意在把反帝斗争和民众生活相结合,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尼加拉瓜民族独立后建立的是美国式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使国家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据材料“政治纲领……口号”可知,体现了桑地诺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的要求,不能说明其口号和政治纲领的世界意义,引领殖民地独立运动新潮流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政治纲领……口号”可知,反映了桑地诺的政治动员但并未体现军事斗争,排除D项。14.【答案】D【解析】据材料“我认为这些动机与我们的自由概念没有多少共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二战即将爆发,纳粹德国的威胁越来越大,但是英国却以可能威胁自由的理由拒绝联合苏联,可知是由于英国资本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冲突,故选D项;材料中法国主张联合苏联遏制德国,但是英国最终拒绝,可知并不是为了反抗法西斯的侵略,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发生于1947—199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前英法结成同盟,共同对抗纳粹德国的威胁,并没有争霸的必要,排除C项。15.【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译为‘双管齐下’”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紧急管理署主要负责统合国内资源应对突发状况,当时处于二战时期,该海报表现了统合国内资源和应对国外战争的“双管齐下”,侧面反映了后方生产支援战争前线,故选A项;当时处于战时,战时经济占据主导,且材料无法体现经济格局的平衡性,排除B项;二战时美苏合作共同推动建立反法西斯同盟,但材料信息与苏联无关,排除C项;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在美国正式参与二战前便已经结束,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6.【答案】D【解析】联合国制宪会议上中国之所以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签字,是因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D项;雅尔塔体系指的是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所确立的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和秩序,所以不是联合国制宪会议上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排除A项;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时间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美国作为东道主最后一个签字,中国成为第一个签字的国家、然后是苏联、英国和法国,其他国家在此之后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分别签字”无法体现国际政治秩序不平等,排除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17.(14分)【答案】(1)一定时期内维持了战后世界和平,促进了战后经济的繁荣;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针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主要国家实行的绥靖政策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为联合国建立提供借鉴和参考。(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2)不同:①国际联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实际是英法维护自身霸权的工具;缺乏有效措施以维护国际秩序;美国并未加入,致使组织缺乏权威性和执行力。(4分)②联合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初期被美国操纵,成为推行冷战政策的工具;拥有较为完整的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国际协调,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成员国众多,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席位增加迅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4分)【解析】(1)据材料一“维持战后世界和平所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典型代表”得出一定时期内维持了战后世界和平,促进了战后经济的繁荣;据材料一“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得出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据材料一“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得出针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主要国家实行的绥靖政策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据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秩序彻底破产”得出为联合国建立提供借鉴和参考。(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建立的时间、职能与作用等方面比较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不同。首先分析国际联盟,据材料一“一场空前的‘大战’之后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常设国际组织”得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据材料一“主要战胜国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它们自身的需要”“大国强权政治盛行”得出实际是英法维护自身霸权的工具;据材料一“《国际联盟盟约》存在巨大漏洞和严重问题,同时国际联盟权力极为有限”得出缺乏有效措施以维护国际秩序;据材料二可知美国并未加入,致使组织缺乏权威性和执行力。其次分析联合国,结合材料二“1945年10月24日”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结合所学可知,初期被美国操纵,成为推行冷战政策的工具;据材料二“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得出拥有较为完整的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国际协调,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结合所学可知,成员国众多,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席位增加迅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18.(16分)【答案】(1)标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2分)理论:帝国主义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一国胜利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任意3点,6分)(2)政策变化:从战时共产主义经济转变为新经济政策。(写出其中一个给1,写2个给2分)影响: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分)(3)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指令性计划、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3分)成就: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成为工业强国。(只答出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或者工业强国,得1分,总分1分)【解析】(1)第一小问标志,结合所学得出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列宁主义。第二小问理论,据材料一“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结合所学得出帝国主义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结合所学可从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一国胜利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等角度入手。(2)第一小问政策变化,据材料二“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我们错了”结合所学得出从战时共产主义经济转变为新经济政策。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得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第一小问内容,据材料三“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配置社会资源”“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指令性计划、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第二小问成就,结合所学得出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成为工业强国。19.(12分)【答案】(1)图1:一战后。理由:四大帝国解体,德国版图缩小,波兰取得入海口,阿尔萨斯、洛林归属法国,出现新兴独立国家等。图2:二战后。理由:苏联版图扩大,波兰版图扩大,出现南斯拉夫等新兴独立国家。图3:维也纳会议后。理由:拿破仑帝国解体,法国封建王朝复辟;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等封建国家获得较大利益;罗马教皇国依然有很大的势力范围等。(每点2分,共6分。判断出时期,给1分,任意说明一条理由,给1分)(2)主题:国际关系的演变。(2分)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等。(任写2种,并举例说明,如写“文献法”,举出可以搜集查阅哪些文献。每点2分,共4分)【解析】(1)第一小问版图,据图1“出现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等”得出图1是一战后;据图2和图例“归苏联的地区、归波兰的地区”得出图2是二战后;据图3“法兰西王国”、“波兰被并入俄罗斯帝国”、“普鲁士”及图例“德意志联邦疆界”得出图3是维也纳会议后。第二小问理由,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得出图1的理由是俄国已经变为了苏联,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不存在了,波兰割占了德国一部分土地而取得入海口,德国版图缩小并被分成了两部分——德国和东普鲁士,阿尔萨斯、洛林归属法国,出现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等;图2的理由是“苏联版图扩大,波兰版图扩大,出现南斯拉夫等新兴独立国家”;图3的理由是拿破仑帝国解体,许多曾经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中失去王位的欧洲国家的旧君主纷纷复辟,波兰再次瓜分,普鲁士的领土进一步扩大,德意志的30多个邦国和自由市组成一个松散的邦联,意大利依然四分五裂,罗马教皇国依然有很大的势力范围等,总之在维也纳会议上,各大国谁也不愿别国主宰欧洲,结果,形成了所谓的欧洲均势原则等。(2)第一小问主题,通过观察比较三幅图,可知分别是一战后、二战后、维也纳会议后,得出相同主题就是国际关系的演变。第二小问研究方法,结合所学可知,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等。20.(10分)【答案】示例1:人物:彼特拉克、马丁·路德、卢梭(1分)主题: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或人文主义的复兴与发展)(1分)阐释:14—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壮大,资产阶级为摆脱天主教的精神束缚、反抗封建统治,构建符合自身需要的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相继发起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在代表作《歌集》中大力抨击天主教会,讴歌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被视为“人文主义之父”。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宗教改革冲击了天主教的神学统治,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