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_第1页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_第2页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_第3页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_第4页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2光武中兴党锢之祸豪强兴起军阀割据王莽篡汉汉初统治措施汉武帝文韬武略丝绸之路西汉BC202—8东汉25—220新朝8—23两汉文化史学文学科技西汉初年的统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相国、丞相,皆秦官,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郡国并行”政治文景之治经济汉武帝文韬武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削弱相权,设立中朝•推恩令•提升尚书令地位•划分州部,分设刺史•察举制•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政治•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算缗告缗)经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文化丝绸之路敦煌西域都护府西汉1.平定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3次较大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2.河西四郡: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4郡。3.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4.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5.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比以前更加有效。影响:(1)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2)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3)对今天中国的影响。王莽篡汉1.西汉后期境况

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2.新朝的建立与覆亡(公元9-23年)(1)新朝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新,西汉灭亡。(2)王莽改制: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3)新朝覆亡:统治末年,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引发农民大起义。23年,因绿林军攻入长安,政权被推翻。光武中兴25年,西汉宗室刘秀(汉光武帝)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推行一系列措施,实现“光武中兴”措施目的(作用)政治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文化重视儒学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节省政府开支与民休息,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经济重新发展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儒学得到了继续发展党锢之祸豪强兴起序号皇帝即位年龄死亡年龄……………………4和帝10275殇帝126安帝13317顺帝11308冲帝239质帝8910桓帝153611灵帝123412少帝141413献帝954母后临朝君权旁落依靠宦官夺回君权把持朝政背景:①豪强地主势力在东汉发展迅速;②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③外戚宦官交替专权;④自然灾害严重,百姓苦不堪言。概况: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并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称“黄巾军”。起义历史9个月,以失败告终。影响:①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②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军阀割据3801《史记》,西汉司马迁著,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东汉班固著,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04《神农本草经》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九章算术》,中国古代数学完整体系形成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03《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华佗,东汉民间医生,发明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02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班固《两都赋》……乐府诗:宫廷诗歌散文:贾谊《过秦论》两汉文化西汉初年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承继了文景之治的汉武帝审时度势,通过思想上尊儒、政治上集权、经济上控制、疆域上拓展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由秦朝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模式。东汉刘秀励精图治,实现光武中兴,再度巩固统一。两汉的强盛推动了文化的高度繁荣。两汉的统治者们无法解决政治黑暗、土地兼并等问题。这些社会矛盾的逐渐积累使两汉最终走向衰亡。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课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承秦制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有什么样的隐患?诸侯王坐大中央王国汉郡支郡县县侯国削藩文帝:①以亲制疏②“众建诸侯少其力”景帝:①支郡收归中央②剥夺诸侯王的官吏任免权和征收赋税权武帝:①颁布“推恩令”中央汉郡县王国县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无为而治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统一政治:①“推恩令”②设立中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③察举制④设十三州刺史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经济:①铸币权收归中央②盐铁官营③均输、平准④征收工商业财产税思想:①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巩固统一政治:①“推恩令”②设立中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③察举制④设十三州刺史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解决诸侯王坐大坐强的危机皇权相权斗争之始“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监察地方官员子弟和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经济:①铸币权收归中央②盐铁官营③均输、平准④征收工商业财产税汉武帝巩固统一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实现经济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工商业抑制商人垄断市场,平抑物价汉武帝巩固统一思想:①尊崇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何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方面,儒家推崇统一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虽是“独尊儒术”,但实际上是儒法兼施,且也只是选取儒家思想中对其统治有利的部分。汉武帝巩固统一积极开拓疆域西域都护府河西四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军政。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积极开拓疆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西汉的灭亡军功受益阶层汉初约有60万将士因赐爵而获田宅,军爵受益面达300万人,约占当时西汉人口五分之一。军功受益阶层被授3亿亩耕地,1500万亩住宅土地,二者约占当时全国耕地百分之四十。各地郡守大多选择具有军功者充任。——严耕望《西汉太守刺史表》豪族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光武中兴政治:①“退功臣,进文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