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摄影创作_第1页
如何进行摄影创作_第2页
如何进行摄影创作_第3页
如何进行摄影创作_第4页
如何进行摄影创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过前面的学习,您已经初步学到了基本的摄影技术,想把照片拍好,还有一个不断熟练的过程。有空时,即使不拍照片也请您把照相机拿出来,练习一下照相机的使用方法。艺人常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得是技艺的掌握就要靠反复的练习。当您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照相机时,再能熟练地掌握构图、用光和影调等摄影基本技术,您就可以把照片拍得很漂亮了,您是否就是一位摄影家了?任何人都会答到:恐怕还差得远呢!为什麽呢?摄影技术精良只是一个摄影家要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摄影家都要具备那些素质呢?我认为有以下三条是每一位摄影家都应该具备的:首先是良好的文化素质,其中可以包括文化水平和理论修养水平;其次是技术素质,其中包括对照相机的熟练使用程度,构图、用光,影调和暗房技术等摄影基本技术的熟练掌握程度;第三就是有敬业精神。这三者中,敬业精神是前提;文化素质是基础;技术素质是手段。就是说,首先要热爱摄影事业,哪怕摄影仅仅是自己的业余爱好。其次,如果一个人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他往往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能站在比别人更高的角度看待客观事物,在常人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发掘出美好的东西来。再者,如果没有精湛的技术,也就没有可能在您的作品中,把您的创作思想交待给大家。您想在摄影事业上有所作为吗?我告诉您的只有4个字:谦虚,学习。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只有靠勤奋的学习,只有谦虚的态度才能使学习细致深入。良好的文化素质,即所谓功底深厚。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要靠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还要善于学习,博学多闻。一个摄影师和一个摄影家,差距在哪里?结论就是文化素质的不同。可以说,摄影师只是技艺精湛的艺人;摄影家则是有传世之作的大师。良好的文化素质是摄影爱好者、一般摄影师和摄影家的本质区别,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得好:“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摄影家之所以能在常人司空见惯的景物和事物中发掘出好作品来,就是凭借良好的文化素质才能站在与常人不同的高度,发掘出常见景物、事物的深层次内涵,而拍出好的作品来。良好的技术素质是拍好照片的前提条件,这里不妨借用一下“匠人”和“大师”的比喻。匠人原指有良好画技的画匠,大师则指有传世之作的大画家。二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尤其是文化素质,匠人则只需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想成为“大师”的目标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做一个技术精良摄影“匠人”,则是一个现实得多的目标,通过努力学习,并善于学习,是能够达到的。广大摄影爱好者要注意培养和提咼自己的技术素质,而且想成为“大师”必须要有咼超的技术素质。精良的技术除了要不断的学习外,还有一个熟练掌握的问题。熟练掌握只有靠日常磨炼,正说道熟能生巧。关于文化素质的提高,要特别注意理论修养的提高。在理论修养方面应该是博学多闻,不要仅仅限于学习摄影理论,还要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尤其要多看一些美学和美术理论方面的书籍和文章。理论学习比较枯燥,常常不易学进去,可以先易后难。先找有兴趣的问题看,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兴趣,再逐步深入。提起摄影创作,对于初学摄影的爱好者来说,可能您会认为这是摄影家的事,与初学者无关。我认为所谓“摄影创作”,就是有目的进行的拍摄活动。初学者不妨把每一次拍摄行为,都看作是自己的摄影创作活动。只不过是要有意识地提高目的性,并能自觉地运用构

图、用光、色彩及影调等摄影的基本技术,以及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对照相机的熟练使用程度。这样您就会很快地有所进步,有所提高的。F面举二个例子说明如何进行摄影创作的:1,“红霞青松颂英雄”(图1)这是黄翔先生的作品,摄于1973年。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中心,也是每一个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图1关注的目标。难就难在要在常人常见的地方拍出新意来,所以黄老在确定拍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后,对于如何表现这个主题下了一番功夫研究,最后决定以青松作前景象征英雄的永垂不朽,以红霞作背景比喻英雄的辉煌业绩。拍摄地点选在革命历史博物馆南侧松树下面,这样拍摄方向是由东向西,只有用晚霞作背景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合适的天气条件只有等待。从前一年开始准备,1973年的夏天,他在天安门广场上泡了几十个下午和傍晚,才拍到这张照片。自己还不甚满意,认为还没有完全达到预设的创作要求。2,“十月的螃蟹”(图2)这也是黄翔先生的一幅名作,创作于1977年。当时刚刚打倒了“四人帮”,全国人民群情振奋。黄老的心情和大家一样,他也拿起相机投入人民群众纪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洪流之中。但他总感到意犹未尽,要创作一幅作品歌颂人民伟大胜利的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于是,他精心构思并创作了“十月的螃蟹”。在作品中,他以静物摄影的手法,用四只熟蟹形象地比喻了“四人帮”的可耻下场;

图2酒瓶和杯子也生动地表达了人民持螯把酒庆贺胜利的喜悦心情;菊花的影子又暗示了金秋十月的特定季节。一幅静物摄影作品,以极其深刻的内涵表达了时代的主旋律,也把作者能深入民众生活体察民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功底充分地展露出来。这幅照片的创作过程,请参见附录中“'十月的螃蟹'创作回忆”一文。在这里我还想说说“再现”和“表现”的问题。所谓再现,就是运用摄影的手段,原原本本地把眼前的客观事物加以再现,使得不能到达现场的观众目睹这一现实。大家知道,新闻摄影的责任,就是让新闻事件客观地再现在人们眼前。新闻单位每天要通过摄影记者,拍摄世界各地的新闻事件,再把图片传送到全世界各个角落,让人们了解世界当前所发生的事情。“客观”、“公正”是新闻记者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所以新闻摄影必须准确地再现新闻事实,不可以运用摄影的各种表现手法,对事实加以掩盖或者歪曲。但是对于艺术摄影来说,仅仅有再现则是不够的。艺术创作本身,就是艺术家运用绘画、戏剧以及摄影等各种艺术手法,向观众表达他对某一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我还举黄翔先生拍摄的“十月的螃蟹”一例来说明问题。1976年,在打倒四人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新闻摄影充分地再现了人们欢庆胜利的喜悦心情,极大地鼓舞了全中国的人民。黄老作为一名摄影家,在这个重要的关头,也投身入历史洪流之中,用心爱的相机记录了人民痛悼周总理的各种活动。作为艺术家,他更有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要表达他此刻的主观感受,于是创作了这幅“十月的螃蟹”。黄老以静物摄影的手法,成功地表达了当时人民的心声。他没有局限在直接“再现”欢庆胜利的游行……,而用艺术的手法间接地“表现”了同一主题,使其更具艺术的魅力和震撼力!这就是“再现”与“表现”的不同,“再现”仅是客观认识地事物;“表现”则是对客观事物,有更深刻的主观认识的结果。因此,参与艺术摄影,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

学会表现。无纺布袋如何去表现您所要说明的主题,这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可以充分发挥您的想象力,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表现手法。目的只有一个:把您对某一客观事物的理解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了解您是如何认识这个客观事物的。一幅好的风光摄影作品,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美的享受,也可能进一步揭示了人与大自然互为依存的关系,从而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可能抒发了作者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心境,从而激发观众的爱国情绪••…。所以说,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主观情感的宣泄,好的艺术作品可以催人奋进;不健康的作品,也能让人颓废。“十月的螃蟹”把握了时代的主旋律,有其深刻的内涵,让人回味过目不忘。“十月的螃蟹”和当时诞生的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一样,事隔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看到它们仍让人激动不已,不由得想起当时把酒痛饮,欢庆胜利时,是何等酣畅淋漓!如何使您的摄影作品有强烈的感染力呢?再请您仔细阅读本书附录中,黄翔先生的有关论著“关于摄影作品的感染力”一文,您肯定会得到启示的。学会表现。学会“表现”,也就是要能比较深刻地认识事物,首先要学会观察事物。掌握摄影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学会'观察”;并且在观察中学会思考。认识事物首先要观察事物,要了解事物的本质,更需要精细地观察事物。学会观察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把窗户框、车窗框等当作取景器来进行观察。如果您在开车时,千万不要这样做!集中精力开车安全第一!在观察的同时,心里要想想构图,以及如何抓取瞬间,观察和思考要同步进行。另外,观摩也是很好的观察方法,有机会多看摄影展览、美术展览。若没有机会看展览的话,可以仔细地阅览有关报刊、画册。看看别人是如何构图、用光,如何用光和掌握色彩影调的。在观摩中切忌盲目自大:这种照片我也能拍……。您要想到别人抓到了这个瞬间,而您没抓到,您就是失败者,别人就是胜利者。要想想为什麽自己没拍到,或者仅仅是想了而根本没有去作。总的说,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也就是能够虚心学习的人,才是可能走向成功的人。不能虚心学习的人,只会陷在盲目自大的圈子里,而不能自拔,更谈不上进步了。所以我把“谦虚”放在了第一位,有了“谦虚”,才可能有“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可能有“进步”!您放眼看看艺术界的大师们,他们哪一个不是虚怀若谷、好学上进才成为大师的?只有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自以为是的人,才会夜郎自大,也绝对不会有所作为的。在学习的问题上切记“谦虚”二字!话说回来,当您在实际拍摄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如:不需要抓拍抢时间等等),不要急于拍摄,先尽量多进行观察。可以围着您的拍摄目标(人物,静物或景物)转转,左右移动看看哪个角度光线更好,蹲下、站起来看看哪个拍摄角度更好。经过反复比较后,您一定会觉得心中有数了。这里提醒大家一句,观察时当然要集中精力,但是务必要注意当时的

环境,有无过往车辆、有无沟壑或洞穴、有无河湖••…,注意不要发生危险。然后再去考虑曝光参数,是根据景深的需要,先确定光圈,还是根据目标的运动状态先选快门,要根据需要而定。选择的依据,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就不在重复。采用相机的各种曝光方式,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程序快门或是手动方式都是可以的。在您初学时,可以记下当时的拍摄数据,在照片洗出来后,看看能否达防油纸袋到您预期的目的。达到目的表明您在拍摄时的各种处置都是合理的,您是成功的。如果没有达到目的,请您一定要花点时间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这样下一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同时,您一定会对摄影的基本技术有进一步的了解的。下面我们一起对一些常见的失误作个简单的分析:1,照片不清晰。(1)拍摄时,相机震动。选择的快门时间过长,手持相机拍摄时,快门时间不要长于1/(所用镜头的焦长)秒。如:使用200mm镜头时,快门时间就应该短于1/250秒;使用50mm镜头时,快门时间短于1/60秒……。环境光线较暗时,使用三脚架或用其它手段架稳相机。(2)拍摄时,按快门的动作太猛,造成相机晃动。要养成正确持握相机的姿势,按快门时稍稍屏住呼吸,轻轻按下快门钮。(3)目标运动速度快,选择快门时间过长。如果主体处于运动状态,要选择合适比较短的快门时间,或是采用追随拍法。2,背景不清晰。景深选择不当。选用光圈过大,景深范围小;光线较暗时使用程序快门,相机选用的光圈、快门组合中光圈比较大。3,背景清晰,人物主体不清晰。

自动对焦相机在拍摄时,对焦点选择不当。拍摄时没有把相机的对焦区对准主体。4,彩色照片偏黄或偏红。环境色温偏低。在白织灯光下、清晨或黄昏时拍摄,容易出现此类问题。常常这种偏色,给照片赋予一种温暖的情调,可以不必去纠正。如果非要纠正的话,可以使用闪光灯,给人物主体补光,用以提高色温,改正照片偏色。要注意在室外拍摄时,闪光灯只能纠正近处人物主体的色温,不能改变照片中整个环境的色温。如果需要对整张照片进行色温校正,这时就要使用色温校正镜,如:雷登80系列虑光镜。5,彩色照片偏青。在日光灯等荧光灯照明下拍摄造成的偏色。拍摄时关掉日光灯或使用闪光灯,也可以使用合适的荧光灯虑光镜6,各种构图错误。如主体与背景重叠,如:头上长电线杆等等。您在拍摄前,要考虑好构图问题,安排好主体与背景的位置。上面讲了“观察”地和“思考”的问题,除了要学会观察和思考外,我想您还要学会“想象”。一幅好的艺术摄影作品,往往取决于作者对于拍摄对象的抽象能力。通过您对拍摄主题认真的思考,以及仔细的观察后,您会对这一客观事物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再通过丰富的想象或联想,赋予这一客观事物以新的内容。再说黄翔先生的“十月的螃蟹”,单看也仅是一幅静物摄影作品,但是螃蟹的数量和特定的环境,完全赋予作品以新的内涵。以看似简单的静物摄影作品,极其鲜明地揭示重大的历史事件。二个本不相关的事物,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他们的内在联系,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