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老规矩”写作构思及范文【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50分)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写作构思1.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立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在世易时移,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的今天,让“老规矩”失而复得,是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2.从恪守传统美德的角度立意。我们虽然不认可被讥讽为这是“中华民族最缺德的时代”,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经历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大部分人的道德水准急剧下降,人的劣根性得到了最彻底的发挥。我们恪守传统美德刻不容缓。3.从提升民族整体素质的角度立意。在外国人的眼里,国人几乎成了“低素质”的代名词。之所以素质低,与丢失“老规矩”不无关系。4.从注重个人修养的角度立意。言行举止体现人的品德修养,“老规矩”正是品德修养的必修课。5.从重家教、立家风的角度立意。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的素质和修养之所以有高低之分,家教、家风起了关键作用。6.从“老规矩”、“古为今用”的角度立意。佳作展示别让“老规矩”止于热议北京过去渗透于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的“老规矩”,是衣食住行,包罗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细节到“牙齿”的规矩看似烦琐,动静之间的确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孝”甚至“温良恭俭让”展现得恰到好处。所以我认为,这些杂着“京腔儿”的老规矩应重新回到胡同弄堂里人们的生活中,并应借此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风范带回中华大地。时代飞速的发展带来了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瓦解侵蚀着我们悠久厚重的传统文化,社会的进步加速了“西化”,久而久之,则演变成了中华子女抛弃这些“古老”“厚重”礼节的“借口”。北京老规矩的褪色也不过是其中之一。曾在电视里看到节目中的老外品尝中国美食时“作揖”“敬酒”“轻拿碗筷”“细品菜肴”,这曾经是家家户户一日三次上演的画面。台下的中国观众却为老外的这一系列“动作”感到惊讶,随之而来的是更强烈的新鲜感,甚至带着一丝“不解”。我甚至能想象得到电视机前某一户人家,渴望让自家小孩“也守点规矩”的父母指着电视机里黄发蓝眼的外国人说道:“你看看人家。”想来是讽刺得很。除此之外,比“现代化”更加速瓦解着传统文化的,是国人自身“崇洋媚外”的心理,而这心理背后,则是现代中国人内心的不自信造就的。自鸦片战争轰开国门后,中国人的崇洋媚外至今又延续了一百年。这固然曾为我们带来了民主的政治,富裕的经济,却也使我们落下了“后遗症”,将对本应视之如珍宝的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履。唯有见到老外们争先恐后地学中菜、穿唐装,高吟《论语》,国人才再度“寻根”,想着复原国学。说白了,我们还是跟在洋人的身后去认可他们所“认可”的事物。所以,这一次发源于北京网友的北京老规矩,则是开启了国人由内而外“复兴传统文化”的新阶段,这些从生活中的点滴出发的老规矩,就是最“接地气”的中华文化,托举着中华文明的精髓,传承于家家户户的碗筷之间。所以,别让“老规矩”只重回于微博界面中的图片文字里,在关闭界面后,却还是任凭小孩子把筷子杵在剩下的半碗米饭里拂袖而去。别让“老规矩”的回归止于热议,在七嘴八舌的评论过后,被下一个韩国明星的“热门话题”嚣闹着排挤到了脑后。热议过后,应有行动。从下一顿晚餐开始,从明天的出门回家开始,从这一代80后们的新生儿的摇篮里开始,让老规矩的回归在皇城根下,带着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一次漂亮的“逆袭”。老规矩,新内涵每每听上年纪的长辈说起童年,总免不了“老规矩”的内容。见了面打招呼、上茶上酒的习惯、行为举止的礼节……这些老规矩像一条条戒律,穿行于他们生命中,久而久之,也便成了老北京有规矩的“范儿”。然而这一切于我,就像那夹菜过于匆忙时,被长辈的筷子制止而发出的“哒”声一样,并不真切地存在于童年里,它们大多停留在爷爷浑浊的烟酒嗓中,随晚风飘逝。无数的电子产品裹挟着洋风洋俗闯入了我们的童年,老规矩刻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身上的印迹,大约也就注定了要淡于父辈,更要淡于祖宗了。因此,当长辈不满于晚辈对于规矩的疏忽时,往往会责备一句“丢了规矩”。丢了规矩,丢了的是一言一行间的礼仪风范,看似也就丢了曾经流淌在这片土地上德某些文化血脉。难怪老规矩被重提,即刻引来一片哗然。那么,我们就真的在丢失“老规矩”吗?君不见,现在社会虽然少了对北京规矩的三令五申,但年轻人在成长教育中似乎也养成了另一番规矩习惯。我们讲求与人相处要谦和大度、对长者怀有尊敬、吃饭喝茶时的礼仪风度、为人处世时讲求合作、敢于表现自我、乐于追求自由……细细想来,这些无不来源于老规矩,然而又是老规矩的延伸,恰如古树绽放的新芽,朝气蓬勃,生生不息。有道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当今社会物资丰富、文化多元,人们的生活空间在悄然改变,继而延伸到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等,大数据云计算触及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思维方式,更将浪花洒向了老规矩的神经。渐渐地,有着京味儿文化底蕴的老规矩,在人们生活秩序中也在发生着某些微妙的转变——但若细细品咂,它的内涵“风度不减当年”,变身为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生活并非一成不变的风向标,规矩亦不必拘泥于某些形式,只要那延续千年“礼”“仁”“真善美”的内核不变,老规矩亦将在21世纪文化交融的浪潮中,成为绘就公民生命意识的“点睛之笔”。怀一份对“老规矩”的尊敬思考之心,审视慎思,不离不弃;走一条对“老规矩”的继承创新之路,求真求实,且行且思!别让“规矩”老去常言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燕京大地,规矩颇多,这都是祖祖辈辈走过的生命印迹,像戒尺,像车辙般规整着后世人的脚步。无怪《史记.礼书》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规矩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随着自由之风越刮越强,规矩逐渐被人们视作束缚手脚的锁链,冠以“老”字,更流露出视其为落后之物的些许不屑。纵然,先辈们留下的各种规矩中,确有少数难登时代之堂的内容,但并不意味着应该被全然抛却。“出门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劝导敬老之心,需从小养成;“做客时不允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告诫他人物品,应尊重爱护;“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则是要注重个人的仪表修养,堂堂正正;而“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更需处处践行。可见,多数规矩,放在何时都值得被遵从,这是个人乃至民族安身立命之术,能免于东海扬尘之变的洗礼。孔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何谓“礼”也?即指平日的礼仪规矩,没有规矩,怎能立足于天下?放眼东瀛,日本严守祖辈老规矩,至今与长辈见面时仍行跪鞠礼,其国人文化素养历来为世界称道。韩国谨遵祖训,在现今时代仍对一家之长绝对服从,不得有违,国际上多赞之为“礼仪之邦”------恰恰是属于昔日中国的美称!是的,从前的我们,前有《颜氏家训》“诚孝、慎言、检迹”“慕贤,其人达礼”“去奢、行俭、不吝”之教诲;后有《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的为人准则,又有《朱子家训》“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贵阳市高考英语阅读、阅读表达一轮自练题(2)-及答案
- 【全程复习方略】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课时提升作业(30)-必修3-第4单元-第10课(江苏专供)
- 【Ks5u名校】广东省中山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 《敢拼能賺愛玩》课件
- 供货合同一(合同版本)
- 2021高一物理-1.4-斜抛运动-每课一练(教科版必修2)
- 【2022教学参考】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 2025年0196北京华创嘉信服装有限公司
- 我的心儿怦怦跳作文350字四年级
- 《不规则选择工具》课件
- (2024年)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上海市青浦区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统考试题含解析
- 角的概念推广(说课课件)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 人身侵权案例课件
- 2024年东方航天港海阳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试卷(含答案)
-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
- 门诊护理人员三基理论试卷附有答案
- 高考体育特长生培训
- 儿童及青少年知情同意书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