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件_第1页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件_第2页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件_第3页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件_第4页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一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一课1一、农业的起源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生产工具的变化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生产关系的变化一、农业的起源2神农氏塑像神农尝百草神农氏发明农业的传说神农氏塑像神农尝百草神农氏发明农业的传说3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件4狗尾草粟狗尾草粟5水稻大米水稻大米6古代的畜牧业陶猪上海崧泽文化遗址,距今约6000年古代的畜牧业陶猪7陶猪出土于河姆渡遗址刻画猪纹黑陶钵出土于河姆渡遗址古代的畜牧业陶猪刻画猪纹黑陶钵古代的畜牧业8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的“五谷”和“六畜”分别指的是什么?动动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的“五谷”和“六9五谷:黍稷粟麦豆麻稻五谷:黍稷粟麦豆麻稻10六畜:猪马牛羊鸡狗六畜:猪马牛羊鸡狗11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采集经济种植经济方式原始农业狩猎家畜饲养业主辅采集经济种植经济方式原始农业狩猎家畜饲养业主辅13刀耕火种刀耕火种14河姆渡石斧河姆渡石斧15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16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17战国铁农具战国铁农具18汉朝的犁和犁壁汉朝的犁和犁壁19二牛抬杠耦犁二牛抬杠耦犁20曲辕犁曲辕犁21曲辕犁使用示意图曲辕犁使用示意图22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件23筒车筒车24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件25春秋战国水利工程图春秋战国水利工程图26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

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27这是一幅航拍照片,“鱼嘴”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水流方向这是一幅航拍照片,“鱼嘴”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28宝瓶口深淘滩,低作堰。——李冰宝瓶口深淘滩,低作堰。——李冰29水流方向水流方向30漕渠西域:坎儿井漕渠西域:坎儿井31

《诗·周颂》中有“十千维耦”、“千耦其耘”的诗句,是说在十个“千亩”上有两千人进行耕耘,劳动场面十分宏大。《诗·周颂》中有“十千维耦”、“千耦其耘”的诗句,是说在32夫妻双双把家还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随手摘下花一朵

我与娘子戴发间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夫妻双双把家还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随手摘下33●拥有部分土地——地主、佃农●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基本上自给自足●生活较稳定,有生产积极性●规模小,分工简单,难以扩大再生产,不利于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国家赋役的承担者,但过度的剥削压榨易致其破产状况特点地位影响自耕农和自耕农经济●拥有部分土地——地主、佃农●生活较稳定,有生产积极性状况地3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三个特点: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