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度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综》考前自测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1.人们欣赏名画《蒙娜丽莎》时,陶醉在“永恒的微笑中”,感到身心非常愉悦。这种情绪是()。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自豪感
2.通常把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直接条件称为()。
A.课程标准B.课程结构C.课程评价D.课程资源
3.为了改变传统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新课程注重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提倡和追求不同学科间的彼此关系,这体现的新课程的结构特征是()。
A.均衡性B.选择性C.独立性D.综合性
4.小学生小雪因为迟到被班主任惩罚跑操场20圈并连续罚站一周,该班主任的做法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A.爱国守法B.严谨治学C.关爱学生D.终身学习
5.古代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关于伦理宗教,而不是关于生产的知识与技能,现今我们教育的内容除了伦理宗教外,主要还是关于生产技能与技术方面的内容,这种情况说明了()对于我们教育发展的制约。
A.政治B.经济C.文化D.个体的发展
6.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提出过许多教学原则。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原则。
A.严谨性B.直观性C.巩固性D.量力性
7.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代表作是()。
A.《理想国》B.《爱弥儿》C.《教育漫话》D.《教育与文化》
8.将教育评价的结果作为决定升留级、分班编组、选择教程乃至指导职业定向的依据。这体现了教育评价的()。
A.调节功能B.激励功能C.诊断功能D.管理功能
9.现代教育的()是指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活到老,学到老”正是体现了这一思想。
A.未来性B.生产性C.终身性D.科学性
10.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国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国学B.私学C.太学D.乡学
11.最早提出“学习过程是学一思一行”过程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12.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理论是()。
A.课程结构理论化B.范例教学C.发展性教学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
1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制度年限是()。
A.六年B.八年C.九年D.十二年
14.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的教育。
A.均等而有幸福B.一流而有尊严C.普及而有效率D.公平而有质量
15.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交通协管员志愿者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这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B.榜样法C.陶冶法D.锻炼法
16.校本研究的主体是()
A.学生B.教材C.教师D.校长
17.杜威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该观点体现的课程理论是()。
A.知识中心课程论B.学生中心课程论C.社会中心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18.小明发现班上的同学都各有所长.比如小刚的身体素质非常好。是校篮球队的主力中锋:小军的数学分析能力非常好.在省级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等。小明发现的这种现象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差异性D.阶段性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想象基本形式的是()。
A.创造B.黏合C.夸张D.典型化
20.学生出现教师期待的行为后,教师发给小红星,学生可用小红星兑换奖励物或喜欢的活动。教师采用的方法是()。
A.行为塑造法B.代币奖励法C.自我控制法D.系统脱敏法
21.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以下不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世界观尚未形成
B.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C.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
D.学生的思想很不稳定
22.周末,小明同学认真完成作业后,被允许玩半小时电子游戏。这种强化方式是()。
A.负强化B.正强化C.消退D.惩罚
23.国家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
A.教科书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课程设计
24.吴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都认为学生走进教室来上课并不是空着脑袋来的,他们在自己的学生生活当中.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学生对于问题的看法和解释也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从他们自己的经验背景出发,推出符合逻辑的回答,吴老师的学生观符合()的观点。
A.情感学习理论B.认知教学理论C.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D.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5.教师正在组织上课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而分散注意力。这一现象属于下列哪种干扰()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注意动摇
二、多选题(3题)26.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均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主体,下列关于各育的说法正确的有()。
A.各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B.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不可分割,但可以相互替代
C.各育都有独立发展的可能,不需要其他各育与之协调
D.在教育中把各育结合起来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和可行的
27.近几年,随着“毒跑道”事件不断被媒体曝光.大量学生遭受不同程度伤害的问题引起教育界的讨论和关注。关于这一问题,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A.学校只要持有检测合格证.就可以免责
B.“毒跑道”侵害了学生的人身权利.学校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C.学校安全问题务必引起各方重视
D.部分学校并未尽到安全管理的职责
28.下列关于学生的表述,正确的有()。
A.学生具有独特性B.学生具有可塑性C.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D.学生对教育施加的影响是无条件接受的
三、判断题(3题)29.胆汁质的小丁冲动、粗心又鲁莽,黏液质的小林冷静、认真又稳重,可见小林的气质类型比小丁好。()
A.正确B.错误
30.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
A.正确B.错误
31.负强化的实质就是惩罚。()
A.正确B.错误
四、填空题(5题)3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33.独立的教师行业伴随着__________的产生而出现。
34.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______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5.人的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6.学生诵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的想象是再造想象;诗人王勃创作该诗句时的想象是__________
五、简答题(1题)37.有人认为,大学生的学科知识就能胜任小学教师的岗位要求。从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评价分析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
1.C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2.D
3.D新课程结构特征主要体现在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三个方面,题干描述的正是综合性的要求。
4.C《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5.B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需要劳动者具备更丰富的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因此现今的教育除了伦理宗教外主要是生产技能与技术方面的内容.说明了经济对我们教育发展的制约。
6.C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的是学习新知识识后应该经常复习.因此体现的是巩固性原则。
7.B《爱弥儿》是卢梭的著作,《理想国》是柏拉图的著作,《教育漫话》是洛克的著作,《教育与文化》是斯普朗格的著作。
8.D题干所述为教育评价的管理功能。
9.C现代教育的终身性是指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活到老,学到老”就是体现了教育的终身性这一思想。
10.B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11.A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
12.C
13.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14.D
15.D锻炼法也称实际锻炼法,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的方法。锻炼的方式主要有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科技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运用的方法是锻炼法。
16.C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17.B杜威是学生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学生是课程的核心,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
18.C小明发现的这种现象说明不同的人具有不一样的特点,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
19.A想象主要借助黏合、夸张、拟人化和典型化等方式来实现新形象的创造过程。
20.B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代币奖励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代币不会像原始强化物那样产生“饱足”现象而使强化失效。
21.CC项体现了德育过程的长期性特点。
22.B正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如某种奖励、奖品等),从而增加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令其摆脱厌恶刺激(撤销惩罚),从而增加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即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而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允许玩半小时电子游戏”对小明来说是一种奖励,其作用是强化其认真完成作业的行为,因此属于正强化。
23.C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教科书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课程计划是课程安排的整体规划,是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及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基本内容有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
24.D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他们是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吴老师的观点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5.B不随意注意也叫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6.AD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不可分割,又不能相互代替.反映了它们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教育中要把各育结合起来,使它们在全面发展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都得到发展。
27.BCD《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一)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28.ABC学生具有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学生具有可塑性,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形成时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潜力。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而非无条件接受教育施加的影响。
29.B气质并无好坏之分。
30.B1902年,清政府制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物业租赁管理合同标的明细3篇
- 10000吨年产乳化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介绍
- 茶叶知识培训课件
- 国外课件教学
- 肛门坠胀病因介绍
- 肌瘤病因介绍
- 老年支气管哮喘病因介绍
- 二零二四年度技术研发合作合同的主要条款确认3篇
- 粤教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过关训练课件
- 2023-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行政执法人员考试题库与答案
- 养殖场安全技能培训
- 国家开放大学《Python语言基础》实验1:Python 基础环境熟悉参考答案
- Ralph-Waldo-Emerson-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 人员稳定性方案
- 财务管理与资本运作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书 (二)
- 小学数学运算案例分析
- 门诊护士长年终总结报告
- 南京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