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8篇(2003-2019)_第1页
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8篇(2003-2019)_第2页
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8篇(2003-2019)_第3页
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8篇(2003-2019)_第4页
辽宁本溪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8篇(2003-20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辽宁本溪议论文阅读8篇(2003—2019)目录冷静,成就别样的自己(2019年) 2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2018年) 3心定而后方能静(2017年) 5“民信”比天大(2016年) 7涵养人格魅力(2015年) 8读书之“见”(2014年) 10你用什么样的标准要求自己(2013年) 11知乐者常足(2009年) 13

冷静,成就别样的自己(2019年)①你想成为某某人的翻版或盗版吗?我敢肯定,没有人愿意这样做因为每个人都想成为别样的自己。而要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独具特色,就必须要拥有一颗冷静的心。②大千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人能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因此,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你都要做到冷静,以静制乱、制躁。《百喻经》里有这样的记載:一群演戏的艺人露宿野外,半夜里其中一人穿上装扮罗刹的戏装御寒,一个同伴梦中醒来,看到火旁坐着一个能吃人的罗刹,吓得爬起来就跑,大家都跟着跑,直到筋疲力尽,才发现后面追赶的人不是吃人的罗刹。那人如果能做到冷静,也不至于慌乱地跑了一段无用的路。再说,人生经不起这些无聊的瞎折腾,因为时间和精力就那么些,折腾多了,我们的主题就会偏离,也就来不及成就别样的自己了。③一颗冷静的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你经历一些磨炼才能获得因为,如果没有磨炼,一有风吹草动,你就会一惊一乍的,甚至会在恐慌中迷失自己。④经历磨炼,需要有一颗勇敢的心。就像面对茧的束缚一样,蝶儿不勇敢地冲破它,哪能拥有坚强的翅膀?当年,笛福被通缉的时候,躲到坟墓里他没有恐惧,没有绝望,甚至有心情去注意到墓碑上的名字鲁滨逊•克鲁索,后来还让它成了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如果他当时躲在坟墓里吓得不敢出来,那么何来后来的名著?又何来那个著名的大作家?人生处处有磨炼,我们必须敢于面对,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经历磨炼,进而不断地壮大、完善自己。⑤经历磨炼,可以炼就一颗平常心。一个人只有经历了很多磨炼后,才能认识到生活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才能对无常的生活习以为常。【A】那些成功者无一不是这样的人,他们经历了很多磨炼后,从而认识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所以,即使他们“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也能以平常心去面对,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最终成就别样的自己。⑥怀有一颗勇敢心,炼就一颗平常心,从而打造出一颗冷静的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端正自己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心无旁骜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才能成就别样的自己。⑦冷静,成就别样的自己!(选文有删改)(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请概括出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下面的事例放在选文第⑤段中【A】处是否恰当?为什么?葡萄牙的著名作家萨拉马戈从小就立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家境贫困,他所从事的工作始终偏离他的梦想。50岁那年,他决定重新以写作为业,向诺贝尔文学奖进军,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笔耕之后,他靠小说《修道院的往事》一举成名。此后,他便更加努力工作,在76岁高龄的时候,终于凭借《失明症漫记》获得了梦想中至高无上的诺贝尔文学奖。(4)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选文第⑥段内容的理解。(70字左右)(5)选出下列说法不合文意的一项A.选文第②段中《百喻经》里的故事,强调了遇事冷静的重要性。B.选文第②段的“瞎折腾”和选文第③段的“一惊一乍”通俗幽默,使本文的语言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C.选文第⑤段中画线句“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是道理论据。D.选文称呼读者为“你”,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说理显得亲切自然,易于接受。【参考答案】12.【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本文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冷静,成就别样的自己。(2)本题考查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结合第四段内容可知,是总分总结构;首句是第一层,提出“经历磨炼,需要有一颗勇敢的心”的观点;中间是第二层。用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来证明论点;尾句是第三层,阐述意义。(3)本题考查对论点和论据关系的把握。事例能否加入原文,取决于事例内容与论点是否一致。题干所给事例论述内容与第五段论述的“平常心”不一致,所以放在【A】处不恰当。(4)本题考查读写结合能力。围绕着“勇敢心”或“平常心”,结合自身经历论述“冷静,成就别样自己”即可,注意字数要求。(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ABD.分析正确。C.“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形象的说明了遇到无数的苦难,而非道理论据;分析不正确。故选:C。答案:(1)冷静,成就别样的自己。(2)首先提出“经历磨炼,需要有一颗勇敢的心”的观点;接着运用蝴蝶勇敢冲破茧获得有力的翅膀这一比喻加以论证;并列举笛福勇敢面对在坟墓里躲避通缉的磨炼,成为著名大作家的事例加以论证;最后阐述勇敢面对磨炼对壮大、完善自己的重要意义。(3)不恰当;葡萄牙的著名作家萨拉马戈为了梦想,坚持不懈追求,终于获得成功的事例与本段的观点“”表述不一致;不能证明本段的观点,所以不恰当。(4)示例:我成绩一直不好,面对各种压力,我不茫然,不气馁。我抵制住了手机游戏的诱惑,遇到困难不退缩,始终如一地努力学习,终于使成绩上升了,成就了努力勤奋的自己。(5)C(2019辽宁本溪)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2018年)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三名男子竞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这是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三名男子而言,阅读,可以在他们眼前展现生活的美好,让他们暂时忘记战争的苦难,对和平更加憧憬,从而可以更勇敢地面对现实。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知识往往会让自己在人生路上有更多的选择,智慧让自己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也让自己有能力在所选择的道路上开创出一片丰富的天地。因此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④一生饱览群书的曾国藩,文章笔力雄厚。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以自己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为耻。曾国藩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同时外化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使人在人生的各个方面游刃有余。因此,曾国藩作为人臣,他能在朝中纵横捭阖,让世人敬仰。作为同僚、上司,他圆融谦逊,深受爱戴;作为人父,他教子有方,其所留家训影响一辈辈后人。很多人把曾国藩的成功归结为他在阅读中所汲取的营养。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新一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他就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令人动容的,不仅仅是他超多的诗词记忆量,也不全是他以低微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是源于阅读的滋养。这样丰沛的内在,必然使他在生活中比普通人有了更多的感悟,人生会增加更多意趣。⑥远离阅读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就好像一间没有窗户的房间,即使再豪华,也会因缺少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而变得阴沉憋闷。但也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多彩,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在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在观察。这样的阅读,既能塑造丰盈的内心,又能创造丰富的生活。所以说,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选文有改动)24.请选择填入选文第②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3分)()A.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B.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C.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D.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25.简述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26.议论文所举事例要求典型、有代表性,请概括说明第④、⑤段的两个事例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3分)27.选文第⑥段画横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8.“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关于“如何阅读”你有怎样的观点?请写出三条。【参考答案】24.B25.首先用一个设问句(或疑问句)引起人们对阅读伟力来源的注意和思考;接着分析阅读对于人的意义(或作用);最后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6.两个事例在时间上,有古有今;(1分)在人物身份上,有名人也有普通百姓;(1分)在内容上,分别从读书能“导向外在的成功”和能“指向内在的丰沛”两个角度证明中心论点(1分)27.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证明了读书的重要作用,进而论证“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的中心论点。28.示例: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时应精读细思;读书要联系实际(或学以致用)。(2018辽宁本溪)心定而后方能静(2017年)①“手机一会儿推送一条消息,总是忍不住去点开,怎么让人专心工作!”“想安静地看一会儿书,总是被人微信骚扰,真是烦人!”“真的好想静静!”与身边的年轻人接触,常常听到有人这样抱怨。②的确,如今的世界确实有些喧嚣嘈杂。各种信息一股脑儿地向你眼前涌来,各种言论争先恐后地想要占领你的脑袋。在干扰与诱惑面前,用一段相对完整的时间专注地去做一件事似乎都变得难上加难。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难免被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所“绑架”:新闻资讯要看,热门头条要刷,八卦娱乐要追,朋友状态要赞……形象地说就是手机一开一关,一天就过去了。③静不下心,集中不了注意力,怪谁?是该怪这世界变化太快,科技发展太迅速,还是怪周围的人太吵闹,环境太嘈杂?外界的影响诚然不能否认,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有这样一则故事,大抵揭示出躁动的本源:两个僧人看见“风吹幡动”,于是开始争论到底是什么在动,一个僧人说是“风动”,一个僧人说是“幡动”。六组禅师慧能听后说道:“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那么,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如何才能做到心静?我认为,心定而后方能静!④什么是心定?郑板桥的《竹石》做了形象地诠释,“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也就是说,心定就是有定力。只要有定力,就能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即使耳边乱纷纷,也自能岿然不动。人称“石佛”的围棋高手李昌镐每逢重大赛事,总能从容镇静,临危不乱,就是因为他在与人对弈之时,有着超乎常人的定力。⑤要想有定力,胸中必要有志向。《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如果心中缺少大志向,那剩下的就只能是小情绪,外面的点点滴滴、风吹草动都会成为你的干扰源。比如,有一些大学生习惯性旷课,常态性挂科,整天窝在宿舍里打游戏。问他为什么这样,他没觉得是自己没目标,没意愿,没动力,反倒是怪宿舍没氛围,室友把自己带坏了。抱有这种想法的年轻人,不妨多学学毛泽东。年轻时的毛泽东,为了培养随时随地都能专心读书的能力,特地到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闹市读书,时而朗读,时而默念,旁若无人。戏院剧场也是他常去的读书场所。他做到了心定、神静!⑥今天我们强调保持定力,静下心来,不是要年轻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因为接收的信息太多且鱼龙混杂。如果你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好奇要点开看一下,那么结果往往只能是什么也不记得,什么也没留下。⑦所以,当你发现自己进入了手机“每隔三秒就有一条新的未读信息”的状态时,不妨适当开启一下“屏蔽功能”,把自己暂时与外界隔离开来,让内心静下来,想想自己的目标,调整好状态再出发。⑧世界愈是熙熙攘攘,愈是心定然后方能静,心静才愈能彰显力量。所以,别再焦躁着去吼“我想静静”,多向自己的内心寻求定力,才能真正地强大起来,从静中获取制胜的法宝。2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25.简述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26.选文第⑤段除运用道理论证外,还有哪两种论证力法?有什么作用?(4分)27.选文第⑥段的论述是否有必要?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28.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3分)A.选文第①段列举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写出身边年轻人的烦恼,引出论题。B.选文第②③段由客观到主观地分析了人们静不下心的原因。C.诸葛亮的名言“非宁静无以致远”可以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D.选文将大道理寓于小事件之中,说理深入浅出,易于读者理解与接受。【参考答案】24.心定而后方能静。25.首先用问句引出郑板桥的诗句阐述了心定的含义;接着分析心定对做事的意义;最后列举李昌镐心定而从容镇静的事例来加以论证。【解析】分析文段论证思路,先要明确文段论述的内容,选文第④段论述的内容是分析心定对做事的意义。依次概括每一句话的论述内容,加以整合后,用“首先……接着……最后……”的形式规范地表述出来即可。26.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出某些大学生因没有志向而定不下心和毛泽东因有目标而去公共场所读书做到心定、神静的事例并加以对比;具体、有力而突出地论述了“要想有定力,胸中必要有志向”这一观点;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使论述更有说服力。27.有必要,联系实际具体分析了我们强调年轻人要保持定力、静下心来的原因;告诉年轻人心静并不是不关心国家大事;补充论述使论述更完整、更严密。【解析】本题先要表明肯定的态度,即肯定该论述有必要,然后概括文段论述的内容,并联系上下文分析谊文段与上下段论述内容的关系,阐明有必要的原因。本段联系实际,是对前文论述内容的补充,使文章论述更加完整、严密。28.c【解析】c.选文论述的内容是“心定”的重要作用,而诸葛亮的名言“非宁静无以致远”强调的是“宁静”的作用,故此名言不适合做本文的道理论据。(2017辽宁本溪)“民信”比天大(2016年)子贡问孔子怎样理政。孔子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如果要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答;“去兵。”又问,再去一项呢?答曰:“去食。”可见,在孔子看来,“民信”比天大。所谓“民信”,即取信于民。可以说,只有取信于民,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孟子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国共产党正是取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才缔造了共和国。无论古今,只要能获民心,便能得天下、治天下。相反,即便是高城深池,坚甲利兵,也不足恃。历史的常态就是这样;人心不摇,莺歌燕舞;人心不附,鸟散猿吟。欲民信之,先要“修己”。这里的修己,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让百姓信任的修己。这种修己,要习惯于晚上“过电影”:想想当天为百姓做了哪些事?还有哪些事没做好?第二天应该怎么干?也要习惯于听取“谔谔之音”。毕竟,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唐太宗即位时,曾下诏全国免征免调一年。但不到四个月,便下诏要征集16至18岁身强力壮的男子入伍。魏征得知后,两次抗旨,并谏言唐太宗:朝令暮改,怎能让百姓相信?魏征的“谔谔之音”,让李世民顿悟,下令停征。正因李世民此后纳谏修己,进而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盛世。欲民信之,还要“正己”。老百姓信谁,常常不是听他讲得多动听,而要看他做得是否能够服人。隋朝的赵轨,任齐州别驾时,看到别人家的桑葚落到自己家,他不是捡为己有,而是“遣人悉拾还其主”;做原州总管司马时,一次夜行,身边人的马不小心跑进农田,踏坏了老百姓的庄稼。他立即下马,等到天明、找到庄稼的主人,偿付了钱才离开。他的行为让老百姓深为叹服、信服。他被调离齐州时,父老乡亲挥泪说:“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原州的百姓官吏更是对其由信而学,“莫不改操”。欲民信之,更要“后己”。人,皆有个人私事。但当了“官”,做了“公仆”,就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凡事先人而后己。只有“先人”,才能得人,得心;只有“后己”,老百姓才会自动跟上来、聚过来。总而言之,只有为民着想者,才能使民信之,民服之,民从之。每名官员都要时时牢记“民信”比天大,处处践行“民信”比它大。只有取信于民,百姓才能拥护政府,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注】谔谔:形容直话直说。2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选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选文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选文段有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选出下列事例中不适合充当段论据的一项(3分)()A、曹刿不顾乡邻的劝阻,主动去见鲁庄公,与庄公共谋克齐大计。B、郑板桥未经上级批准,自己做主打开官仓救助难民,后来因此被革职。C、贪官刘铁男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沦为人所不齿的“阶下囚”。D、焦裕禄不顾自己身患重病,带领兰考县人民治沙脱贫,赢得了兰考人民的爱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25、中心论点:只有取信于民,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发展。(2分)首先,通过子贡和孔子关于怎样理政的对话,指出取信于民的重要性;(1分)接着解释了民信的含义,(1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26、对比论证;(1分)论述了民信对于立国、治国的重要性;(1分)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鲜明突出,使论证有力。(1分)27、不能。这三段分别从“欲民信之”就要“修己”“正己”“后己”三方面论述中心论点;(1分)这三方面是递进关系,(1分)与段的“民信之,民服之,民从之”一一对应。(1分)28、联系实际,向广大官员发出牢记和践行“民信”比天大的号召;(1分)再次强调中心论点,总结全文。(1分)29、A30、略(2016辽宁本溪)涵养人格魅力(2015年)据载,唐代天德军判官任迪简一日赴宴,倒酒的侍卫一时马虎,误把醋壶当作酒壶,给任迪简斟了一大盅醋.任迪简一喝,酸不可耐,但他知道军使李景略治军极严,部下稍有过失便遭重咎.于是,他咬牙饮尽,结果“吐血而归”.这件事传出去后,“军中闻者皆为感泣”.让官兵们感动的就是任迪简宽厚仁恕的人格魅力.那么,人格魅力是什么呢?就是人的信仰、气质、品德、才智等汇聚而成的感召力量.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涵养自身的人格魅力.拥有人格魅力会.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真诚坦率,智慧幽默,勤政爱民,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格魅力才让他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在他去世之后人们自发走上十里长街,洒泪相送,联合国也为他降半旗志哀.拥有人格魅力会.心理学家称人格魅力是冬天里的火把,夏日里的清风.如果人人都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人,并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养分完善自我,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不再有纷争和隔阂,人与人之间将不再有冷漠和疏离.那么,如何涵养人格魅力呢?孔子曾经这样简洁地表述他对涵养人格的认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当前,我们可以对这四个方面进行现代诠释和转化.志于道.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崇高位置.所谓道,可以理解为追求的理想、内心的信念.志于道,就是要树立高远的理想.孔子说:“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胸怀理想,拥有坚定信念.否则,就算才华横溢,也会因丧失理想而迷失方向,致使一生碌碌无为.涵养人格魅力,就要志存高远,信念坚定.据于德.据,有依据、凭借的意思.德,简而言之就是道德.据于德,就是要以德树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儒家强调所谓“人禽之辨”,就是要人明晰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存在,认为人丧失了道德就无异于禽兽.涵养人格魅力,就要用道德滋润自己的心灵.依于仁.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内涵十分丰富.《中庸》说:“仁者,人也.”仁可以视为人的本质所在.大体言之,仁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自省,二是爱人.因此,依于仁,就是指人应该以自爱之心反省自己、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涵养人格魅力,就要激发自爱和爱人之心.游于艺.艺在孔子时代专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中技艺.时移世易,今天的六艺可以泛指各种艺术、技艺.“游”意味着游于艺是以轻松活泼的姿态完成的.今天的人们往往重视实用技术的训练,漠视艺术的修为、情操的陶冶.涵养人格魅力,就要浸染艺术气质,“游戏”于艺术世界.播下一种人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能否收获他人的感念,书写灿烂的人生,就看是能否播下“道、德、仁、艺”的种子,从而涵养我们的人格魅力了.(1)说说选文第1段有什么作用.(2)根据论述内容,为选文第3段横线处填上两个分论点.①使自身受到他人的尊重②使社会和谐美好(3)选文第5段是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选文第6段是怎样证明“据于德”这一观点的?(5)选出下列不适合充当第7段论据的一项DA.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B.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C.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孔子家语》D.巧言令色之人,一失其心于浮伪,未有能仁者也.﹣﹣(宋)胡宏.【参考答案】【分析】文章首先列举任迪简因自身人格魅力令官兵感动的事例,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其次写的是什么是人格魅力;最后写了如何涵养人格魅力呢?分别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解答】(1)此题考查了议论文中开头段的作用.引用故事的作用:引出作者的观点或引出文章的论题;作为文章的事实论据有力的论证作者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此文开头列举任迪简因自身人格魅力令官兵感动的事例的作用,就可从上面几点回答.(2)此题考查了议论文中分论点的掌握能力.要由本段中所论述的内容来总结分论点即可.由文段中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的事例,格魅力才让他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即使自身受到他人的尊重;由“我们的社会将不再有纷争和隔阂,人与人之间将不再有冷漠和疏离”证明了使社会和谐美好的分论点.(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选文第5段很明显的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一般答题格式为:通过…和…的对比,突出有力地证明了…(观点),使论述更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有力的论证论点.(4)本题考查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根据文段内容,可以看出首先,阐释“据于德”的含义,接着,借儒家的“人禽之辨”,证明了德对于人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涵养人格魅力,就要用道德滋润自己的心灵.(5)本题考查学生辨别论据是否为论点服务的能力.根据题目要求,由第7段论点:涵养人格魅力,就要激发自爱和爱人之心;D项不能作为论据.答案:(1)列举任迪简因自身人格魅力令官兵感动的事例;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或论题﹣﹣人格魅力);并且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涵养自身的人格魅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使自身受到他人的尊重;②使社会和谐美好.(3)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突出有力地证明了“道”的重要性,进而证明了“志于道”(要树立高远的理想)的观点.(4)首先,阐释“据于德”的含义,接着,借儒家的“人禽之辨”,证明了德对于人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涵养人格魅力,就要用道德滋润自己的心灵.(5)D(2015辽宁本溪)读书之“见”(2014年)①读书的关键,并非在于你能说出多少种意义,而在于你以怎样的姿态去读,你投入了多少,又收获了多少。依我之见,读书须有"见’,亦即每个人读书时,应致力于拥有属于自我的知识与智慧、眠光与胸怀。否则,读再多的书充其量亦不过是"两脚书柜"而已。②读书之要,首先应力求增长“识见”。“识见”,即知识与见闻。它可以通过口耳相传获得,但主要的途径还是靠读书。即使在微博、微信、网页、文摘等信息随时随处可见的今天,我们也不能放弃读书。唯有读书,才能缩短时空,将前人的知识和见闻转换为每个读书人自我的"识见"。但是读书时也应注意,浅显庸俗的所谓的"新潮"书、"畅销"书永远替代不了承载文化精华的经典书。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如果读书范围过于狭小,也不能开阔视野、增长"识见"。③读书得有"主见",也就是说,读书人不能人云亦云,步人后尘,将自己禁锢在作者夯筑的知识、情感、思想的围墙里。有位哲人说过,读书时不可存有己见,读书后不可丧失己见。读书,我们先得把作者的思想和意念读懂弄通,进入书的深层邃境,靠近其核心、本质与灵魂,触摸到作者的心灵轮廓。在此基础上,我们须“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读者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自己的实际反躬自求而不有意迁就,才能有自己的见地。这般读书,也才有意义。④读书亦须有"灼见",也就是说对于所读之书要有一种透彻的见解,或者说要有一种独到的见解。比如,对于古书上读到的“开卷有益”,有人提出质疑:如果不加选择、不加思考地“开卷”,就未必有益。像这样在读书时能从新角度提出问题,用新思路分析问题,用新方法解决问题,这不仅利于消化读书的内容,指导自己的实践,更利于培养自我的创造性思维。⑤读书还得有“预见”。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往往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其中定然包孕了作者的喜怒哀乐,是非好恶。读者不仅要把握作者的倾向,更要透过作者的表达,发现由此带来的有益的思想激荡、观念交锋,并预见其作用轨迹。想起先贤王充,其《论衡》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抨击时代弊端,作为异端邪说其时根本不可能出版。可就在《论衡》成书的150余年后,东汉大知识分子蔡邕读到了《论衡》,从中发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光芒,并预见到其改造和推动社会的力量,成了《论衡》的传播者,二人都青史留名。可见,读书既成就作者、读者,也成就社会。此为预见之功。⑥读书的过程,是一个主观,能动、富于创造性、增"见"长"识"的过程,只有掌握了读书的要诀,我们才能在蜿蜒的溪流中寻找桃源梦境,并在每一转折之间碰逢豁然开朗的意韵,找寻到"宛在水中央"的"伊人"。26、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阅读选文第②段,简要说说怎样读书才能增长"识见"。(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下列最适合充当选文第③段道理论据的一项是()(3分)A、不尽读天下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汤显祖B、读书的艺术贵在善于读。哈默登C、读书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黑德斯D、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马克思2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选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26、读书须有"见’,亦即每个人读书时,应致力于拥有属于自我的知识与智慧、眼光与胸怀。27、有选择地读书,扩大读书范围。28、D29、首先提出读书亦须有“灼见”的观点,接着举对“开卷有益”提出质疑的事例论证本段观点,最后总结读书须有“灼见”“的意义。30、举例论证方法。举了蔡邕预见到《论衡》的力量并将其传播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书得有“预见“(2014辽宁本溪)你用什么样的标准要求自己(2013年)①柳德米拉是二战中苏军著名的女神枪手,在一次战役中曾射杀308个敌人,威名远播。一位战士向柳德米拉请教射击精准的诀窍。柳德米拉问道:“你以前训练时,达到什么标准就可以结束了?”战士说:“接连三次打中预设目标。”柳德米拉说:“我的标准是连续二十次打中目标,而且必须是要害位置。”可见,成功离不开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②标准的高低,影响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标准低一些,自然更轻松,但也更容易小富即安、止步不前;标准高一些,必然需要更多的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出来的事情也一定会更加出色。③“我已经很努力了,已经做得很好了。”诸如此类的话,无非是为自己开脱。你努力了,看你是和谁比,也就是你的标准是什么。一个时速10000米的人只看身后那些时速5000米的人,他就会觉得自己跑得很快。如果他看看前面那些跑得更快的人,才知道自己还差很远,才会有压力。想要成为驰骋沙场的将军,便不能拿士兵的标准要求自己。用身边那些比你优秀的人作标准,你才有可能像他们一样优秀。④濮存昕调到了人才济济的北京人艺,他对自己的要求比以前更加严格了。他以为要求自己的标准已经很高了,但他发现身边一位非常卓越的老艺术家,为了一句台词能拿捏到位,竟练了三天。从此以后,他留心身边前辈们的一言一行,像他们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演技提高得很快。⑤俞敏洪创办新东方的时候,旁边也有一个英语培训班,办得比俞敏洪好。他们经常说:“咱们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总比新东方要好得多。”俞敏洪听说这话后很不服气:“我们把他们的标准拿过来,他们能做到,咱们也一定能做到,就不信不能超过他们!”妻子说:“你照搬别人的标准,做到最好,也不过和他们一样,怎么超过他们?”俞敏洪恍然大悟,他下大力气搜集北京办得好的培训班的信息,兼容各家之长,制订了新东方各方面高于同行的标准,并严格执行。很快,新东方就声名鹊起,在北京众多培训班中成为领跑者。⑥欲登临多高的山峰,你必先对自己有多高的要求。按照那些差的标准要求自己,你永远落后于人,这就像在一个标准要求宽松的流水线上,是生产不出高质量的产品的;按照那些成功者的标准要求自己,你成功的概率就会很高,但未必能超越;只有你制定高于其他人的标准,你才有可能成为领跑者。⑦竞争激烈,你凭什么成功?不要降低对自己的标准,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相信成功就在前方等候着你!26.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27.选文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8.从论述内容上分析选文④⑤两段不能互换位置的原因。(4分)29.选出适合作选文⑥段道理论据的一项。(2分)A.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B.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才会有所成就。——安徒生C.希望是引导人成功的信仰。如果没有了希望,便一事无成。——海伦·凯勒D.任何卓越都来自于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近乎苛刻的标准。——穆勒30.你是否同意选文的观点?结合你的经历说明理由。(3分)【参考答案】26.成功离不开对自己的商标准要求,3分。27.比论证,1分;将“按低标准做事”与“按高标准做事”不同的结果作对比,突出论证了“标准的商低,影响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1分;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1分。28.④段论述的是甩身边那些比你优秀的人做标准,你才有可能像他们一样优秀,

l分;

⑤段论述的是只有你制定高于他人的标准,你才有可能成为领跑者,1分;两段内容是递进关系,所日不能互换位置,2分。29.D,

2分。30.答案不唯一。能说出你对选文观点的看法和理由,1分;结合自身经历,1分;语言

通顺,l分。(2013辽宁本溪)知乐者常足(2009年)(1)“知乐者常足”与“知足者常乐”,虽然只是两个字互换,内涵却大相径庭。(2)“知足者常乐”,这句话多用在自我安慰和劝勉他人的时候,相比别人,自己没有得到更多,或者生活中有了这样那样的缺憾时,一句“知足者常乐”挂在嘴边或响在耳边,的确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平衡很多,轻松许多。但这样的平衡、轻松,多缘于“木已成舟”的现实和无奈。本来是“不足”,却要强迫自己“知足”,就算你自欺欺人地咧开嘴一笑,也只能算是苦笑或者皮笑肉不笑,至少是,笑的不真实吧。(3)“知足者常乐”却不一样。知足者常足的程序是“乐”在前,“足”字在后。这其中,既暗含了生活的秩序,也揭示了人生的意义。“乐本应是一种生活态度、生存手段;”足“是人生的远景,是”乐“的结果。人生路长,”乐“是向导,”足“是我们要去的景点。因为心中有快乐,远方有目标,”足“的愿景自然不难实现。(4)实际上,“乐“是人生的一种主动选择和智慧。如果一个人一生态度乐观,心胸豁达,目标高远,那么,对于哭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而言,最终得到的东西是“足”还是“不足”。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因为他走过了一个完美的过程。倘若倒过来,每个人都要等心圆意满了,也就是说“足”了才会“乐”,才能“乐”,那么,一个人要等到何时才能“乐”起来?对照古人“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概算,这世上,又有几人能乐起来?(5)“乐”和“不乐”,心态不一,结果也就迥异。现实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快乐的笑脸,可以春风化的,可以广结人缘,可以事半功倍。成功的过来人告诉我们,快乐的心态,能够逢凶化吉,能够奠定胜局。心里贮满快乐的人,常常比眼里流着忧伤的人获得更多的机缘,产生更高的效率。在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学习快乐应当是我们的必修课程。(6)如果说生活的种种“满足”是点点铁屑散落于我们的人生旅途,那么,“快乐”便是我们身上用不失去磁性的大磁铁。人生有了“快乐”的磁性,“满足”才容易被吸收。(7)如同“知足者常乐”曾为古人津津乐道,“知乐者常足”理应成为我们现代人立身处世的格言。2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25.第(5)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