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区位因素分析_第1页
专题八区位因素分析_第2页
专题八区位因素分析_第3页
专题八区位因素分析_第4页
专题八区位因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含山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二轮复习材料(二十六)地理——专题八:区位因素分析【第一讲】城市【总揽全局】【知识框架】【归纳方法】考点一:城市的服务功能和城市空间结构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②交通通达性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具体分析如下:a.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b.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通达度差,地租较低,一般为住宅用地。c.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及技巧(1)从风向角度考虑工矿企业的合理布局:对大气有污染(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的工矿企业(如石油化工厂、火力发电厂等),如果当地为一个主导风向,应布局在下风向;如果当地为季风区,则应布局在与冬夏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区。(2)从河流流向角度考虑工矿企业的合理布局: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如印染厂、农药厂、化肥厂等)应布局在远离生活区和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河段。(3)从环境综合效益的角度考虑居民区的合理布局:居民点可以和无污染、规模小但劳动力需求多的工厂企业(如电子装配厂、家具制造厂等)交错分布,对环境有轻度污染的工矿企业应当与居民点有一定的距离,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应远离居民区,并有卫生防护带加以隔离。考点二:城市化图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精选精练】右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2、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下图),完成3-4题。3、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4、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中心商务区(CBD)集中了大量公司总部、金融中心等机构,是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密集区。读图,回答5-6题。5.上图是某同学完成的调查统计图,图中四点分别代表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和中心商务区。其中代表中心商务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6.读下图,图示CBD()A.分布在市中心区B.服务范围主要是北京地区C.东扩后将改变全市功能区的基本格局D.分布与城市环路和地铁线路布局相关读某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完成7-8题。7.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A→E反映的现象是()A.城市化过程B.郊区城市化过程C.逆城市化过程D.城乡差别拉大8.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A.甲—AB.乙—CC.甲—BD.乙—F下图是地面轨道交通对房地产的正负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城市地面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面影响是()A.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B.增加治安保障C.造成交通拥挤D.产生噪声污染10.下列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城市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市中心的房地产价值B.城市交通状况更加拥挤C.加速郊区人口向中心城区迁移D.加强城乡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11、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城市职能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和区域中所起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位条件的变化,城市的职能是可变的。如著名旅游城市杭州,在历史上曾是南宋的都城(临安)。材料2:南宋时期临安地理位置图。时间1月4月7月10月全年气温差(℃)5.26.05.46.05.5材料3:某城市热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表(1)分析杭州历史上成为都城的区位优势,并评价杭州作为现代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铁路交通条件。(2)据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原因与方向,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12、下图为某近百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总体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各组团之间安排有农田和绿地,其主要优点是什么?(2)规划在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图例处),其优点是什么?(3)C、E两个组团均为新区,若选其中一个规划规模比较大的高新技术园区,请任选一个区域对比分析其有利和不利的条件。(4)水厂2和3(图例水2、水3处)、污水处理厂2(图例污2处)均为新规划项目,其中哪些是不合理的?理由是什么?含山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二轮复习材料(二十七)地理——专题八:区位因素分析【第二讲】农业【知识框架】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1.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思路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农业区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做到因时、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综合考虑自然区位因素,对自然区位因素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的最主要的自然区位因素。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以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区。如水稻属喜湿热的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季风地区。最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要以变化发展的观点来判断,最终确定较为合理的农业区位。(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主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如:①地价的高低,一般而言,距市场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所以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从单位面积产值看,常见的农业类型由高到低 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粮棉等。②对灌溉水源的需要,如需水量大的花卉应布局在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③对运输要求的迫切性,鲜花需保鲜、鲜奶易变质,因此,花卉、乳牛等农业类型应布局在市场周边及交通便利的地方。2.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模板考点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2.我国主要农业区分布和区位条件:3、如何区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生产对象水稻玉米、小麦牛、羊等牛小麦、羊等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等地中海气候区等生产规模小农经营,规模小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规模较大产品用途自给农业,商品率低商品农业,商品率高商品农业,商品率高商品农业,商品率高商品农业,商品率高【精选精练】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读图回答1~2题。1.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A.广东B.江苏C.江西D.云南2.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生长期光照时间短B.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D.春播期间旱情严重下图表示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和乳畜业的空间主要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读图回答3~4题。3.图中③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影响其的主导因素是()A.政策B.交通C.市场D.劳动力4.图中①②③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A.俄罗斯B.中国C.英国D.加拿大读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5~6题。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①86%14%20%多②45%55%90%少5.①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生产规模小B.单位产量低C.形成良性生态系统D.市场适应性强6.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是()A.刚果盆地B.四川盆地C.墨累—达令盆地D.三江平原读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7-8题。7.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8.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A.自给型农业B.混合型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D.集约型农业我国江南某城市,市区有南宋皇帝“躬耕”以示“劝农”籍田遗址。近期该城市在遗址附近仿建了八卦农田。读图,回答9-10题。9.该城市新建八卦农田的主要目的是()A.满足城市粮食及副食品需求B.丰富城市景观,发展旅游业C.治理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D.调整当地农业的产业结构10.当地桃花盛开时节()A.黄、淮、海等河流出现汛期B.非洲南部草原即将进入旱季C.正值钱塘江大潮最佳观赏时节D.南亚等地区盛行东南季风下图表示我国某农作物在三个地区位置,读图完成11--12题。11.该农产品可能是()A.小麦B.棉花C.水稻D.花生12.①地生产该农产品的最有利气候条件是()A.降水丰沛B.地势低平C.光照条件好D.气温较高读欧洲某地农业要素统计表,据此完成13-14题。位置0°E~3°E,47°N~50°N平均海拔(米)46年平均气温(℃)11.57月平均气温(℃)20.71月平均气温(℃)2.6平均降水量(毫米)780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乳畜产品13.与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是()A.中美地峡B.美国五大湖区C.尼罗河三角洲D.墨累—达令盆地14.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状况的正确叙述是()A.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C.最大限制性因素是土壤碱化D.最大障碍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矛盾突出一年内在同一块土上地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称为复种。近年来,我国某些水稻产区的复种制度发生了变化。读表完成15-16题。1999~2006年我国部分省区复种制度变化造成的水稻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1999年2002年2006年甲-31-435-540乙87-32193安徽2-3039广东-82-269-30215.近年来我国南方主要水稻产区双季稻大面积改为单季稻,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气候变化B.稻米供过于求C.劳动力流失D.城市用地扩大16.下列组合与表中甲、乙两省对应的是()A.福建、黑龙江B.江苏、西藏C.湖北、云南D.浙江、江西17.农业上一般认为,≥10℃积温(全年连续≥10℃日均温之和)2000℃等温线代表了种植水稻所需的最低积温线,积温达2300℃时,水稻可以稳定生长。读黑龙江省1980~1984年和1994~1999年积温均值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黑龙江≥10℃等积温线分布特征,并简析原因。(2)简述甲河的水文特征。(3)分析乙地发展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4)≥10℃积温的变化对黑龙江省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有何影响?18(2010·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19、材料1:2010年1月31日,新华网刊发了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材料2: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工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东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材料3:下图为北京市农业分布图。材料4:下表为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项目2010年2020年2030年人口(亿人)14.4215.4716.00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605668387360人均粮食消费量(千克)420442460(1)试评价顺义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2)北京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核桃、柿子、板栗、梨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3)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4)试从气候、地形、水源三方面分析我国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5)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含山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二轮复习材料(二十八)地理——专题八:区位因素分析【第三讲】工业【知识框架】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2.常见的工业区位分析语言表达模式

规范性语言表达航天发射场地理位置(纬度较低,节约能源);利于国防;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周围人口稀少或海域面积广;晴天多,大气稳定;技术水平高;能源充足等航天回收场地形单一、平坦;河网稀疏;植被为草原;晴天多,大气稳定,人烟稀少;交通便利等海水制盐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沿海滩涂广阔;交通便利;接近市场,周围加工能力强等钢铁工业(以鞍钢为例)附近煤、铁资源丰富;靠近京哈、哈大铁路线,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工业基础好;地形平坦;有辽河的水源等石油化学工业接近消费市场(或原料产地);有输油管道;远离水源地;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等棉纺工业靠近国家商品棉生产基地;接近市场;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交通便利等食品厂污染少,位于城区,接近市场;原料充足;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等酿造厂有优质水源;原料充足、质量好;位于河流下游;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接近市场;工艺先进;周围消费能力强等微电子临近航空港和高速公路;靠近高等院校或科研中心;信息通达度好;基础设施完善;气候温和;环境优美;生活条件优越,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等水泥厂原料充足;交通便利;靠近钢铁厂,利于废物的利用;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远离居民区和农田等炼铝厂附近铝矿丰富;有廉价的海运;有廉价的水能;接近消费市场等汽车厂原材料充足;交通便利;资金技术雄厚;信息通达度好;社会协作条件好;周围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购买能力强;接近消费市场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区、或接近燃、原料产地……,占领市场,避免贸易壁垒等工业的集聚存在生产联系或存在空间联系,在地理上相互靠近,及时反馈信息,相互协作,降低成本,扩大总体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益工业的分散大型产品原料和零部件多,地域上分散,组成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品,消耗的燃、原料少,产品轻,运量小;加上地价低、基础设施完善,利于环境保护等3.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类问题,一般要先调用头脑中储备的基础知识,然后到材料问题和区域微观图中寻找区位信息,分析是有利因素还是不利因素,是主导因素还是次要因素,最终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1)自然因素:①土地:有一定数量的、适合建筑的用地。②资源:主要是矿产资源分布。③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地热能等。④水源:有较近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⑤环境:气候宜人、空气洁净、环境优美。(2)经济因素:①农业经济基础:好坏(如上海工业的发展就得益于长江三角洲强大的农业经济基础)。②距离问题:是否接近原料产地、燃料产地或消费市场(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③交通条件:沿海,沿河(运河),沿江,沿铁路、公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线等。④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和素质(知识和技术)。⑤科学技术:接近高等教育区。⑥信息:广告宣传、品牌效应等。(3)社会因素:①政策:支持、鼓励(如改革开放政策促使东部沿海地区迅猛发展)。②国防需要:巩固国防(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三线”工程建设)。③解决就业:将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地方。④个人偏好:华侨对家乡的投资。⑤工业惯性: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由于搬迁费用、政府干预、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等因素仍然留在那里。⑥社会协作条件:包括社会服务条件(共用基础设施)和生产协作条件(工业集棸、群体效益)等。(4)环保因素:①大气污染:要结合当地气候考虑当地风向,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布局要使居民区不受污染,还要用卫生防护带隔开。②水体污染:要结合区域图中等高线信息确定河流流向,相对于居民区的位置合理布局自来水厂和易造成水污染的企业。③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考点二:工业地域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2.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比较

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典型工业区德国鲁尔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美国“硅谷”工业部门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毛纺、自动化设备、食品等微电子工业形成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20世纪50年代之后新技术革命后区位特征及优势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无传统工业基础;大批廉价劳动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支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高等院校(技术支撑);便捷的交通(机场和高速公路);军事订货工业区特点一般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工业集聚而成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增长速度快;研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存在问题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污染严重早期企业之间很少联系土地紧缺,劳动力价格高整治措施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降低 成本;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减轻污染,美化环境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形成一个机构完整、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新工厂建到美国内地或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与我国相似地区东北工业区温州地区北京中关村3.解决工业发展中问题的措施4.工业区位图的判读(1)工业区位因素统计图的判读类型典型图区位要求分析思路玫瑰统计图

图为“五种类型工业区位模式示意图”,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分别与图中哪些模式相符该图是一种特殊的玫瑰统计图,读图时只要找出每种模式折线上距离中心最远的折点,就可确定相应的主导区位因素。食品工业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软件产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服装加工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分别对应图中④②③模式柱状统计图

分析甲、乙、丙三类工厂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对各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比例进行排序,所占比例最大的为主导区位因素。甲类工厂投入的原料占成本的比例最大,因而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乙类工厂科技投入占成本的比例最大,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丙类工厂工资投入占成本的比例最大,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折线统计图

根据图中钢铁工业所需原料与燃料的比例,分析钢铁工业布局的变化分别读出三个代表年份所需原料与燃料的比例,并进行对比,就可发现钢铁工业布局的变化趋势。1800年钢铁工业所需原料与燃料的比例为1∶2,钢铁工业应接近煤炭产地;1900年原料与燃料的比例约为1∶1,钢铁工业多接近大型铁矿;现代钢铁工业因冶金技术的进步,原料、燃料消耗量大大减少,其区位既有接近原料产地、燃料地布局的,也有接近交通枢纽和市场布局的(2)工业分布图的判读类型典型图区位要求分析思路等值线图

某企业生产必需原料分别来源于Ml、M2,N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那么甲、乙、丙、丁、戊五个地点最适合建厂的是哪一处分别读出甲、乙、丙、丁、戊五个地点运输原料和产品到市场N的运费,算出总和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最适合建厂的是丙地分布图

分析我国造纸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区位优势分析某工业分布特点,首先要看该工业分布的总趋势,即哪些区域密集,哪些区域稀疏;其次要分析主要工业基地(或产量大的企业)的位置特点、区位优势。图中,造纸工业在我国东部地区分布稠密,在西部地区分布相对稀疏;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造纸工业发达;南方地区竹材、蔗渣等原料丰富,造纸工业也很发达【精选精练】德国的汽车企业同我国长春市“一汽”、上海市“上汽”、广州市“广汽”等汽车企业合作。使三城市成为我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同时,这三城市的汽车配件产业也同步发展起来。请回答1~2题。1.德国企业与我国的长春、上海、广州三城市汽车企业合作生产汽车的主要原因是()A.都有完善的汽车配件产业B.都有充足、廉价的劳动力C.都有广阔的消费市场D.都有汽车生产的历史2.三城市汽车配件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三城市汽车工业发展起到的作用是()A.减少零配件运输距离,降低成本B.培养了大量的熟练工人C.扩大了市场需求,增加了汽车的出口量D.解决了我国的就业压力下图为我国南方A城市工业布局变化图:早期,工厂集中在市中心;中期,逐渐在a处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个别重化工厂为主的工业区;近年来,在b处形成了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工业区。据此回答3~4题。3.初期市中心吸引工业集聚的优势是()A.市场和交通B.资源和市场C.市场和科技 D.资源和能源4.b工业区形成的条件是()A.科技和资源B.交通和市场C.交通和科技D.市场和科技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集中,在原有工业基础上,形成了国家级的重化工基地。回答5~6题。5.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①城市地区地价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①④6.从重化工生产的特点看,其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①水运②高速公路③航空④铁路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铁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丙国和丁国的钢铁产量与经济一起增长,丁国是世界上每生产1吨铁耗能最低的国家之一。读图,完成7-8题。7.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分别是()A.德国、美国、韩国、中国B.美国、德国、中国、韩国C.中国、德国、美国、韩国D.美国、韩国、德国、中国8.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乙国将粗钢生产企业迁往别国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A.减少进口铁矿石的运输成本B.煤炭开采量大幅下降C.便于出口粗钢产品D.为了改善环境质量(2010·全国卷Ⅱ)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完成9-11题。9.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地B.消费市场C.劳动力价格D.交通运输10.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A.接近原料产B.接近消费市场C.利用廉价劳动D.方便产品运输11.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A.原料生产环节B.加工环节C.运输环节D.销售环节(2010·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12~13题。12.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A.①B.②C.③D.④13.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A.石油开采B.核电站建设C.海岛旅游开发D.港口建设(2010·全国卷Ⅰ)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下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14-16题。14.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A.设计B.提供面料C.加工D.送货上门15.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A.大型服装超市B.服装专卖店C.代理销售商D.信息交流平台16.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A.配送仓库B.面料厂C.制衣厂D.仓储中心1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长江经济地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示意图。材料2:下表为长江上游区域各大城市的等级体系表。城市面积(平方千米)GDP(亿元)人口(万人)城市级别重庆824033486.202808直辖市成都123902750.01234副省级城市昆明214731203.00619地级市贵阳8034603.00395地级市怀化27600334.1500地级市(1)简要说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中的主轴与辅轴的分布规律。(2)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是长江经济地带上最重要的经济区域。说明该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3)长江上游区域的各大城市服务功能差异明显,简要分析重庆市发展成为本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18.(2010·山东高考)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下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表1年份指标GDP(亿元)(当年价格)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实际利用外资额(亿美元)出口额(亿美元)19782.415.50.00.0199258.548.31.31.22000200.859.47.120.320081500.665.316.1386.8(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2)2010年春季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3)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表2工业区区位条件鲁尔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自然资源①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交通内河航运、陆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多样,方便快捷内河航运、陆路、航空和②等运输方式齐全,方便快捷市场市场广阔市场广阔劳动力③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5)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图、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含山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二轮复习材料(二十九)地理——专题八:区位因素分析【第四讲】交通【知识框架】考点一: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运输方式的选择1、如何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必须考虑它们的特点。各种运输方式一般又包括客运和货运两个方面。(1)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舒适等因素考虑,远距离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乘轮船。(2)货运: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重量、运输距离、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总之,人们对运输的基本要求可以概况成四个字:“多、快、好、省”,即运量大、运输速度快、安全性好、运价低。考点二交通运输网中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1.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港口汽车站航空港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平面布局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区位因素社会经济技术因素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机制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选址要求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地势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跑道沿盛行风修建,地质条件较好,地基稳定;距离适中并与快速交通干线连接2.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区位因素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地形平原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公路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自然因素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频率及其强度,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国道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方面技术因素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等对线路建设产生的障碍,保证车辆运行安全考点三交通运输对聚落和商业的影响(1)图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和分布的影响①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原因如下表所示:区域山区平原商业网点密度小大成因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平原地区农业用地广阔,公路交通发达(宽阔而平直),居民点、商店众多,尤其是公路交通的交叉路口和居民较集中的地区商店密度更大②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精选精练】国际货运业是现代国际商品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是国际货运网点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据图分析,国际货运最繁忙的两条航线是()①麦哲伦海峡航线②马六甲海峡航线③北大西洋航线④好望角航线A.①②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