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收入差距调查_第1页
城乡收入差距调查_第2页
城乡收入差距调查_第3页
城乡收入差距调查_第4页
城乡收入差距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开始扩大,成为收入分配领域最突出的变化,也是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结合数据分析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并从多个角度阐明引起这种差距的原因,对于进一步采取对策缩小差距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描述目前,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001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9.6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366.4元,城乡收入差距相当大。从下表可以看出,2001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2倍,城乡居民收入比大大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78年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是2.57,农村改革开始后这一比例逐步降低,到1983年降到最低点1.82,接着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所扩大,到1990年城乡收入比为2.2,1995年为2.71,此后城乡收入差距出现了三年的下降,其根本原因是政府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1994年和1995年农产品的平均价格分别提高了40%和20%,粮食平均价格分别提高了47%和29%。相应地,城乡个人收入比率在1997年最低将至2.47:1,相对于1994年下降了39个百分点。然而,从1997年开始农产品收购价格一路走低,1997年下降4.5%,1998年下降8%,1999年下降12.2%,2000年下降3.6%,随之而来的又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回升。2001年的城乡个人收入比率比1997年升高了43个百分点。2002年的3.11:1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按照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世界上多数国家城乡收入的比率为1.5:1,这一比率超过2的极为罕见。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相关资料中介绍,中国是城乡收入差距超过2:1的仅有的三个国家之一。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要用于消费和储蓄以外,还有一部分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差距就更大。2001年农民家庭人均各种支出2780元,其中家庭经营支出占696元,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78元,缴纳税费支出91元,非生活消费支出占到家庭支出总额的31%。城乡收入差距的最终反映是生活水平的差距。1999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为6796元,而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只有192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民人均消费水平的3.53倍。事实上,近十几年来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一直在扩大。1985年城镇居民与农民人均消费水平之比为2.31,1990年扩大到2.95,1995年为3.4,1999年达到3.53。农民的消费水平本来基数就比较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速度又明显低于城镇居民。1990年到1999年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农民的消费水平提高77%,而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87%。农民的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相差9年左右。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在整个生活消费的比重,是国际上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2001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9%,而农村为47.7%,农村比城市要高出近10个百分点,从中可以反映出城乡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较大。我国城乡居民不仅统计上存在较大差距,除此之外,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也存在较大差距,很多社会福利实际上是居民的一种隐性收入。因此,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应比统计上的收入差距要大。目前,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城镇居民以社会福利方式获得的隐性收入难以准确估计。有人对1994年城镇居民享受的公有住房、公共医疗及保险福利几项进行统计,人均大致1081元,相当于当年农民人均收入1221元的83.4%。世界银行1999年的估计,如果考虑城镇居民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将会达到4:1。中国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改苹开放以來城乡收入怎距对比3.025我国咸:界城乡收入差距摄大国掳2.086迪改苹开放以來城乡收入怎距对比3.025我国咸:界城乡收入差距摄大国掳2.086迪7£年一20)0年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等公开信息整理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聚焦民生》显示,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23:1,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城乡收入差距形成和扩大的原因分析(一)城乡产业特性目前农村虽然已经包含了多种产业,但农业在其经济结构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的产品收入需求弹性不同,一般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小于其他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恩格尔系数将不断缩小,农民丰产但是却不丰收,这就注定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即解决温饱后,农业的发展必然要慢于二、三产业的发展,1990年后一产业在CDP中的增加值比重明显呈下降趋势,2002年第一产业约占CDP的15%,与"六五"时期的平均31.4%相比下降一半多,相应的二、三产业则提高16.4个百分点。仅从这种产业特性来看,农业的发展与工业发展相比必然处于劣势,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也将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比逐渐拉大。(二)非均衡发展战略惯性的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中心已经由农业转向工业,国家实力的竞争大多以工业指标来衡量。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依靠农业支持优先发展工业的,从19501994年的45年时间内,国家通过工农业剪刀差大约取得20100亿元收入,加上同期的农业税收人2733亿元,减去国家向农业投入的5346亿元,国家共提取农业剩余净额17487亿元,总计占第一产业CDP的25。2%。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不仅使城市的产业快速发展,而且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加强。(三)政府对农副产品价格的控制政府对农副产品价格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甚至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的变动。从简单的相关性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的,也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缩小的几年,同时也是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较大幅度上调的几年。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出现过两次缩小,一次发生在1979—1983年期间,城乡收入比率下降了75个百分点;另一次发生在1995—1997年,城乡收入比率两年中下降了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发生的是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大幅度提高。相对于1978年,1983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近50个百分点;相对于1993年,1997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幅度比农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幅度高出近90个百分点。从1997年开始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又是与政府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不断回落相关的。1997—2000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降低了25%,相应地城乡之间人均收人比率上升了32个百分点。(四)农村居民承受不合理的税费负担中国个人税收的再分配功能不仅是很弱的,而且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这一点在城乡之间的个人税负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农民上缴的各类款项,大体可以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是交给市以上政府的,主要包括需上缴国库的农业税和特产税、农业开发基金,以及全市统一征收的一级电排费和血防统筹费等。据统计资料计算在1990年代末期,全国每年大约为300亿一一400亿元。第二部分是镇政府征收的"五统";村级提留,包括"三提",村共同生产费和村集资等。这一项,政府在1990年代末期的正式数字是600亿元。第三部分是义务工负担,每年大致在2000亿元以上。第四部分是各种名目的摊派和集资,这项负担缺少全国性的数字。但是,保守地估计农民每年的税费至少应在1500亿元以上,人均就达到200元以上。如果将这一块看作是农民上缴的个人收入所得税,那么,以2001年为例,我国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总额就不是近1000亿元,而是2500亿元左右。这样,在全部个人所得税收人中,农民占了大约有60%。(五)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封闭自由农民的迁徙自由和择业现在虽然自由有所松动,管制不那么严格了,但农民想变成一个真正的"城市人",仍然是一种极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在户口等级背后是重大的利益差别,比如就业、子女上学、住公房、吃补贴、使用公用设施等都大不一样。在这种户口利益分配机制的作用下,人们都企图实现户口等级的垂直方向跃迁。为了防止各级城镇、市的人海之患,于是,一堵堵"咼墙"矗立起来。(六)金融资源分配失衡。收入差距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有着特殊的关系,依据经济增长理论,不同的收入来源都是跟着经济增长趋势波动的,经济高涨时,各个阶层的收入都上升,经济衰退时,各个阶层的收入都下降,但波动的幅度不同,这就引起了收入分配的周期变化,工资性收入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财产性收入的波幅相对较大。经济往上走时,由于对利润的追逐,会大量增加对非人力资本的投资利息和利润的增长速度要远远超过劳动者报酬的增长速度,引起了收入分配的恶化和有效需求的不足;在经济下跌(或增速减缓)时,由于企业利润的大幅下降,资产值的下跌又会逐步降低利息和折旧成本,加上工资的粘性,使得工资的下降速度会低于利息和利润的下降速度,这样收入分配在经济衰退的过程中会逐步得到改善,经济又会重新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因此,这种收入分配的状况改善或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本,也就是金融资源的制约。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收入分配状况与经济周期的关联主要是通过资本与工资的作用。工资水平一般具有刚性,所以最主要的因素是金融资源的把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已经成为收入分配的核心要素。显然,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我国农村的资本积累非常有限,同时国家又没有从流量上进行补充,所以,农村经济从总体上拥有伯资本量不足是其在整个收入分配中处于劣势的根本原因,这种资源配置的结果通过产业发展本身使得收入分配状况更加恶化。从现实角度来看,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明显存在偏重城市,忽视农村的问题。县和县以下国有企业比重小,所以从国家金融系统获得金融支持极小,2001年乡镇企业及农业贷款合计只有贷款总额的10%。直接从事农村信用的农信社,农户从农信社获得的贷款不到农信社贷款总额的20%。据社科院人口劳动所课题组调查资料,通过农信社流出到城市及工业的资金总额,由1987年的121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4639亿元。邮政储蓄更是只存不贷,近年来,每年收储6000多亿元上交中央银行,流入城市,其中2/3即4000多亿元来自农村。国有银行1998年起开始在农村撤并网点,这固然是国有金融改革的需要,但是更加重了农村资金供应的困难。以天津大邱庄为例,这个以钢铁加工发展起来的''首富村〃目前整体负债率约为86%,大部分企业缺乏流动资金,在今年以来钢铁市场形势好转的情况下,许多工厂仍因无法融资处在停产的状态,大邱庄的遭遇典型地反映了目前农村金融的困境。县城非农产业和农村经济金融资源受限,难以健康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出现。目前农村金融主体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难以独立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央行提出的推行农信社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国有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一系列措施,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农村金融急待改革。二、收入差距问题的措施(一)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要指农业内部的农、林、牧、副、渔的调整和农村内部一、二、三产业的调整。就具体措施而言(1)国家应积极引导工商企业、包括外资进入农业,让农户作为第一车间,分享农产品加工转化链条上的利润,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的农业产业化。(2)通过调整农村的产业政策,鼓励建立农产品的深加工项目,改变农村单一输出农产晶的状况,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同时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3)还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灵敏而全面的农业信息网络,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制的改革,政府要承担起对农民的培训责任。(4)应积极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各种农业协会等的作用,在农户和企业之间架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桥梁,为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奠定基础。(5)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税收政策等"国民待遇",引导乡镇企业与城镇企业在分工上形成优势互补。(二)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将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逐步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公共财政的"阳光"应该逐步照耀到农村。尽管我国还不很富裕,农村要全部享受公共财政一时还做不到,但要逐步加大这方面的财政投入。(1)为保证农民得到切实的利益,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进行直补试点。(2)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今后文、卫、教方面的支出增量要重点投向农村。(3)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应该设立农村、农业发展专项基金,加大对农业的投资。(4)理顺体制、精简机构,实现"多予少取"。现在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分财政、计划、农业等不同部门进行,各条线自己拿钱办项目,项目选定依靠自己的渠道来完成。事权和财权的分离,经常形成能干事的没钱、非专业的有钱的怪现象。因此,应把农业的职能交给农业部门办,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三)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要继续走下去,推行试点方案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我们的农村税费改革必须通过立法来避免黄宗羲所说的"积累莫返之害"。(1)积极探索新型的农村税制,按照城乡平等的原则改革农业税收制度,尽快统一城乡税制。(2)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对乡镇支出情况的监督进行立法,并可在有条件的地区尝试撤消乡镇一级政府机构。(四)必须解决劳动力市场分割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我们现在对农民工的歧视,对农民工户口的限制,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这是和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经济原则相悖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最大的政策应该是怎么样能够消除现存的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也就是说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能够使得农民有更多的进城机会,能够有更多的在城里找到工作的机会,而且是一个平等的就业和公平的收入待遇的机会。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经济,城镇中的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大量的寻找工作的农民工,农村中大量的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的劳动力,既是经济不够发展的结果,又是收入差距扩大的部分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现充分就业和抑制收入差距的过度扩大都需要进一步发展经济,使得经济增长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上。只有通过高速经济发展,才能逐步吸纳掉城镇中的下岗失业人员,给予农民工更多的就业机会,消化掉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这一点出发,收入分配政策的重点不应该考虑如何提高个人所得税率,而是考虑如何提高就业率。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不是税率太低,而是实际征收方式太乱,造成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相差甚大,通过个人所得税征收效率的提高,即使维持不变的税率,也会使税收额有很大的提高。为此,我们的金融制度和政策以及税收政策都要做出相应的改革与调整,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民营企业的融资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五)应由中央财政负担农村教育和医疗农村的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由中央财政负担起来,这是非常必要的。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高失学率一直是地方政府的头疼问题。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教育费用的快速增加,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困难家庭确实是付不起学费。西藏这几年就是把小学、初中学生的所有费用全部由政府统包了,小学生是一年500元,中学生是一年600元,于是全区升学率有了大幅度上升。城镇中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也是需要从政策上加以考虑的。大批的农民工进城就业和居住,会不会在城里形成一个下层社会?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农民工进城后还难以改变自己的身份,仍处在农民工的阶层内,这是历史的原因所致,但是如果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在受教育上受到歧视,他们的阶层身份就会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对一个合理的社会来说,第一代人因为历史上的原因承担了某种社会代价,不应该让第二代人继续背负这种代价。如果现在不改变农民工子女就学和将来就业中出现的歧视问题,我们的社会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六)发展我国农村金融,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探索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推动农村金融成长。加大政策扶持,培育宽松的农村信贷环境。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入世后,三农问题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多渠道解决农民增收,根本还在于扩大农产品有效需求、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