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的接受文化困境与价值取向_第1页
《蜗居》的接受文化困境与价值取向_第2页
《蜗居》的接受文化困境与价值取向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蜗居》的接受文化困境与价值取向

一、六:《蜗居》的写作姿态《洛居》是现代中国饥饿生活的写照。从那时起,我们真的看到了我们和周围的生活。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灯火辉煌的购物中心,热气腾腾的街头大排档,正在拆迁改造中的旧城区,一对姐妹就在这都市的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在都市寻梦的年轻人,为柴米油盐奔波的小市民,大权在握的政府官员,精明的私企老板,所有人物都让我们感觉近在眼前;在城市寻求立锥之地的焦虑,蜗居的负重,职场中的压力,欲望的膨胀与诱惑,凡此种种都与我们有切肤之痛。让《蜗居》获得高收视率的不仅仅是切近现实的题材,犀利风趣的语言,细腻鲜活的叙事风格,还有故事背后的价值意蕴,这源于作者六六自觉的、大众化的写作姿态,而这正是《蜗居》引起热议的深层原因。六六多次宣称自己是位网络“写手”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作家。“写手”不仅仅意味着那种“诞生在论坛里,在网友的拍砖与鲜花中完善”的写作方式,更意味着着眼于市场的一种写作姿态,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降中国知识分子集体大撤身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而渐趋成熟的大众文化产品的写作姿态。于是作为“写手”的六六不是审视者,而只是展示者,不是批判者,而只是叙事者,就像洛文塔尔所说,大众文化的时代,知识分子已经不是立法者,而只是阐释者,这是一个与大众调情的时代。六六以白领的身份写白领,置身于大众写大众,于是她剧中每个人物都有充足的行为理由,都有合理的生存逻辑,他们的喜怒,他们的悲欢,他们的呼吸与大众息息相通。这种与大众生活的相关性让作品拥有了极大的亲和力,同时,价值判断的悬置又使作品的意蕴与立场含浑而暧昧。二、确定人性的标准:为情所误的海藻尽管六六反复解释,《蜗居》还是受到了美化贪官与“小三儿”的诟病。海藻刚刚大学毕业,单纯善良,与小贝是一对甜蜜的恋人。直到为宋思明金屋藏娇,做起了享尽奢华的“二奶”,海藻仍然说她“对物质享受不感兴趣”,这多少有些反讽意味,而她与宋思明之间确实始于钱而不止于钱,海藻走近宋思明的世界是因为姐妹情深。小贝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与社会能力帮助海萍,而海萍的一次次人生困境把视姐姐如自己生命的海藻一步步推向宋思明,那种金钱与权力包裹下有求必应无所不能的强有力呵护与异性温柔让海藻难以自持,身陷其中。从开始还人情债的苟且到后来的欲罢不能心甘情愿,作品细腻地表现出了海藻的心理变化。从开口向宋借钱时的青涩忐忑,到第一次失身于宋时的痛苦不堪,从在宋思明与小贝之间的纠结不清,到后来委身于宋的无路可走,海藻慢慢在情欲与物质的泥潭中难以自拔。这个女孩子也开始动真情,为情所误的海藻彻底抛弃了人格尊严之重,享受起了阴暗中的激情之轻。这里的海藻不是一个道德败坏贪慕虚荣的寄生虫,而是一个体现了人性普遍弱点的有道德缺陷的普通的邻家女孩。《蜗居》同样强调了宋思明的“情”。实力派官员宋思明周围美女如云,宋却从来不为所动。海藻清澈如水般透明的眼睛和梦游的神情触动了宋思明的青春记忆,他开始像毛头小伙子一样意乱情迷。第一次在夜色与酒力下占有了海藻的宋思明也在自责,“难道喜欢就要占有吗?”但是权力让他的欲望无限膨胀,他忘乎所以,觉得像所有成功人士一样他有资格让海藻成为他的。从开始时的情不自禁到随后的激情难遏,从得到时的心潮澎湃到失去时的痛彻心扉,宋思明对海藻的感情确实超越了逢场作戏,即使这种感情一直在欲望与现实利益的控制之下。宋思明视海藻如心头的珍珠,除了名分,他要给海藻一切,预知自己的前途不测后,他给了海藻巨额的生活费用,而且拜托国外的朋友带海藻出国,遭遇车祸的宋思明生命垂危时最后一句话还是“我爱你,海藻”。对于这两个人的另类感情,剧作的煽情处理让观众吹嘘感叹,对他们的同情甚至冲淡了应有的反思与谴责。其实,问题并不在于表现了另类情感的缠绵悱恻,而在于怎样表现这种情感。在剧本淋漓尽致地渲染这段感情的进退收放百转千回时,这段感情最大的受害者宋妻只是一个晦暗的、模糊的角色。得知丈夫出轨,她的冷静比爆发蕴含着更多的痛楚与煎熬,而在现实生存与人格尊严的冲撞中,她还是选择了隐忍。海萍是海藻的一种参照,不同于妹妹的柔弱依赖,她坚强独立,成熟自信。她一直反对妹妹与宋思明的交往,而随着她的生活难题一次次在宋思明那里迎刃而解,她的立场也变得犹疑而暧昧。当她设宴答谢宋思明帮丈夫处理“泄密”事件时,一句“请善待海藻”已经认同了二人的感情。她对母亲说,“宋对我们家是有恩的。他有能力,对海藻好。他们俩是真心相爱”。这里,海萍的价值判断成为整个文本价值判断的缩影。在海藻的感情问题上,母亲是最清醒而坚决的。她对女儿的选择痛心疾首,而在反省自己的教育过失时她把原因归为“钱”:“男孩儿要穷养,女孩儿要富养,我这一辈子吃亏就吃亏在没钱,但凡你们小时候经历过富裕,都不会为眼前的这些小恩小惠感激地把自己的一生都搭进去”。“穷”真的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吗?精神的高贵只有金钱才能培育吗?这是《蜗居》留给我们的思考。在《蜗居》中,所有的人都迷失了,海藻、宋思明、宋妻、海萍,连同郭母都迷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物质成为左右这个世界的最强有力的杠杆,物质成为所有人的行为逻辑,成为他们的欢乐、他们的悲哀、他们的理想。三、《蜗居》:后政治主义的时代在这种意义上《蜗居》现实得令人沮丧。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浪漫主义文学否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调侃现实,而大众文化认同现实、迎合现实,在对现实的妥协中放弃了理想的烛照与精神的超越,这成为它的致命缺陷。六六讲她要“用天赋与手里的笔,为现实存档”,“忠实地记录民间的风化”,而在创作中从不存在绝对的客观,你可以再现生活原生态,你可以原生态地展现生活中的暗疮,而这暗疮是给人触目惊心的震撼,还是引人嗜痂成癖地把玩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倾向。《蜗居》成功地运用了房事(小说原名,一语双关)、反腐、婚外恋等商业元素,而其遵循的商业逻辑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它的现实意义与批判价值,使之成为对大众的一种廉价的灵魂搔痒与精神抚慰。《蜗居》是一对夫妻历经磨难终获成功的城市奋斗故事,是一个政府官员官商勾结以权谋私最终东窗事发的故事,是一个年轻女孩诱惑于激情与奢华最终付出惨重代价的故事,同时它也是一个欲望狂欢的故事,是一个中年成功男人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一掷千金重拾浪漫的故事,是一个都市女子在浪漫的纯情醉人的温柔销魂的放纵中畅享情感、肉体与物质盛宴的故事,它成为都市大众梦想的满足。于是《蜗居》的接受也显示出令人沮丧的大众口味。有网友真实地表达着对郭宋感情故事的艳羡:“看了《蜗居》以后,深深地被主人公宋思明所吸引。他的睿智、沉稳以及恋爱中的激情都是真男人的表现,这也是海藻宁愿背负‘二奶’的称谓与他在一起的理由,虽然结局不尽如人意,但过程真是让人感觉甜蜜与满足。”众多女性网站都在进行小贝PK宋思明的讨论,结果竟是小贝略逊一筹,女孩子们只管收获不问耕耘,毫不考虑道德操守。一篇名为《姐妹们,我们为什么爱宋思明?》的文章在网上大受追捧,它列出了宋思明成为“女性杀手”的十条原因:他是凭着自己奋斗取得成功的凤凰男,洞悉世事,深沉低调,自信的气度让人难以抵挡;他有着聪明而适宜的霸气,在爱情中流露出的强硬让女人心甘情愿被他征服;他有成熟男人的智慧与胸怀,在与海藻的交往中进退迂回把握有度;他有情有义,有始有终,遇事从容淡定有担当,对情人与妻儿都负责到底,诸如此类,宋思明一时成了众多女性倾慕的对象。我们的价值评判倾斜了,我们的道德评判缺席了,网上有站在小贝立场上对海藻不忠诚的唾弃,有站在海藻、苏纯立场上对海萍非理性消费的贬斥,而对官场、情场中真正的“老大”宋思明却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宋思明的许多妙语名言在网上广为流传,诸如“关系这东西,就得常动,越常走动,越扯不清,扯不清了就烂在锅里”,“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大问题”,“人这一生,能背金钱的债,不能背感情的债”等被赞为“充满哲理,着实让人钦佩”,对《蜗居》中真正关乎民众现实生存的官场腐败,房价虚高问题却很少有人论及,这是这个后政治主义时代的悲哀。这是一个现实原则代替了理想主义的时代,一个享乐主义取代了公共关怀的时代,一个犬儒主义淹没了政治热情的时代,这个时代鸡零狗碎、柴米油盐与身体欲望远远超越了人们对生存意义的关注,于是这个时代往往出现道德的失范与物质主义的恶俗。作为一个典型的大众文本,《蜗居》既有大众立场上的现实关怀,也有与生俱来的价值缺陷,《蜗居》成为一面魔镜,向我们映射出这个时代真实的生机、真实的困惑、真实的丑陋。对大众文化抱有乐观态度的英国文化研究派的代表人物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