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形磁轭探头的直流漏磁检测仿真与试验_第1页
基于u形磁轭探头的直流漏磁检测仿真与试验_第2页
基于u形磁轭探头的直流漏磁检测仿真与试验_第3页
基于u形磁轭探头的直流漏磁检测仿真与试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u形磁轭探头的直流漏磁检测仿真与试验

1涡流场检测技术研究丢失误差检测方法易于实现自动化、高检测可靠性,是一种适用于钢板、钢丝绳、储存底板和钢板等铁磁件的检测方法。在原理上,该方法可归结为“激励+检测”的模式,即采用一种或多种励磁方式在被测构件中产生出可以探测到的信息,由检测单元拾取这一信息,获得无损检测的信号。由此,磁化方式是其中很重要的问题,根据所用励磁源的不同,磁化方式有直流、交流、脉冲和永磁磁化等,其中直流和永磁磁化方式的研究工作较为丰富,在工程实践中已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交流磁化时有集肤效应存在,能在被检构件中产生较强的涡流,需确定该涡流对检测结果是否有重要影响,检测信号是否仅为缺陷的漏磁场引起,它们各自的贡献程度有多大。因此只有深入研究涡流场在U形磁轭探头中的作用机制,才能进一步实现缺陷的定量评定。对于交流磁化,在磁粉检测中使用较多,它能促使磁粉运动而达到较高的检测灵敏度。KawakamiM等人提出用AC-MFL法来检测方钢,探头采用U形磁轭式,激励频率为4~32kHz,实现高效地自动化检测。近年来Foerster公司开发了基于U形磁轭探头的AC-MFL法自动探伤装备,检测钢棒时比直流磁化更有效。李路明等人研究了漏磁检测的交直流磁化问题,提出磁化频率应大于1kHz。GotohY等人分析了使用AC-MFL法检测相邻的两个缺陷的区分问题,还利用内穿过式探头检测外壁裂纹。康中尉将AC-MFL法应用于螺纹缺陷的识别。陈水平等人应用极低频交变场检测铁磁性管道,扩展了叠接相加法的应用范围。国内外学者大多重点考虑了缺陷的检出和提高信号的检测灵敏度,但对交流漏磁中的涡流场作用机制的认识尚不完善。本文从仿真和试验方面出发,对其检测机理提出了质疑,研究了DC-MFL法的信号特征,提出了漏磁检测法机理的评判准则,仿真分析了U形磁轭探头的检测特性,并获得了在各种激励信号下试验检测信号,为进一步研究其机理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2仿真和试验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都一致认为,AC-MFL法是一种基于漏磁场检测的方法,检测传感器大多使用U形磁轭,在磁轭上绕制励磁线圈建立磁化器。当利用正弦信号激励磁化线圈时,磁轭中产生相应的交变磁化场,与被检构件形成磁回路,受集肤效应的影响,该交变场基本存在于构件表层并使其磁化饱和,如存在缺陷,则有泄漏磁场为磁敏元件所拾取,检测机理如图1所示,使用磁敏传感器获取缺陷处的漏磁场就可以表征缺陷信息。AC-MFL法检测横向裂纹时已有大量文献,表现为垂直分量为双峰值、水平分量为单峰的现象,同直流漏磁法(DC-MFL法)的典型信号特征一致,因而不便于阐明涡流场的作用机制,为能进一步开展机理分析,现以纵向裂纹为研究对象,并先对DC-MFL法开展研究,根据交、直流漏磁检测原理一致的特点,将其信号特征拓展到AC-MFL法中,最后开展U形磁轭探头的仿真和试验,与前述结果对比,从而明晰涡流场的作用贡献。DC-MFL法的仿真和试验模型及参数如图2所示,使用直流励磁线圈对钢板进行强磁化,钢板中含有纵向裂纹。为缩短计算时间,仅分析实体模型的1/2部分。钢板尺寸规格为80(长)mm×14(宽)mm×2(厚)mm,纵向裂纹为6.25(长)mm×0.5(宽)mm×0.1(厚)mm,励磁电流为12A。为保证与试验的一致性,采用线圈不动且移动钢板的漏磁检测方式,检测探头与工件表面的提离距离为0.5mm。仿真(FEA)和试验(EXP)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可见,尽管磁化场方向与裂纹走向一致,缺陷的检测灵敏度下降,但实施极强磁化后纵向裂纹也能被检出。值得注意的是,与横向裂纹的检测不同,纵向裂纹的漏磁场水平分量在缺陷区呈明显的台阶状,信号的凸起部分与裂纹长度有关,但大于真实的裂纹长度28%左右。虽然纵向裂纹的漏磁场水平分量在形状上区别于横向裂纹,但其缺陷处磁场的物理机理本质是一致的,即裂纹处磁场为背景磁场和泄漏磁场的矢量叠加,是对背景磁场的增强,磁敏元件正是拾取了这一增强的磁场变化从而实现了缺陷的检出,这一信号特征也是漏磁检测方法的基本特征,可作为检测方法的物理评判准则,因此可认为AC-MFL法也必有上述的信号特征。3u型磁键成像的模拟和实验3.1模型2:单次扫查路径为进一步开展分析,对U形磁轭探头模型进行仿真。探头参数和激励信号载荷见文献。U形磁轭探头沿裂纹y方向扫查,提离距离为0.5mm。由于模型的对称结构,只计算了一半的扫查路径结果。U形磁轭探头中心的磁场水平分量By的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在裂纹中心处的By幅值仅为无裂纹区域背景磁场的82%,其信号形状特征与图3不一致,这说明在裂纹处没有出现缺陷漏磁场与背景磁场叠加的现象,不符合前文所述的评判准则。3.2低频强场治疗对U形磁轭探头进行测试试验,试验分弱磁化和强磁化2种情况,频率范围从低频到高频,考察磁场的扰动结果。采用了小尺寸规格U形磁轭,模型如表1所示,裂纹与探头的方向仍与文献一致,探头沿Y方向扫描,采集数据的间距为1mm,探头提离0.5mm。激励频率为27kHz和8kHz,探头空载时,测量磁轭的两脚端头部分的磁场有效值分别为1.5×10-4T和265×10-4T,后者已产生较强磁场,再通过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层进入饱和状态,从原理上满足交流漏磁检测的磁化要求。图5(a)是激励频率为27kHz时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在无裂纹时,背景磁场对应的电压为4.10V左右,进入裂纹时有小幅的增加,随后就迅速下降,在进入裂纹后,磁场对应电压比背景磁场小达50mV,探头出裂纹时信号相反。图5(b)是激励频率为8kHz时的检测结果,与图5(a)相比具有一致的检测特征,但在裂纹处相比无裂纹处的背景磁场对应电压差更大,达到了近400mV,检测特征明显。试验结果的信号趋势和仿真结果符合得很好。仍使用上述探头,激励频率使用60Hz,测量磁轭的两脚端头部分的磁场有效值为39×10-4T,电路放大倍数同前,检测纵向裂纹时,没有任何信号的波动。改变扫查方式,使磁力线和扫查方向均垂直于裂纹走向时,信号变化明显,可以检出裂纹。由于此探头再加大激励时激励线圈明显发热,因此对于低频强磁化激励时要更换尺寸规格较大的探头。低频强磁化试验所用探头尺寸和试验参数如表2所示,信号激励频率60Hz,可以看出,探头空载时产生的磁场有效值为115×10-4T,当与钢板形成回路且回路间隙有3mm时,能产生有效值为545×10-4T的磁场,并对钢板产生较大吸力。对长度为40mm的裂纹进行检测,扫查方式仍与文献相同,试验结果如图6所示,仍为裂纹处磁场小于背景磁场。3.3检测灵敏度随缺陷走向的变化规律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U形磁轭探头在检测纵向裂纹时,无论励磁频率和磁化程度如何,与DC-MFL法检测结果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并没有呈现出因裂纹的漏磁场的叠加作用而增大的趋势。对探头的电磁场分析可知,在其有效检测范围内,由磁轭和被检工件形成了磁回路,其磁场可称为一次磁场,工件因此被磁化,在缺陷处有直接漏磁场,如图7所示。若基于漏磁检测原理,AC-MFL法拾取的是一次磁场在缺陷处的漏磁场。当一次磁场垂直于缺陷走向时,会具有最大的检测灵敏度,随磁力线与缺陷走向之间夹角的减小,检测灵敏度将逐渐下降。由于工件中为纵向裂纹,预期的检测信号应为具有较小的且具有向上趋势单峰现象的信号,即与图3的信号相一致,但图4~6的仿真和试验结果说明并非如此。事实上,交变的电流激励,在磁轭的两脚之间也产生了涡流,如图7所示,涡流在试件的表面表现为近似于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两脚连线。当涡流经过含缺陷工件表面时,电流向缺陷两端和底面偏转,使流经缺陷面的电流强度减小,缺陷越深的地方,电流线越稀疏,感应磁场磁通密度值也就越小,当探头走向与裂纹走向平行时,水平分量By在裂纹区域就会出现一个宽凹陷区,而不是向上的峰值。对应于图4~6的仿真和试验结果,说明检测探头获取到了二次感应场的畸变。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通交流电的U形磁轭探头检测横向裂纹时,水平分量能获得如图3所示的信号,仅是单峰更尖锐。而当裂纹处于纵向方向时,水平分量单峰方向正好相反。实际的裂纹方向可为任意方向,如图8所示,在横、纵向裂纹走向之间的缺陷,信号幅值必定小于横向裂纹而大于纵向裂纹,从而当裂纹为某一角度时无任何信号显示,造成漏检,这一点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因此对U形磁轭探头而言,在检测纵向裂纹时,检测传感器所获取的物理量并非为直接漏磁场,而是涡流引起的二次磁场变化,由此,AC-MFL法的机理解释在此条件下是有误的。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应改变各种仿真和试验参数,验证各种模型下的AC-MFL探头的检测信号特征。4纵向裂纹试验采用有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