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法经济学视角下人性假设理论的框架_第1页
行为法经济学视角下人性假设理论的框架_第2页
行为法经济学视角下人性假设理论的框架_第3页
行为法经济学视角下人性假设理论的框架_第4页
行为法经济学视角下人性假设理论的框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为法经济学视角下人性假设理论的框架

从行为法经济的角度来看,人性假设不是传统经济的“理性人”模型,而是基于行为科学和行为经济的“有限理性”理论的例子。当前学界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较为分散、不成体系。在对现有研究成果归纳梳理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行为法经济学视角下的人性假设理论框架至少包括四类行为模式:一是有限理性,指人们有限的认知能力;二是有限意志力,指人们有限的自制力;三是有限自利,指人们关心公平和他人的幸福;四是情境问题,指个人偏好会受情境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有限理性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广义上的有限理性与完全理性对应,包括上述四类行为模式;狭义上的有限理性与有限意志力、有限自利及情境问题并列,仅指人们有限的认知能力。一、法经济学上的偏差有限理性指人们有限的认知能力〔1〕,即行为人在决策时常常因走捷径而无法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外部因素,包括复杂性和模糊性。首先,超越人类认知能力的复杂性是行为人用简化决策策略来替代完整预期效用计算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而且它被认为是导致行为人偏离完全成本收益分析的主要原因〔2〕。其次,人们通常厌恶模糊,即厌恶情境的模糊或事件发生概率的不确定。当决策替代方案的内容不明晰时就会产生模糊性,它不同于信息缺乏,并且任务或目标事件的模糊性会增加预测者的预测偏差〔3〕。尤其是当存在复杂性和模糊性时,传统法经济学的分析结果就有待商榷。2.反应性贬值和心理账户。反应性贬值指如果选择方案由对方提供,那么人们会趋向于贬低该选择方案的主观价值。它与传统逆反心理相反,其动机至少有以下几种:“害怕私人信息”、“恶意”、“野心”和“纯粹反应性贬值”〔4〕。心理账户指行为人不会认为所有的金钱都可相互替代,而是向不同的心理账户分配不同类型的支出。此外,心理账户会影响选择结果〔5〕,因为人们通常会按照独立的预算和账户来安排决定〔6〕。3.启发法和效应。当人们需要对不确定性事件做出判断时,往往会使用一定数量的启发法,这有时会引发严重的系统性误差。法经济学领域涉及的启发法和效应,以及其引发的偏差主要有以下几种:(1)代表性启发法。代表性启发法指行为人会使用A代表B的程度,或者A相似于B的程度来评估概率〔7〕,由此引发的系统性错误即代表性偏差,即人们可能会系统性地误解风险水平。(2)可得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指人们会通过分析典型事例的显著程度和回想起这些事例的难易程度来评价风险发生概率〔8〕。除了与之相对应的可得性偏差,使用这种启发法还会使人们产生后见之明偏差,即个人会因为事件的最终发生而过高估算事件发生概率〔9〕。(3)锚定效应。锚定效应指人们在决策时往往过于依赖事先最近获取的信息,他们判断概率的依据通常是初始值或“锚”,但是这些初始值和“锚”往往调整不足,或者调整受到不相关“锚”的影响,从而产生调整偏差〔10〕。(4)情感启发法,指人们会基于与其决策有联系的情感“标签”做出决定,即通常会通过考虑容易获得的情感印象来简化决策过程〔11〕。(5)羊群效应。当选择涉及复杂信息和重大不确定性时,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将其他人的做法视为如何做出选择的最好证据〔12〕。(6)折中效应。人们都厌恶极端,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厌恶他们认为的极端〔13〕,这种极端厌恶会引发折中效应,即人们会在给定的替代方案之间寻求妥协。4.其他偏差。认知偏差,有时也称反应偏差,表示人的反应会随着一系列可能发生的判断而产生偏离〔14〕,即人们往往会以系统地偏离理性选择理论或预期效用模型的方式做出判断或决定。行为法经济学领域的此类偏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七种:(1)利己归因偏差,简称利己偏差,指人们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内部或个人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外部或情境因素〔15〕。此外,当两方或多方当事人就某些信息存在分歧时,个人往往会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进行解读或解释。(2)影响偏差,指人们会高估未来情感事件〔16〕或未来情境〔17〕对情感反应的影响。(3)内隐偏差,即基于隐性态度或隐性模式化的歧视性偏差,指行为人并非总会有意识地控制驱动其行为的过程〔18〕。(4)确认偏差,指人们会以支持其先入之见的方式来搜寻、记忆和解释信息,往往强调那些有助于巩固其立场或支持其决定的信息,并贬低与之相反的证据的价值〔19〕。(5)显著性偏差,指人们往往过于看重令人难忘的、生动的证据,甚至不惜牺牲更重要、更合理的相反证据〔20〕。(6)忽略偏差,指在由忽略或不作为所导致的损失和由行为所导致的同等或更少的损失之间,行为人更容易接受前者〔21〕。(7)称许性偏差,指人们在预测外部未来事件发生概率时,往往使用称许程度或级别对其进行评价,而这会产生偏差〔22〕。二、行为主体不提高行为的认知偏差有限意志力指人们往往会因缺乏自制力而无法总能做出最佳选择,它强调情感因素和对情感的不完美控制,并和判断未来发生结果有关〔23〕。换言之,人们会采取明知有悖于其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行动。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双曲线贴现。双曲线贴现是一个有关贴现的时间不一致模型,有时又被称为现在偏差,主要涉及在分配资源的决策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系统错误〔24〕。双曲线贴现是行为经济学对行为主体不耐心递减等认知偏差的数理模拟和模型化,它可以解释一系列与新古典模型不一致的消费者异常行为〔25〕。(2)乐观偏差及相关概念。乐观偏差,指人们往往高估成功概率,低估失败或风险产生概率〔26〕,并且会认为自己面临坏结果的概率比实际概率低、其处境变好的概率比实际概率高。与乐观偏差相关的几个不同概念包括:过度自信偏差,指大多数人会高估自己判断事实和情境的能力,而且专业知识和过去的成功似乎会加重过度自信〔27〕;过度乐观偏差,指对未来抱有过度的希望或信心,且通常毫无根据〔28〕;非现实性乐观主义,指人们往往对未来人生事件盲目乐观,认为发生不幸的概率小于真实水平〔29〕。(3)预先承诺和自我控制。预先承诺指如果人们可能会有不当行为的话,可以通过预先承诺不会取消其未来行为,或者为“未来的自我”设定惩罚措施,来解决缺乏远见和动态效用最大化之间不一致的问题〔30〕。预先承诺是解决自我控制或对自己强加规则约束的主要方法。(4)投射偏差和拖延。投射偏差指将当前偏好错误地投射到未来,并由于偏好的动态不一致而产生的认知偏差,它会导致预期效用无法真实反映未来实际效用〔31〕。此外,它还会导致行为人过于重视眼前收益并低估未来成本,因为人们能够在当前得到收益却只须在之后支付成本。拖延与投射偏差相反,指在当前支付成本而之后得到收益〔32〕。三、自利和人类社会有限自利指人们关心公平和他人的幸福〔33〕,其引发的核心问题是公平对待。这种对完全自利的偏离对于法律以及法律和规范系统之间的关系来讲尤为重要,因为这会显著改变行为人的行为模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公平。人们在乎公平地对待他人和被他人公平对待。尤其在熟人面前,人们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公平行事,甚至可能会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以显示公平。此外,如果他人公平行事,那么人们也会关心或者表现得关心他人———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陌生人〔34〕。人们无法离开社会,不受限制的自利不可能长期存在,而且人的福利水平有赖于有效率的社会互动,因此对现状和名誉的维持和保护就至关重要。(2)社会规范。在某些情形下,人们出于遵守社会规范做出的行为不同于由理性自利支配的行为。因为人们不仅在乎行为的内在品质,也在乎自尊或社会认可,而且人们会由于内在化其所处社会的规范而遵守那些和其直接利益相悖的社会规范。(3)合作和互惠。自利的个人会搭便车并拒绝做贡献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可以解释两人间“囚徒困境”、多人间“集体行动”以及服务和商品领域“公共产品”之类问题。但大量实验证据表明,人们会心甘情愿地主动为生产公共物品做贡献,其相对较好的解释是:假设其他人也会这样做的话,完美地意识到激励结构的行为人起初愿意为公共物品做贡献〔35〕。也就是说,在解释上述人的行为时,互惠理论(可解释礼物交换和劳动力市场决定)优于承诺理论(可解释节约用水和投票)和利他主义(可解释慈善、代际转让和遗赠)〔36〕。四、失价值判断的框架效情境问题既不适合归为偏差,也不适合归为错误,将其单独列为一类似乎更为合理。关于情境问题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情境依赖,指个人偏好高度依赖情境或情境线索〔37〕;二是情境效应,指选择方式会影响行为人的选择,即个人偏好不是既定的,而是受情境影响〔38〕,甚至情境效应会影响其偏好的形成〔39〕;三是情境错误,指个人决策会因情境导致偏离理性选择,从而产生错误〔40〕。情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前景理论、框架效应和参照依赖。前景理论是一个用来替代预期效用理论的描述性决策理论,它指个人在多个有风险的前景之间进行选择时,会表现出与效用理论不一致但却普遍的异常。前景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框架效应,指行为人在不确定情形下的选择不仅基于互相竞争的选项之间的绝对预期价值,而且也基于选项偏离一个基准或参照点的方向〔41〕。参照依赖是指行为人基于某一参照点对得失价值进行判断,即在参照点之上,个体感受为收益、反之即为损失,这可以依据预期理论、后悔理论和三阶段参照点理论进行解释,其中,在预期理论中,参照点可以是决策者的现状或抱负水平〔42〕。框架效应对法律决策者来讲有两方面的启示:在选择框架可控范围内,政府可以通过向行为人提供计划好的信息,来鼓励行为人按政府所欲求的行为模式行事。但如果框架难以控制或行为人会因选择而产生痛苦,由于这可能会引发政府不希望发生的行为,因此政府可以考虑移除部分选项〔43〕。2.禀赋效应、现状偏差和损失厌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认为在个人禀赋中存在的商品的价值比那些不包含在内的商品的价值高,这种对机会成本的轻视就是禀赋效应〔44〕。人们往往会在其拥有的物品上附加情感的和主观的价值,因此相较于该物品的客观价值,其所有者可能会高估其主观价值。禀赋效应表明,即使交易成本很低,由于再分配有效率的可能性降低了,关注效率的决策者也应当尝试将产权分配给最高效的人〔45〕。现状偏差由禀赋效应引发,指决策者需要做出具有不确定性的决策时会选择什么都不做或者维持当前或以前的决定。而且,禀赋效应和由其产生的偏差都会妨碍个人做出客观判断,并使其估值无法完全反映最新信息〔46〕。这种对价值评估的不对称异常表现就是损失厌恶,它指个人因放弃一个物品获得的负效用大于因得到该物品获得的正效用〔47〕。3.习惯、传统、成瘾和内心渴望。这四种因素都涉及过去行为对当前选择产生影响,但有些许区别。行为科学发现,由于习惯、传统和成瘾的存在,行为人过去以某种方式行事的事实会提高其在未来以同样方式行事的可能性。而内心渴望则能使想象的自利和行为之间脱节,这源于内心因素的作用,往往有悖于行为人的长期自利,而且行为人会在其发生之前系统性地低估内心渴望的力量〔48〕。4.多重自我。动态效用最大化过程中存在缺乏远见和不一致问题,即当前最优计划通常不会被遵守,或者个人的未来行为会和其最优计划不一致。此外,奖励规模大小和参照点差异会影响时间不一致的贴现率,而这会引发多重自我问题,即行为人会将跨期选择视为多个自我之间冲突的结果〔49〕。5.沉没成本效应或沉没成本偏差。沉没成本效应指人们倾向于使其决定受到较早付出的成本的影响,而若没有这些成本,他们就不会如此追求风险。与沉没成本效应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后悔、心理账户、初始投资和情境因素〔50〕。虽然和传统经济学观点相反,但人们确实经常以沉没成本作为试图做出某一具体行为的理由,而且,行为人在某些情况下忽略沉没成本可能会产生决策错误,即未认识到沉没成本不会影响选择的相对结果,但是这种行为也可能作为一种有用的启发法或明智的预先承诺方式〔51〕。此外,还可能是因为人们想保持行为的一致性。五、行为法经济学实证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