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3单元 说课稿_第1页
2022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3单元 说课稿_第2页
2022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3单元 说课稿_第3页
2022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3单元 说课稿_第4页
2022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3单元 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晨鸟教育Earlybird4曹冲称象说课稿一、说教材《曹冲称象》这篇文章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爱动脑筋,想出了秤大象的办法的故事。全文围绕”称象”这一中心,运用渲染烘托、映衬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大胆表达的品质。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初步理解词语能力。但曹冲称象这个历史故事远离孩子们生活,需要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和动画等帮助理解。三、说教学目标遵循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我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到底”“才”等重点词语表达的意思。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朗读、交流、看动画、结合课后题等多种手段,根据步骤,用上表示顺序地词语,能说出曹冲称象的过程。2.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四、说教学重点、难点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同时,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五、说教法、学法1.图文结合法。借助多媒体,出示大象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象说话。此外,在学习重点段时,通过演示图,让学生能根据提示完整的讲出曹冲称象的过程。2.自读提示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两处自学提示,让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读书技巧,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3.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本课中应用了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如看图想象说话、按要求回答问题、重点句的朗读、逻辑思考表达、用词造句等方式。六、教学过程本篇文章的授课教学,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温故而知新学生复习巩固生字词以及量词的使用,夯实基础知识。教师书写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浏览课文,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导入文本。(此环节用时4分钟)(二)明确学习目标先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就好像行驶在大海里的一条船,知道自己的方向。(用时1分钟)(三)精读感悟。(1)出示大象的图片,请孩子们迅速找出文中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通过多媒体图片的直观比较,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使学生明确,大象的确又高又大呀!增加了称重的难度。再通过提问,引出句子“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大屏幕上出示两个句子,一个没有“到底”词,一个有“到底”一词,让学生通过自读和评价读,体会有“到底”这个词更能说明大家都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再顺水推舟,让学生用“到底”一词说句子,以读促悟,以说促悟。(2)下一步出示自学提示学法,被喻为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有目的的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小声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官员们想的办法,用横线画出曹冲想的办法,在读一读,评一评官员们的做法。预设学生会从麻烦、浪费树木、曹操听了直摇头等方面说出官员们的做法不可行,体会曹操的不满意。孩子们最愿意做的事就是分角色朗读,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读好人物语气。读曹冲的话,要读的自信,胸有成竹。官员在讨论称象的办法时,要读好对话中的问句。其中“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这句话既是问句,又是长句,先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在读出反问的语气,语调上扬。(3)小组讨论。接下来是小组任务。讨论曹冲的办法需要几个步骤。结合课后第一题,将曹冲想出的办法与官员的办法作比较,思考为什么曹冲的办法更好。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给予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对这个办法,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如果不能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引导:为什么要在船舷上划线呢?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通过学生提问或是回答问题,让称象的办法逻辑关系更加清晰。结合动画PPT,完成课后第⒉题,给内容排序,在借助词句说说称象的过程。这一环节,通过有感情朗读、做比较、质疑、以及结合PPT动画、课后题和借助词句等多种方法,再让孩子们叙述曹冲称象的过程,从而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4)在曹冲称象的这一部分叙述后,问一问孩子们:你们佩服曹冲吗?为什么?引出“他才七岁”这个句子,运用比较读,说句子等方法,体会“才”字的作用,突出了曹冲的年龄之小。(5)课文结束后,让孩子们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老师总结,我们要学习曹冲这种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说板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进人课堂,但是板书在教学中,仍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进入文本开始,我会板书课题,交流到曹冲称象的过程,概括总结为造秤、秤石,随机板书,最后升华文本的思想感情,将善于观察、乐于思考,板书。给学生直观的信息,留下长久的印象。六、拓展阅读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是不言而喻的,本堂课的拓展内容是《司马光砸缸》,让学生了解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而加深对善于观察、乐于思考这些品质的深化!七、布置作业把曹冲称象的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各位评委辛苦了!5玲玲的画说课稿一、说教材《玲玲的画》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被弄脏的地方被“变”成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掩盖污渍,还给作品平添几分温馨。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二、说学情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意深刻,对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较强的指导意义。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求知欲比较强,但理解能力欠佳。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情特点,结合本课内容,在三维目标基础上,将本课目标设定为:1.知识与能力: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掌握重点词语。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试着用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本课重难点设置为: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难点: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五、说教法、学法教法:直观教学法、朗读教学法、合作研读法。(设计意图:本课面对的是二年级学生,低段孩子对直观教学比较感兴趣;同时新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法:课前预习、朗读感悟、合作交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六、说教学流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我将教学流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环节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学生熟知、感兴趣的问题“你们喜欢画画吗?最喜欢画什么?”将学生带入情景,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距离。随后揭开课题,板书、齐读课题,并简要阐述课文,顺势进入第二环节。环节二:初读感知内容,了解大意。1.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通过多媒体展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2.借助多媒体,检查生字词。幻灯片展示带拼音生字,去拼音生字(指名拼读、同桌互读,赛读、集体读等),留适当时间让学生说如何更好地记住这些生字,让学生找出本课难写的生字“候、奖、拿”,老师给予重点指导书写,为了进一步巩固生字词,幻灯片再次展示生字词摘苹果游戏。3.在学生标好自然段序号的基础上,指9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并再次思考:“你读了、听了课文知道了什么?”学生说,老师归纳概括。(配合幻灯片出示)(设计意图:1.新课标第一段有识字、写字要求,并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够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偏旁,学习独立识字的方法。2.检查学生生字词认读情况,能够掌握学生是否对课文读通、读顺,为研读教学环节打下基础。)环节三:研读课文,突破重难点,培养能力,德育渗透。此环节为了照顾课文整体美,我摒弃了以往的传统教学,直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关键词展开教学。1.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玲玲情感变化的三个关键词“得意—伤心—满意”,教师顺势提问:“玲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从文中找出分别描写玲玲情感的段落,借助多媒体出示课前准备的三幅图片进行对比,进一步了解玲玲的情感变化。(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要求。)2.在紧抓玲玲情感主线的基础上,采用自读、师范读、指名读、集体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激发读文兴趣,体会玲玲的情感变化,深度感悟文本语言,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例如,在玲玲把画弄脏,伤心的哭泣时,我这样设计:“同学们,画弄脏了,她那么伤心,又是如何做的呢?听老师读课文,(7、8自然段)拿起笔划下玲玲的做法,谁来说玲玲的做法”。教师适时指导朗读。(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嘴、动脑能力,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对课文有所思,有所悟。)3.借助幻灯片出示重点词句爸爸的话。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中背,背中悟。理解爸爸的话,懂得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设计意图:再次借助读书实践,升华学生对课文内涵的认识。)环节四:拓展延伸,走进生活。为了更好的突出文本内涵,我对重难点进行了拓展延伸——“帮帮老师”,教师出示一条布满花朵的手帕,在手帕的一角却破了一个洞,破坏了手帕的整体美感。教师顺势提问:“谁来帮帮老师?”学生发动思维、展开想象,说出修补手帕的方法,使手帕变得更美。(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不仅培养孩子说话能力和处理事的能力,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文主旨的理解。)七、说板书设计教学中板书必不可少,精心设计好板书,是有效教学之一,根据课文特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5.玲玲的画得意→伤心→满意(坏事)动脑筋(好事)6一封信说课稿一、说教材《一封信》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第3篇课文。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以儿童视角表现儿童生活。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启发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为此,我结合课后题,重点让学生讨论: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二、说学情(1)识字方面: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识字方法。因此,在识字环节,很多字都能够请“小老师”来讲解,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我重点总结多音字。(2)写字方面: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分析字形、结构等。(3)理解课文:有了前两篇课文做基础,学生已经懂得对比看待问题。三、说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封、削”等15个生字,知道3个多音字的读音并组词。指导书写“封、信”等10个生字。(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3)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浓浓的亲情,体会亲情的可贵之处。重点:识字、写字。难点: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浓浓的亲情,体会亲情的可贵之处。四、说教法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来感受人物的心里感受,从而体会露西对爸爸的想念之情。五、说学法将两封信的内容进行比较,通过朗读,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六、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并齐读。(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2.识记生字(多种方法读生字,交流、小结识字方法)(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1.教师朗读课文,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小女孩(露西)想给出国的爸爸(写信)觉得(第一封信)写得不好,在妈妈的帮助下(重新写了一封信)的故事。2.独学: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露西为什么想给爸爸写信?爸爸出国了,要过半年才能回来。今天,露西想给爸爸写一封信。以此让学生体会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妈妈还在厂里,露西早早回到家。她打开空调,又洗了一些土豆,削好后放在锅里。让学生找出里面的动词,并通过这些动词体会露西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4.独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14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第3自然段)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第7-14自然段)5.对学:同桌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露西在给爸爸的第一封信中写了什么?汇报交流。(1)重点句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开门见山地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徒增烦恼。(2)重点句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特别是“总是”一词。(3)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4)指导朗读,师引读,生领悟读,读出露西的伤心、难过以及对爸爸的思念。6.对学:同桌共读课文第七至十四自然段,找一找露西给爸爸的第二封信都写了什么?(1)“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这句话写出了什么?也写出了什么?(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活)(2)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是怎么讲的?和前一封信表达的方式一样吗?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为什么?(3)“‘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样标注标点?(4)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地呈现出来,再读一读。7.对比分析,明白道理。(1)对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第一封信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第二封信表达的又是什么思想?(2)讨论: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3)明白其中的道理。(懂得生活中要积极乐观地看问题,给远方的亲人报喜不报忧。)(四)写字指导:1.观察要会写的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3.“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4.师范写,生描红、练写。5.师点评。(五)板书设计一封信第一封:想爸爸台灯坏了冷清第二封:家里很好自己修台灯希比希活泼说课稿《妈妈睡了》说课稿一、说教材《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妈的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哄、先、梦”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哄、先、闭”等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3.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如下几种教法授课,使学生很快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1.用唱歌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

2.利用各种媒体激发兴趣,使学生直观主动地去理解内容,促进学习。

3.适当采用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教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三、说学法

1.初读课文采取让学生自学,汇报交流,教师引导的方式,扫清语言障碍。

2.学习新课时,仍然本着“学生为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充分交流合作后,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和感悟课文。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把“相信学生能学会”作为这课教学的核心理念,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1.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吸引学生,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吸引到课文中来。所以课一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2.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以后我就问大家:“歌中唱到了谁呀?”非常明显唱到了妈妈,于是我创设了“谁愿意把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设计意图:我想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产生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产生移情效应。)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有的学生会说:“生活中的妈妈很美丽,尤其是那双大眼睛。或有一头又黑又亮还很长的头发。”有的会说:“妈妈做的饭菜特别好吃。”还有可能说“平时特别关心自己的学习。如天天接我、送我放学,辅导我学习等。”……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我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同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揭示并课题板书《妈妈睡了》。紧接着我说:“我们应怎样读课文的题目呢?”根据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他们肯定知道《妈妈睡了》要小声,如果大声会吵醒妈妈。根据此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题《妈妈睡了》,这样又一次调动了学生对妈妈的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对妈妈的爱的情感体验下进入文本。(二)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在老师感情的渲染下,我想学生肯定会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都跃跃欲试地想自己读一读。于是,下一步放手学生自读课文,识记生字。按照平时的习惯学生的学习流程是这样的:初读课文,标出生字。2.再读课文,认识生字。3.熟读课文,标划词语。4.回归课文,再读字词。5.识记字形,指导书写。(设计意图:1.对于生字的识记,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基础,所以教师干脆直接教给学生自学,发挥学生主体性,使他们成为识字的主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们主动识字,孩子们识字的兴趣很大,积极性很高,他们都会自主进行识字活动,在此手段的激励下,学生的识字量很大。2.采用师生共同评价的形式,避免了评价单一性,顾全了整体,另外也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关系,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奠定了基础。)(三)读中感悟,体会深情。1.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课文只分三部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所以我把文本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能学会,让他们自读课文,之后谈论感受最深的地方。(设计意图:因为我知道学习活动是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表现的基础。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遇,就有了更多表达情感的平台。在这儿进行课文分析时,我准备通过展开读、说、写、评等活动,充分地表达了学生从文本中体验到的情感。)2.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学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进行交流。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我是从“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看出来的,再加上自己的理解。3.这时我抓住这段引导学生都来分析。学生还可能说:“我从妈妈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看出妈妈很累。这是我紧紧抓住这里进行生活拓展,问:根据你的观察,妈妈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因为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所以我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4.在这部分有两个词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是“沉”。对于“呼吸沉”的理解采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朗读。)5.有的学生可能对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感触较深,在谈论时,就可能抓住“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设计意图:在平时的训练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多样化地语言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因为语文课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舞台,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多样化的表达,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对“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汇报时,有的直接摘录了书上描写的原句来表达,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几个关键词语,有的联系自己的生活,还有的可能加上想象等,学生在表达中思辨,在倾听中评判,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同样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情朗读。因为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使感受加深,情感被激活,他们才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6.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时,“温柔”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估计这里学生可能要提出疑问,处理这个问题,我准备用读文分析的方法。出示这段文字: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段话,看看能有什么收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可以抓住睡梦中妈妈在微笑,很温和,另外,通过“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来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设计意图:在读中感悟,体会深情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始终以《小学生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的课堂。在《妈妈睡了》的教学中,课始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引出,教师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探究内容进行探究;当学生就“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成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心灵。)(四)拓展训练1.把自己最想说给妈妈的话写在一张纸条上或是做成一张卡片,回家后悄悄放在妈妈能看到的地方。2.把妈妈怎样爱你们和你们对妈妈的爱写到自己的“小笔头”里。(设计意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在通过各种手段,如:教师的语言、眼神、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的设计等营造自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因为只有自由宽松的语文课堂才会激起学生智慧的波澜。我们老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获得自我满足。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充分展示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在这儿,老师再也不是传统定义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了,更像一个专业的主持人。)五、说板书设计7妈妈睡了很美:明亮弯弯红润很温柔很累(设计意图: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亮点”进行板书,使整节课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点,起到引领作用。同时,随机板书也作为一种肯定学生探究成果的形式,促进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口语交际:做手工说课稿一、说教材这次训练是以“做手工”为主题展开口语交际,是对本单课文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交际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能够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三、说教学目标1.说的习惯和能力:能按顺序说出手工制作过程,会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2.听的习惯和能力:要认真听,能记住说话人的主要信息。3.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增强展示自我的意识。四、说教学重难点能按顺序介绍手工制作的过程;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说话人的主要信息。五、说教法学法1.创设情境法:《语文课程与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的原则、要领的方式。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引入了学生喜爱的动画片的形象,迅速激起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2.示范引领法:教学中,教师出示范例,从中引导学生感悟口语表达的方法,要给学生的语言搭梯子。3.以评促说法、以导助说法:通示评价引导,与学生双向互动引导学生掌握说的技巧,增强说的自信。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温故知新,引入话题1.复习: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1)出示《曹冲称象》第4自然段: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⑵朗读,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先再然后最后(3)去掉表示顺序的词,对比朗读,感受表示先后顺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