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闵行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分析_第1页
成都市闵行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分析_第2页
成都市闵行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分析_第3页
成都市闵行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闵行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疾病、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同时,它也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有超过1700万人因慢性病而过早死亡。目前,慢性病是人类最首要的死亡原因,其影响在稳步增大。80%的慢性病死亡发生在世界绝大多数人口生活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慢性病不仅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并且被低估的经济影响。常见、可变更的危险因素是导致慢性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武侯区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以疾控为主导、以社区为平台”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武侯模式”。为准确掌握社区居民慢性病高危因素知晓率,包括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以及人群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知晓率,掌握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的基线资料,为进一步开展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工作提供参考和评价依据,于2011年3月开展了社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知晓率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调查的主题武侯区社区居民,年龄≥18周岁(不包括暂住人口)。1.2调查对象的确定调查员经集中统一培训后明确调查目的、统一调查方法与问卷填写标准等。采用估计总体率的样本含量计算方法确定样本含量,计算得n=436人。采用两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郊区和城区按照随机化原则分别抽取1个社区居委会为调查点,调查点内居民户按照随机化原则每户抽取2人调查,不足2人的居民户全部调查,直至完成样本含量。对抽取的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自身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空腹)知晓情况等。1.3数据库的建立及统计分析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449份,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并作逻辑检错,运用SPSS13.0和Stata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人口类别本研究共调查社区居民449名,其中,城区调查227人,郊区调查222人,分别占50.4%、49.6%。2.2调查对象的职业、文化程度调查对象中,男性189人,女性260人,分别占42.1%、57.9%,性别比为1︰1.38。平均年龄(46.32±17.73)岁,中位年龄45岁,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88岁。职业以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为主,分别占24.9%、22.8%,郊区和城区调查对象职业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20,P=0.00)。绝大多数调查对象民族为汉族,占99.3%,其他民族占0.7%。文化程度以本专科为主,占31.6%,其次为高中、初中,分别占27.6%、24.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13.8%,研究生占2.9%;郊区调查对象文化程度分布较城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44,P=0.00)。2.3慢性病人群调查共涉及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问题共7题,答对其中4题即为“知晓”,知晓率为62.6%。其中,“年龄大于45岁”和“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37.2%、43.9%。城区、郊区人群之间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不同,分别为81.5%、4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区人群知晓率高于郊区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22,P﹤0.05)。见表1、2。2.4织物上各因子得分情况对涉及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的7个知识问题,以每题1分的方式计分,答对1题计1分,答错或不知道计0分。调查对象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识得分最高为7分,最低为0分,中位数为4分。其中,得分4分及以上者占62.6%,0分者占7.3%。为探索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人群类别等因素对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将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识得分作为有序多分类因变量进行累积优势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区居民比郊区居民知识得分更高(OR=5.02,OR95%C.I.3.27~7.69),知识得分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OR=1.66,OR95%C.I.1.32~2.09)。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变量及赋值或编码及分析结果见表3、4。2.5人群自我血压知晓率、文化程度与高血压归因分析调查对象中,248人知晓自我血压,自我血压知晓率为55.2%。经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人群自我血压知晓率与年龄呈负相关(OR=0.51,OR95%C.I.0.42~0.62),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OR=1.88,OR95%C.I.0.42~3.34);城区居民自我血压知晓率比郊区居民更高(OR=2.64,OR95%C.I1.57~4.45)。2.6自我血糖知晓率影响因素的stic回归分析调查对象中,114人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占25.4%。经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人群自我血糖知晓率与年龄呈负相关(OR=0.61,OR95%C.I.0.51~0.74);城区居民自我血糖知晓率比郊区居民更高(OR=1.39,OR95%C.I.1.09~2.03)。2.7我体重知晓率、年龄、文化程度的相关分析绝大部分调查对象知晓自我体重,占89.8%。经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自我体重知晓率与年龄呈负相关(OR=0.73,OR95%C.I.0.54~0.98),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OR=0.46,OR95%C.I.0.29~0.73);城区居民自我体重知晓率低于郊区居民(OR=0.33,OR95%C.I.0.13~0.81)。2.8男性自我麻黄知晓率低调查对象中,344人知晓自我腰围,占76.6%。经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自我腰围知晓率低于女性(OR=0.46,OR95%C.I.0.27~0.77);城区居民自我腰围知晓率低于郊区居民(OR=0.52,OR95%C.I.0.29~0.90)。3社区居民慢性病的知晓率及干预行为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18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糖尿病患病率为2.6%,高血压知晓率为30.2%。创建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评价指标要求:示范区人群体重知晓率、腰围知晓率、血压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血糖知晓率达到30%及以上,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逐年递增30%。本次调查发现,≥18岁人群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为62.6%,自我血压知晓率为55.2%,自我血糖知晓率为25.4%,自我体重知晓率为89.8%,自我腰围知晓率为76.6%。由此可见,社区居民自我体重、自我腰围知晓率均达到国家标准;自我血压、自我血糖知晓率与国家标准相比,尚有差距;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为此,今后的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应以普及社区居民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识为突破口,以自我监测血压、血糖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重点,建立健康档案,提高社区居民自觉开展自我监测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社区居民慢性病发病率。由于保健意识淡漠、医学知识缺乏、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的相对落后,农村居民慢性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更低,在农村开展慢性病预防和控制活动已非常必要和紧迫。调查发现,郊区居民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识得分、自我血压知晓率、自我血糖知晓率、均低于城区居民,证明郊区居民已成为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工作的“短板”,按照木桶理论,应该将郊区作为下一步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工作的主战场,采取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提高郊区居民慢性病高危因素知晓率,并适时进行评估,以促进全区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工作进入新阶段。高年龄组、低文化程度人群值得关注。几乎全世界的调查都显示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大。我国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及IFG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器官逐渐老化,免疫系统功能逐渐减弱,机体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另外年龄越大,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时间就越长。本次调查显示,自我血压知晓率、自我血糖知晓率、自我体重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