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黄山的奇峰、怪石只有依赖飘忽不定的云雾的烘(hòng)托才显得扑溯迷离,黄山峰石在云海中时隐时现,似真似幻,使人感到一种神奇缥(piāo)缈的仙境般的美。B.我们想看到高山之上,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miǎo)的景象;我们还想听到泉水激石,泠(lín)泠作响的清脆悦耳之声。C.这座窑(yáo)建得像烧陶的窑一样,食客不能往里面窥(kuī)探究竟,却能从它的小窗里闻到时时飘出的木香和肉香。D.庄里的私塾(shú)先生满腹经伦,不仅懂得诗云子曰,还对孙子兵法颇(pō)有研究,精通三十六计,有点像梁山上的智多星吴用,胡家庄人都叫他“胡学究”。
2、下列语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否则,鸠占雀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D.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威感觉脚被什么绊了一下,但他不以为然,毫不犹豫地从车后拎了两个箱子下来。B.瓷砖常会被油腻、水锈、皂垢等玷污,尤其瓷砖接缝处更易藏污纳垢。C.马县尉饥渴困顿,买了两瓶酒,令一行人都喝了些,不想全被麻倒,不省人事。D.本来是留给老李的职位,怎知董事长的亲戚来了个鸠占鹊巢,可把老李气坏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校开展的“消防安全进校园”活动,大大增加了同学们的消防安全意识。B.扫码支付已成为现代生活中重要的支付方式,能更好地解决支付不便捷。C.省博物馆举办的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D.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有序推进、周密部署、统筹规划。
5、请选出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这个句子关联词搭配错误。B.“李白的诗大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个句子标点使用正确。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乡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是千百年来,犹如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经岁月淬炼,成就了今天的中国红和中国甜。
②唯有过年、过节才会挂红、穿红,打糕捣浆犒劳一下自己。
③红要红得正,鲜活亮堂;甜要甜得醇,笃实厚稠。
④在悠长的农业社会,老百姓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
⑤红和甜,在中国民间是喜庆吉祥的符号。A.④②①③⑤B.⑤③④②①C.④①③②⑤D.⑤②④③①
二、古诗文默写
7、默写
(1)鸡声茅店月,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2)山舞银蛇,_____,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3)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4)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岳阳楼的一副长联里有“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的佳句,《岳阳楼记》中对应“两字关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面对未来,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要有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李白诗云:“________,________。”(请从《行路难(其一)》中选择合适句子作答)
三、文言文阅读
8、【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唐时有书生旅宋州①。时李勉少年贫苦,与此书生同店②。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治,临绝语勉曰:“某家住洪州③,将于北都④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⑤命也。”因出囊⑥金⑦百两遗勉,曰:“足下为余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任开封尉⑧,书生兄弟寻问至,诘勉金之所,勉携之至墓所,出金付焉。(选自《尚书谈录》)
【注释】①宋州:古州名,今河南商丘。②店:客店。③洪州:古州名,在今江西境内。④北都:指开封。⑤其:大概。⑥囊:袋子。⑦金:黄金。⑧尉:官名。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1)濯清涟而不妖
濯:_______(2)陶后鲜有闻
鲜:_________
(3)临绝语勉曰
语:_________(4)因出囊金百两遗勉
遗:___________
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B.出淤泥而不染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C.将于北都求官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足下为余毕死事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不旬日书生疾作遂至不治
8.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君子的美好品德。甲文中的“出淤泥而不染”体现了君子_____________(四字词语)的传统美德;从乙文中的“勉携之至墓所,出金付焉”能看出李勉君子____________(三字词语)的好品质。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时李勉少年贫苦,与此书生同店。
四、现代文阅读
9、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人•物•语言①在文学修养中,语言学习是很重要的。没有运用语言的本事,即无从表达思想、感情;即使敷衍成篇,也不会有多少说服力。②语言的学习是从事写作的基本功夫。③学习语言须连人带话一齐来、连东西带话一齐来。这怎么讲呢?这是说,孤立地去记下来一些名词与话语,语言便是死的,没有多大的用处。鹦鹉学舌就是那样,只会死记,不会灵活运用。孤立地记住些什么“这不结啦”“说干脆的”“包了圆儿”……并不就能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北京人来。④我们记住语言,还须注意它的思想感情,注意说话人的性格、阶级、文化程度,和说话时的神情与音调等等。这就是说,必须注意一个人为什么说那句话,和他怎么说那句话的。通过一些话,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生活与性格来。这就叫连人带话一齐来。这样,我们在写作时,才会由人物的生活与性格出发,什么人说什么话,张三与李四的话是不大一样的。即使他俩说同一事件,用同样的字句,也各有各的说法。⑤语言是与人物的生活、性格等等分不开的。光记住一些话,而不注意说话的人,便摸不到根儿。我们必须摸到那个根儿——为什么这个人说这样的话,那个人说那样的话,这个人这么说,那个人那么说。必须随时留心,仔细观察,并加以揣摩。先由话知人,而后才能用话表现人,使语言性格化。⑥不仅对人物如此,就是对不会说话的草木泉石等等,我们也要抓住它们的特点特质,精辟地描写出来。它们不会说话,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替它们说。杜甫写过这么一句:“塞水不成河。”这确是塞外的水,不是江南的水。塞外荒沙野水,往往流不成河。这是经过诗人仔细观察,提出特点,成为诗句的。⑦塞水没有自己的语言。“塞水不成河”这几个字是诗人自己的语言,这几个字很普通。不过,经过诗人这么一运用,便成为了一景,非常鲜明。可见只要仔细观察,抓到不说话的东西的特点特质,就可以替它们说话。没有见过塞水的,写不出这句诗来。我们对一草一木,一泉一石,都须下功夫观察。找到了它们的特点特质,我们就可以用普通的话写出诗来。光记住一些“柳暗花明”“桃红柳绿”等泛泛的话,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泛泛的词藻总是人云亦云,见不出创造本领来。用我们自己的话道出东西的特质,便出语惊人,富有诗意。这就是连东西带话一齐来的意思。⑧杜甫还有这么一句:“月是故乡明。”这并不是月的特质。月不会特意照顾诗人的故乡,分外明亮一些。这是诗人见景生情,因怀念故乡,而把这个特点加给了月亮。我们并不因此而反对这句诗。不,我们反倒觉得它颇有些感染力。这是另一种连人带话一齐来。“塞水不成河”是客观的观察,“月是故乡明”是主观的情感。诗人不直接说出思乡之苦,而说故乡的月色更明,更亲切,更可爱。我们若不去揣摩诗人的感情,而专看字面儿,这句诗便有些不通了。⑨是的,我们学习语言,不要忘了观察人,观察事物。有时候,见景生情,还可以把自己的感情加到东西上去。我们了解了人,才能了解他的话,从而学会以性格化的话去表现人。我们了解了事物,找出特点与本质,便可以一针见血地状物绘景,生动精到。人与话,物与话,须一齐学习,一齐创造。(选自《老舍谈写作》)
(1)选文是围绕什么话题来进行论述的?
(2)选文第⑥、⑦段举“塞水不成河”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选文提出“学习语言须连人带话一齐来,连东西带话一齐来”。请从下面提供的两个课文片段中任选其一,进行简要分析。[甲]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范进中举》)[乙]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怀疑与学问顾颉刚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③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④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⑤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①”,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甲】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乙】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丙】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②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③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②【笛卡儿】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③【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对下面的材料进行删改,使之成为第六段的一个论据,并判断这个论据应放在【甲】【乙】【丙】哪一处,写明理由。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戴震治学广博,音韵、文字、历算、地理无不精通,反击“去人欲,存天理”的说教。对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梁启超、胡适称他为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
论据:_____
该论据应放在
_____
句处,理由: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影视文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地貌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林师范学院《中国哲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玉职业技术学院《文学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方现代文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2024-2025学年初三5月模拟(三模)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道路勘测设计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华商学院《基础俄语四》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2025学年高三5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商业模式与盈利策略
- 2024年09月2024渤海银行上海分行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辽宁省辽渔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员工招聘与选拔》课件
- 南昌起义模板
- 【MOOC】体育舞蹈与文化-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接处警流程培训
- 2024年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园林植物病虫害》课件
- 小红书食用农产品承诺书示例
- 空调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