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专题11气候三-全球气候变化_第1页
小专题11气候三-全球气候变化_第2页
小专题11气候三-全球气候变化_第3页
小专题11气候三-全球气候变化_第4页
小专题11气候三-全球气候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专题11气候(三)一一全球气候变化

小专题跟踪训练11一、单项选择题(2017•浙江台州高三质检)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曲线。读图,回答1〜2题:.裸子植物繁盛时代的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A.全球自然带北移 B.全球高大山地雪线上升C.全球海岸线变短 D.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解析:1.B2.D第1题,中生代时裸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由图可知,中生代气候总体特点为暖干。第2题,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气温较低,全球高大山地雪线下降,利于物种在岛屿间交流,所以D正确。(2016•浙江慈溪高三期中)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下列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A.冰期①B.冰期②C.冰期③D.冰期④.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③时期()A.全球各地降水较多 B.山地雪线海拔较高C.温带作物北界偏北 D.陆地总面积较大解析:3.D4.D第3题,气温最低,应该是冰川面积最广,分布纬度最低的时期,所以D正确。第4题,第四纪全球处于寒冷期,山地雪线海拔偏低,北半球温带作物北界偏南,降水整体偏少,海平面偏低,大陆和岛屿的面积会增大,所以D正确。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下表示意气候变暖下矮蒿草甸植被物候期的变化。读表,回答5〜7题:物候期类型始期变化/天末期变化/天营养期+0.37-2.42**花蕾期-0.84*-0.16*花期-1.47**+1.26**结果期+2.84**-0.42果后营养期+0.37-5.74**枯黄期+0.89*-3.00*生长期+0.37*-4.58**注:“+”表示提前,“-”表示延迟,“*”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全球气候变暖使矮蒿草甸植被()A.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缩短B.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推迟C.花期末期延迟D.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矮蒿草甸植被物候变化,使得()A.植物提前展叶和开花,减小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B.植物成熟时期避开秋季霜冻,避免物种生殖失败C.各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物种间相互作用脱节D.减少物种间竞争,有利于减缓物种淘汰、灭亡速度.该植被类型可能分布在()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 D.江南丘陵解析:5.D6.C7.C第5题,根据表中数据和注记可知,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始期提前0.37天,末期延迟4.58天,整个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而不是缩短;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都提前,而不是延迟;花期末期提前,即花期缩短。第6题,全球气温升高,极端天气增多。展叶和开花的提前,增加了植被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植被成熟期延迟,增加了遭受秋季霜冻的可能性,增加了物种生殖失败的可能性。物候变化不同步,导致物种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相互作用脱节,加快了物种淘汰、灭亡的速度。第7题,根据题干可知,矮蒿草甸植被主要分布于高寒地区,可推断该植被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2016•浙江温州高三期末)读“我国南方某地区1960年〜2010年气温和降水距平(距离多年平均值)曲线图”,回答8〜9题:.图中反映近50年该地区( )A.降水年际变化大 B.降水季节变化大C.气温逐年增高 D.气温逐年降低.该地区农业生产旱情最严重的时期可能是()A.1960年〜1969年B.1980年〜1989年C.1990年〜1999年D.2000年〜2009年解析:8.A9.D第8题,据图分析可知,近50年该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季节变化由图不能看出,气温波动变化。第9题,在2000年〜2009年气温逐年升高,蒸发量增大;同时降水量较同期逐年减少,导致旱情加重。近年来,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积雪融化、冰川消失现象非常严重,在过去的80年内冰川已经萎缩了80%以上。有环境专家指出,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可能将在10年内彻底融化消失,届时乞力马扎罗山独有的“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别。读图,回答10〜11题:.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渐趋缩小,反映了全球环境的某种变化。与这种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是()A.舟山渔场出现渤海湾鱼种B.日本本州岛樱花推迟开放C.我国沿海地区海水侵蚀作用将减弱D.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升高11.乞力马扎罗山()A.所在区域河流主要为山地冰川融水补给B.该山地是在地垒构造的基础上形成的C.南坡雪线位置低,主要是位于背风坡D.冰川范围的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解析:10.D11.D第10题,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渐趋缩小,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山地

针叶林带分布海拔升高。第11题,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多,会导致气温升高,冰川融化。乞力马扎罗山所在区域河流主要为雨水补给;乞力马扎罗山主要是火山喷发形成的;乞力马扎罗山南坡雪线位置低,主要原因是位于迎风坡,降水多。0.9980.9960.9940.9980.9960.9940.9920.990纳木错多年水量一气温变化相关性图图例□水量 口口□口。年平均温度 。□口°5°O° 。。口。o□oO°O°, □05°.影响纳木错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B.降水增加C.水面面积变小 D.积雪面积变大.下列西藏的人类活动,与纳木错年平均温度变化相关程度高的是()①扩大畜牧业规模②发展河谷种植业③旅游业快速发展④高原湿地的修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12.A13.B第12题,从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纳木错水量变化与气温的变化一致,气温升高的时候水量就会增加,反之减少。所以影响纳木错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第13题,气温升高可以扩

大畜牧业规模,气温升高,湖泊面积增大,有利于旅游业快速发展,B正确。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21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材料二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⑴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下列选项填入表格中。A.极冰融化 B.毁林C.沿海低地被淹 D.燃烧矿物燃料降水和干湿

状况变化洪涝灾害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膨胀威胁人类健康灾害事件增加土地盐碱化地下水

质变咸降水和干湿

状况变化洪涝灾害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膨胀威胁人类健康灾害事件增加土地盐碱化地下水

质变咸⑵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21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解析:第⑴题,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全球变暖的因果关系不难填出。第⑵题,我国能源消耗量大,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CO9排放量2大。第⑶题,预防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一方面要加强研冗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可修建防洪大堤等工程,另外还要疏浚河道以防内涝。第⑷题,减少碳的排放,抑制全球变暖,一是推广节能技术,二是优化能源结构,三是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答案:(1)(自上向下,自左向右)B、D、A、C⑵原因: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⑶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加高加固防洪大堤;整理疏浚河道以提高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⑷①发展并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③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甲为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浅色线条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到的气温变化模拟值,深色线条代表的是实际气温观测值。气温变化(七)材料二图乙为世界局部区域图。乙⑴读图甲,分别描述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特点并简析原因。⑵读图乙,简析B所在地区在世界交通位置中的重要性,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提升北冰洋海运价值的影响。⑶图乙中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给该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解析:第⑴题,据图可读出其特点,原因主要是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及植被的破坏。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