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禁忌语看日本人的心理特征_第1页
从禁忌语看日本人的心理特征_第2页
从禁忌语看日本人的心理特征_第3页
从禁忌语看日本人的心理特征_第4页
从禁忌语看日本人的心理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响。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让人类的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了这样的文化背景,我们就能正确理解这些异常搭配的真实含义了,同时,它们也在进一步推动所体现文化的充实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上不断出现一些其他新现象———新词语。可一旦脱离现代社会背景,比如什么是灰色收入,什么是熊市牛市,同样会让人一头雾水。三、结语脱离语境看一个词或一个句子,除了判断拼写正误或者语法是否规范外,是看不出好坏优劣的,更谈不上文笔是否工整、语言是否美妙。语言运用得好不好是对语境而言的。说话者为了达到某种语言效果,主观创造某种突出价值、偏离突出过程离不开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的参与。同样,在接受者对这些改造后的搭配组合进行意义的重新建构过程中,也必须结合各种语境所提供的信息,将这些看似费解的词语后的语用意义挖掘出来。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这些非常规搭配绝不是胡乱搭配,也绝不是脱离语境一时兴起而玩的文字游戏。它的产生和运用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产生奇妙的效果;一旦脱离语境,这种非常规搭配就会显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了。参考文献:[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摘要: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语言的背后有种种心理与文化的背景,同样,任何一种心理意识也不仅仅停留在思维上,而总是通过语言或行为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探讨了日语禁忌语以及日本人的心理特征,希望能给中日文化交流带来少许裨益。关键词:禁忌语心理特征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的认识,不能够合理解释某种反常的自然力,语言被赋予了它本身原本没有的超自然的力量。人们以为语言如同大自然的风声、雨声和雷声,有一种超自然的神力,既可降福消灾,也会给人带来苦难。因此人们将言语所代表的事物和言语的本身等同起来,也就是将表示祸福的词语看成祸福的本身,并且在言谈中非常小心谨慎地使用词语,唯恐触怒神灵。冒犯了神灵要遭受惩罚,沾染了晦气则会倒霉。自古以来,日本民族是个崇尚万物有灵论的民族,并深信语言的灵性。语言有灵,便会产生灵力,给人类带来幸福或不幸。早在日本最古老的和歌集《万叶集》中,柿本人麻吕有这么一首诗歌:L岂L来^日本内国^言集G幸^3、国干杀幸<ab9^^o意思是:日本是一个“言灵”带来的幸福的国家。让我们为今后的航海安全祈祷吧(只要你这么说,安全就会实现)。《万叶集》讴歌的“言灵信仰”,在现代的日本仍然存在。在日本社会,禁忌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小至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大到政治、外交、文化等活动都有禁忌的身影。本文拟从称谓禁忌、疾病与死亡禁忌、有关生理行为的禁忌、数字与植物禁忌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日语中的禁忌表达及日本人的心理特征,希望能给中日文化交流带来少许裨益。一、称谓禁忌日本是典型的群体主义社会,而群体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横向有内外之分,内部的上下等级森严,上对下来说就意味着权力、权威。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对称谓的选择就充分地反映了现代日本社会的等级特征。称谓禁忌一般表现在下对上的称谓上,即下级、晚辈等不能直呼上级、长辈的名字,其原因就是由原始社会对神秘力量的盲目崇拜和敬畏,发展成为对现实的权利的尊敬和敬畏。比如责备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可以用「相杀完(上」,但对公司的上司却不能用「存玄太(上」。「而玄太(上」一般用于稍微年长的女性称呼自己的丈夫。对于公司里的上司,一般使用「部晨」、「言果房」等职衔名称来称呼的。对部长使用「存玄太(上」那差不多是冲着部长吵架了。商店里的店员对客人也不能说「存玄太(上」,而应该说「相客棣(扪。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十大诫命”之一就是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字。凡是妄称上帝者,“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死后定被罚入地狱。日本有句谚语,叫做「名^体在表守」(名示体)。名字不仅是人的识别符号,而且往往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日本著名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在其《日本人G言^表现》一书中,提到他读中小学时,每年都要数次聆听校长宣读《教育勒百吾》,每每在读到结尾处署名“睦仁”并签章处,校长先生对直接读出“睦仁”二字深感诚惶诚恐,而必定读为“御名御玺”。这种避免说出天皇或者尊长者名字,以示对其人的敬畏,就是名字禁忌的一个表现,这亦称之为避讳。二、疾病和死亡禁忌自古以来,疾病和死亡都是人们忌讳谈论的话题。在言谈中,众人一起评论他人时,忌讳谈人的生理缺陷。注意对残疾人不能直言“残疾”,而要称呼其为「身体障害者」。称呼盲人不能用「的<三」,要用「目^不自由玄人」;哑巴不能叫做「相L」,而是「口^不自由玄人」;聋子也不能称作「^人泛'」,而是「耳^不自由玄人」;瘸子不叫「^儿泛'」或「^七二」,而是「足G不自由玄人」。因为在日本,人们对残疾人十分尊重。在马路上有专供盲人使用的盲道,十字路口绿灯出现时有规定的音乐随同播放以引导盲人横穿马路。死亡是困扰人们生活的可怕阴影,尽管人人都知道它的来临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自然死亡,还是被迫死亡,人们都发明了一些听起来不是十分可怕的委婉语。“死”是个人人都认为不吉利的字眼儿,于是,人们就避免谈到“死”字,遇到非说不可的时候,就用许多别的字眼来替代它,如说「亡<玄马」、「世在去盲」、「二占岂九马」、「息葩完盲」、「永眠守盲」、「昇天守盲」、「他界守马」、「往生守马」、「不^^客占玄盲」、「果乙马」、「<太^马」、「没守马」、「土仁笈马」等等。中国人也不喜欢用“死”这个字眼,而是说成“见阎王”、“升天”、“见上帝”、“去见马克思”等等,据统计,汉语中从古到今有关死的禁忌语、委婉语达到三四百之多。三、有关生理行为的禁忌在日本文化中,某些生理行为,如月经、大小便、怀孕等话从禁忌语看日本人的心理特征(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通226019)龙臻219考试时刊题是多数人避免直接谈论的禁忌话题。指称这些行为时,人们往往使用委婉语。在江户时代,很多地方将妇女的生理现象称为「障^」,这个词原本是“妨碍”、“不便”的意思,用在这里直接表现了禁忌意识,由此又发展到「月G障4」、「差L障4力:而盲」,沿用至今。江户时代关于月经的忌词还有「衣L而口」、「猿猴房」等说法。现实生活中,人们又发明了「存也仁玄0太」、「女G日:来太」、「扫月棣力:来太」、「生理仁玄0太」等委婉语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在日语中,和人体排泄有关的用语均被看作是禁忌语言。虽然人们天天使用厕所进行大小便,但在指称它们时多数避免直说。日语中有很多关于“厕所”的委婉语言,人们去厕所大小便也要委婉地表达,比如「^上^^失礼L杀寸」、「自然:呼儿^^盲」、「存^^仁行岂杀守」等。日语中关于怀孕的委婉语也颇有一些,比如「相的P'太」、「P'舌太」、「身乙飞马」、「而;^:玄口」等等。此外,「胸:大舌I、」表示乳房丰满,「存^二」代替女子阴部,「二九」代替男性生殖器。四、数字和植物禁忌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偏爱某些数字和日期,同时又忌讳某些数字和日期。虽然这是一种迷信思想,但对某些数字和日期的宠信和禁忌仍然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现象。在欧美等西方国家里,“13”是个令人恐惧不安的数字。因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想方设法避开13:宴客时避免13人同坐一桌;建筑物没有第13层,楼房、房间避免编号13,学生在考场上拒绝坐13号座位,海员厌恶13号启航。日本人对数字的吉凶感觉也很敏感,他们很讨厌“4”、“9”。这是因为“4”与“死”发音相同;“9”与“苦”谐音。因此在喜庆的场合和医院、饭店等场所,一般不使用这几个“不吉利”的数字。如在日本的医院就没有4号、14号病房,因为医院里的病人最忌讳的就是“死”。出门旅行,日本人对于与“死”发音相同的4号座位也很忌讳。日本人过新年时要在门前立“门松”,也都避免在29日那天,就是因为忌讳“9”即“苦”。同时,日本人又偏爱奇数,“七五三”是日本人在祝贺中表示吉利的数字。在拜访或探望他人时,往往带“3”或“5”样礼物,忌讳“4”。自然界中的植物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人这个最高级的智能动物也在植物中发现了禁忌。探望病人时,日本人喜欢送鲜花。但不能送带根的鲜花,因为病人极为忌讳。另外,病人都忌讳“死”,“死”在日语里的发音是“shi”,所以忌讳有“shi音的花,如「仙客来(^^^公^)」。还有「山茶花('^八中)」,凋谢时整个头一下落地,「罂粟(勺^)」的花期很短,都不吉利,让人联想到生命的尽头,所以也是禁忌所在。五、其它禁忌在婚礼上,切忌使用「切九盲」、「割九盲」、「余冬^^」等词,因为结婚双方谁都希望白头偕老,这些不吉利的字眼极伤感情。同时结婚虽是喜事,但也不希望有两次以上,所以「戾盲」、「隔盲」、「东臬^返守」也应当避讳。新郎新娘切婚礼蛋糕时要说「入刀」,打破酒桶的盖子叫做「^^岂」,结婚仪式结束要说「相^^」。一般家庭里如果有一个准备高考的孩子,在接近考试的日子里,「落^马」、「滑马」等就成为禁忌的词语。一家人去滑雪,不管怎么滑到,这本来跟孩子是否会在考试中落榜无关,但一家人都不用「滑马」这个词,怕万一不幸言中。以上简要介绍了日语中的禁忌语以及日本人的心理特征。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日本人心理特征,要学好日语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习俗以致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地使用这种语言。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培养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人才。禁忌表达现象几乎出现于所有文化中,彼此既有相通也有相异之处。只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对比分析,才能减少文化摩擦,避免文化休克,从而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参考文献:[1]武心波.当代日本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沈宇澄.现代日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4]顾嘉祖、陆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5]吴侃.日语词汇研究.[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6..].摘要:家训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阶层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塑造与弘扬;家训文化中的精华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创建有较大的借鉴作用。关键词:传统文化家训继承与发扬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献中,家训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阶层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塑造与弘扬。因此,吸取家训文化中的营养因素,对于今天的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家训,简而言之就是父祖辈对家人和子孙后代的训示、教诲。同时,家训也是个统称,不同的人写的家训有不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