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元首制度_第1页
第一讲元首制度_第2页
第一讲元首制度_第3页
第一讲元首制度_第4页
第一讲元首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首制度

元首,古代对国君的一种称呼。《书·益稷》载谓:“元首起哉”。后世引申,不论何种政体,凡为全国首领者,皆称“元首”。本章所述元首制度,限于先秦时代的“王”和秦汉以后的“皇帝”。元首制度第一节 先秦时代的王与王权第二节皇帝制度的形成与演变第三节隋唐五代皇帝制度的发展第四章宋辽金元皇帝制度的变化第五节皇帝制度的巅峰与消亡第一节 先秦时代的王与王权

一、夏朝的“后”二、商朝的王与王权三、西周的王与王权四、春秋时代的国君五、战国时代的王权是传说,也是历史真实——夏朝非杜撰的朝代夏,这个在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亦即第一个早期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传说中的王朝。同它前面的所谓“五帝”的事迹一样,有关夏的历史记载,基本上都属于传说的性质。尽管我国古代无数典籍,从最早的《尚书》、《诗经》开始,到先秦时期其他许多著名的古籍,都有关于夏代或夏代史事人物的记载。尤其是我国古代最权威的史学著作——司马迁的《史记》还记载了夏代诸王的传授世系,以致夏朝是那样的深入人心。但夏代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还只属于传说中的朝代,上述关于夏朝人事的记载,都属后人对前代史事追述的性质。夏代本身没有文字资料传给后世,《尚书》中的《虞夏书》不是夏代传下来的典籍,《左传》中关于夏代的《夏书》、《夏训》、它们都属于后人的拟作。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发现夏代的文字,夏代有无文字制度,尚在学者的讨论之中。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末,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提出:“按照殷墟文字已经达到的程度,上推夏朝已有原始的文字,似乎也是有理由的”。他说夏有可能有了‘原始文字’,但‘原始文字’是否称得上是可以运用于文献记录的文字,恐怕还很难说。于省吾据甲骨文周祭系统对商直系先妣的祭祀开始于先公的“二示”,推测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先的“二示”,即夏代末期。公即夏代末期,其说应该可信,但夏代前期与中期是否已经有了成熟的文字,仍不好下断语。当年王国维利用殷墟甲骨文字证实《史记殷本纪》所载商代世系应属可信以后,人们曾寄望于考古工作者,希望《史记夏本纪》所载夏代诸王的传授世系也能通过他们发现的某种夏代文字资料得以被证明正因为夏代的文字系统迄今未被人发现,加上夏以后的商代甲骨卜辞中亦未见有关夏的明显的文字记录,致使一些学者对夏在历史上的存在产生过怀疑,这种怀疑在上世纪30年代“古史辨”学派兴盛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对夏取极端怀疑态度的学者主要有两位,一位是杨宽,他认为,“夏史大部分是周人依据东西神话辗转演述而成者”(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古史辨》,第7册上,第281页。)另一位是陈梦家,他认为夏史乃全从商史中分出,帝禹至帝癸之十四世,即商先公帝喾至帝癸十四世,也就是说,夏史不过是由商先公的历史改编而成。(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原载《燕京学报》第20期,有节录转载于《古史辨》第7册下,第330-332页。建国以后,直言夏在历史上不存在的论调已少有人再提及,但外国一些学者受过去国内学者的影响,仍对夏的存在持根本否定态度尽管在此期间,国内学者对夏史暨夏文化的探索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夏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突破,但是我们的这些国外同行仍固执地坚持过去杨、陈二位学者的观点。

1996年5月16日国务院召开了会议正式宣布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始启动。这一科研项目,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学科,共分9个课题,44个专题,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达200人。工程目标

1.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

2.商代后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

3.商代前期,提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

4.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纣之年)定为前1046年。依据武王伐纣之年和懿王的元年的确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来的年表和西周诸王年表。如果该工程顺利的话,那么将有可能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给出了一个时间上的标尺,但目前看来,由于该工程的最终繁本报告迟迟未能通过,这个意义能否达到存在较大疑点。批评与质疑

自从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以后,国外学者开始加以批评。而夏商周断代工程才刚刚开始,中国的考古技术和理论水平还有待更大的提高。从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夏商周年表》以后,来自中国国内和国际的批评不绝于耳。某些国外人士认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有“政治背景”,是中国政府在搞民族主义,有一些学者还对该工程的“学术道德”产生怀疑。在2000~2003年进行了三次辩论。事到如此,夏是否,夏是否为人杜撰的朝代,已到了不得不首先加以澄清的地步。我们认为,夏确实是传说中的朝代,但并非人们杜撰的朝代,有关夏的传说在相当程度上应视为历史真实。夏朝存的理由:1、如何看待《尚书》有关夏代史实的记载。“相古先民有夏,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看那过去的先民有夏,上天曾教导他们听从慈善之人,以求达知天意,但现在他们已经失去天命(《召诰》)“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惟殷朝的先人有记载历史的典籍2、一些国内学者坚称夏是周人杜撰的朝代的理由之一,是商代甲骨卜辞中未见有关夏的只言片语,他们称:“商代甲骨卜辞中不见任何有关夏的记载,没有丝毫迹象表明商代诸王曾把自己看作是夏的合法继承者”。商代甲骨卜辞中没有明确提到夏王朝的文字,甚至没有作为一个朝代标记的“夏”这个字的出现。但是这不等于夏不存在。近年的研究表明,甲骨卜辞中并非没有丝毫夏存在的踪迹,这个踪迹,就是作为夏后氏直系后裔的杞人在商代活动事迹。我们先看商代的卜辞:

1、丁酉卜贞,杞侯炬弗其,有疾。(《合集》13890)2、癸巳卜、令登杞(《合集》22214)3、己卯卜行贞,王其田亡灾,在杞。庚辰卜行贞,王其步自杞,亡灭。(《甲骨文合集》24473)4、庚寅卜,……王步于杞,亡灭(《合集》36751)以上1、2属于武丁卜辞,第3例属于祖庚、祖甲卜辞,第4例为帝乙、弟辛卜辞。关于卜辞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仅据各辞的时代,即已知道商代的杞国族至少是在武丁时期已经存在,且一直到存在到商末叶,正好与周世的杞国一脉相承。那么,卜辞中的杞是否与文献中提到的作为夏后氏后裔的杞是否是一回事。商代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都没有“夏”的字样,但谁能说它们与夏无关,甲骨文的性质,即它只是商代后期商王(及部分贵族)占卜活动的记录,而其所占卜的又只是商王(及部分贵族)遇到的各种日常之事。它不是史书,也不是政论文章,不必非提到过去的王朝不可,故其中没有出现“夏”的字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卜辞中提到了夏的后裔杞,是因为商王在出行的过程中到达了杞。36751号卜辞属于人们常常提到的殷末征人方卜辞。有人结合征人方所经过地名,对杞国族的地望进行考察,得出结论有二:认为其与文献所记周封杞国的地望,今河南杞县相一致;二认为其与后来迁居鲁中的位置,今山东新泰一带相当,或说新泰一带原本就是杞未受封前居住的地方。杞作为夏后氏的直系后裔在大量先秦文献中言之凿凿,例如《国语·周语》“有夏虽衰,杞鄫犹在”;《世本·王侯》:“殷汤封夏侯于杞,周又封之”;《逸周书·王会》就称前来参加周朝廷聚会的杞国国君为“夏公”,而称宋国之君为“殷公”。《论语八》孔子:“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也是将杞与夏,宋与殷相提并论。如何看待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遗址是建国以来考古发掘所见与夏代历史文化关系最为密切且规模最大的遗址。二里头文化=夏=夏氏族=一批有特色的器物分布=夏国的疆域这样一种推论方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是,二里头显示了一个国家水平的权力中心的存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二里头的文化符号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贵族墓出土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全长逾70厘米,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的细小绿松石片粘嵌而成,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具有极高的价值。此次发现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1、二里头遗址的年代与地理位置其好处在文献所记载后期居邑的时空范围之内。根据文献记载,夏王朝在其后期曾经将政治势力向西拓展至伊洛一带。特别是夏桀,他的居邑:“左天门之阴,而右溪之阳,庐睪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战国策魏策一》)的范围之内。也就是伊洛平原。今天的考古工作者恰好在这里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古遗址。2、另一个理由是偃师商城的发掘。偃师商城巨二里头遗址六公里的尸乡沟,规模巨大,总面积200万平方米。而其建城的年代则紧卡在二里头三期与四期文化层之间,即夏末以后的一个时期。(《汉书·地理志》记载尸乡沟这个地方是商汤灭夏后建立的都城。“偃师、尸乡,殷汤所都。”夏王朝国体的演进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对夏代国家已经树立了如下的一些认识,即:夏在历史上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夏是由夏后氏为首的夏族人建立的国家;这个国家最初兴起于古河济之间及其附近地区,后来势力西渐,达于今天豫西的河洛流域一带,在下面我们将解决夏族人是如何在古河济之间建立起自己的国家的,以及有关这个国家的制度。夏王朝是以夏后氏酋邦为首的夏族在龙山时代晚期建立起来的国家。夏代国家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夏后氏酋邦首领禹领导这一带民众治理洪水联系在一起。大禹治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传说之一,有关记载是汗牛充栋,讲夏代的建立,回避它是不可能的。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近年来,发现了一件西周的青铜器,铭文内容涉及到禹治水的事迹。在西周人的心目中,禹得得治水是实有其事的。关于大禹治水,我们不再去考证一些细枝末节,由于目前尚未发现夏代文字,我们确实拿不出禹治水的直接证据,我们只能依据文献、古文字和宏观考古学提供的一些线索,去考察夏初那段时间夏共同体的人们确实面临着洪水,并且确曾在他们的领导人的带领下治理过洪水。有关夏代的国家制度,文献是不足考证.一夏朝的“后”

1、王与帝的差别2、后的含义3、夏王的权力王与帝的差别启建立夏王朝后,我国历史由“五帝”时期进入了“三王”时期,“王和帝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史记·夏本纪》在传述禹、启的史迹时,称禹为“禹帝”;而启在建立夏朝前,只是称为“启”。但在他夺取最高权位以后,便称之为“夏后帝启”了。这也说明了是启实现了“家天下”的巨大变革。“家天下”是我国古代王朝一以贯之的一项最根本的国家制度。所谓“家天下”就是整个国家奉一家族为最高统治者,该统治家族以“天下”即整个国家为自己的一家之私,将这种统治权力当作家族的私有财产世代传袭下去。一夏朝的“后”

夏代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后”。

《国语·周语上》引《夏书》说:“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夏后就是夏王,“夏后某”就是夏王某人。如《左传》哀公元年的“灭夏后相”、僖公二十三年的“夏后皋之墓也”,后相和后皋就是夏王的名字。《说文》云:“后,继体君也”。虽然后字保存古义,但为后起的假借字,“毓”当为本字。商代甲骨文利用毓为后,常有“上甲至于多毓(即后)”用语,即上甲至于多位王的集称。毓字字形,为女人生子,“毓”由最初表示生育的本意引申为奴隶制的君主。在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年长而有威望的“毓(即后)”,自然就是氏族的女性首领,随着女权的倾覆和父权的确立,“毓”作为氏族首领的名称仍然传流下来,但内容却发生了深刻变化,即“毓(即后)”都由男子担任,如后稷、后羿等等,成了管理父系氏族公社首领的专称。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夏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袭用了“后”的称号,但这时期的“后”已失去了氏族的民主精神,成为专制的世袭君主。商代的奴隶主贵族最高统治者称“王”也称“后”。《尚书·汤誓》“我后不恤我众”。后就是商王成汤。《盘庚》里称商先王为“先后”,甲骨文中商最高统治者王、后同用。因此,夏代的“后”,和商、周最高统治者称“王”是一样的,所以后世史书上把夏、商、周奴隶制王朝称为“三王”时期.夏王的权力

夏朝的君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把王权与神权结合起来。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产生了原始宗教信仰。随着原始社会未期各氏族部落的融合和阶级的分化,由崇拜多神逐渐出现了主宰一切的至上神“天”。因此,夏朝君后把自己的的一切行为都说成是在贯彻“天”的意志,享有至高无无上的权力。夏朝王族称“夏后氏”。“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杼能率禹者与,夏后氏报焉”。夏朝王族不仅以自己是出自禹后,而且一直上溯到更为古远的黄帝。而“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左传》、《系本》都斟灌氏)”等。夏朝自启以后,后(王)位只能在夏后氏王族内世袭。禹家族的其它支族,都被分封在全国各地,“以国为姓”,成为夏天朝的侯、伯。这些同姓侯伯封国,成为夏王朝控制全国的依靠力量。而一些原与夏部落结盟的氏族部落首领,已蜕化为家族奴隶制部落王国的君主。他们承认夏王朝的天下共主地位并与夏朝结成松散的联盟,成为夏朝的异姓侯伯。二商朝的王与王权

1、商朝的历史2、商王3、商朝的王权商朝的历史

商人的历史以成汤为界,可分为先商和商两部分。其中先商时期约略与夏代相同,其间经历十四世;成汤灭夏后历十七世,共二十九王。商朝是商族建立的,商族在夏代为诸侯,契的六世孙冥曾为夏朝掌治水的官。在成汤建国前,商族为寻求生存空间,“自契至汤八迁”。到契的九世孙上甲时,战败有易族,商族得到了发展。至契的十四世孙汤时,商族力量更为强大,直到最终打败桀,灭掉夏朝,“于是诸侯毕服,汤及践天子位”,商朝建立。关于商人源自何处,多年来在学术界形成了东方说、西方说、北方说等诸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以东方说和北方说影响最大。商人原本是源自晋中一带的部族,当然再其血统里有部分东方部族的因素。或者说商人的文化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源于晋中的父族,一部分源于豫东鲁西的母族。在商汤之前,商人的活动地域有过多次迁徙,但总的方向是向南移动,这种南移一方面是出于对当时商先公

契——昭明——相土——若昌——曹圉——冥——王亥—王恒—微—报乙—报丙——报丁——示壬——示癸契为商超的第一个男性祖先,相传,契的母亲为有娀氏之女,名曰简狄,在吞食玄鸟所遗之卵后怀孕而生契,而契被称为玄王。“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商人的祖先契居于晋中盆地,从他的儿子昭明起,经过多次迁徙,这就是史家所谓的“前八后五”。商朝从成汤建国,到帝辛灭亡,历17世31王,见于甲骨文的有29王(沃丁、廪辛不见于甲骨文中)。椐古本《竹书纪年》,从汤至纣,“用岁四百九十六年”,时间约在公元前16年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生前称“王”,死后称“后”。“王”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作斧钺形,其本义为斧。斧是古代一种兵器,是权力的象征物。前揭“后”字古义为“继体君”,即曾继承王位为国君,晚期的几位商王名前还加“帝”字,如“帝甲”、文武帝、帝乙、帝辛等。“帝”字在武丁时期甲骨文中为天神的专称,如“上帝”,乃指天上至上神。商王名前加“帝”字,表明他是最高统治者。每位王死后,都要选择甲乙丙丁等十干中的一干日为名,称为“庙号”,如大乙、大丁、外丙、中壬等的乙、丁、丙、壬即是“庙号”名。庙名也是祭日,即在这一干日举行祭祀该王典礼。庙号的产生是死后通过占选择决定的,后世子孙占卜得到的庙名干日若有与其先祖相同者,则在干日字前加区别字,如从汤到纣的31王中,卜得以“甲”为庙名者有6位,于是在庙号干名前加区别字,分别称为大甲、小甲、河亶甲(甲)、沃甲(羌甲)、阳甲、祖甲,这样就不至于相混。干名前的区别字,有些可能已具有后世“谥”号的性质了,所谓“谥”号,即是根据他在位时的行为给以一定的名号以褒贬其政绩,如“施德为文,除恶为武,辟地为襄”的文、武、襄之类就是谥号。商王名号中有成汤、武丁、武乙、康丁、文丁、帝丁、帝辛等称,成、武、康、文、帝可能就是具有后世谥号的性质。商人之所以称开国之君汤为“成汤”,汤后的第23位王称为“武丁”。据谥法,称“成”的是能“安民立政”,称“武”是能“威强敌德”、“克定祸乱”等,即在军事上有开疆拓地的功绩。按诸史事记载和甲骨文,他们谥为“成”或“武”,确与他们在世时的治绩相符。商王的后妃制中,有一特殊现象,即有的王不止有一个法定配偶。甲骨文中有先妣特祭制度。“先妣”即先王的配偶,受到“特祭”的先妣,即是该王的法定配偶,亦即正配王后,她们与其他不受特祭的地位较低的妃妾不同,像仲丁有法定配偶两位,两个祖丁有四位,武丁有三位。凡法定配偶所后的儿子,都有要继承王位。商朝在王位继承中,凡兄弟行皆以长幼为序,兄终弟及,而幼弟死后,王位又复归长兄之子继承。这个制度在中丁时被打乱,。到小乙时,干脆以幼弟之子继位,故小乙传其子武丁。康丁以后,后妃制度改变一为王一正配制。并实行直接传长子的制度。因此,商代王位继承制度虽有弟及现象,但其主干仍是以传长为常法。但无论如何,王位由一姓的商朝王族一家独占的王权世袭制已经确立。三、西周的王与王权

(一)、西周的王

(二)、王权与神权(三)、西周的王权(一)、西周的王

西周奴隶主贵族的最高首领称“王”。《尚书·牧誓》记“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这个王就是周武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周王又称“天子”。《诗经·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诗中天子就是周宣王。宣王令召伯虎伐淮夷。西周在立国以前,还没有实行较为确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史记·周本纪》载,“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日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而“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自武王发后,周朝才确立了王位由王族嫡长子世袭制。周武王灭商二年后,就得病死去。“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王位嫡长子继承制的确定,避免了由于争夺最高权力而造成的王族内部互相残杀,保证了姬姓家族占据最高统治地位的稳定和团结。(二)、王权与神权

西周统治阶级把王权与天命进一步结合起来。《尚书·大诰》“天休于文王,兴我小邦周”、《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劂疆土于先王”、《大盂鼎》铭文“不显文威,受天有大命”等等,是说周人之所以代殷统治天下,“王瑞自太王兴”,是因为上天保佑太王、王季、文王等先王的缘故。而商朝灭亡,则是因为“天毒降灾荒殷邦”,老天抛弃了商朝。武王伐纣,是“今予以惟恭行天之罚”,执行上天的意志讨伐商纣王,因而大获全胜,建立了西周王朝。《礼记·表记》“周人事鬼神而远之”。西周奴隶主贵族虽然大谈“天命”,但在周统治阶级内部,却产生了对天的怀疑。《尚书·康诰》“天畏忱……惟命不于常”,这是周公告诫康叔的。《尚书·君奭》“天不可信”,是周公向召公发的感慨,如此等等,周人对天产生了怀疑。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周人又提倡“敬德”。《尚书·召诰》“天亦衷于四方民,其眷布懋,王其急敬德”、“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德字从(古直字)从心,“意思是把心思放端正。西周贵族统治者就是这样一面侈谈“天命”,把王权进一步神化,以增强对广大被征服地区人民的欺骗;一而又以敬德为补充,强调为政者人的因素,从而达到“祈天永命”,既永保周朝奴隶主贵族统治的目的。1、周王拥有很大的权力,对许多事情都拥有最后决断权。西周贵族官吏对周王的行动或决定可以提出意见或建议,这就是贵族谏政。随着王权的加强,特别是西周后期,贵族谏政往往不起什么作用,而是唯周王自己意见为是。2、周王是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调动中央王朝和各国诸侯的军队出征。3、周王通过对诸侯、卿大夫的册命制度,确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和臣下对周的隶属关系。此外,周王还通过监国的制度对各国诸侯进行监视。四、春秋时代的国君

(一)春秋(二)、周天子的权力(三)、各国国君公元前770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西周灭亡,其子周平王把国都从宗周(今西安市西南)迁到郇邑(今洛阳市地区)。因雒邑在宗周的东边,故称东周。东周经历了春秋与战国时代,因孔子整理过鲁国史书《春秋》而得名的春秋时代,从西周灭亡的公元前770年始,到《春秋》所记鲁国编年史的最后一年,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止,历时290年。(一)周天子的权力

周平东迁后,西部地区全部丧失,只拥有今河南西部和北部地区。东周王朝东不过荥阳,西不过潼关,南不越汝水,北仅达沁水南崖,纵横约方六百余里。其后又分出土地赐与晋、郑等国,到春秋中、晚期,它只拥有一二百里的地盘了。与此相应,诸侯国中,大兼小、强侵弱,有的已拥有方圆数千里的土地。由于地盘缩小,财政上困难,周平王死后,“武氏子来求赙,王未葬也”,连埋葬的钱都很困难了。再加上王室内部兄弟间争夺王位,大臣间争夺权力,周王室陷入了一团混乱中,它在诸侯中的独尊地位,也就倒塌下来。如被称为“蛮”的楚国,人仅自称为王,而且“观兵于周疆”,“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大有对周王室取而代之的企图。曾在王室作卿士并在东迁中有功的郑庄公,因“王贰于虢,郑怕怨王”,与东周王室发后了矛盾,“周、郑交恶”。直到郑国公然对抗王师,“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周天子的威严丧失殆尽。但是,王室虽然十分衰弱,却还没有哪一个诸侯能将它取而代之。这是因为诸侯国原本是周王室所分封,它们大多数与王室是同姓亲戚或甥舅关系,对周王室仍需保持名分上的“君之宗旨之”的关系。破坏这种关系会被视为“无道”,不但会遭到舆甗论的谴责,还会招致其它国家进攻。如“宋公不王”,郑庄公就曾联合一些国家攻打不向王室履行义务的宋国。而“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受到郑国、齐国的讨伐。“冬,齐人,郑入入郕。讨违王命也”,“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楚国在不向周王室缴纳贡品,齐桓公就以此为口实,联合诸侯向楚兴师问罪。此外,在当时的诸侯国中,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有力量征服各国。这样,他们只能打着“尊王”,即拥戴周王室旗号,争夺自己的霸主地位,也就是争夺对各诸侯国的领导和控制权。(三)、各国国君

春秋时期,各国国君的称号有种种不同。按照西周制度,周天子称王,诸侯国根据爵位的高低有侯、伯、子、男的不同称号。进入春秋时期以后,除周天子称王外,楚国国君在春秋早期就已自称为王了,而春秋时期崛起的吴、越国君也称王。中原地区的各诸侯国国君,仍恪守西周时的称号,如齐、晋、秦、鲁、卫、宋等国国君称“公”或称“侯”,郑国称“伯”,许称“男”等等。各国国君名号虽有不同,但他们在其本国内都是最高的军政首脑。虽然《左传》等古籍中记载了春秋时期一些君被大臣、国人赶下台,甚至被杀死,或有的国君是在大臣的一手扶持下登上君位的,但这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现象,这种现象并不是国君无足轻重或国君无权的反映。而在一般的情况下,各国国君拥有很大的权力,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对国家大政的最后决断权。(二)对官吏的任免权。官吏的任命、罢免,甚至逐杀权,皆操于国君之手。(三)对军队的控制权。(四)对后嗣的废立权。

但是,国君的权力也不是毫无限制的。特别是春秋时期以后,国君的权力受到来自贵族势力和国人的限制,由于贵族势力的膨涨,一批国君的大权逐渐旁落。五、战国时代的王权(一)、概述(二)、战国国君名号的变化(三)、在强化王权的措施战国时代概述

战国时代,因西汉未年刘向整理这一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言论,成书为《战国策》而得名的。始于孔子修《春秋》,绝笔于“获麟”,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18年),止于秦统一六国,即公元前221年,前后历时260年。战国时代特征(一)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代。春秋时期,原有100多个诸侯国,其中大国也有十几个。随着封建统一战争的迭起,到战国时代,最强大的只有战国“七雄”。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遂成统一大局。(二)、春秋战国之际,是旧奴隶制向新生的封建制转变的时期。进入战国时代以后,新确立的封建制度尚不完善,而旧的奴隶制残余却阻碍它的成长。各国通过变法,扫荡了旧奴隶主贵族势力,完成了由奴隶制国家向封建制国家的过渡,而加强君主集权,则是这一时期各国政治体制的共同特征。战国国君名号的变化

战国时期各国的国君,为提高自己的地位,都先后改称为王。公元前344年魏国君称王。同年,魏在徐州(今江苏徐州市)尊齐国国君为王。秦惠文君在公元前325年魏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这五国是魏、韩、赵、燕、中山,于是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了。“王”号表示他是一国的最高统治者,位最尊,权最重。到战国晚期,秦还与齐相约称“帝”。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在宜阳称“西帝”,并尊齐湣王为“东帝”。“帝”是天上具有最高权能的神,秦用它加在国君名号上,以表示自己比其它国家的王高一等。强化王权的措施国君名号的变化,是汉时王权强化的反映。在强化王权方面,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一)文武分职,以削弱相权。春秋时代,文武不分职,作为执政的相,握有全国的军、政大权。战国时代,各国普遍设立了将和相。将主管军事;相主管行政,实行文武分职。这一措施,不仅削弱了相的地位,而且使将、相互相牵制,以利于国王对他们的控制。战国时官吏的文武之分,不但是军政事务增繁的需要,还是国君驾驭臣下的一种统治术。(二)调动军队实行符节制。为了加强国王对军队的控制,战国时各国普遍实行了使用符节的调兵制度。兵符铸成后中分为二,一半由国王保存;一半在将军手中。在调动军队,必须将国王的一半与将军手中的一半相合后,即所谓“合符”后,才能调动。考古发现的秦国的军符为虎形,称虎符。其上铸有文字,文中规定调动军队在50人以上的,都必须“合符”。(三)实行玺印制与考核制。为了控制对官吏的任免权,战国时的官僚体制不同于春秋时的世官制度。这时官吏与国王的关系,是以一定的礼节来确定的,即所谓臣对君忠,君对臣信,表示这种关系的信物就是玺。玺的授夺权在国王,授玺就是授以官职,夺玺就是罢去其官职。此外,各国还普遍建立了对官吏的考核制度,根据官吏一年的政绩,在年终进行考评,实行赏优罚劣的制度。对高级官吏的考核,由国王和相主持,其最终评判权在国王。这样,国王就把官吏的任免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六先秦时代王权的基本特征(一)神圣性。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都以自己是上帝的流裔自诩,是“天子”,按“天意”行事。帝”或“上帝”,在三代既被认为是决定人间一切祸福的最高主宰,又被认为是王的政治来源,从而实现神权与王权的统一,藉以渲染王权的神圣性。(二)宗法性。宗法,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通过尊奉共同祖先,确立亲族间的尊卑长幼秩序,来维系亲族间的关系,以及规定继承秩序和不同地位的亲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自夏启以后,王位父子相传,王朝的最高权力为夏后氏家族私有,从而体现了夏朝王权的宗法性。第二节皇帝制度的形成与演变一秦汉皇帝制度的形成二魏晋南北朝皇帝制度的演变秦汉皇帝制度的形成中国封建社会延续2000多年的皇帝制度是秦王嬴政首创的。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后,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经不能显示其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了。于是命令臣下研究确立一个新的名号。臣子们引经据典,认为传说中的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中“三皇”,“五帝”各取一字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并建立了与之相应的一套制度。西汉皇朝建立以后,上承秦制,与皇帝有关的许多礼仪、制度逐渐制定和完备起来。

皇帝制度之内容(一)、皇帝称呼。生前的称呼和死后的谥号、庙号、陵寝等号(二)皇帝的言行。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所进曰御。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三)、所在曰行在所,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所至曰幸。皇帝制度还包括服御制度、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四)、皇帝的亲属名号及管理制度,例如外戚制度、宗室制度。(五)、与皇帝日常生活有关的其他制度,例如后妃制度、宦官制度、礼仪制度等。后宫制度秦朝后宫妃嫔多达万人,制度详情史文阙记。西汉时已有较严格的等级规定:“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適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至武帝制倢伃,娥、傛华、充依,各有爵位,而元帝加昭仪之号,凡十四等云”。为了为如此众多的嫔妃服务,设置了不少机构:皇太后居长乐宫,有长乐少府及职吏为之服务。皇后居长定宫,一般称宫中,有中少私、从府、永巷、仓、厩、祠祀、食宫令长丞等一班人为之服务。其它嫔妃也有一套相应的机构和官员。外戚制度

所谓外戚,是指皇室的外姓亲属、后妃系统的亲族及皇家公主的夫族。实际上,他们是一个依附于太后、皇后或后帝宠妃的裙带政治集团。刘邦为汉王的元年(公元前206年),即封吕后父吕为临泗侯。此后,皇后父及其兄弟等封侯就成为两汉定制。外戚名籍属宗正管理,享有特殊的待遇。由于外戚无功受禄,仅凭裙带关系猎取富贵,所以是封建皇朝中的重要腐化因素。在皇帝英明,大权在握之时,外戚颇难以干政,一旦幼君继立,女主临朝,外戚干政的局面立即出现。外戚擅权是两汉政治中的重要特点之一。宦官制度宦官,是指古代在宫廷专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成员,一般由经过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男子充任。古代的君王、一些贵族,为了使自己的妻妾们保持贞节,不准她们和一般男子接触,但宫廷、家庭中又需要男子服务,所以就大量地使用阉人。中国的宦官起源极为久远,根据现有资料推断,早在奴隶社会的夏、商两代,王室中就可能已经有了类似后世宦官的角色,出现宦官制度的雏形。目前发现的有关宦官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周朝。《周礼》中记载“掌王后之命”的内小臣,“掌王之内人”的寺人,《诗经》中记载的内小臣、寺人、巷伯均为阉人,这大概是中国典籍中关于阉人的最早记载。春秋以后,随着宦官的作用日趋重要,有关宦官的记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有关文献之中。随着专制主义君权力的不断加强,宦官制度进一步趋于成熟完备。直至二十世纪初时,中国封建帝制被推翻,宦官制度才随之一同被彻底埋葬,宦官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秦汉时期,与皇帝有关的各种礼仪制度逐步制定出来。这些目的都展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威仪。例如,秦朝规定臣子向皇帝朝贺的制度,臣下写给皇帝的文书称“奏”,自称“昧死”,以表示对皇帝的敬畏。为皇帝祝寿时“呼万岁”。秦朝也确立了避讳制度,对皇帝的名字不能称呼,平时说话作文遇到与皇帝名字相同或同音的字也必须避讳。二魏晋南北朝皇帝制度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300多年间,是一个战乱不息、分裂割据的时代。又是一个民族矛盾尖锐、民族融合进展迅速的时代。政权更迭频繁,民族交错流徙,从而给皇帝制度造成了诸多变化(一)皇帝与皇室(二)皇权强弱的演化(三)宫延制度(四)宦官与后党(一)皇帝与皇室

皇帝与皇室就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整个封建专制政体中享有特权阶层的最主要家族。既然嫡庶之别和血缘亲疏关系着皇位继承以及特权的分配,因此,皇室宗亲的籍簿就事关重大。重视皇室宗亲籍薄的整理掌管,既是为了特权的“合理”分配,更是为着防范皇室成员对皇位的“非理”窥觇。但是,在皇室内部嫡长子继承制往往造成才能、实力与特权分配的脱节,成为皇室内讧的根源。这一点又往往与皇权的强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皇权强弱的演化

1、曹魏时不断加强皇权,但最终结果导致政权被司马氏所夺。旧史家认为,正是由于“内无深根不拔之固,外无盘石宗亲之助”,致使军国大权以司马氏所篡夺。晋武帝司马炎有鉴于曹魏苛待皇族,禁锢诸王,致使皇室孤立,终丧国柄,即位之后,“思革覆车”,立即采取了两项巩固政权的重要措施:一是分封宗室27王;二是任用诸宗王为重要诸州的都督。其中,尤以宗王出镇为最关键。这种综合古代方伯和宗王出镇现状而制定的奇特政策,使宗王既理民事,又握重兵,终致尾大不掉,演成“八王之乱”的大悲剧。“八王之乱”后,除了东晋皇室在流离之余,皇权不振,军国大事为为侨姓门阀所操纵外,南北诸王朝纵使其皇室并非出自高门如南朝,或出于鲜卑如北朝,其政权结构依然是以皇室为首的诸贵族统治,皇室作为联合统治的第一家族凌驾于其它贵族家族之上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因此,重用皇宗室八辅朝政、出镇方面的政策也就延续下去。在这里,南朝宋、齐又有其特色。宋、齐在重用宗王入辅出镇的同时,为了防止执政专横,启用寒人为中书舍人,参预机要;为了防范外藩跋扈,各地方镇州府,皇帝通常派遣亲信为典籤官,以分掌实权,并负责监视宗王的言行。这种措施并没有阻止皇室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三)宫延制度

宫延主要分后宫制度和东宫制度。后宫制度:魏晋南北朝从汉制,称皇帝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妻为皇后,众妾则称夫人或嫔妃,其数量众寡则与皇帝淫奢与否,大有差别;但嫔妃列爵序位,比视朝官,仍然和汉制相同。后宫卿官,太后有卫尉、少府、太仆三卿。随太后宫号为官号,一般在同号卿上。东宫制度:曹魏明帝之后,不置东宫,而孙吴独重东宫之选。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四)宦官与后党

魏晋南北朝时期,鉴于东汉外戚、宦官擅权乱政的教训,对外戚、宦官的限制和防范时分严格。后党黄初三年(222年)九月又下诏,自今以来,臣下不得向太后奏事,后族不许辅政,也不许无功受禄。规定这个诏令传于后世,若有违背者,天下共诛之。刘宋时,刘裕临死前也下诏:后世如果幼主继位,政事委任宰相,母后不得临朝称制。北魏更采取极端的办法,立太子即杀其生母,并且定为“常制”。但由于魏晋南北朝幼主登基较多,以及大族执政,最高统治集团斗争激烈,因而也不乏皇后干政的事例。第三节隋唐五代皇帝制度的发展

(一)隋唐五代强化皇权的各种制度(二)隋唐五代的皇位继承制度(三)唐代的公主及其邑司(四)隋唐的宗室(五)隋唐时期的外戚、宦官与皇权(一)隋唐五代强化皇权的各种制度1、完善名号制度——上徽号2、都城与宫殿制度3、车舆服饰制度4、礼仪制度5、印玺、符节与诏敕制度6、后宫制度7、殿中省和内侍省

完善名号制度

隋以前,皇帝只有谥号、庙号、尊号,而无徽号。即使是庙号和尊号,也并非每个皇帝都有。只有那些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的皇帝死后升祔太庙而有庙号。至于尊号,多半是嗣君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等,这是生前所上的尊号;唐朝建立以后,为了加强皇权,每个皇帝皆有了庙号,开国皇帝称“祖”,余皆称“宗”。在尊号之上,又增加了徽号,尊号互徽号的区别在于,尊号只能上一次,而徽号则每遇庆典,可多次追加。由于徽号可以屡次加上,以至造成一些帝后的徽号越来越长,有16字、17字、18字、20字、24字、甚至更多。唐代皇帝的名号,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就是对于西北少数民族则称“皇帝天可汗”。“贞观四年(630年)三月,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今后玺书赐西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诸蕃渠帅死亡者,必下诏册立其后嗣焉。统制四夷,自此始也”。唐五代时期,皇帝名号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旨在突出皇帝的至高至尊地位,加强皇权的神圣化。都城与宫殿制度

隋唐建都长安,隋文帝初即位,继北周以汉长安旧城为国都,因其规制狭小,于开皇二年(582年)六月,诏于城东南21里龙首川处创建新都,名太兴城,唐改隋大兴城之名为长安,宫朝城市,均沿隋旧,唯易以新名。隋唐时除京师和长安外,又以洛阳为东都,其城郭宫殿都具有都城的规制。因为洛阳居天下之中,各地交纳赋税输入洛阳比输入京师方便。东都的营建主要是为了赋税转输之便和对于东南经济发达地区的控制。车舆服饰制度

唐代规定,车舆服饰的法定式样,“上得兼下,下不得拟上”,从而维护皇帝的最高尊荣。车舆:唐制,皇帝车舆有八等。服饰:《旧唐书·舆服志》载称:皇帝的服饰有十二等,用于不同的场合。车舆、服饰制度,是皇权物化与神化的表现,意在突出皇帝的至高无上。礼仪制度礼仪制度是渲染皇帝的尊严、华贵和威风的手段。隋唐时期,特别注重加强礼仪制度的建设。隋文帝时曾修订《五礼》130篇唐太宗时曾制定《贞观礼》138篇唐高宗时曾制定《显庆礼》130卷唐玄宗时曾制定《大唐开元礼》150卷这些礼仪中,三分之二的内容是有关皇帝的。大体分吉、嘉、宾、军、凶类礼仪。其基本特点是突出皇帝的威仪。封禅封禅:封禅是指在泰山祭祀天地的典礼。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为“封”,在泰山下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为“禅”。秦汉以后,历代封建帝王都把封禅作为夸耀自己功业的举动。祭祀唐武德初定令,每年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圆丘,以景帝(高祖之祖李虎)配祀;夏至祭皇地祗于方丘,亦以景帝配祀;孟夏之月,雩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景帝配祀,五方上帝、五人帝、五官并从祀;季秋,祀五方上帝于明堂,元帝(高祖之父)配祀,五人帝、五官亲起祀;孟冬,祭神州于北郊,元帝配祀。以祖先配祀天地,是皇权崇高的象征。印玺、符节与诏敕制度

印玺、符节与诏敕,是皇权的物化形式,是皇帝行使权的凭证,所以隋唐时代都有严格规定。秦汉时代,皇帝有六玺。隋以后确立了八玺制度。八玺名称为“神宝”、“受命宝”、“皇帝行宝”、“皇帝之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之宝”、“天子信宝”,“宝”又称“玺”,分别用于不同场合。八玺由门下省符宝郎负责保管,启用时需经皇帝批准,由符宝郎当皇帝面启和。这样做,目的在于防止皇帝权力旁落。如果以皇帝名义颂以的只涉及一般政务的诏敕,则不用皇帝的相关印玺,而是盖上有关中枢机构之印,只有涉及军中大政时,才使用皇帝的印玺。诏敕制度诏敕制度在秦朝,只是“命为制,令为诏”。汉代发展成四种,即策书、制书、诏书、诫策。到了隋朝时期,随着皇帝制度的逐步完善,诏敕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王言之制

一曰册书,立后建嫡,封树藩屏,宠命尊贤,临轩修礼则用之;二曰制书,行大赏罚,授大官爵,厘革旧政,赦宥降虏则用之;三曰慰劳制书,褒赞贤能,劝勉勤劳则用之。四曰发日敕,谓御画发日敕也,培养官员,废置州县,征发兵马,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下官,处流以上罪,用库手五百段,钱二百千,仓粮五百石,奴婢二十人,马五十匹,牛五十头,羊五百口已上则用之;五曰敕旨,谓百司承旨,而为程式样,秦事请施行者;六曰论事敕书,慰谕公卿,诫日臣下皆用户之;七曰敕牒,随事承旨,不易旧典则用之”。唐朝所形成的这七如敕,后世虽有损益,但基本上没有超出这些形式。诏敕传发,有漏泄、稽缓、违失、失误码率等四禁,“所以重王命也”。(六)后宫制度自汉以后,后宫设置诸内职,包括皇帝、太子的妻妾和宫中女宫,各有名号,形成后宫制度。隋唐五代诸内职自皇后发下有两个系统,一是妃缤等内命妇系统,一是宫中女官系统。皇后与皇帝在仪制是对等的,不在内职之列。临轩册命皇后,有严格的制度规定,也与皇帝一样的谥号。宫中女官关于宫中女官,炀帝仿外官尚书省置内官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六局,合称六尚局。各局分设四司,六尚共二十四司,各有职掌。唐沿置六尚局。太子另有内职系统。内命妇有良娣,其地位仅次于太子妃;其下又有良媛、承徽、昭训奉仪之各。宫中女官有司闺(掌导引妃及炽人名簿)、司则(掌礼仪参见)、司馔(掌进食先尝)等。殿中省殿中省是为皇帝衣食住行服务的机构,所谓“掌天子服御之事”。它在三省之外,与秘书省、内侍省同称为省,其地位已高。殿中省以监、少监为正副长官,其属有六局。内侍省北齐初置中侍省;隋初改设内侍省,为宦官之职,偶亦参用士人,所掌都是宫延内部事务。炀帝时改称长秋监,唐代或称内侍省,或称内侍、内常侍、内给事、内谒者监、内谒者、内寺伯、寺人。所属六局各以令、丞为正副主官。(二)、隋唐五代的皇位继承制度皇帝在位期间,都要册立太子。皇位是封建社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职位。皇朝的嬗代,是用暴力或政变的方式取得。太子所居之宫曰东宫,太子属官自成体系,比附皇朝的中央官制而成,称为东宫制度。(三)唐代的公主及其邑司

唐制,公主置邑司,设令、丞,掌公主家财货出入,田园征封之事。公主邑司归宗正寺管辖,若公主出降,则邑司撤销。(四)隋唐的宗室1、亲王和王府组织隋制以皇帝伯叔昆弟皇子亲王,亲王无封土之实。唐制以兄弟、皇子为亲王。亲王府置傅、资议参军、友、文学、东西閤祭酒等,以分掌王府政务;又置亲王亲事府与亲事帐内府,为亲王护卫机构。亲王出閤则置国官,有国令、大农,掌通判决事;国尉、国丞,掌判国司,勾稽监印事,还一一套相应的属官。所谓国官,并不管理封国政事,只是会同州县收取封国租调而已,与地方行政无涉。2、宗正寺宗正寺掌皇帝族亲属籍,包括皇族和外戚。唐诸陵与太庙署本属太常寺院,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以宗庙不可以称署,废太庙署,以太常寺奉宗庙。次年陵庙管理之职归宗正寺,诸陵署改诸陵台,太庙去署字。宗正寺所属还有崇玄署,掌京、都诸观名数与道士帐籍、斋醮之事。(五)隋唐时期的外戚、宦官与皇权

外戚是指皇帝母族和妻族,以及公主的夫家。它们是通过婚姻关系而形成的,是皇帝制度的必然产物。外戚由于是椒房之亲的关系,常能对于政治起很大的影响。宦官职在内侍,出入于宫掖之间,是皇帝制度的产物。宦官制度在唐代的发展,表现在:一是人数的增多,唐玄宗时竟多达4000余人;二是由服役于宫掖之间,发展到监军干政。唐代宦官的二重性(一)唐中期以后,在面临外拢内乱、各种矛盾日趋尖锐的情况下,宦官作为皇帝的心腹,对监视朝臣、控制藩镇、抵御少数族首领的侵扰、维护中央王朝权威,曾起过重大作用。唐代宦官的二重性(二)但是宦官因功得宠,因宠专利,则又造成了皇权的异化。特别是掌握军权的宦官,“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自穆宗以来八世,而为宦官所立者七君”,即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宦官专权之祸,是造成唐代后其政治混乱的因素之一。第四节、宋辽金元皇帝制度的变化一宋朝皇帝制度的特色二辽朝皇帝制度的二重性三金朝皇帝制度的氏族制遗风四摹仿唐宋的西夏皇帝制度五蒙汉合璧的元朝皇帝制度一、宋朝皇帝制度的特色

(一)、皇位继承与皇权

(二)、宗室制度(一)、皇位继承

(一)宋朝统治经过14世、18位皇帝。宋太祖以后,皇权转入太宗世系的子孙继承;从孝宗起,皇位又转入太祖的世系。(二)宋朝统治阶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较为顺利地完成了历次新、老皇帝间皇位交接的过程。(三)为了确保皇位继承的稳定性和皇权的连续性,宋朝统治阶级较为关注皇储问题。宋朝前15位皇帝,平均寿命为52.3岁。他们继承皇位的平均年龄为27岁,其中最年轻的即位者是哲宗,10岁即帝位;仁宗13岁;最年长的即位者是光宗,43岁即帝位。他们在位的时间平均是20.1年,最长是仁宗,共42年;其次是理宗,40年;最短是钦宗,仅3年。皇权皇帝在宋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他握有最大的官员任命权、财权、兵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宋朝的皇权爱到一定的约束。宋朝虽然把政治、军事和财政大权最大限度的集中到朝延中央,但它是按照“人主莅权,大臣审权,争臣议权”的原则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宗室制度1、管理机构:主管宗室的机构有宗正寺和大宗正司。2、管理方式:宗正寺掌管皇族名籍,记录其宗派支脉,区域别昭穆,定出亲疏。大宗正司掌管统领宗室,用德行和道艺进行教育,审理词讼,纠正过失。每年统计人,申报宗正寺。3、宗男、宗女二辽朝皇帝制度的二重性辽朝皇帝,一方面对汉人、渤海人行使皇权;另一方面,对契丹等游牧族又具有可汗的权威,集双重身份于一身。这是辽朝皇帝制度最重要的特点。它影响到与皇帝制度直接相关的一整套制度、特别是中央决策体制和行政机构的设置。(一)、皇位继承制度遥辇氏自唐开元后期阻午可汗即位,至阿保机取代痕德堇,大约垄断汗位170多年,此间,该家族总共产生了连续在位的9个可汗,几乎每个可汗都实现了终身制。当时,汗位在同一家族范围内承袭,不是“世袭”而是“世选”,亦即可汗之子孙不是自行承袭汗位,而是由氏族贵族从他们们当中量才挑选继承者。阿保机取代遥辇氏之后,仍旧奉行此制不废。景宗在位期间,始预立皇位继承人,确立传子制度.

(二)太后临朝称制按照契丹及北方其他游牧民族的传统,大汗死后,昭例由其妻摄政,并主持汗位继承人的世选。阿保机死后,述律后摄政;景宗死后,睿智皇后(即承天太后)摄政。都是这种传统的体现。可以说,太后临朝称制,几与有辽一代历史相终始。这在中国各封建王朝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三)金朝皇帝制度的氏族制遗风

建国之前,女真的部落首长称“孛堇”,诸部长——部落联盟长则称作“都孛堇”。这些孛堇、都孛堇最初是由部落成员民主选举产生的。大约在阿骨打任联盟长前一个世纪左右,联盟长的承袭制已基本实行“兄终弟及,复归其子”的方式。这种继承制,还保留着一些原始推选的形式。皇位继承人完颜阿骨打废除了联盟长制度,自称皇帝,确立了皇权统治,但是,金明初年并未像中原皇帝那样确立太子制度。皇帝的继承人事实上是由皇帝以下最高统治集团成员“谙班勃极烈”担任的。“谙班”,女真语意为尊大,“勃极烈”是孛堇的转音。金太祖之后的金太宗完颜亶都是以谙班勃极烈的身分即位皇帝位的。皇太子的制度金熙宗即位后,废除了勃极烈制度,采用“汉制”,实行了立皇太子的制度。从此以后,皇太子成为金朝法宝的皇位继承人。这标志着金朝皇权世袭制的正式确立。(四)摹仿唐宋的西夏皇帝制度1、名号、都城、宫殿、陵寝的摹仿2、后族擅政与皇权的确立西夏的皇帝制度完全仿自唐、宋制度,但是由于史料的缺乏,只能略见其梗概。从李德明起,西夏历代皇帝始有尊号、谥号、庙号、墓号等。西夏皇室继承与后宫制度亦自德明开始,德明始立元昊为太子,立卫慕氏为后,追尊母野利氏为顺成懿孝皇后。由此致生的围绕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及后妃干政与外戚专权又成不可避免。西夏10帝中景、惠、崇、仁、桓5帝系嫡长子继承皇位;毅宗系庶出长子,在经过宫延之乱后被拥立,其余襄、神、献宗与未帝均非嫡系,反映了西夏争夺权位的激烈斗争。都城、宫殿、陵寝是皇权的象征。西夏在制度上效法唐、宋。西夏皇帝陵园座落在今银川市以西25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虽称“仿巩县宋陵而作”,但在埋葬制度与陵园设计建造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西夏帝陵区内每座帝陵周围分布着多少等的皇帝贵臣的陪葬墓,无论在规模和形制上都与帝陵有显著的差别,反映了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五)蒙汉合璧的元朝皇帝制度大蒙古国时期的选汗制度附会汉法建立皇帝制度对元朝皇帝制度的评价大蒙古国时期的选汗制度大蒙古国的大汗是国家的发君主,由所有蒙古贵族参加的“忽里台”(大会)是议决国家大事的最高形式,国家的日常行政事务由大断事官掌理。大蒙古国大汗世系原定世系:成吉思汗——窝阔台——失列门实际世系: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蒙哥失列门:窝阔台第三子阔处之子,也即窝阔台之孙,两次均是汗位主要候选人贵由:窝阔台长子蒙哥:托雷子选汗原则蒙古大汗,从形式上讲,是由蒙古贵州推举产生的。在蒙古国时期,只明确了大汗必须出自吉成思汉的子孙,没有形成预先确立法定汗位继承人的制度。在选立新汗时,已逝大汗预先确立法定汗位继承人的制度。在选立新汗时,已逝大汗的遗言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在临终前指定的继承人,是全体蒙古贵族首先要考虑的新汗人选。在正常情况下,贵族们只需聚集在一起,履行推举继承人的手续,无需再加以讨论。由于所有成吉思汗的儿孙都具有继承人资格,并都能找到一批支持自己的贵族,所以由已逝大汗指定继承人变成实际大汗的正常汗位传承只有一次;成吉思汗去世前指定第三子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窝阔台后来即被其兄弟和其他蒙古贵族奉“遗诏”推举的大汗。更多发后的则是拥有政治优势或雄厚军事实力的人违背已逝大汗的遗言,改变继承人选。。成吉思汗指定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却把大蒙古国的大部分军队交给拖雷管领,造成了汗权和军权的分离,埋下了汗权必将转到拖雷系后人的契机。自蒙哥后,大汗的继承都只能在拖雷的子孙中产生了。推举大汗的程序和仪式首先是在全体贵族参加的忽里台上,确定汗位继承人。继承人确立之后,即履行即位仪式,包括君臣之间确立盟誓、由萨蛮主持拜日等宗教礼仪、贵族代表将新汗拥上宝座、新汗大行赉赏,全体推举者欢宴庆祝等内容。这一套仪式,作为“国礼”,后来一直保留在元朝的皇帝制度之中。继承人的标准在位大汗选择继承人,是有一定标准的,量才授任的原则在汗位继承中表现的十分突出。主要指治军齐众的能力,因为作为蒙古国家的君主,把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和协调蒙古贵族之间的关系,是首要的职责。大汗的权力蒙古大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违背大汗命令的人和有损大汗利益的行为,都要受到严厉的制裁。但是,大汗对于征伐等国家大事,并不能独自作出决定,也必须在忽理台上得到全体贵族的认可。在大多数情况下,大汗提出的征战动议,是不会有提出质疑的中,只有一些人对具体的军事部署提出方案,供大汗采纳。附会汉法建立皇帝制度

1260年,忽必烈即位,附会汉法,改变蒙古政权的行政管理体制。确立皇帝制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改建中央机构。迁都确定君臣名分改国号,制定朝仪建立皇太子制度组建中央禁卫军组织对元朝皇帝制度的评价元朝的皇帝制度中的蒙古制度的遗存。(1)在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之外,尚有由札鲁忽赤主持的大宗正府等专管蒙古诸部事务的中央机构存在。(2)在大都、上都的宫殿中,有按照蒙古旧俗修建的殿堂,并保留了皇帝的大帐。(3)在关中、云南、吐蕃地区“出镇”仍拥有较大的权力。(4)皇帝继位,先按照蒙古大汗即位的程序进行,然后再进行朝仪。(5)忽里台、怯薛歹等制度,一如既往。总之,元朝的皇帝制度乃至整个政治制度,都具有蒙元合璧的明显特征第五节皇帝制度的巅峰与消亡秦汉时代形成的皇帝制度,经历一千几百年的发展变化,到明清时代,已进入巅峰时期。明清两代统治者为了确保皇帝独裁的实现与稳固,相继从制度上加以调整与变动,从而使皇帝制度更加完善。一明朝的皇帝制度(一)强化皇权的措施(二)皇位继承制度(三)礼乐制度(四)东宫制度(五)宦官制度(六)封藩制度朱元璋确立与巩固皇权的措施首先是改国号为明,年号洪武,追尊四代祖先皆为帝、后,册立皇后、皇太子,颁即位诏书,追封皇伯考以下皆为王。制定各种礼乐、舆服、仪卫、修《女诫》等,以崇天子之威,明上下尊卑之别。其次是大量封藩。洪武三年(1370年)一次即封九个皇子、一个从孙为王。到二十四年(1391年),共封王25个,还亲自为东宫、亲王世系各拟20字,每字为一世,子孙初生,即由宗人府照序排列,以示传世久远。接着又大封功臣,先后封了6公28侯2伯,使皇室周围有一批新贵族簇拥。第三、进行一系列政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