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_第1页
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_第2页
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_第3页
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_第4页
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效应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1953~2004年全国GDP的年均增速高达8%。然而,与此同时地区差距却越来越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WorldBank,1996,2000),我国消费支出的基尼系数在1992年为0.286,1995年则已上升到0.416。如此之大的差距,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央政府对此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早在1996年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就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列为主要目标之一。在刚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更是将其作为未来五年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才能抑制乃至缩小地区差距,形成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了回答此类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地区差距的不断拉大。对此,学术界已有大量的研究1。历史文化、自然地理、政府的发展政策、FDI和对外贸易、市场化程度、要素市场的扭曲等被认为是形成地区差距的主要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政府政策显的尤为重要,因为政策即是造成地区差距的一个原因,同时也是缩小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主要手段。因此对政府政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Tian(1999)、Wei(2000)、Demurger等(2002)、Lu和Wang(2002)等在增长方程中引入政府政策变量,证实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如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而给予的倾斜政策是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Shan(2002)建立了包含地区差距的衡量指标变异系数,以及财政支出、货币供应量等宏观变量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发现财政支出对地区差距的影响较大,而货币政策对地区差距的作用相对较小。最近的一项研究(宋旺、钟正生,2006)在VAR框架内,模拟了货币供应量冲击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实际产出的作用,结果证实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效应,货币供应量冲击对东部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强于中西部,其隐含的结论是货币政策拉大了东部和内陆地区之间的差距。实际上,国际上对政府政策区域差异效应的研究已有很长一段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Mundell(1961),在其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中,Mundell指出对于内部经济不完全同质的国家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必然存在区域差异效应。最近涌现出了对该类问题的研究热潮。Carlino和DeFina(1998,1999)、Aksoy等(2002)、Webber(2006)等分别考察了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效应。Causen和Wohltmann(2005)以两地区的动态宏观模型为基础,分析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两区域的不同作用以及两种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的大国,各地资源禀赋差异很大,可以预见,除了货币政策外,财政政策也可能存在区域差异效应。本文试图对此做进一步的研究。具体而言,首先建立一个包含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价格指数和东中西三地区产出等变量在内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然后使用1953~2004年间的数据,通过脉冲响应模拟试验,观察投资冲击和贷款冲击对东中西部产出的影响,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效应,并对两种政策效应的大小,以及改革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一、svar模型的识别本文采用的是Carlino和DeFina(1998,1999)和Webber(2006)等所用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为了便于说明,假设系统中仅有两个变量,滞后期为1,则SVAR模型可表示如下(Enders,2004):式中,yt是平稳序列(stationaryseries)。b12和b21为表示y1t和y2t同期关系的参数,γij是表示yt与滞后yt-1关系的参数,bij和γij满足参数的稳定性条件(stabilitycondition)。b10和b20为常数。ε1t和ε2t是互不相关的白噪音。显然,式(1)不是简约式(reducedform)方程,因为y2t与y1t同期之间有相互作用。但经过转化可以把式(1)写成简约式,即VAR模型形式:最小二乘法给出了式(2)的渐近一致估计,问题是如何从式(2)的估计值中求解出式(1)的结构误差项εt,即对SVAR模型进行识别。为此常用的方法是对表示y1t和y2t之间同期关系的参数b12和b21加上一些约束条件2,然后利用VAR模型误差项et的估计值,由式(5)解出εt。在完成了对SVAR模型的识别后,为了计算ετ冲击对yτ的作用,可把式(2)写成其移动平均形式:其中,y¯1t=[a10(1−a22)+a12a20]/∇‚y¯2t=[a20(1−a11)+a21a10]/∇‚∇=(1−a11)(1−a22)−a12a21y¯1t=[a10(1-a22)+a12a20]/∇‚y¯2t=[a20(1-a11)+a21a10]/∇‚∇=(1-a11)(1-a22)-a12a21。由式(5)有把式(7)带入式(6),得到显然,ϕi表示εt冲击对yt+i的影响,即εt的脉冲响应函数(IRF),如ϕ12(0)表示ε2t冲击对于y1t的作用,ϕ12(1)表示ε2t冲击对于y1t+1的影响。把各个时期的脉冲响应函数加总,即可得到累积脉冲响应函数。二、资平减指数的基本概念本文选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东中西三地区的产出,价格等六个变量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来研究我国政府政策的区域差异效应。为了使用尽可能多的样本数据,保证经验结果的稳健性,同时也为了比较改革前后的政策效应是否有变化,把样本时期选为1953~2004年,采用期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是《中国国民收入历史核算资料1952~1995》、《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各期和Wu(2004)。财政政策用投资变量(INV)来代表,因为投资一直是我国政府推动区域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比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消除工业生产在空间布局上的不合理状况,中央把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重点放在了中西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投资开始向东部倾斜。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国家投入到西部的资金明显增加,以推动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使用投资平减指数对投资数据做了消胀处理3。采用何种变量来代表货币政策,一直存在分歧。由于我国的利率缺乏足够的弹性,不能反映货币需求和投资需求,一些研究(如宋旺、钟正生,2006)使用货币供应量M2来代表货币政策。但由于统计资料中没有公布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货币供应量数据,因此本文选用银行贷款(CRE),即统计年鉴中的“全国金融机构贷款”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代表。价格指数采用的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东中西三地区的划分沿用传统方法:东部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浙江、江苏、广东、海南、福建、广西。中部包括内蒙、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西部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藏、陕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使用东中西部的人均实际GDP(PCO、PCE、PWE)作为衡量各地区产出的指标。所有变量都取对数,以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指数趋势。在建立SVAR模型之前,需要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如果变量是平稳的,用变量的水平形式建模。如果是差分平稳,则要以变量的差分形式建模。由于许多研究(Li,2000;Smyth和Inder,2004;梁琪、藤建州,2006)已表明,我国的宏观经济变量存在结构变化,因此以下在标准ADF检验模型中(Dick和Fuller,1979),分别加入发生在1966年和1978年的外生性结构变化虚拟变量4,来检验各变量的平稳性:Δyt=c+rt+βyt-1+δ1Δyt-1+δ2Δyt-2+…+δpΔyt-p+εt(10)Δyt=c+rt+φDT+βyt-1+δ1Δyt-1+δ2Δyt-2+…+δpΔyt-p+εt(11)Δyt=c+rt+θDU+φDT+βyt-1+δ1Δyt-1+δ2Δyt-2+…+δpΔyt-p+εt(12)其中,yt是宏观变量,Δ表示差分,p为滞后期,c是常数,t为时间趋势项,γ、β和δ是参数,εt为白噪音。DU和DT表示时刻TB(1966或1978年)发生在截距项和时间趋势项的结构变化虚拟变量:若t>TB,DU=1;若t≤TB,DU=0。若t>TB,DT=t-TB;若t≤TB,DT=0。式(10)是标准ADF检验模型,式(11)中包含了发生在趋势项的结构变化,式(12)中同时包含了发生在趋势项和截距项的结构变化。检验结果见表1。显然,六个变量的标准ADF检验值都大于其5%水平临界值,说明标准ADF检验不能拒绝这些变量是非平稳序列的零假设。当在标准ADF模型中加入发生在趋势项和截距项的结构变化虚拟变量后,结果有所变化,除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之外,其余五个变量的ADF检验值至少在一种情况下显著,因此认为东中西部三地区的产出、投资、贷款是包含发生在1966或1978年结构变化的平稳序列。对CPI取一阶差分,发现其标准ADF检验值为-3.56,在1%边际水平上显著5,表明CPI是差分平稳序列。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模型检验根据上文研究,东中西三地区的产出(PCO、PCE、PWE)、投资(INV)和银行贷款(CRE)是包含结构变化的平稳序列,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差分平稳序列,因此以PCO、PCE、PWE、INV、CRE和ΔCPI为变量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为了捕捉样本期间变量的向上趋势和结构变化,在模型中加入了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结构变化虚拟变量。Ljung-Box的Q检验表明两个滞后期基本可以消除各方程中存在的自相关问题,所以令模型的滞后期为2。首先用OLS估计以上SVAR模型的简约式(结果未列入),然后做以下假设,对SVAR进行识别:沿用Carlino和DeFina(1998,1999)的做法,假设结构误差项εt中的元素互不相关,即εt的方差协方差矩阵是三角阵;由于投资在当年可形成GDP的一部分,而当年的GDP会影响下一年的投资,假设投资影响当年的产出,产出对投资的反馈作用至少存在一年的时滞;普遍认为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时滞,与之对应,假设银行贷款和产出之间在同期不存在相互作用;由于实际变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存在时滞,假设CPI冲击在当期对其他变量没有影响;考虑到东中西部经济总量的大小次序依次是东部、中部和西部6,参照Sherwood-Call(1988)和Cromwell(1992)的方法,假设同期中东部对中西部,以及中部对西部有作用,而中西部对东部及西部对中部没有影响,即假设东中西三地区产出同期之间的关系矩阵为下三角阵。在完成了模型的识别后,为了探究财政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让投资(INV)和银行贷款(CRE)分别增加10%,计算INV和CRE冲击对东中西三地区产出的累积脉冲响应,结果见图1和图2。从图1可看出,投资增加10%后,东中西三地区的产出在当年都有明显的增加,其中东部的人均实际GDP增长4.3%,中部增长3.8%,西部增长2.6%。到第3年,三地区的累积响应达到了最大值,与期初相比,东中西部的人均产出分别增加9.0%、6.8%和4.2%,然后经过一个回落,逐渐趋于收敛,最后稳定在5.2%,3.5%和1.4%。显然,不论在短期还是长期,投资冲击对东部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大,其次是中部,西部最小,表明财政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效应。图2显示,银行贷款增加10%后,东中西三地区的产出在当年没有变化,这反映了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从第2年起,三地区的产出都有所增加。到第3年,三地区的累积响应达到了最大值,与没有发生冲击时相比,东中西部的人均GDP分别增长了8.7%、5.2%和2.5%,说明从短期看,货币政策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效应,其中对东部的作用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这与宋旺、钟正生(2006)等的发现基本一致。从长期看,东中西三地区产出的累积响应分别稳定在4.4%、-0.4%和-3.5%,同样说明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效应。但银行贷款冲击对中西部的长期效应为负,却令人费解,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中西部的国企比重高,由于预算软约束,这些企业盲目贷款,扩大生产规模,这在短期是提高了当地的GDP,但经过一段时期后,由于企业设备老化,冗员过多,反而拖累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了比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将以上投资冲击和贷款冲击的当期响应、最大值和稳态值列在了表2中。显然,不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看,投资冲击对东中西三地区的作用都大于贷款冲击,说明我国财政政策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强于货币政策。1978年后,我国由计划经济逐渐转为市场经济,一个有趣的问题,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是否也发生了改变?为了回答此问题,使用1978~2004年间的数据,重新估计模型并计算了东中西三地区对投资冲击和贷款冲击的累积响应。图3和图4给出了模拟结果。很明显,子样本期间三地区的脉冲响应有比较大的波动,投资和贷款冲击发生后,经过20年三地区的累积响应还没有收敛到其稳态。究其原因,这可能是由于模型中各变量在1978~2004年子样本期间是非平稳的所引起的。尽管如此,从图3和图4中还可以看出,不论是投资冲击还是贷款冲击,都存在区域差异效应,其中东部地区对冲击的响应明显强于中西部。考虑到子样本期间变量可能是非平稳的,对所有变量都取一阶差分,即使用各变量的增长率数据7,再进行脉冲模拟,结果见图5和图6。与图3和图4相比,图5和图6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三地区对投资和贷款冲击的响应很快就收敛了,从而证实子样本期间变量是差分平稳序列8。东中西三地区对投资冲击的最大响应分别为8.5%、5.7%和5.2%,在长期中稳定于6.7%、4.6%和3.7%。与投资冲击相比,贷款冲击的作用要小一些,东中西部脉冲响应的最大值分别为4.9%、2.3%和3.4%,在稳态时分别为4.1%、0.7%和2.0%。与全样本时期相比,贷款冲击对中西部的作用由负的变为正的,并且对西部的作用强于中部,说明子样本期间,货币政策对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改革前后政府政策区域效应的变化,使用增长率数据又估计了1953~1978年期间的模型和脉冲响应,结果见表3。同时把1978~2004年间的结果(见图5和图6)也列入表3中,以便于比较。从中可看出,对于东中西三地区而言,尽管1978年后投资冲击的当期响应比改革前的小,但从最大值和稳态值看,1978年后的响应都明显强于改革前9,说明财政政策的区域效应在1978年后有所增强。对于银行贷款冲击,从最大响应看,1978年前中部的响应大于西部,但到1978年后,西部的响应超过了中部,从稳态值看,三地区的响应都由改革前的负值变为正的,西部的响应也超过了中部,表明改革后,随着市场机制的确立,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总之,以上研究表明,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效应。投资冲击和贷款冲击对东部的作用相对较大,对中西部的影响相对较小。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形成地区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的推论,因为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冲击使东部地区产出增加的幅度,即人均GDP的增速相对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从而拉大了东部和内陆地区的差距。其暗含的政策意义是,如果奉行单一的财政货币政策,不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政策,东中西三地区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可能难以实现。1978年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的作用在改革前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