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构建_第1页
我国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构建_第2页
我国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构建_第3页
我国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构建_第4页
我国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构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构建*

郭芳芳(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重庆401120)2018年,福建绿家园起诉襄大农牧养殖废水污染汉江一案中,原告提出追加两家为该污染企业提供贷款的商业银行为共同被告。这是我国司法实践中,原告首次要求贷款人承担环境法律责任的案例。案件处理过程中,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不予追加共同被告。这就是备受媒体关注的“中国超级基金案”。早在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原银监会就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规定“对商业银行违规向环境违法项目贷款的行为,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对造成严重损失的,追究相关机构和责任人责任”,但这一措施一直没有在司法案例中直接体现出来。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是指作为贷款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的要求,向环保要求不达标的企业或项目提供融资,所应承担的环境法律责任。近年来,随着绿色信贷的发展和司法实践领域的强烈呼唤,学界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日益丰富。周杰普(2017)认为完善的绿色信贷法律制度应当强化商业银行环境责任。冯汝(2019)从法解释学路径分析了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相关立法问题。郭芳芳(2020)在对比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我国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构建的功能定位、发展路径及基本构架。詹小颖(2017)提出,绿色金融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和基础配套服务体系,完善监管和约束制度。这些研究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却未涉及我国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构建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在现有国情基础上如何构建出基本框架等问题,本文拟对此展开研究。一、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分析在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中,法律成为政府监管部门的最有效手段,而法律责任是法律效力具有强制力的重要保障,更是法律规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根本作用在于保证法律在社会中的顺利实施,最终实现法律的价值。我国绿色信贷发展至今,政府推动力量不可忽视,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贷款人法律责任制度是必要的,这既是金融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一)金融行业发展的要求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金融危机频发,传染性强、扩散速度快、风险生成机制日趋复杂,金融脆弱性和金融波动性特点日益鲜明(涂永红,2017)。绿色信贷不仅仅是金融业维护生态环境的手段,更包含金融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商机。因此,构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是完善金融市场秩序、实现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规避环境风险,维护社会信誉,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国际市场。第一,构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是金融机构规避环境风险的要求。“环境和社会风险可能转化为金融风险”,这一理念基本上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的一项共识(马骏,2018)。在环境责任内涵不断扩大的前提下,环境污染责任的潜在主体范围可能并没有界限,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害也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侵蚀到各行各业中去,金融机构的环境责任已经不可避免,环境风险损害只会日益严重。例如,环境风险可能导致被投资企业的直接倒闭或担保财产的贬值和损毁,贷款人最终无法收回贷款。在缺乏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规制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对于所面对的环境风险缺乏具体认知和判断能力,其可能面临的实际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缺乏评估贷款可能风险的现有技能和规则标准,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前无法制定具体行动方案以降低风险,也无法科学做出是否放贷的决定。完善的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可以更为准确地提示金融机构可能面临的潜在环境风险、责任大小和责任形式等内容,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切实履行审慎义务而申请责任豁免,规避环境风险带来的损失。因此,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完善的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有利于其更好地规避环境风险。第二,构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有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维护其社会信誉。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恶化,绿色环保意识不断觉醒,金融机构的绿色化程度已经成为其信誉的重要组成部分。花旗银行曾因向破坏热带雨林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被环保组织雨林行动网络(RainforestActionNetwork,简称RAN)发起大规模抗议活动,最终被迫妥协。已经完成90%工作量的萨哈林2号项目也因其造成的大规模环境损害在来自15个国家的39个民间组织的“劝告”下停止作业。环保意识的觉醒使民众将绿色化视为金融机构是否值得信赖的重要标准,是其满足自身金融需求,做出具体选择时的必然考虑因素,民间非营利性组织在数次抗议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亦不容小视。金融机构的运营建立在信用得以流通的基础上,一旦声誉受损,信用流通不畅,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社会信誉较好的金融机构则能够更大程度获得发展机会,例如兴业银行作为我国最早实行“赤道原则”的银行,连续多年获得“年度可持续银行奖”,成为金融绿色化浪潮中的领头羊。第三,构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有利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履行。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满足公众期望,塑造良好形象,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增加长期利润,提前预防社会性问题的出现。随着当代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社会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环境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由于缺乏法律规制,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环境责任的积极性不强,为追求高利润,不断向融资需求大、利润回报高的污染企业发放贷款,甚至为了满足形式上符合环境社会责任的要求而进行“漂绿”,进行政策套利。金融机构以追逐利益的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只有调整市场成本收益,才能引导资本流向。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能够赋予金融机构环境社会责任强制力,并制定出具体参考标准,增加其成本风险,能够有效规制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履行。第四,构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是我国金融业融入到国际市场的要求。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深入,生态建设和环境问题成为各国愈加重要的共同利益点,绿色信贷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展开合作的重要方式。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来自全球38个国家的101家银行和金融机构表示接受“赤道原则”①详见:/members-reporting/,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12月8日。,基本涵盖了新兴经济体70%以上的国际贷款项目。在国际融资项目中广泛应用“赤道原则”,已经逐渐成为行业标准和国际惯例。“赤道原则”不具备强制力,但它具有约定俗成的无法抗拒的威力,谁忽视它就会感觉到在国际项目融资市场中步履艰难,甚至可能会被迫退出国际项目融资市场(张长龙,2006)。各国大型金融机构为融入国际金融市场,都在自觉践行“赤道原则”的规定。排斥未进行“绿色化”转型的金融机构已经是一种共识,非绿色项目很难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得到融资支持。为此,各国都相继出台国内法律制度,弥补国际环保法和“赤道原则”强制力不足的缺陷。我国当前的绿色信贷发展程度与预期目标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省份、金融机构至今没有实质性的绿色信贷政策,表面化问题严重,这显然不利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到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我国金融机构在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过程中需要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保驾护航。(二)完善法律制度的要求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是对我国现有相关制度的完善。这既体现在其对绿色金融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中缺位的罚则的补充,也体现在其对已有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第一,法律责任是完整的法律制度中重要的一环,是法律规范权威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障。现行绿色信贷政策规定中大量使用“应当”一词,全文仅有30条文本的《绿色信贷指引》中,“应当”一词出现过34次。毫无疑问,这些条文是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规范。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罚则,行为主体即便违背了义务性规范,亦不具备可罚性,或者说不知如何进行处罚,各地对于法律规范性文件解读不同,也会做出不同的处罚。2018年3月,中国工商银行山东某支行因为向已经成为环境信用红标企业的山东金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融资而被民间环保组织举报,山东银保监局审查发现该支行确实存在贷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遂责令整改,并未进行实质性惩罚。同年6月,平安银行因同样的理由被天津银保监局处以50万元的行政罚款。“法无明文不为罪,法无明文不为罚”是法律责任的一般原则,如何确定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追责类型、责任的大小、追责主体和追责方式等都应该按照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法律规定,严格执行。法律条文中这些具体内容的缺失造成了我国当前绿色金融监管过程中的乱象。一般来说,“权威性的存在导致了规范性文件对于司法的约束力”(俞祺,2016),因为存在惩罚的威胁,行动者才会有审慎行动的理由。“保护法律的稳定性,则法律将彰显其权威”,虽然长期的稳定无法对现实生活的发展做出适应,但变动性的法律会“损害法律的安定所带来的信赖利益”(陈运生,2017)。作为法律应当具备的重要特质,权威性保障法律得以遵循,稳定性保障法律作用得以延续。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缺位严重损害了原本就效力等级不高的相关绿色信贷规范性文件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之残缺甚至形同虚设。第二,新型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更加全面的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规制。随着第二代环境问题的到来,环境污染也从传统的点源污染(只有一个借款人)转为非点源污染②所谓“点源污染”,是指有固定排污口集中排放的污染,而“非点源污染”是指排放点不特定的污染。后者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潜伏性、累积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因此不易监测、难以量化、研究和防控的难度较大。(很多借款人),单一从借款人的角度规制污染问题,效果有限。这意味着,现有体系下仅追究直接污染主体责任的环境法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污染治理的现实需求,增设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才能弥补环保法律体系的不足,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接近上限的环境承载能力都增加了构建这一制度的迫切性。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对于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扩大了环境污染责任主体的范围。扩大责任主体的范围是当前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发展的必然方向,环境刑事责任领域的学者甚至提出,单位环境犯罪刑事责任应当具有普遍性(傅学良,2015)。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直接享有经济腾飞带来的利益,也应为其造成的污染负责,应当将贷款人纳入到环境法律责任的主体之中。二是拓宽了环境污染法律责任的追责渠道。在第二代环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仅以物理检测为主要依据确认追责主体的传统追责渠道收效甚微,远不能适应当前污染治理的需要。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另辟蹊径,从金融资本助力的角度出发追找潜在责任主体,是对环境法律责任追责渠道的有利补充。三是丰富了环保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多元化的归责原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环境损害赔偿认定的发展趋势,这也是为了应对日益多样化的环境污染问题。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构建必然引入新的归责原则的探讨。(三)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构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公平正义,就是使社会生活中的利益和负担得到恰当的分配。具体到环境责任领域而言,环境责任的恰当分配应当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第一,环境责任的分配不仅要考虑到现阶段污染情况的即时责任,还应考虑到此前发展过程中积累而来的历史责任。环境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享有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成果的国家、企业和个人都应当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环境责任,即便其并不是现有污染问题的直接造成者。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其在经营活动中很难放弃现实的经济利益,却极易忽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说,现代社会面临的污染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对社会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那么金融业就是这一过程中的责任者之一。第二,环境责任的分配不仅要考虑到责任归属问题,还应考虑责任主体承担能力的问题。正如同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不同企业的经济实力也有差距,国与国之间发展水平亦不均衡,这意味着不同主体承担环境责任的能力是不同的。如果仅要求直接责任人承担环境污染责任,则可能因其能力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清污和赔偿工作的现实需求,而金融机构承担污染清理和赔偿的资本实力是毋庸置疑的。第三,环境责任的分配不仅考虑形式上的公平正义,还应考虑实质上的公平正义。在对不同国家的环境责任分配方面,《人类环境宣言》基于环境问题的不均衡性特征将之区分为发达国家发展过度的环境问题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不足的环境问题。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则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造成全球环境问题方面的差别责任,提出了公平责任原则,或者称之为“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这种追求实质公平的环境责任分配原则应当同样体现在不同行业之间环境责任的恰当分配上。银行业金融机构虽然不会成为直接污染主体,但是其通过向污染项目和企业提供贷款获利,且有足够的能力调查和督促借款人的生产活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可能在忽略环境危害的前提下追求绝对的经济利益。因此,尽管形式上贷款人并不构成直接的环境犯罪,但在实质上,贷款人应当承担环境污染清理和赔偿责任。二、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构建的可行性分析构建我国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是必要的,这一点已经从促进金融业自身发展、完善环保法律制度和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三个方面得到体现。同时,以美国“潜在责任人”制度、“赤道原则”等为代表的各种学术讨论和实践证明了以法律责任规制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责任的履行是可行且有效的。这为我国构建高效合理的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社会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一)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构建的制度基础诺斯提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简言之,制度就是要求所有人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20世纪末期,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的实践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而走上历史的舞台,发展至今,已经在国内外形成一系列合理有效的制度。从国际层面上而言,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的制度基础是一批涵盖环境保护、金融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国际条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能源宪章条约》《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保险业关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书》《环境与社会可持续性绩效标准》《环境、健康和安全指南》等。诸如此类的环境保护条约还有很多,内容涵盖大气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项目分类、清洁能源推广等各个方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是这些国际条约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从国内层面上来说,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的顶层设计已基本成型,虽然未形成高阶法律文本,但制度基础是坚实的。具体而言,国内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的制度基础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提出,向环保要求不达标企业和项目提供贷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二是《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进一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方式进行了规定。三是《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相关监管部门的职权范围。四是与之相关的政策规范性文件,例如《绿色信贷指引》《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十三五”规划纲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指导意见》《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等。除此之外,《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高阶法律规范,虽然没有明确设计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的条款,但是都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承担审慎经营规则下的信贷审查义务,以确保贷款行为不会危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由此可知,我国当前与绿色信贷相关的立法活动是极为频繁的,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二)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构建的社会基础马克思曾说过,“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法律制度的制定必须以社会基础为前提,根据社会变革和实践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分配社会中各个主体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使之真正能够调节并规范主体行为发展的轨迹(傅学良,2015)。在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的履行过程中,机构自律、政府规制、公众参与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而环保意识在此三方主体中的全面觉醒则意味着制度构建的社会基础已经基本具备。从机构自身层面上看,基于环境风险控制的需求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数据统计显示,虽然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于绿色信贷的了解并不深入,但金融机构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且这会给金融机构带来良好的社会基础和长期利益这一观点仍然得到过半数银行业从业人员的认可(朱文忠,2009)。实践也表明,绿色信贷虽然会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短期成本投入,却可以通过影响盈利性和安全性提高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绩效(龚玉霞等,2018)。这些研究成果打破了绿色信贷会增加银行成本、降低银行收益的传统论调,将金融机构的逐利天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基于此,大量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开展绿色化行动。例如,兴业银行正式宣布加入“赤道原则”。中国建设银行出台《关于加强中国建设银行节能减排授信管理工作的方案》,细化“两高”行业授信政策操作内容。从政府层面上来说,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日益重视。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正式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重要的一环。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显示出了党和国家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度理解,也为绿色信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是我国政府环保意识觉醒的有力证据。正是由于政府环保意识的觉醒,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推行“环保一票否决”制,我国才能够迎来绿色信贷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公众意识层面上来看,我国公众对于环境保护日益重视,且环保组织增多并日益活跃。2008年到2014年,绿色流域等9家民间环保组织出版了共四份《中国银行业环境记录》,系统观察、记录和评估绿色信贷业绩和不足,促进银行改革,并通过污染事件,揭露银行和金融机构违反绿色信贷政策的行为,通过公众力量向银行施压,迫使其重视环境因素(周再清等,2017)。在公益诉讼方面,自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环境公益诉讼发展迅速,立案数量增加,受案范围扩大,诉讼请求多样,被告范围也从私主体扩大到公主体(颜运秋,2017)。金融机构、政府和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环保意识的觉醒使金融机构意识到环境风险的严重性和绿色信贷发展的新商机,使政府重视环境责任与经济发展的统一关系,使公众积极参与监督与切身利益相关的环境问题。这意味着,三大参与主体对于金融机构承担环境责任持认同态度,这是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能够构建和实施的重要支撑。(三)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1.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提出的,至今没有形成绝对固定和权威的概念。以亚当·斯密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经济学派认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是企业主要的社会责任。弗里德曼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利润。格里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提高本身利润的同时,对保护和增加整个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责任。罗宾斯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刘婵,2010)。简言之,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盈利能力不再是企业和企业经营活动的唯一目的。盛行一时的消费者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通过媒体舆论、民间组织等对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软约束力。环境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下位概念,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金融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类型,在社会资本配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承担环境责任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于任何想要谋求发展的企业而言,寻求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都是其扩大投资和经营规模的首要选择,从资本配置阶段杜绝污染项目的融资,相当于在源头处避免环境污染。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环境社会责任是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更是其业务特殊性决定的。2.外部性理论所谓外部性理论,是指个体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会产生不被市场交易包括在内的额外的成本或者收益,也即经济活动中个体成本、收益和社会成本、收益不一致的问题。个体经济活动使他人或者社会收益,受益者不需要花费代价的情况,是正外部性;个体经济活动使他人或者社会受损,而该行为个体却无需承担成本的是负外部性。环境问题就是负外部性的典型代表。大多数环境产品都属于“私人企业无利可图”的公共品,例如空气、河流、臭氧层等,这是环境问题外部性的物质基础。环境和资源服务本身具有一定的外溢效应。个人或者企业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可以直接造福于全世界。同样的,个人和企业对环境造成的直接污染也可以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环境责任的负外部性决定了其在具体分配过程中不能够通过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实现最优,只能寄希望于政府干预,以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而法律是政府进行干预的最有力手段。就金融业而言,假如银行业金融机构违背绿色信贷标准,将贷款发放给“两高”企业或者具有环境危害性质的项目,则是利用污染行为获利,如其不承担污染成本,就是一种负外部性行为。为解决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需要为各行各业设置相应的环境法律责任,以强制将其负外部性内部化,这其中包括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置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8月18日下午,《妈妈宝宝》联合漫步亲子园在上海强生大厦举办“舒适分娩,产后身材恢复”主题讲座。在自然分娩的产妇中,大多数人使用无痛分娩,真正实现了快乐分娩。产后1~2周内的身材恢复特别重要,需要快速调整状态。本次讲座围绕“舒适分娩和产后身材恢复”主题展开,让在场孕妈妈们大呼受益匪浅。3.环境风险理论“风险社会”理论的提出者乌尔里希·贝克认为,人类社会的现代性可以划分为简单现代性和自反现代性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环境问题大部分具有科学上的确定性和可恢复、可救济性的特点,后一阶段的环境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增加、危害后果扩散性强且不可逆的特点(史玉成,2018)。金融机构盈利的来源就是承担风险的风险溢价,通过预测、分析、控制和降低风险来实现盈利是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在进入到风险社会之前,环境问题的不确定性、危害性没有扩大到金融领域,环境风险也并不在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范围之中,部分“两高”企业由于成本低、投资回报率高,反而成为了银行的优质客户。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企业及其实施的项目产生的严重污染后果,突破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及公众对环境绿色发展的要求,进而给企业生产资金的供给者——作为贷款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风险(陈伟光和卢丽红,2010)。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金融机构如果想要降低环境风险,抓住发展机遇,就必须加强环境风险控制能力,除了金融机构的内在动力外,法律这一外在动因也是必不可少的。环境风险危害的不确定性和广泛性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还意味着潜在损失的不可预估性,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不仅是对金融机构环境责任的规制,更是其环境风险管控的助力。综上所述,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论证了金融机构承担环境责任的合理性,外部性理论论证了以法律手段规制金融机构环境责任的必要性,环境风险理论则证明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不仅仅是环境责任在金融领域的体现,更是基于金融机构自身潜在环境责任扩大化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这三者构成了构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也是立法实践合理性的重要支撑。(四)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构建的实践基础国际社会对于“赤道原则”的推动,发达国家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的具体制度实践,以及我国当前的绿色信贷规模和法律责任的初步尝试,共同构成了构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的实践基础。这些有益的实践经验可以引导我国更高效合理地构建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体系。第一,“赤道原则”的提出与发展为我国构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基本制度框架。2002年,荷兰银行等9家国际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相关政策规定制定出“赤道原则”,并在2003年正式实践该原则后对其进行了四次细化和修改。“赤道原则”设立的初衷是防范金融业环境风险,内容包含一整套完善的评价要求和工作流程,已经在事实上成为全球项目融资市场的国际惯例。虽然“赤道原则”只是一种缺乏申诉机制的自愿承诺性质的行业准则,不具备强制力和约束力,但是实施这一原则有助于提高整个金融行业的融资标准。在国内金融监管制度与“赤道原则”接轨的过程中,将之转化为国内法加以应用,在该制度框架的基础上赋予其强制力和约束力,有利于提高相关立法的效率与质量。第二,域外绿色金融发达国家的立法实践为构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先进经验。许多国家的环境治理都经历了“先污染”——“末端治理”——“源头防止”这样一个长期渐进过程,绿色金融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环保实践中诞生的,政府通过战略引导和严格的立法规范引导等方式,推动其长效发展(田慧芳,2016)。美国通过《超级基金法案》及一系列的环保法律规范确定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行使抵押权成为污染场地所有人和参与污染项目运作、管理的情况下,应当承担严格、连带的环境法律责任(贾峰,2015)。加拿大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规定,任何对污染源享有占有权、实际占有或者控制污染源的主体都应当成为环境责任主体,包括贷款人甚至破产管理人(宾晖和翁孙哲,2014)。英国政府则通过制定完善的标准体系避免产生环境问题,秉承“可持续发展”、“污染者付费”和“污染预防”三大原则,形成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综合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标准为约束内容的环境控制体制,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严格遵守“赤道原则”,用完整的生产标准来指导企业的生产(王文革等,2015)。这些先进的立法经验,可以成为构建我国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的参考。第三,我国当前的绿色信贷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果。2008年,兴业银行正式公开承诺接受“赤道原则”,成为我国首家“赤道银行”,另外21家金融机构也开始大力推动绿色投融资活动。2019年,21家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0万亿。与之相对应的,我国绿色金融的政策体系发展进程也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1—1994年,绿色金融整体体系初步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995—2011年,绿色金融体系初步建立阶段;第三阶段,2012—2016年,绿色金融体系日益完善阶段;第四阶段,2016年至今,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阶段(杜莉和郑立纯,2019)。随着政策的推动,我国绿色信贷已初具规模,进入到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阶段。而我国当前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中,已有部分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的内容,涉及到对于金融机构环境行政责任的规定,并得到一定应用。司法审判实践中,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也出现了对金融机构民事环境责任的呼吁和积极尝试。绿色信贷的发展规模和相关法律责任的初步实践证明,我国具有构建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的需要和现实基础。三、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构建的内涵框架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经得到论证,在此基础上可以构建出基本的内涵框架。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环境法律责任已经具备基本条件,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应当构建一个“以民事责任为主,行政、刑事责任为辅”(郭芳芳,2020)的完善的法律责任体系。(一)贷款人环境民事责任的构建第一,贷款人环境民事责任应当以形成实际损害为前提。民事侵权责任是环境责任的主要内容,最早的环境纠纷就产生于污染行为直接受害者的求偿活动,而民事损害赔偿的认定需秉承“填平原则”,以实际损害为具体的衡量标准。第二,追责主体应当包含受到直接或间接侵害的所有受害个人、组织或团体。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