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业务发展_第1页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业务发展_第2页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业务发展_第3页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业务发展_第4页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业务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王华庆2004年3月1概要

一、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风险状况二、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三、资本充足率管理四、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空间和趋势2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率不足01年末,国有银行的加权资本充足率为3.35%,且若按88年资本协定计算,资本充足率将更低。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接近8%的底线。中资银行2002年底的资本充足率(据TheBanker)中国银行:8.15%;工商银行:5.54%;农业银行:NA建设银行:6.91%;交通银行:6.85%;光大银行:5.13%;中信银行:5.85%;浦发银行:8.54%;兴业银行:8.14%;民生银行:8.22%;华夏银行:8.12%;深发银行:9.49%;上海银行:10.59%3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不良贷款率仍较高,贷款拨备不足,五级分类存在问题去年底,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为17.8%,仍处于较高水平。国有银行的专项贷款拨备普遍不足。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达到足额的贷款拨备。部分银行五级分类结果与检查结果差异大,人员素质不齐,制度执行流于形式。4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新发放的贷款也存在一定问题开发区、城市建设项目贷款、房地产和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较大。(全国有贷款的开发区有4200个)违反授权授信,逆程序操作情况时有发生。目前,银监会已按国务院要求,对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和汽车行业贷款进行检查。非信贷风险资产和表外业务风险较大国有银行非信贷风险资产损失率在70%左右,包括历年损失挂帐、待清理投资和自办经济实体等。非信贷资产帐务管理不严,底数存在偏差。对抵贷资产的管理不严,如资产高估、有帐无物、处置不及时、违规自用等。档案管理混乱,凭证缺失5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表外业务(信用证、保函、银行承兑汇票)垫付率(8.85%)较高,垫款中的损失率也较高。票据融资案件多,风险突出。表外业务有超授权授信的现象,存在“先办后批”的情况。滚动签发汇票或开立信用证,掩盖风险。

内控机制不健全,管理混乱,越权审批和违法案件仍时有发生。去年,银监会责令金融机构对3251名违规人员进行处分。

6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ROCA和SOSA评级ROCA评级是针对分行进行评价,可分为1-5个等级。RiskManagementOperationalControlComplianceAssetsQuality7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SOSA(StrengthofSupportAssessment)评级主要评估外国银行对分行的支持能力、意愿和内控有效性,从而确定对分行的监管力度。要评估对分行的支持能力,包括:母行的财务状况、母国政府对银行的支持,母国监管当局的监管能力。要评估外国银行确保分行内控和合规程序的能力,包括母行经营管理纪律、合并扩张计划、政策变化等。仅供监管当局内部使用,每年一次。可分为A-E级,若在C级以下,需考虑是否将分行视为本地注册银行,采取严格监管措施。目前,上海银监局已对中外资法人机构试行CAMELs评级,对外资银行分行和股份制银行分行试行ROCA评级,分类监管。8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衍生产品的有关风险和管理原则信用风险(包括结算风险)可以通过差额结算协议和信用风险强化(如抵押和第三方担保)来降低信用风险设置信用额度,且由独立于交易业务的人员设定。市场风险较多使用VAR(ValueatRisk)方法来衡量,每天对交易头寸进行重新估值进行限额管理,如止损限额。9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包括与产品有关和与融资有关的流动性风险,前者是指无法在预定的市场价格上结束或抵消某交易头寸。要将衍生产品的流动性状况纳入整个机构的流动性状况内管理。控制流动性风险,应考虑机构丧失进入某个或多个市场的可能。对场外衍生产品交易,要考虑对手提前结束合约所带来的潜在流动性风险。10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操作风险与人为失误、系统错误及程序和控制不充分有关。产品的结算方式和价值计算越复杂,操作风险越大。要将系统操作、风险报告和监控从业务部门中分离出来。要经常复核前、后台资料,包括数据、盈亏和交易细节等。法律风险法律风险应由法律部门制定政策并加以管理。要确保对方具有交易的能力和授权,确保对抵押品和担保的权利。确保差额结算具有法律效力,并了解衍生产品交易的税法规定。11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巴赛尔委员会发布的与衍生产品交易有关的部分文件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准则(1994年7月)对银行衍生产品活动的审慎监管(1994年12月)关于银行和证券公司衍生产品业务的监管信息框架(1995年5月)银行和证券公司交易及衍生产品业务的公开信息披露(1995年11月)此外,资本协议市场风险补充规定(1996年1月)、外汇交易结算风险管理的监管指导原则(2000年9月)等文件中也有提及相关内容。巴赛尔新资本协议中对“交易帐户”给出了定义和审慎评估标准。

12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主席令2004年第1号)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管理的范围:远期、期货、调期(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上述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产品。业务为两大类:最终用户和交易商(造市商)

13资本充足率管理巴赛尔新资本协议1999年6月 征求意见第一稿确定了以三个支柱为特点的基本框架2001年1月 征求意见第二稿内容详细,但还不完整,如零售业务和证券化2003年5月 征求意见第三稿明确三个支柱规定了信用风险的计量方法:标准法、内部评级初级法、内部评级高级法规定了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预计2003年10月正式出台2006年开始实施14资本充足率管理2003年10月10-11日,巴塞尔委员会举行马德里会议:将出台时间推迟至2004年中期。明确了需要改进的内容,对预期和非预期损失处理方法进行重大修改,并拟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此前,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的银行均对新资本协议提出意见。15资本充足率管理新资本协议的结构16资本充足率管理(1):以银行业务为主的银行集团边界,新协议适用于该层次。(2),(3),(4):新协议适用于低层次的各类国际活跃银行。新资本协议的适用范围17资本充足率管理银监会对新资本协议的意见大部分中资银行,因不是国际活跃银行,在2006年甚至更晚,仍然执行BaselI,但执行中将吸收BaselII的重要理念,将支柱II(监督管理)和支柱III(市场约束)的内容包括其中。有海外附属机构的中资银行,如所在地监管当局要求实行BaselII,则应推动母行也用BaselII来衡量集团风险。否则,一个集团内采用两种制度,成本高,结果不准确。对外资银行,合资和独资执行BaselI,分行随母行执行。18资本充足率管理我国进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对策有必要出台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建立完整的资本监管框架,与88年协议尽量保持一致,并借鉴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内容。现行的资本充足率计算与财政部的“呆帐准备金提取和呆帐核销办法”、“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指引”不配套。现行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办法存在高估的情况。02年下半年,人民银行开始起草管理办法,银监会通过进一步研究论证,已以2004年第2号令公布。这有利于树立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形象。19资本充足率管理《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有关内容和背景将市场风险纳入资本充足率计算框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